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及穿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0878发布日期:2018-12-01 01:5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及穿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母线槽是一种高效的供电装置,在合理配电和大电流安全输电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尤其适应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生产用电;传统的母线槽通常由金属板作为外壳,导电排作为输电导体,使用绝缘材料作为隔离层,加上其他有关元件组成一个输电系统,其中母线槽使用的是封闭式槽体,即在封闭的母线直线段上固定距离设置固定的输出端,配合专用工具安装连接件输出电流到末端的用电设备上。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母线槽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母线槽包括腔式壳体5、绝缘板20和母线铜排10,所述的腔式壳体包括顶板和两个侧壁板,在所述的侧壁板内侧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一般来说,在所述的两个侧壁板上分别上下间隔地设置有两个固定槽;所述的绝缘板的数量与固定槽的数量相匹配,其对应地卡嵌在所述的固定槽内且其内侧设置有铜排固定槽,所述的母线铜排匹配地卡嵌在所述的铜排固定槽内并自铜排固定槽内并且深入至铜排固定槽内预定距离。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在母线槽的装配时一般依靠人工穿线,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2、铜排嵌在绝缘板内的深度有标准要求,人工穿线不能保证穿线质量,导致产品的质量统一性差。

而且,在其他类似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情况时也面临该问题,如金属或硬质塑料板条插入具有对应嵌含所述的硬质板条的弹性或者硬质板体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该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实现了装配自动化,提高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方法,有效利用滑架的移动,实现深入式装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包括依次前后设置的可同时承载定位多个硬质板条的板条承托部,对接部和可同时承载定位多个槽式板体的板体承托部;所述的对接部包括受驱动前后移动的载架,固定设置在载架上的多个对接口,固定设置在对接口前部的碾压式板条输送机构,设置在板条输送机构前部且与所述的对接口对应的用以对硬质板条进行导向的前导向座,以及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的对接口后方且可匹配地插入所述的槽式板体内预定距离的顶舌,所述的对接口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的硬质板条和槽式板体对应的导向口,所述的顶舌受驱动在避让态和顶持态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对接口后方且受驱动下上移动以将所述的槽式板体前端压制定位的槽式板体端定位压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的载架后方设置有两个水平向后延伸的架杆,在所述的架杆上可相对所述的载架前后移动的设置有滑架,所述的滑架与载架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的槽式板体端定位压板设置在所述的滑架上,在所述的滑架上与所述的槽式板体端定位压板对应地设置的槽式板体端定位托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载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的前导向座对应设置且受驱动上下移动的前压紧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顶舌的上表面为平面以在避让态时对槽式板体实现承托,所述的顶舌分别由气缸驱动上下移动或者由同一气缸同步驱动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的在避让态和顶持态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板条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硬质板条传送轨迹下方的动力输送辊,以及多个与所述的对接口一一对应设置且受驱动上下移动的无动力压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动力输送辊由电机驱动,所述的无动力压辊固定设置在活动板上,所述的活动板受驱动相对所述的动力输送辊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板条承托部包括硬质板条承托架,设置在硬质板条承托架上且对应形成有多个硬质板条定位轮槽的无动力承托辊或动力承托辊,所述的板条承托部还包括设置在临近载架侧受驱动上下移动以压紧或者释放所述的硬质板条的硬质板条定位压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板体承托部包括槽式板体承托架,设置在槽式板体承托架上的多个槽式板体定位座,以及受驱动将槽式板体后端部向前顶持的后顶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硬质板条物料架、吸取式硬质板条移载机构、槽式板体物料架和夹取式槽式板体移载机构,所述的硬质板条为铜排,所述的槽式板体为绝缘板。

一种硬质板条装配装置的穿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硬质板条和槽式板体上料;

2)使硬质板条后端部伸入至板条输送机构,使槽式板体插入对接口的后端导向口;

3)板条输送机构驱动硬质板条向后移动并对应插入对接口以引导至槽式板体内;

4)载架向板条承托部侧移动,顶舌升起;

5)载架向板体承托部侧移动并使顶舌将硬质板条的余端顶入槽式板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

21)滑架受驱动向板条承托部移动使硬质板条后端部伸入至板条输送机构;

22)前压紧块与前导向座配合将硬质板条相对载架定位;

23)滑架向槽式板体侧移动并使槽式板体插入对接口的后端导向口。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利用两侧的板条承托部和板体承托部对物料进行水平的承载和定位,然后利用碾压式板条输送机构实现铜排的向前输送,同时,利用对接口的设置,限定的插入点在通孔内进行,有效保证铜排的顺利有效插入,而且利用可升降的顶舌配合滑架的移动,可实现铜排余端的插入并保证插入预定深度,完整产品的一次成型。与手工组装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提高7倍,生产人员由28人减少为3到4人甚至更少。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母线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所示中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对接部处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另一角度斜视图;

图6所示为对接部前视图;

图7所示为对接部的斜视图;

图8所示为对接部的后视图。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发明硬质板条插入槽式板体的装配装置,如所述的硬质板条为铜排,所述的槽式板体为绝缘板,下以铜排插入绝缘板为例进行示范性说明,装配装置包括依次前后沿轴向设置设置在基架100上的可同时承载定位多个铜排的板条承托部1、对接部2和可同时承载定位多个绝缘板的板体承托部3;所述的对接部包括受驱动相对基架100前后移动的载架20,固定设置在载架上的多个对接口20,固定设置在对接口前部的碾压式板条输送机构,设置在板条输送机构前部且与所述的对接部对应的用以对铜排进行导向与所述的铜排形状相匹配的前导向座21,以及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的对接口后方且可匹配地插入所述的绝缘板内预定距离的顶舌22,所述的对接口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有与所述的铜排和绝缘板对应的导向口,所述的顶舌受驱动上下移动在避让态和顶持态切换,其中,所述的对接口中部形成有通孔,通孔两端的形状分别与铜排和绝缘板对应设置,而且在通孔的开口端形成圆倒角以便顺利插入,即所述的铜排和绝缘板在对接口内实现对接插入。其中,本发明为描述便利,板条承托部所在侧为前或前方,以板体承托部所在侧为后或后方,此定义仅做描述便利之用,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所述的顶舌22的上表面为平面以在避让态时对绝缘板实现承托,所述的顶舌分别由气缸驱动上下移动或者由同一气缸同步驱动上下移动,所示的顶舌包括向后延伸突出的顶舌板以深入至绝缘板内。

本发明的装配装置,利用两侧的板条承托部和板体承托部对物料进行水平的承载和定位,然后利用碾压式板条输送机构实现铜排的向前输送,同时,利用对接口的设置,限定的插入点在通孔内进行,有效保证铜排的顺利有效插入,而且利用可升降的顶舌配合滑架的移动,可实现铜排余端的插入绝缘板并保证插入预定深度,完整产品的一次成型。与手工组装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提高7倍,生产人员由28人减少为3到4人甚至更少。

实施例二

其中,所述的板条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铜排传送轨迹下方的动力输送辊23,以及多个与所述的对接部一一对应设置且受驱动上下移动的无动力压轮24,所述的动力输送辊沿铜排垂直方向延伸,可同时承托多个铜排,所述的动力输送辊由电机驱动,所述的无动力压辊固定设置在活动板25上,所述的活动板受驱动相对所述的动力输送辊上下移动,优选地,所示的活动板有固定在顶板上的气缸27驱动上下移动,所示的活动板与顶板间设置有顶持弹簧26,及所述的顶持弹簧提供压紧力,所述的气缸用于移开使得所述的铜排便于进入。

利用辊压式输送机构,配合前端的前导向座,能使得铜排顺利插入绝缘板,而且,利用升降的无动力压轮,起始阶段可实现铜排的顺利插入,而且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铜排,提高其适用性,利用顶持弹簧实现输送时的压紧,稳定可靠,保证压力的同时避免压伤铜排。

进一步地,所述的板条承托部包括设置在基架100上的多个板条承托架11,设置在板条承托架上且对应形成有多个铜排定位轮槽的无动力承托辊或动力承托辊12,所述的板条承托部还包括设置在临近载架侧受驱动上下移动以压紧或者释放所述的铜排的铜排定位压杆13。利用铜排定位压杆,可将铜排相对板条承托架压紧定位,便于后续操作。

为便于所述的铜排后端进入到动力输送辊上方,载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的前导向座对应设置且受驱动上下移动的前压紧块,当铜排上料时,因为载架的避让会使得铜排后端与动力输送辊保持一定距离,首先铜排定位压杆将铜排与承托辊压住定位,然后驱动载架向铜排移动并使铜排至少进入到前导向座后,利用前压紧块将铜排压住同时释放铜排定位压杆13,然后向绝缘板侧移动拖拽铜排向绝缘板侧移动预定距离,然后再释放前压紧块,铜排定位压杆13再次压住铜排,滑架向铜排侧再次移动,即可保证铜排后端深入至动力输送辊处,当无动力压轮降下压紧铜排即可实现铜排的向后输送。

当然,在板条承托架上还可设置用以将铜排前端部向后顶持的前对齐顶板14,前对其板可由气缸等动作,实现铜排的自动直接推入至动力输送辊处,或者至少达到前导向座,减少滑架的往复运动。

实施例三

同时,为完成对绝缘板的定位,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对接口后部且受驱动下上移动以将所述的绝缘板前端压制定位的绝缘板端定位压板41,与所述的绝缘板端定位压板对应地设置的绝缘板端定位托板42,利用绝缘板定位托板的仿形槽口式设计以及对应的绝缘板端定位压板,可以完成对绝缘板前端的定位,保证铜排插入时的稳定性。

为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及保证合理的压制点,在所述的载架后端设置有两个水平向后延伸的架杆40,在所述的架杆上可相对所述的载架前后移动的设置有滑架4,所述的滑架与载架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7,所述的绝缘板端定位压板41及绝缘板端定位托板42对应设置在所述的滑架上,利用滑架的可移动性,可实现对绝缘板的有效定位夹持,保证整个插入过程顺利进行。

其中,为限定所述的载架的移动行程,可配合传感器等来实现控制,同时,还可在基架上设置有定位杆28,在所述的定位杆前后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块,在载架或滑架上对应设置缺口,利用限位块和缺口的配合实现前后多级限位保护。

所述的板体承托部3包括绝缘板承托架31,多个布列在所述的绝缘板承托架上表面的多个绝缘板定位座32,以及受驱动将绝缘板后端部向前顶持的后顶板34,所述的后顶板由气缸驱动向前移动实现绝缘板的对齐。同时,在所述的绝缘板承托架上还设置有绝缘板压杆33,其受驱动上下移动以实现绝缘板前端的压紧或释放。

同时,为实现整体的自动化,还包括铜排物料架、吸取式铜排移载机构、绝缘板物料架和夹取式绝缘板移载机构。所述的铜排物料架和绝缘板物料架上分别设置有与铜排或绝缘板数量相同的物料槽,所述的吸取式铜排移载机构包括平移架以及设置在平移架上与物料槽内铜排对应的多个物料吸盘,所述的夹取式绝缘板移载机构包括平移架以及设置在平移架上与物料槽内绝缘板对应的多个卡爪,所述的卡爪与绝缘板仿形设置以便实现夹取。

实施例四

具体来说,铜排的穿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铜排和绝缘板上料;

2)使铜排后端部伸入至板条输送机构,使绝缘板插入对接口的后端导向口,如利用绝缘板顶板将绝缘板顶入对接口;

3)板条输送机构驱动铜排向后移动并对应插入绝缘板内;即,无动力压轮落下将铜排压紧并向后输送直至全部脱离板条输送机构;

4)载架向板条承托部侧移动以使绝缘板端部脱出对接口并保持预定距离,然后顶舌升起,升起后的顶舌的顶舌板与绝缘板位于同一轴向;

5)载架向板体承托部侧移动并使顶舌将铜排的余端顶入绝缘板并没入绝缘板预定距离。

其中,所述的步骤2中包括以下步骤,

21)铜排定位压杆将铜排定位,滑架受驱动向板条承托部移动使铜排后端部伸入至板条输送机构;

22)前压紧块与前导向座配合将铜排相对载架定位,同时铜排定位压杆释放定位此时,无动力压轮也可同步压下以实现铜排的夹紧,便于后续拖拽;

23)载架拖拽铜排向绝缘板侧移动并使绝缘板插入对接口的后端导向口。

优选地,为提高整体的联动性和动作流畅性,提高效率,在步骤4)的实现顶入的同时,无动力压轮升起,同步进行步骤21),即完成了顶舌顶入和铜排的拖拽同步进行,提高整体效率。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