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程冲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2023发布日期:2018-08-28 23:3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程冲压设备。



背景技术:

旅行箱属于箱包的一种,从仅供容纳衣物的木箱、大皮箱,到如今形态各异的便携式手提箱、拉杆箱,人们手中的旅行箱在不断演进。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箱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旅行箱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目前旅行箱的框体在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多次冲压,现有的框体冲压设备一般只能完成单次冲压,且无法进行冲压深度的调节,冲压设备的功能单一,造成框体冲压工序的繁复,造成生产周期时限较长,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调节冲程深度、且同时实现不同冲程的双程冲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程冲压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治具板,所述机架还安装有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冲压板,所述冲压板连接有冲压杆,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双程控制模块,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冲压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冲压杆并排设置于冲压板,所述治具板设置有与冲压杆对应的冲压孔。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板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

其中,所述弹性装置设置有四组,四组弹性装置均设于冲压板的四个顶端。

其中,还包括有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治具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治具板对称设置于机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双程控制模块设定不同深度的冲程,并将该设定好的冲程反馈至控制装置,然后将待加工旅行箱框体放置在治具板上,此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的行程,从而使得冲压杆对待加工旅行箱的框体进行不同深度的冲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不同冲程的双程冲压,降低了框体冲压工序的繁复性,有效缩短了冲压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程冲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治具板 2——驱动装置

3——冲压板 4——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程冲压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治具板1,所述机架还安装有驱动装置2和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2连接有冲压板3,所述冲压板3连接有冲压杆4,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双程控制模块,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2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双程控制模块设定不同深度的冲程,并将该设定好的冲程反馈至控制装置,然后将待加工旅行箱框体放置在治具板1上,此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2的行程,从而使得冲压杆4对待加工旅行箱的框体进行不同深度的冲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不同冲程的双程冲压,降低了框体冲压工序的繁复性,有效缩短了冲压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冲压杆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冲压杆4并排设置于冲压板3,所述治具板1设置有与冲压杆4对应的冲压孔。

由于待加工的旅行框体一般会有多个需要进行冲压的加工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冲压板3上设置若干个冲压杆4,可以同时对待加工旅行箱框体上的多个冲压位置进行一次性加工,该冲压杆4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装,变通性强,同时进一步缩短了冲压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板3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冲压板3与机架之间设置弹性装置,可以对冲压板3上安装的冲压杆4起到缓冲的作用,有效降低冲压杆4的磨损度,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弹性装置设置有四组,四组弹性装置均设于冲压板3的四个顶端。

其中,还包括有脚踏装置,所述脚踏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脚踏装置,通过脚踏装置的反应启动控制装置,从而控制驱动装置2带动冲压杆4实现冲压,能够解放操作者的双手,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所述治具板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治具板1对称设置于机架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设置两个加工位,使得一台设备的占地空间能够供两个操作者进行使用,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操作者根据待加工旅行箱框体需要加工的冲程深度,通过双程控制模块进行两种不同冲压深度的调节,然后该调节好的冲程深度会反馈至控制装置,此时操作者将待加工旅行箱框体放置在治具板1上,当控制装置启动驱动装置2工作时,驱动装置2带动冲压板3上的冲压杆4即可实现对待加工旅行箱框体的两次冲压,使得待加工旅行框体能够达到一次加工成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