一种弹簧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0744发布日期:2018-09-28 19:3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压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需要将弹簧压入部件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一些设备的元件需要安装弹簧,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弹簧压入部品上进行安装。现有技术中,弹簧的压入安装通常采用半自动设备,需人工操作完成。半自动设备定位要求十分精确,否则无法压入。由于对应零部件公差较大,导致每批来料有细微偏差,需重新调试设备。现有技术人工操作压入弹簧,数量大,作业者易疲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构建一种弹簧压入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人工操作压入弹簧数量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弹簧压入装置,包括部品输出单元、弹簧输送单元、弹簧压入单元,所述部品输出单元包括振动模块、输送轨道、第一驱动模块、夹持模块,所述弹簧输送单元包括带凹槽的上料板、第二驱动模块、弹簧载入模块、弹簧轨道、变向模块,所述弹簧压入单元包括压入驱动模块、压入轴,所述振动模块将部品振动到所述输送轨道,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将所述输送轨道上的部品驱动到所述夹持模块的夹持位置并由所述夹持模块夹持,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弹簧载入模块中的弹簧在所述上料板的凹槽中移动到所述弹簧轨道,所述变向模块对弹簧进行变向,所述压入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压入轴将所述弹簧压入到所述部品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出料单元,所述出料单元包括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将输送轨道上的部品推送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振动模块包括振动盘和直振,所述振动盘和所述直振通过电磁吸合产生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为推料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变向模块为变向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为弹簧上料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压入驱动模块为压入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对压入驱动模块进行压入定位的定位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模块包括直线轴承和导向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构建一种弹簧压入装置,包括部品输出单元、弹簧输送单元、弹簧压入单元,所述部品输出单元包括振动模块、输送轨道、第一驱动模块、夹持模块,所述弹簧输送单元包括带凹槽的上料板、第二驱动模块、弹簧载入模块、弹簧轨道、变向模块,所述弹簧压入单元包括压入驱动模块、压入轴,所述振动模块将部品振动到所述输送轨道,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将所述输送轨道上的部品驱动到所述夹持模块的夹持位置并由所述夹持模块夹持,所述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弹簧载入模块中的弹簧在所述上料板的凹槽中移动到所述弹簧轨道,所述变向模块对弹簧进行变向,所述压入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压入轴将所述弹簧压入到所述部品中。本发明主要由弹簧整列化输出后,通过变向模块改变方向,掉落于部品凸起上方。因有导变向模块变向,部品来料存在些许偏差也能准确压入。所有动作全自动实现,无需人力。本技术方案制作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全自动压入弹簧,无需人力、部品公差较大,来料存在细微偏差也能准确压入,无需多次调整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构建一种弹簧压入装置,包括部品输出单元、弹簧输送单元、弹簧压入单元,所述部品输出单元包括振动模块(11,12)、输送轨道13、第一驱动模块14、夹持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簧输送单元包括带凹槽的上料板5、第二驱动模块4、弹簧载入模块6、弹簧轨道7、变向模块8,所述弹簧压入单元包括压入驱动模块10、压入轴9,所述振动模块(11,12)将部品振动到所述输送轨道13,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4将所述输送轨道13上的部品驱动到所述夹持模块的夹持位置并由所述夹持模块夹持,所述第二驱动模块4驱动所述弹簧载入模块6中的弹簧在所述上料板的凹槽中移动到所述弹簧轨道7,所述变向模块8对弹簧进行变向,所述压入驱动模块10驱动所述压入轴9将所述弹簧压入到所述部品中。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模块(11,12)包括振动盘11和直振12,所述振动盘11和所述直振12通过电磁吸合产生振动。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4为推料气缸,所述变向模块8为变向漏斗,第二驱动模块4为弹簧上料气缸,所述弹簧载入模块6为弹簧盒子。所述压入驱动模块10为压入气缸。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是:还包括推料块3,推料块3推动部品移动,所述振动盘11和所述直振12通过电磁吸合产生振动,将部品按照一定方向有序排列在所述输送轨道13上稳定输出。当部品到达指定位置时,推料气缸运动,所述夹持模块的夹持位置并由所述夹持模块夹持,夹持模块的夹持位置在变向模块8的下方。然后,弹簧上料气缸4带动上料板5 上下运动,因上料板5有一定的凹槽形状,使弹簧盒子6内的弹簧有序输出,在弹簧轨道7上实现整列化。弹簧到达指定位置后,在导向漏斗中实现变向,使弹簧竖直位于部品上方。压入气缸10带动压入轴9将弹簧压入部品中。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还包括出料单元,所述出料单元包括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14将所述输送轨道上的部品推送出去。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还包括对压入驱动模块进行压入定位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包括直线轴承1和导向轴2。直线轴承1 与导向轴2精确定位,使压入气缸10带动压入轴9将弹簧压入部品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构建一种弹簧压入装置,包括部品输出单元、弹簧输送单元、弹簧压入单元,所述部品输出单元包括振动模块(11,12)、输送轨道13、第一驱动模块14、夹持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簧输送单元包括带凹槽的上料板5、第二驱动模块4、弹簧载入模块6、弹簧轨道7、变向模块 8,所述弹簧压入单元包括压入驱动模块10、压入轴9,所述振动模块(11,12) 将部品振动到所述输送轨道13,所述第一驱动模块14将所述输送轨道13上的部品驱动到所述夹持模块的夹持位置并由所述夹持模块夹持,所述第二驱动模块4驱动所述弹簧载入模块6中的弹簧在所述上料板的凹槽中移动到所述弹簧轨道7,所述变向模块8对弹簧进行变向,所述压入驱动模块10驱动所述压入轴9将所述弹簧压入到所述部品中。本发明主要由弹簧整列化输出后,通过变向模块改变方向,掉落于部品凸起上方。因有导变向模块变向,部品来料存在些许偏差也能准确压入。所有动作全自动实现,无需人力。本技术方案制作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全自动压入弹簧,无需人力、部品公差较大,来料存在细微偏差也能准确压入,无需多次调整设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