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柄一体化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1095发布日期:2018-08-04 13:27阅读:10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刀具,具体涉及一种刀柄一体化铰刀。



背景技术:

铰刀是一种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已加工孔表面薄层金属的旋转刀具。铰刀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孔,主要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其表面的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加工余量一般很小。铰刀通常与BT刀柄、HSK刀柄等连接,刀柄用于连接机床夹持部。

目前这样的铰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铰刀是与刀柄连接在一起,所以铰刀与刀柄的配合是会有一定的松动度,这样会降低铰刀的传递扭矩以及影响铰刀的动平衡,从而降低加工的精度,不能满足高精度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分体式铰刀和刀柄不能满足高精度加工要求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刀柄一体化铰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刀柄一体化铰刀,它包括一体成型的刀刃、支撑部和刀柄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头部和体部,所述刀刃成型于所述头部的周面,所述刀柄部成型于所述体部的一端。

优化地,所述刀柄一体化铰刀还包括内冷孔,所述内冷孔包括自所述刀柄部处向内延伸的内冷主孔,与所述内冷主孔连通有内冷支孔,所述内冷支孔开口于所述支撑部表面。

优化地,所述支撑部周面还设置有自所述刀刃处延伸至所述体部表面的刃槽。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一体化铰刀包括内冷孔,所述内冷孔包括自所述刀柄部处向内延伸的内冷主孔,与所述内冷主孔连通有内冷支孔,所述内冷支孔开口于所述刃槽。

优化地,所述头部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位于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体部之间,所述第一台阶的宽度大于所述体部的宽度,所述第二台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台阶的宽度,所述支撑部周面还设置有自所述第一台阶延伸至所述第二台阶并继续延伸至所述体部表面的至少两个刃槽,所述刃槽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部周面,所述刃槽与所述第一台阶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一刀刃,所述刃槽与所述第二台阶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刀刃。

进一步地,所述刃槽数量为两个。

优化地,所述刀柄部的周面设置有环状凸起,在所述凸起一侧设置有锥形卡轴,所述凸起处形成有驱动槽,所述凸起处还形成有换刀槽,所述卡轴的一端形成有拉钉孔,所述拉钉孔内壁形成有拉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槽数量为两个并且180度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部为BT30刀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工作时刀柄部与机床相连接,刀柄部将机床的扭力传递给支撑部的体部,支撑部的体部传递给支撑部的头部表面的刀刃,由于刀刃和支撑部及刀柄部是一体成型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刀柄一体化铰刀的传递扭矩没有损失,并且动平衡非常好,能够满足高精度加工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刀柄一体化铰刀优选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刀刃;11、第一刀刃;12、第二刀刃;2、支撑部;21、头部;211、第一台阶;212、第二台阶;22、体部;23、刃槽;3、刀柄部;31、凸起;32、卡轴;33、驱动槽;34、换刀槽;35、拉钉孔;351、拉钉螺纹;4、内冷孔;41、内冷主孔;42、内冷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种刀柄一体化铰刀,它包括一体成型的刀刃1、支撑部2和刀柄部3,支撑部2包括头部21和体部22,刀刃1形成在头部21周面,体部22与刀柄部3连接,刀刃1用于切削,支撑部2主要用于传递扭力给刀刃1,刀柄部3用于将铰刀安装于机床上。体部22截面是圆形以更好地传递扭力。头部21设置有第一台阶211和第二台阶212,第二台阶212的宽度大于第一台阶211的宽度,第一台阶211和第二台阶212的宽度均大于体部22的宽度,在支撑部2周面还设置有两个180度对称的刃槽23,刃槽23自第一台阶211延伸至第二台阶212并延伸至体部22的表面。在第一台阶211和刃槽23的连接处形成有两个第一刀刃11(180度对称),在第二台阶212和刃槽23的连接处形成有两个第二刀刃12(180度对称),这样第一刀刃11和第二刀刃12可以实现对工件的二次梯度切削。两个刃槽23的作用是有利于将刀刃切削产生的碎料排出,它的另一个作用是结合下述的内冷孔4对刀刃1进行冷却或润滑。

如图1所示的刀柄一体化铰刀还包括内冷孔4,内冷孔4在刀柄部3开口,沿铰刀的轴线向内延伸至体部22直至头部21的内部形成内冷主孔41,与内冷主孔41连通设置有内冷支孔42,内冷支孔42开口至支撑部2表面,本实施例中内冷支孔42具体的是开口于刃槽23表面。这样可以将冷却液或切削液通过内冷孔4注入达到刃槽23处,对位于刃槽23侧面的刀刃1进行冷却或润滑。通过设置内冷主孔41和内冷支孔42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内冷孔4内的液体进行导向。

如图1所示,在体部22的端部设置有刀柄部3,在刀柄部3靠近体部22的区域表面设置有一圈凸起31。在凸起31的中部形成有一圈换刀槽34供机床的机械手自动换刀,效率高。在凸起31表面,还形成有两个180度对称的向内凹陷的驱动槽33,工作时位于驱动槽33内的机床部件可以带动铰刀进行转动,设置两个并且180度对称设置能够有力且稳定地驱动铰刀转动。在刀柄部3的凸起31的一端形成有锥形卡轴32,卡轴32一端形成有拉钉孔35,拉钉孔35内侧表面形成有拉钉螺纹351,拉钉孔35用于安装拉钉供机床进行拉紧铰刀。内冷孔4与拉钉孔35的底部相通。本实施例中刀柄部3采用的是国际标准BT30刀柄,这样能够通配支持该标准的机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