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1624发布日期:2018-12-19 06:1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叠瓦组件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种电池片互联方式,一个电池片的一侧叠在另一个电池片的下方,使得电池片正面的栅线与另一电池片背面的电极相互重合,两个电极之间采用导电材料形成导电连接。

叠瓦组件的制作流程如下:1)多个电池片依次互连形成电池串;2)在电池串的两端设置端引线(用于引出电流);3)在铺有eva膜的玻璃台上,将多个两端设有端引线的电池串经过排版,形成电池串组;4)在电池串组的两端设置汇流条,电池串组和玻璃台构成叠瓦组件(待焊接件);5)为提高电池串的导电效果,在汇流条之间(避开电池串)设置焊带,以实现连接;6)在相邻电池串组之间的两根端引线上焊接焊带,进一步提高导电效果。

针对上述流程,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焊接焊带的焊接设备,以提高电池的制造效率。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设备焊接精度低、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焊接设备包括:拉焊带装置、送焊带装置和焊接装置;

所述拉焊带装置用于将焊带从放卷装置中拉出,所述送焊带装置用于将被拉出的焊带移送至待焊接件上;

所述焊接装置与所述送焊带装置连接,且所述焊接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送焊带装置运动,用于将焊带焊接在待焊接件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焊带装置包括用于夹持焊带的第一夹持机构、导向机构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所述导向机构滑动连接,用于将焊带从所述放卷装置中拉出。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焊带装置还包括焊带槽,所述焊带槽平行于所述导向机构设置;

所述焊带槽上设置有若干气孔,所述气孔与外界抽真空装置连通。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送焊带装置包括移送机构和至少两组第二夹持机构;

两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分别用于夹持被拉出的焊带的两端,所述移送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及所夹持的焊带向待焊接件运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移送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导向组件和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导向组件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自所述拉焊带装置向待焊接件延伸,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导向组件移动;

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升降组件和平移组件;

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平移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焊接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相对应的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纠偏驱动件和纠偏连接板;

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纠偏连接板连接,所述纠偏连接板与所述平移组件的输出端滑动连接,所述纠偏驱动件的主体与所述平移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纠偏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纠偏连接板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两组纠偏检测元件,两组所述纠偏检测元件的连线平行于所述拉焊带装置中导向机构的延伸方向。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焊接设备还包括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驱动件和张紧连接板;

所述张紧连接板与所述纠偏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张紧驱动件的主体与所述纠偏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张紧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张紧连接板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焊接装置与所述导向结构滑动连接;

所述焊接装置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焊接装置沿所述导向结构滑动,使所述焊接装置的工作端能够沿焊带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对焊带进行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焊接设备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焊接设备包括拉焊带装置、送焊带装置和焊接装置,通过拉焊带装置能够将焊带从收卷装置中拉出设定长度,然后通过送焊带装置将焊带移送至待焊接件上,最终通过焊接装置进行焊接。

本发明中,通过拉焊带装置拉出的焊带位置精准、无偏移,保证了焊带在移送之前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通过送焊带装置能够将被拉出的焊带平移至待焊接件上,使得移送过程中焊带无偏移,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将焊带移送至待焊接件上,保证了焊带与待焊接件之间的位置精度;通过焊接装置能够快速实现焊带与待焊接件的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并且,通过拉焊带装置、送焊带装置及焊接装置的相互配合使用,完成了焊带从放卷装置中拉出-移送-焊接的连续过程,大大提高了焊带与待焊接件之间的焊接效率。

并且,在焊接过程中,焊接装置能够相对于送焊带装置运动,使得焊接装置的工作端能够沿着焊带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实现对焊带及相邻电池串之间的两根端引线进行多次焊接,从而完成焊带与两根端引线的连接,以提高导电效果。

优选地,通过第一夹持机构能够将焊带拉出,并拉动焊带沿着与导向机构平行的方向移动,提高了焊带的移动精度;并且,通过设置与导向机构平行的焊带槽,使得焊带在被拉动过程中时刻受到焊带槽的限位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焊带位置的准确性。

优选地,通过移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的配合使用,提高了焊带的移送效率,同时,在导向组件的导向作用下,第二夹持机构及其夹持的焊带能够随着安装支架沿导向组件移动,提高了焊带的移送精度,保证了焊带位置的准确性。

优选地,通过升降组件能够驱动用于夹持焊带的夹持组件上下移动,实现避位;并且,通过平移组件能够使夹持组件左右移动,以便于调整焊带左右位置,用于夹持不同长度的焊带或者调整焊带的左右位置,同时还可以实现张紧焊带。

优选地,通过纠偏装置能够检测焊带的两端是否有前后偏移,当存在前后偏移时能够调整焊带至少一端前后移动,使焊带保持位置准确性,以便于使焊带能够与待焊接件上的焊接位置相适应。

优选地,通过张紧装置能够实现对焊带的张紧操作,保证焊带在移送过程中时刻保持张紧状态。

优选地,通过在送焊带装置中的安装支架上设置导向结构,使得焊接装置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能够沿着导向结构移动,而导向结构沿焊带的延伸方向设置,使得焊接装置能够沿焊带进行多次焊接,满足焊接要求,并提高了焊接装置的移动精度,进一步提高了焊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拉焊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焊带装置及焊接装置的第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焊带装置及焊接装置的第二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焊带装置及焊接装置的第三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放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拉焊带装置;110-第一夹持机构;111-夹爪驱动件;112-夹块;113-夹座;114-接头;120-导向机构;130-驱动机构;140-焊带槽;141-气孔;

200-送焊带装置;210-第二夹持机构;211-夹持组件;212-升降组件;213-平移组件;2131-安装板;220-移送机构;221-驱动组件;222-导向组件;223-安装支架;2231-导向结构;230-动力机构;

300-焊接装置;310-焊头;320-焊头升降机构;

400-放卷装置;410-放卷机构;420-压焊带机构;430-切焊带机构;440-缓存机构;450-矫直机构;500-位置检测装置;600-传送装置;

700-待焊接件;800-纠偏装置;810-纠偏驱动件;820-纠偏连接板;830-纠偏检测元件;900-张紧装置;910-张紧驱动件;920-张紧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以图1的左右为左右,上为前,下为后,垂直纸面向里为下,垂直纸面向外为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焊接设备包括拉焊带装置100、送焊带装置200和焊接装置300;拉焊带装置100用于将焊带从放卷装置400中拉出,送焊带装置200用于将被拉出的焊带移送至待焊接件700上,焊接装置300与送焊带装置200连接,且焊接装置300能够相对于送焊带装置200运动,用于将焊带焊接在待焊接件700上。

具体的,参考图1,初始状态下,焊带卷绕在放卷装置400中,通过拉焊带装置100将焊带从放卷装置400中拉出,当焊带被拉出设定长度时,由放卷装置400中的切割部件(即切焊带机构430)进行切断,获取所需焊带;然后送焊带装置200的夹持端靠近焊带,并对焊带的端部进行夹持,在保证一定张紧度和不发生偏移的情况下将焊带移送至待焊接件700上的焊接位置(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时焊带用于连接相邻两组电池串之间的两根端引线,而电池串在排版时,设置有多行,也就是说,端引线也有多行。为此,焊接焊带与多行端引线时,需要多次焊接,使各行端引线分别与对应的焊带部分完成焊接固定,同时,由于端引线本身有一定长度,焊接时,采用多点焊接,使连接效果更好。);焊接装置300则能够相对于送焊带装置200且沿着焊带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便于对焊带及待焊接件700进行快速焊接。通过上述过程,最终实现了焊带与待焊接件700之间的自动化焊接过程,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精度。

进一步的,主要参考图4,在送焊带装置200中的安装支架223上设置有导向结构2231,焊接装置300滑动连接在导向结构2231上,且焊接装置300与动力机构230的输出端连接,由此,在动力机构230的驱动作用下,焊接装置300能够沿着导向结构2231滑动,从而使得焊接装置300的工作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焊接装置300的工作端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焊接块,该焊接块为金属块,优选为铜材质,而焊接块内设有加热器,通过加热器能够使焊接块加热,以便于对焊带进行快速、多点焊接)则能够沿着焊带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便于对焊带及相邻电池串之间的两根端引线进行多次焊接,并且,通过多个焊接块能够对焊带及相邻电池串之间的两根端引线进行多点焊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动力机构230至少包括电机、同步带轮和同步带,电机的转轴与其中一个同步带轮传动连接,同步带套设在两个间隔设置的同步带轮上,而焊接装置300则与同步带固定连接,同时,焊接装置300还与导向结构2231滑动连接,而导向结构2231优选为导轨,同步带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轨,而该导轨平行于第二夹持机构210所夹持的焊带的延伸方向,由此,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能够带动焊接装置300沿着导向结构2231滑动,以实现焊接装置300的移动焊接。当然,动力机构230还可以是其他方式,此处不受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拉焊带装置100拉出的焊带位置精准、无偏移,保证了焊带在移送之前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通过送焊带装置200能够将被拉出的设定长度的焊带平移至待焊接件700上,使得移送过程中焊带无偏移,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将焊带移送至待焊接件700上,保证了焊带与待焊接件700之间的位置精度;通过焊接装置300能够快速实现焊带与待焊接件700的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并且,通过拉焊带装置100、送焊带装置200及焊接装置300的相互配合使用,完成了焊带从放卷装置400中拉出-移送-焊接的连续过程,大大提高了焊带与待焊接件700之间的焊接效率。

并且,在焊接过程中,焊接装置300能够相对于送焊带装置200运动,使得焊接装置300的工作端能够沿着焊带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实现对焊带及相邻电池串之间的两根端引线进行焊接,从而完成焊带与两根端引线的连接,以提高导电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拉焊带装置100包括用于夹持焊带的第一夹持机构110、导向机构120和驱动机构130;第一夹持机构110与驱动机构130传动连接,第一夹持机构110与导向机构120滑动连接,且该导向机构120沿左右方向延伸,驱动机构130能够驱动第一夹持机构110沿导向机构120移动,用于将焊带从放卷装置400中拉出。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拉焊带装置100还包括焊带槽140,焊带槽140平行于导向机构120设置;焊带槽140上设置有若干气孔141,气孔141与外界抽真空装置连通。

具体的,主要参考图1-3,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夹持机构110采用夹爪的形式,包括夹爪驱动件111、夹座113和夹块112,其中,夹爪驱动件111优选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夹座113的末端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夹块112的末端连接,夹块112与夹座113之间通过转轴连接,由此,夹爪驱动件111能够驱动夹块112围绕转轴旋转,使得夹块112的前端靠近或远离夹座113的前端,实现对焊带的夹持或释放。进一步优选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接头114,接头114上设置有销轴,而夹块112的末端开设有长孔,销轴位于长孔内,由此,当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或收回时,销轴与长孔之间具有一定的浮动量,以避免出现干涉问题。

优选地,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130包括伺服电机、同步带和连接板,而导向机构120包括底座和导轨,其中,导轨沿左右方向(图2中的左右与图1中的左右相对应)设置在底座上,连接板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第一夹持机构110与连接板连接;进一步的,同步带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设置,且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与同步带连接(具体可以是通过同步带压板、垫板等实现连接,图中未示出);伺服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并位于导轨的一端,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同步带之间通过同步带轮连接;由此一来,当伺服电机启动时,通过同步带轮、同步带驱动连接板沿着导轨滑动,并由连接板同步带动第一夹持机构110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便于将焊带从放卷装置400中拉出。通过第一夹持机构110、导向机构120和驱动机构130的相互配合使用,提高了焊带的移动精度。

考虑到焊带在移动过程中会出现偏移(相对于导轨的延伸方向),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持机构110的下方增设了焊带槽140,该焊带槽140为真空吸槽,并在焊带槽140的槽底开设有若干气孔141,通过外界抽真空装置能够对焊带槽140内部进行抽真空,以使得气孔141能够对焊带进行吸附,从而保证了焊带在被拉动过程中能够沿着焊带槽140的槽体移动,同时受到焊带槽140侧壁的限位作用,基于此,提高了焊带在焊带槽140内移动的准确性,保证了焊带能够沿导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便于后续焊带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送焊带装置200包括至少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和移送机构220;其中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分别用于夹持被拉出的焊带的两端,移送机构220与第二夹持机构210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二夹持机构210及所夹持的焊带向待焊接件700运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移送机构220包括驱动组件221、导向组件222(沿前后方向设置)和安装支架223;安装支架223与导向组件222连接,驱动组件221的输出端与安装支架223连接,用于驱动安装支架223沿导向组件222移动;第二夹持机构210与安装支架223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二夹持机构210包括夹持组件211、升降组件212和平移组件213;平移组件213与安装支架223连接,升降组件212与平移组件213的输出端连接,夹持组件211与升降组件212的输出端连接;平移组件213能够通过升降组件212驱动夹持组件211左右移动,升降组件212能够驱动夹持组件211上下移动。

具体的,参考图1、4-6,为了方便夹取焊带,并对其他机构进行避位,送焊带装置200设置于拉焊带装置100的上方,包括至少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和移送机构220,其中,移送机构220包括驱动组件221、导向组件222和安装支架223,导向组件222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二夹持机构210设置在安装支架223上,由此,驱动组件221能够驱动安装支架223及第二夹持机构210沿着导向组件222移动,以便于将第二夹持机构210所夹持的焊带从拉焊带装置100处移送至焊接位置。考虑到焊带的长度尺寸较大,需要设置多组第二夹持机构210实现对焊带的夹持,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支架223上设置了至少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优选为两组,以便于对焊带的两端进行夹持。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221包括减速电机、连接轴和同步带,考虑到焊带长度尺寸较大,使得安装支架223较长,为提高安装支架223的移动精度以及移动稳定性,本实施例设置了两组同步带,且两组同步带分别与安装支架223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同步带压板、垫板等,图中未示出),而两组同步带分别通过同步带轮与两根连接轴传动连接,且两组连接轴同时与同一个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进一步的,安装支架223的两端又分别与导向组件222中的两组间隔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导向组件222的两组滑轨对应设置在同步带下方,二者均沿前后方向设置;从而,在减速电机驱动的情况下,同时带动两根连接轴旋转,并由两根连接轴分别驱动两组同步带同步运动,进而,两组同步带同步带动安装支架223的两端向前或向后移动,以提高安装支架223的移动精度,保证安装支架223上的第二夹持机构210所夹持的焊带不发生前后偏移(左右两端的移动速度或移动距离不等而造成焊带出现前后错位、偏移等现象),进一步保证了焊接精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223可以是一条横梁,此时,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横梁的两侧;也可以是两条横梁,沿左右方向对应设置,且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分别对应设置在两组横梁上。

更进一步的,第二夹持机构210包括夹持组件211、升降组件212和平移组件213,其中,升降组件212优选为电动缸,夹持组件211与升降组件212的输出端连接,平移组件213优选为直线模组,包括电机、导向件和滑动件等,直线模组的主体设置在安装支架223底部,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板2131,而升降组件212的主体(缸体)与安装板2131连接,由此一来,升降组件212能够驱动夹持组件211及其所夹持的焊带上下移动,而平移组件213则通过安装板2131以及升降组件212带动夹持组件211左右移动。从而,通过升降组件212驱动夹持组件211上下移动,能够对焊带进行夹取、下放,以及实现避位的功能;平移组件213能够驱动夹持组件211左右移动,当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中的平移组件213同步移动时,能够分别驱动两组夹持组件211同步向左或同步向右移动,以便于调整焊带的左右位置;当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中的平移组件213相对反向移动时,能够分别驱动两组夹持组件211向着相反方向移动,或者具有反向移动的趋势,从而能够将焊带张紧,以保证焊带在移送过程中不至于发生松弛、形变而影响焊接效果的问题;在夹持焊带之前,通过两组平移组件213驱动两组夹持组件211调整两者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长度焊带的需求,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该焊接设备还包括与第二夹持机构210相对应的纠偏装置800,纠偏装置800包括纠偏驱动件810和纠偏连接板820;升降组件212与纠偏连接板820连接(此时,升降组件212不与安装板2131直接连接),纠偏连接板820与平移组件213的输出端(安装板2131)滑动连接,纠偏驱动件810的主体(气缸的缸体)与平移组件213的输出端(安装板2131)固定连接,纠偏驱动件810的输出端(气缸的活塞杆)与纠偏连接板820连接,从而能够驱动纠偏连接板820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纠偏装置800还包括两组纠偏检测元件830,两组纠偏检测元件830的连线平行于拉焊带装置100中导向机构120的延伸方向,并设置在送焊带装置200移送焊带的路径上。

具体的,该纠偏装置800包括纠偏驱动件810和纠偏连接板820,纠偏驱动件810优选为电动缸,安装板2131上设置有前后方向的纠偏导轨,纠偏连接板820则与纠偏导轨滑动连接,而升降组件212则与纠偏连接板820连接,纠偏连接板820与纠偏驱动件810的输出端连接,由此,纠偏驱动件810能够驱动纠偏连接板820、升降组件212以及夹持组件211沿前后方向移动,以调节夹持组件211的前后位置。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设置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而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上均设置纠偏装置800,由此,两组纠偏装置800能够分别对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中的夹持组件211进行前后纠偏,以缓解焊带在焊带槽140中的位置偏移,或者焊带移送过程中出现左右两端移送速度不等而导致焊带的两端前后位置不一致的问题(此处关于前后位置一致是指,初始状态下焊带与拉焊带装置100中的导向机构120平行,而在移送过程中,仍保持平行)。此处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一组纠偏装置800能够调节焊带一端的前后位置,同样能够使焊带在移送过程中保持与导向机构120平行,具体调整过程与上述两组情况类似,此处不做详细阐述。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更好的纠偏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左右两侧分别加装一组纠偏检测元件830,且两组纠偏检测元件830的连线与拉焊带装置100中的导向机构120平行,具体的,每组纠偏检测元件830包括信号发射传感器和信号接收传感器,且信号发射传感器和信号接收传感器上下间隔设置;当焊带从间隔中通过时,会遮挡信号,由此,两组纠偏检测元件830会检测出焊带对应两组纠偏检测元件830的两端经过纠偏检测元件830的时间差,然后将该时间差传输至焊接设备的控制装置,经控制装置分析处理后,计算出焊带两端的前后偏移量,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纠偏驱动件810启动,以调整两组夹持组件211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从而使焊带回归到与拉焊带装置100中导向机构120平行的状态,进而能够使焊带与待焊接件700上的焊接位置相匹配,以便于提高焊接精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该焊接设备还包括张紧装置900,张紧装置900包括张紧驱动件910和张紧连接板920,张紧连接板920与纠偏连接板820滑动连接,张紧驱动件910的主体(气缸的缸体)与纠偏连接板820连接,张紧驱动件910的输出端(气缸的活塞杆)与张紧连接板920连接,能够驱动张紧连接板920左右移动,而张紧连接板920与升降组件212连接(此时,升降组件212不与安装板2131、纠偏连接板820直接连接),夹持组件211与升降组件212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夹持组件211的左右移动。

为实现对焊带张紧度的微调,本实施例中在至少一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上加装了张紧装置900,具体的,张紧装置900包括张紧驱动件910(优选为气缸)和张紧连接板920,张紧连接板920与上述纠偏连接板820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而升降组件212则与张紧连接板920连接,这样一来,张紧驱动件910则能够通过张紧连接板920和升降组件212驱动夹持组件211沿左右方向进行位置微调,以实现焊带的张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一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中的夹持组件211能够进行移动,以实现一组夹持组件211位置的微调,实现焊带的张紧操作;还可以是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中的夹持组件211能够反向移动,以实现两组夹持组件211位置的微调,实现焊带的张紧操作。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该焊接设备还包括位置检测装置500,位置检测装置500与平移组件213的输出端连接,并能够在平移组件213的驱动作用下左右移动,以寻找焊接位置。

具体的,位置检测装置500包括ccd相机或者位置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平移组件213输出端处的安装板2131上,这样一来,位置检测装置500便能够在安装板2131的带动作用下与夹持组件211同步运动,以便于寻找焊接位置,进一步提高焊接精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焊接装置300包括焊头310(此处的焊头310主要由多个焊接块组成,且焊接块内设置有加热器,以便于通过加热焊接块而实现对焊带及相邻电池串之间两根端引线的多点焊接)和焊头升降机构320;焊头升降机构320的输出端与焊头310连接,用于驱动焊头310升降,以实现焊接;平移组件213的输出端与焊头升降机构320连接,用于驱动焊头升降机构320及焊头310左右移动。

具体的,参考图4、5,焊接装置300包括焊头310和焊头升降机构320,焊头310设置于焊头升降机构320的输出端,通过焊头升降机构320能够驱动焊头310上下升降,以实现对焊带及待焊接件700的接触位置进行焊接。进一步的,焊头升降机构320的主体与安装板2131连接,使得焊接装置300能够随着安装板2131移动,以便于找到焊接位置并进行焊接。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焊接装置300和夹持组件211在平移时是一起移动的,也就是说,实际使用过程中,焊接装置300和夹持组件211的位置相对固定,由此,焊带的长度会略长于焊接位置,当焊带送到位时,焊头310就能够直接进行焊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放卷装置400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410、压焊带机构420和切焊带机构430;切焊带机构430位于压焊带机构420与拉焊带装置100之间,压焊带机构420与拉焊带装置100配合将放卷机构410释放的焊带拉紧,方便切焊带机构430对拉紧的焊带进行切割。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放卷机构410与压焊带机构420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存焊带的缓存机构440;缓存机构440与压焊带机构420之间设置有用于矫直焊带的矫直机构450。

具体的,参考图1、2、7,放卷装置400包括放卷机构410、压焊带机构420和切焊带机构430,其中,压焊带机构420与拉焊带装置100相对设置,并与拉焊带装置100中的第一夹持机构110配合使用,共同用于将拉出的焊带绷紧,此时切焊带机构430将焊带切断,然后第一夹持机构110拉动焊带在焊带槽140中移动一定距离,保证焊带走入焊带槽140中,不会偏移或松弛,获得焊带段后,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分别夹住焊带的两端,并移送至焊接位置,以便于实现焊接操作。进一步的,放卷装置400还包括缓存机构440和矫直机构450,焊带经过放卷机构410释放后,经过缓存机构440(缓存机构440利用重力配合放卷机构410释放焊带,给予焊带一定张力的同时并缓存一段焊带,以便于焊带走带),缓存一段,方便拉出焊带;然后焊带经过矫直机构450,进行矫直,减少焊带弯曲的现象。参考图7,该缓存机构440包括缓存辊,缓存辊滑动连接在沿上下(此处的上下为图7中的上下)方向设置的滑动架上,位于放卷机构410和矫直机构450之间的焊带绕过缓存辊,在缓存辊重力作用下使焊带绷紧(提供张力),当焊带被拉出过程中,可以通过缓存辊的上下移动(此处的上下为图7中的上下)实现焊带的缓存。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矫直机构450包括多组矫直辊,焊带穿过多组矫直辊,既实现矫直。此处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方式之外,缓存机构440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只要能够实现缓存功能即可,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该焊接设备还包括用于将待焊接件700移送至送焊带装置200对应的焊接位置处的传送装置600。

具体的,参考图1,传送装置600包括减速电机、带轮和输送带,考虑到待焊接件700(叠瓦组件)整体面积较大,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多组并排设置的输送带,减速电机通过带轮驱动输送带移动,以实现叠瓦组件的移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焊接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经过排版、焊接汇流条后的叠瓦组件经由传送装置600传送到焊接设备的焊接工位;放卷装置400中的放卷机构410、缓存机构440及矫直机构450配合作用,放出焊带,拉焊带装置100中的第一夹持机构110夹住焊带,沿着焊带槽140拉出焊带;第一夹持机构110将焊带拉出设定长度后,压焊带机构420压住焊带,由此,压焊带机构420配合第一夹持机构110张紧焊带;切焊带机构430切断焊带,第一夹持机构110拉动焊带继续移动一段距离,保证焊带完全走入焊带槽140中;送焊带装置200中的两组第二夹持机构210下降分别夹住焊带靠近两端的位置并上升,然后向焊接位置移动;焊带移送过程中,通过张紧装置900进行张紧操作,然后纠偏装置800检测焊带是否需要纠偏,若需要,则对焊带进行纠偏操作;焊带移送过程中,位置检测装置500通过位置检测找到叠瓦组件的焊接位置(焊接位置:焊带与端引线重叠的位置),释放焊带;放下焊带后,焊头升降机构320驱动焊头310直接在焊带与端引线的交接处焊接;若有多个焊接位置(叠瓦组件的电池串列数较多),则重复上述过程,依次拉出第二、第三条焊带等,由送焊带装置夹取后移送至相应的焊接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