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1484发布日期:2018-11-17 02:3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固液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



背景技术:

在对污泥、粪便、药渣处理时,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主体结构为横置的筒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筛筒或滤网,筛筒长度无法设置太长,一般在500mm左右,才能利用螺旋绞龙旋转从而挤压出水分,固体物料前行排出,实现固液分离。待处理前物料含水量有的80-90%,单纯靠绞龙挤压、废水靠重力自动流出,使得物料脱水率太低,固液分离效果很差。为了便于固体物料的排出,筛筒的出口处必须有固体物料才能有较高的挤压力,而这些固体物料占据了筛筒200-300mm的长度,这就减少了排水区域的长度,导致固液分离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其筛筒最长能达3米,极大提高了挤压排水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包括机架、外壳、筛筒和绞龙,所述筛筒设置在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左端为固体出料口、右端设置有驱动绞龙的电机,所述外壳下部的出水口处连接有抽水泵。

上述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方开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溢出管口到外壳外表面的距离为800-1500mm。

上述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所述外壳的上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可开闭的排气孔。

上述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所述外壳上密封装配有至少四个清洗盖,所述清洗盖的一边铰接在外壳上、相对的另一边通过卡扣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上述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所述筛筒最大长度为30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该分离机在出水口处设置抽水泵来增加筛筒内的压力,固液分离的效率比普通分离机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筛筒加长,使得分离出来的废水有更多的排出空间,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

其二,增大溢流管的高度,以保持住筛筒内的压力,进一步保证了分离效率。

其三,现有产品中由于筛筒较短,清洗盖最多设置两个,不方便人工清洗。本分离机的外壳为细长件,设置四组清洗盖,方便使用工具清洗筛筒,不必拆机。

其四,在外壳上设置排气孔,能保证筛网内排净空气、灌满物料,抽水泵能更高效的吸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壳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架、2为外壳、3为电机、4为绞龙、5为进料管、6为溢流管、7为固体排料口、8为配重机构、9为清洗盖、10为出水口、11为抽水泵、12为排气孔、13为配电箱、14为筛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包括机架1、外壳2、筛筒14和绞龙4,所述筛筒14设置在外壳2内,所述外壳2的左端为固体出料口、右端设置有驱动绞龙4的电机3,所述外壳2下部的出水口10处连接有抽水泵11。抽水泵11增大了外壳2内的压力,能够及时抽取绞龙4挤出的废水,极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和排水效率。结合图1,机架1上还设置有配电箱,固体排料口7处设置有配重机构8。

上述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进料管5,所述进料管5的上方开设有溢流管6,所述溢流管6到外壳2外表面的距离为800-1500mm。现有产品的溢流管高度大概在100-200mm左右,本发明的这种分离机调高其溢流管6管口的位置,保证筛筒14内的压力从而保证排水效果。

上述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所述外壳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排气孔12。

上述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所述外壳2上密封装配有四个清洗盖9,外壳2每侧设置两个,所述清洗盖9的一边铰接在外壳2上、相对的另一边通过卡扣与外壳2可拆卸连接。如此设计,加大了清洗的空间,不必拆机就能彻底清洗筛筒14。同时,清洗盖9还能作为观察口使用,用来实时观察绞龙4的工作状况。

上述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所述筛筒14最大长度为3000mm,在实施例中将筛筒14的长度设计为700mm、1000mm和2000mm三种,加大了排水空间,有利于废水高效排出。

本实施例的固液分离机工作过程为:电机3启动,物料从进料管5送至筛筒14内,绞龙4转动挤压物料,废水由筛筒14下部流出,固体排料口7处堆积有固体物料后,停机。然后打开排气孔12,继续向筛筒14内送料至物料充满整个筛筒14,如此将筛筒14内的空气排净能增大抽水泵工作后筛筒14内的压力,更有利于排水。最后启动电机3和抽水泵11,该分离机正常运行进行高效率的固液分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固液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其包括机架、外壳、筛筒和绞龙,所述筛筒设置在外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左端为固体出料口、右端设置有驱动绞龙的电机,所述外壳下部的出水口处连接有抽水泵。筛筒最长能达3米,极大提高了挤压排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政
技术研发日:2018.07.31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