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0739发布日期:2018-09-28 19:3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对机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机车的驱动机构中,橡胶关节是其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橡胶关节是一类橡胶和金属件复合而成的弹性连接体,由于橡胶的粘弹特性,橡胶关节既能起到柔性连接的作用,又能吸收和缓冲振动冲击的能量,所以广泛应用于柔性联接位置,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其主要承担着传递驱动扭矩,且又能保持和牵引电机的相对运动的功能。

根据橡胶关节的特性,橡胶关节虽然种类结构有很多种,但是主要结构大致是相同的,主要包括橡胶关节外套,芯轴和弹性橡胶,如图1所示,制造压入式橡胶关节,首先将金属芯轴1’与弹性橡胶2’硫化成一个整体,然后通过机械外力将该整体压入关节外套3’,再把关节外套3’翻边,扣住弹性橡胶2’,得到成品。目前橡胶关节压装主要有以下两种工艺:1.直接采用人工敲击的方法进行装配,这种方法由于人为用力无法控制,稍微不慎就会造成橡胶关节的损坏或者表面擦伤;而且效率低下,装配出来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2.采用普通压力机压装,但是也存在压装力过位,压装空间受限、翻边损坏等问题,会造成大量不合格品,甚至报废。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压装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装机,能够提高压装质量及压装效率,且操作简便,调整时间短,劳动强度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装机,包括可移动工作台和压力反馈控制系统,所述可移动工作台滑动设置在所述压装机的机架上,所述可移动工作台的上方可移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压力反馈控制系统用于检测液压缸的压力大小和变化以控制液压缸的动作。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移动工作台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导轨。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移动工作台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工件。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反馈控制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装载在PC端以及可编程控制器上。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移动工作台上设置有T型槽。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为燕尾形滑块,所述导轨为燕尾槽。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工作台上。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悬臂式吊机,所述悬臂式吊机位于所述机架一侧。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移动工作台的三面均被格栅网包围,所述格栅网的敞开面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光栅对射装置。

作为压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操作箱和控制面板,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操作箱内,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装机通过设置可移动工作台,可以在工件上料时,方便吊装或者搬运,提高生产节拍;通过设置压力反馈控制系统,可在手动模式下根据需要自定义设置压装机的压力及行程;也可在自动模式下对压装机的各功能进行排序,如预压、液压缸的上下运动等,并且能够自动存储和评估数据,生成测试压装报告,以便在下一次压装时,可以直接调用上一次存储的数据进行压装,无需调试,简化了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压装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装机通过配备悬臂式吊机,可以将比较重的工件吊到可移动工作台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装机的可移动工作台的三面均被固定的格栅网包围,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在第四面的敞开处左右两侧均安装光栅对射装置,可在压装机作业过程中保护人身安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装机具有远程维护功能,即当机器需要维护,或者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局域网或者Internet网连接到该机器的网络系统,不需要亲临现场,就能查看并解决问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橡胶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装机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装机的左视图。

图中:

1’-金属芯轴;2’-弹性橡胶;3’-关节外套;

1-可移动工作台;2-机架;3-液压缸;4-格栅网;5-控制面板;6-悬臂式吊机;7-储物箱;

11-滑块;12-T型槽;13-圆形铁;21-导轨;41-光栅对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装机,如图2-图5所示,包括可移动工作台1、液压缸3、压力传感器、操作箱、控制面板5和控制模块,其中,液压缸3可移动地设置可移动工作台1的上方,可移动工作台1、压力传感器和控制面板5均电连接于控制模块,可移动工作台1上设置有凹槽,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凹槽底部,用于检测液压缸3的压力大小和变化,并将压力信号传递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液压缸3的动作。具体而言,当压装作业时,压力传感器可以感知来自液压缸3的压力大小和变化,并通过控制模块反过来对压力大小及油缸行程进行控制,决定液压缸3执行什么动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凹槽为圆形,在不进行压装作业时,凹槽中可放置圆形铁13,以保持凹槽的整洁度,当需要进行压装作业时,将圆形铁13移走,露出凹槽放置工件。

更进一步地,控制模块装载在PC端以及操作箱内的可编程控制器上,压力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统称压力反馈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压力反馈控制系统,可在手动模式下根据需要自定义设置压装机的工作行程及压力大小,在额定压力范围内的压力值和油缸位置均可以实现;也可在自动模式下对压装机的各功能进行排序,如预压、液压缸3的上下运动等,并且能够自动存储和评估数据,生成测试压装报告,在下一次压装时,可以自动调用上一次存储的数据进行压装,无需调试,简化了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压装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控制面板5电连接于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面板5上设置有急停按钮和其他操作按钮,用于在手动模式下控制压装机作业。

更进一步地,可移动工作台1滑动设置在压装机的机架2上。具体而言,可移动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滑块11,机架2的台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滑块11相匹配的导轨21。本实施例中的滑块11为燕尾形滑块,导轨21为燕尾槽,燕尾结构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具有运动精度高、稳定性高等优点。

本实施例中,可移动工作台1上设置有T型槽12和夹持装置,T型槽12借鉴机床工作台标准T型槽设计,通过在T型槽12中放置T型螺母来固定夹持装置,且固定位置比较灵活,可根据需要移动调整。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压装机还包括悬臂式吊机6,悬臂式吊机6位于机架2的一侧,其与可移动工作台1配合使用,可以很方便的将比较重的工件吊到可移动工作台1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可移动工作台1的三面均被固定的格栅网4包围,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格栅网4的敞开面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光栅对射装置41,可在压装机作业过程中保护人身安全。具体而言,在压装机工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的手或者其他物件误入工作空间,就会被光栅对射装置41感应到,然后发出指令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或者停机。本实施例中的光栅对射装置41为红外光栅,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凡是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对射式光栅装置即可,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的压装机还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即当机器需要维护,或者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局域网或者Internet网连接到该机器的网络系统,对压装机的电脑进行操作,调试其控制模块的程序,无需人工到达现场,就能查看并解决问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远程服务技术。

本实施例中的可移动工作台1的下方还设置有储物箱7,用于存储一些小零件,由液压缸3冲出的零件也可以自然落到该储物箱7中,然后抽出储物箱7取出零件,储物箱7的设置利于保持车间卫生。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压装机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首先,通过手动操控控制面板5上的按钮或操作PC端将可移动工作台1滑移出来,将圆形铁13拿走,然后在可移动工作台1上的圆形凹槽内放置橡胶关节外套,对于较大的橡胶关节外套,可以通过悬臂式吊机6吊装到可移动工作台1上;然后,将硫化成型的芯轴弹性体放置在关节外套的正上方,并启动电机和控制模块,液压缸3进入工作状态对橡胶关节进行预压;然后液压缸3对芯轴弹性体缓缓进行施压,直到压装完成;再次通过控制面板5或PC端控制液压缸3复位,准备下一次压装动作。在以上整个过程中,位于凹槽底部的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压力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自动存储并评估数据,生成测试压装报告,以在下一次的压装作业中进行自动控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