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把手自动上料、冲压和下料的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1503发布日期:2018-07-13 18:2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把手自动上料、冲压和下料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把手冲压过程是由工人用手将圆把手套装在冲压工位上,待冲床完成冲压操作后,再将冲压好的圆把手冲冲压工位上取下,该生产方式效率低,手持稳定和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圆把手自动上料、冲压和下料的生产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把手自动上料、冲压和下料的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上料装置、冲压装置、机械手夹持臂和接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筛和送料导轨,送料导轨衔接于振动筛的出料口处,送料导轨的输出端处设有顶升工位,顶升工位处设有用于顶升圆把手的顶杆;冲压装置采用冲床,冲床的工作台上依次设有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处均设有用于套接圆把手的套杆,对应防锈工位处设有用于喷涂防锈油的喷嘴,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它们之间的间距相等,机械手夹持臂包括四个支臂,四个支臂依次对应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工作台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工位,出料工位位于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连线的延长线上;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板和接料箱,接料板设于出料工位处,且斜向下设置,接料板下放置接料箱,机械手夹持臂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沿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2号冲压工位和出料工位做往返转运动作。

送料导轨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杆,导向杆之间的间距小于圆把手膨大部的外径,大于圆把手圆柱部的外径。

振动筛的出料端设有弧形挡杆,弧形挡杆的圆心朝向振动筛,弧形挡杆与导向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圆把手膨大部的纵向高度。

顶杆和套杆的外径均与圆把手圆柱部的内径相适配。

接料板的两侧设挡边。

顶杆为液压杆或升缩杆。

驱动件为电机、液压缸或气压缸。

顶杆上升至最高处时,其顶端与套杆的顶端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振动筛和送料导轨完成自动送料,顶升工位处的顶杆将圆把手顶升至机械手夹持臂的夹持位置处,机械手夹持臂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沿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2号冲压工位和出料工位做往返转运动作,配合冲床,依次完成防锈、冲压和卸料,生产效率高,且安全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圆把手自动上料、冲压和下料的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振动筛、2-送料导轨、3-顶升工位、4-顶杆、5-工作台、6-防锈工位、7-1号冲压工位、8-2号冲压工位、9-套杆、10-喷嘴、11-机械手夹持臂、12-支臂、13-出料工位、14-接料板、15-接料箱、16-弧形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中包括以下部件:1-振动筛、2-送料导轨、3-顶升工位、4-顶杆、5-工作台、6-防锈工位、7-1号冲压工位、8-2号冲压工位、9-套杆、10-喷嘴、11-机械手夹持臂、12-支臂、13-出料工位、14-接料板、15-接料箱和16-弧形挡杆。

如图1所示,一种圆把手自动上料、冲压和下料的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上料装置、冲压装置、机械手夹持臂和接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筛和送料导轨,送料导轨衔接于振动筛的出料口处,送料导轨的输出端处设有顶升工位,顶升工位处设有用于顶升圆把手的顶杆;冲压装置采用冲床,冲床的工作台上依次设有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处均设有用于套接圆把手的套杆,对应防锈工位处设有用于喷涂防锈油的喷嘴,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它们之间的间距相等,机械手夹持臂包括四个支臂,四个支臂依次对应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工作台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工位,出料工位位于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连线的延长线上;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板和接料箱,接料板设于出料工位处,且斜向下设置,接料板下放置接料箱,机械手夹持臂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沿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2号冲压工位和出料工位做往返转运动作。

送料导轨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杆,导向杆之间的间距小于圆把手膨大部的外径,大于圆把手圆柱部的外径。

振动筛的出料端设有,弧形挡杆的圆心朝向振动筛,弧形挡杆与导向杆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圆把手膨大部的纵向高度。

顶杆和套杆的外径均与圆把手圆柱部的内径相适配。

接料板的两侧设挡边。

顶杆为液压杆或升缩杆。

驱动件为电机、液压缸或气压缸。

顶杆上升至最高处时,其顶端与套杆的顶端齐平。

工作时,采用振动筛和送料导轨完成自动送料,顶升工位处的顶杆将圆把手顶升至机械手夹持臂的夹持位置处,机械手夹持臂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沿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2号冲压工位和出料工位做往返转运动作,配合冲床,依次完成防锈、冲压和卸料,生产效率高,且安全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把手自动上料、冲压和下料的生产线,包括依次衔接的上料装置、冲压装置、机械手夹持臂和接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筛和送料导轨,送料导轨的输出端处设有顶升工位,冲压装置采用冲床,冲床的工作台上依次设有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和2号冲压工位,机械手夹持臂包括四个支臂,机械手夹持臂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沿顶升工位、防锈工位、1号冲压工位、2号冲压工位和出料工位做往返转运动作,工作台的出料端设有出料工位,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板和接料箱,接料板设于出料工位处,且斜向下设置,接料板下放置接料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高,且安全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谢向君;陈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鸿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10
技术公布日:2018.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