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机及其拉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25683发布日期:2018-12-19 05:54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伸机及其拉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属零部件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伸机及其拉伸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汽车等领域中,通常都需要用到一些立体型的金属零部件,对此,需要用到拉伸机对金属片进行拉伸,使其形成立体的图案。

授权公告号为cn204912484u、申请日为2015年12月3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正反拉伸复合模具及正反拉伸机。该正反拉伸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工作台面以及设于工作台面上的凹凸模、下压料圈、下模顶出板和下动力运动板,下压料圈套于凹凸模外,下模顶出板设于凹凸模内侧内,下动力运动板分别与下压料圈和下模顶出板联接;上模包括中梁和设于中梁上的凹模、凸模和压料圈,压料圈套于凸模外;凹模与凹凸模凸面配合,凸模与凹凸模内侧配合。

通过上述的凹、凸模的配合,将平面的金属料件压成立体的金属零部件,其中,对于部分的金属零部件,特别是汽车领域,其对于金属零部件表面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不能在拉伸过程中出现划伤等情况。

现有的解决方案中,部分企业会通过预先在金属料件表面涂油,通过油的润滑效果来降低划伤的问题出现。但同时,因为油的使用,导致金属零部件在拉伸成型后,需要增加清洗工序,不仅使得生产工艺复制话,且需要用到油、水和清洗剂,导致生产成本也会增加很多,再则,清洗后的水因为清洗剂以及油污的影响,直接排放后会造成污染,因此还需要进行水处理,使得成本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拉伸机,其可以在无需涂油保护的前提下,对金属料件进行保护避免其划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拉伸机,包括拉伸机本体以及设于拉伸机本体上的上模和下模,还包括有包膜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包膜机构包括安装有塑料膜卷的辊轴以及驱动辊轴于下模和下模之间做水平方向的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上夹持臂和下夹持臂,所述夹持机构位于辊轴的初始点与下模之间,所述夹持机构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辊轴于上夹持臂和下夹持臂之间从初始点向下模方向移动;所述夹持机构处于夹持状态时,所述辊轴于上夹持臂上方向初始点复位。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机构来带动辊轴上的塑料膜卷移动,同时,在移动过程中,塑料膜卷上的塑料膜被夹持机构夹持住,如此使得塑料膜卷在移动时会将塑料膜从塑料膜卷中拉出,通过一个来回的移动将金属料件的上下两端都覆盖上塑料膜,通过塑料膜的保护使得在上、下模进行拉伸工作时对金属料件进行保护,如此即可省去涂油的工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机构为一水平设置的气压缸或液压缸,所述辊轴垂直连接在气压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如此设置,通过活塞杆的伸缩来驱动辊轴往复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链、设于传动链两端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以及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传动电机,所述辊轴固定在传动链的连接轴上。

如此设置,通过将辊轴连接在传动链上,再通过驱动传动电机带动传动链转动的方式带动辊轴沿传动链做重复循环移动,间接实现往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轨、设于滑轨上的滑动块、与滑动块连接的传动带、带动传动带的齿轮组、以及驱动齿轮组的驱动电机,所述辊轴固定在滑动块上。

如此设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运动,再带动固定在传送带上的滑动块,通过滑动块在滑轨上往复移动来带动辊轴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辊轴包括连接辊和转动辊,所述转动辊设于连接辊外且通过轴承连接。

如此设置,使得在辊轴移动时,转动辊的设置使得塑料膜卷可以随意转动,从而更好的使塑料膜从塑料膜卷中拉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有夹持气缸,所述下夹持臂固定在夹持气缸上,所述上夹持臂固定在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有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为双联气缸,所述上夹持臂和下夹持臂分别固定在双联气缸的两活塞杆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夹持机构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与夹持气缸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塑料膜卷为pp塑料膜、pc塑料膜、pvc塑料膜或pcdc塑料膜。

如此设置,上述材料较为软弱,能够更好的对金属料件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拉伸机进行的拉伸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使用上述的拉伸机进行的拉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膜卷安装,将塑料膜卷安装到辊轴上;

s2、夹持,启动包膜机构让辊轴移动到夹持机构远离初始点的一侧,启动夹持机构使其处于分离状态,然后手动将塑料膜卷上的塑料膜拉出,启动夹持机构沿塑料膜宽度方向将塑料膜夹持住;

s3、垫膜,再次启动包膜机构使得辊轴从上模和下模之间经过且移动到端部,此时停止包膜机构,通过设备或人工将金属料件放置到膜的上方;

s4、包膜,再次启动包膜机构,使辊轴回复到初始位置;

s5、拉伸料件,启动上模下压对金属料件进行拉伸操作,拉伸完成后复位上模,并将拉伸出的金属零部件取出;

s6、复位夹持,取件后启动夹持机构回复分离状态,在启动包膜机构使辊轴从上夹持臂和下夹持臂之间经过,此时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启动夹持气缸将还未经过夹持机构的塑料膜夹持住,此时包膜机构不停止直至移动到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局部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包膜机构和夹持机构的结构;

图6是实施例一中包膜机构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辊轴移动到端部时的结构;

图7是实施例二中包膜机构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辊轴往复移动一次后的结构;

图8是实施例二中包膜机构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三中包膜机构和夹持机构的主视图;

图10是实施例四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伸机本体;2、上模;3、下模;4、夹持机构;41、上夹持臂;42、下夹持臂;43、夹持气缸;44、支撑架;5、包膜机构;51、驱动机构;511、传动链;512、主动齿轮;513、从动齿轮;514、传动电机;515、滑轨;516、滑动块;517、传动带;518、齿轮组;52、辊轴;521、连接辊;522、转动辊;523、轴承;6、检测传感器;7、塑料膜卷;8、金属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拉伸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拉伸机本体1、以及设于拉伸机本体1上的上模2、下模3、包膜机构5和夹持机构4,上模2设于下模3上方,包膜机构5和夹持机构4设于下模3的一侧。

参照图3和图5,包膜机构5包括辊轴52和驱动机构51,驱动机构51为一水平设置的气压缸/液压缸,气压缸/液压缸通过一支架连接在拉伸机本体1、位于上模2和下模3的外侧,且气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可以从下模3的一侧伸出到另一侧。

辊轴52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气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另一端向上模2和下模3方向延伸,且辊轴52的端部从上模2和下模3的另一端伸出。

如图4所示,辊轴52包括连接辊521和转动辊522,转动辊522设于连接辊521外且通过轴承523连接。

如图4和图6所示,在转动辊522上插设安装有塑料膜卷7。

如图3和图5所示,夹持机构4包括上夹持臂41、下夹持臂42和夹持气缸43,夹持气缸43安装在拉伸机本体1上,夹持气缸43与驱动机构51分别位于下模3的前后两侧,下夹持臂42固定在夹持气缸43上,上夹持臂41固定在夹持气缸43的活塞杆上,下夹持臂42和上夹持臂41朝向驱动机构51方向延伸并与辊轴52平行设置。

下夹持臂42位于辊轴52下方,当夹持机构4处于夹持状态时,上夹持臂41也位于辊轴52下方;当夹持机构4处于分离状态时,上夹持臂41位于辊轴52上方。

如图3和图5所示,夹持机构4上设置有检测传感器6,检测传感器6安装于下夹持臂42上并朝上设置,且检测传感器6与夹持气缸43电连接。

其中,上述的塑料膜卷7为pp塑料膜、pc塑料膜、pvc塑料膜或pcdc塑料膜。

实施例2: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机构51包括传动链511、设于传动链511两端的主动齿轮512和从动齿轮513、以及用于驱动主动齿轮512转动的传动电机514,辊轴52固定在传动链511的连接轴上。

实施例3: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机构51包括滑轨515、设于滑轨515上的滑动块516、与滑动块516连接的传动带517、带动传动带517的齿轮组518、以及驱动齿轮组518的驱动电机,辊轴52固定在滑动块516上。

实施例4: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夹持气缸43为双联气缸,双联气缸支撑架44连接在拉伸机本体1上,上夹持臂41和下夹持臂42分别固定在双联气缸的两活塞杆上。

实施例5:一种使用上述的拉伸机进行的拉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膜卷安装,将塑料膜卷7安装到辊轴52上;

s2、夹持,启动包膜机构5让辊轴52移动到夹持机构4远离初始点的一侧,启动夹持机构4使其处于分离状态,然后手动将塑料膜卷7上的塑料膜拉出,启动夹持机构4沿塑料膜宽度方向将塑料膜夹持住;

s3、垫膜,再次启动包膜机构5使得辊轴52从上模2和下模3之间经过且移动到端部(可参见附图6),此时停止包膜机构5,通过设备或人工将金属料件8放置到膜的上方;

s4、包膜,再次启动包膜机构5,使辊轴52回复到初始位置(可参见附图7);

s5、拉伸料件,启动上模2下压对金属料件8进行拉伸操作,拉伸完成后复位上模2,并将拉伸出的金属零部件取出;

s6、复位夹持,取件后启动夹持机构4回复分离状态,在启动包膜机构5使辊轴52从上夹持臂41和下夹持臂42之间经过,此时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启动夹持气缸43将还未经过夹持机构4的塑料膜夹持住,此时包膜机构5不停止直至移动到端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