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1573发布日期:2018-12-19 06:1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挖斗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

背景技术

挖斗总成由刃板、弧板、支耳以及左右侧板等组件在工装上拼点而成,现有技术中主要还是采用手工拼点的方式完成挖斗的整体拼装,手工拼点的主要程序是:首先,将刃板点焊固定在拼点平台上,垫起弧板,将刃板、弧板对接,保持两者上端齐平、两侧尺寸相等,拼点;接着,吊起一侧板组件与刃板、弧板对接,从下到上,逐步使用手拉葫芦调节尺寸、边调节边拼点,期间行车需要一直起吊;之后,将另一侧板组件拼点,方式同上;最后,吊起支耳放到相应位置,边调节尺寸、边拼点,期间行车需要一直起吊,同时变形、闪缝较大处需用楔子、夹钳等调节(楔子需点焊-拆除-打磨焊点)。

传统的手工拼点方式的主要存在一下几点缺陷:一、需要行车长时间起吊,影响车间内其他工位使用;二、需要手动调节的拼接细节点多,产品的均一性较差,不利于后续机械手的焊接;三、手拉葫芦、楔子、夹钳、磨光机、锤等工具使用频繁,工序繁琐,拼点效率低,进行拼点工作的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四、需要两个以上的员工配合完成拼点工作,人力资源耗费大。

同时,以拼点的方式完成整体拼装的挖斗,需要借助行车移动至下一个工位后进行机械手焊接,该种下料方式需要行车长时间待命,影响车间内其他工位使用;且通常情况下两个工位相距较远,行车的吊装过程长,需要在车间上空长距离移动,而挖斗总成的整体重量较大,吊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工件掉落的情况,对车间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都会造成威胁。

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挖斗总成拼点工装以及挖斗总成拼点完成后没有较好的下料装置的现状设计一种实用的拼点和下料相结合的工装,既能加大工作效率,又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利用该工装可快速完成挖斗总成的拼点和卸料工作,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产品尺寸的均一性,利于后期机械手的焊接,该工装的自动化程度高,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包括平台、设在平台中部的型芯及型芯底部的型芯底座,所述型芯两侧为纵向主板,中部设有辅助支撑板,纵向主板与辅助支撑板通过定位杆连接并焊接成一个整体,型芯通过两个贴合定位面及侧边挡块固定,用大螺栓与型芯底座连接紧固在一起;在型芯底座的前侧设有刃板定位装置,所述刃板定位装置包括与型芯底座固定连接的刃板主定位装置、刃板侧边定位装置以及刃板压紧装置,在型芯的右侧设有侧板定位装置,在型芯左侧设有侧板压紧装置,所述侧板定位装置与侧板压紧装置的结构相同,在型芯后方设有支耳调节装置,在平台两侧设有龙门架压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刃板主定位装置包括垫板和设在垫板两侧的垫块体,在垫板的上下端均设有滑轨a,所述垫块体可沿滑轨a左右移动,在垫板上方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横向的定位座,在定位座的外侧端设有销孔,所述定位座通过定位销与垫块体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体包括主垫块以及辅垫块一和辅垫块二,所述主垫块由一块水平板和一块l型板拼装而成,在l型板的底部横板位置设有两个销孔,在辅垫块一与辅垫块二的底部与销孔对应的位置均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与销孔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在主垫块的底部设有顶起块,所述顶起块与主垫块间通过调节螺栓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刃板侧边定位装置包括侧边定位座和设在侧边定位座底部的横向的滑轨b,所述侧边定位座可沿滑轨b水平移动,在侧边定位座的前侧底部设有翻转定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刃板压紧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和顶部的顶紧油缸,所述顶紧油缸与安装底座间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和防转压板,在防转压板外侧通过导向杆与压紧油缸相连,压紧油缸通过油缸座稳固设置在底座上方,在导向杆与防转压板间设有导向座,在导向座的外侧设有定位块,在防转压板上环形排布三个固定压紧座和两个移动压紧座,所述固定压紧座与移动压紧座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压紧座包括滑槽和设在滑槽内的带插销的移动压紧块,所述移动压紧块与可调压紧螺栓相接,所述可调压紧螺栓可在滑槽内滑动;所述固定压紧座上设有固定的压紧块对挖斗上的三个固定的压紧点进行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支耳调节装置包括前后调节座和上下调节座,在前后调节座的底部两端设有纵向延伸的滑轨c,所述前后调节座可在滑轨c上前后滑动,在前后调节座底部与平台间设有前后拉伸油缸,在前后调节座前侧板与上下调节座间设有纵向拉伸油缸,在上下调节座顶部设有穿轴,在穿轴两端用大锁母锁紧,在穿轴上方设有数个压紧块,所述压紧块通过压紧螺栓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压紧装置的主体框架由两个分框架焊接而成,在主体框架的两端底部各设一个l型缺口,在主体框架前侧的l型缺口处设有行走装置,在主体框架后侧的l型缺口处设有跟随装置,在工装平台的前后两侧与l型缺口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条轨道,所述轨道沿工装平台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行走装置带动龙门架沿轨道在平台上平移运动,在主体框架上设有六个压紧油缸组。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传动滚轮以及与传动滚轮传动连接的三个从动滚轮,所述传动滚轮设在l型缺口的竖槽位置,所述从动滚轮设在l型缺口的横槽位置;所述跟随装置包括与主体框架后侧的l型缺口的竖槽位置对应的一个从动轮以及与其横槽位置对应的三个从动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压紧油缸组包括两个油缸,油缸的位置分别与工件上的待压紧部位垂直,在油缸上连接v型压爪;在主体框架外侧与压紧油缸组对应的位置设有护罩。

作为优选,在平台的右侧设有延伸平台,叉车从延伸平台驶入和驶离平台,滑轨c一端延伸至型芯底座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平台后侧边缘,在型芯底座后方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底座拉伸油缸,型芯底座与支耳调节装置均可沿滑轨c运动至平台边缘;在侧板定位装置的底部设有滑轨d,所述滑轨d沿平台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侧板定位装置可沿滑轨d运动至平台后侧边缘;在型芯底座的前侧、左侧和右侧位置设有数个夹紧顶撑装置,所述夹紧顶撑装置内嵌于平台内部,在支耳调节装置的左、右两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穿套顶撑装置;在叉车的叉铲上设有挖斗承托架,在叉铲左侧设有限位挡板,在叉铲右侧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与叉铲固定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顶撑装置包括底部的顶撑油缸、与顶撑油缸输出端相连的活动柱以及设在活动柱顶部的弧形夹爪,在夹爪的两端臂上各设有一个夹紧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穿套顶撑装置包括底部的顶撑油缸、与顶撑油缸输出端相连的活动柱以及设在活动柱顶部的套环,在两个套环内设有连接轴,在连接轴的两端以锁定螺母固定。

进一步地,在挖斗承托架内设有网格支撑杆架以增强承托架的承托力。

进一步地,在限位挡板底部的前、后端与叉铲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卡口,在卡口内连接限位螺栓,在限位挡板顶部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个辅助限位螺栓,在辅助板上与辅助限位螺栓对应的位置设有辅限位孔,所述辅助限位螺栓穿过辅限位孔后以限位螺母限位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的挖斗总成拼点工装自动化程度高,拼点精确,可保证产品尺寸的均一性,利于后期机械手的焊接;

2.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工装对挖斗总成进行拼点,无需行车长时间起吊,可降低行车的使用率,不影响其他工位的使用;

3.利用该工装可显著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无需频繁使用多种定位工具,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低,且能加快拼点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4.本发明公开的挖斗总成拼点工装可辅助拼点完成后的挖斗总成实现快速下料,无需行车长时间待命,不会影响其他工位的使用;平地运输,无需通过行车在空中吊运,规避挖斗掉落的风险,保障厂内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的右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刃板定位装置与型芯底座连接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刃板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垫块体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支耳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支耳调节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平台轨道的受力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夹紧顶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穿套顶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叉车的主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叉车叉铲部位的左视示意图。

1-平台,2-型芯,3-型芯底座,4-刃板主定位装置,5-刃板侧边定位装置,6-刃板压紧装置,7-侧板定位装置,8-侧板压紧装置,9-支耳调节装置,10-龙门架压紧装置,11-延伸平台,12-叉车,13-夹紧顶撑装置,14-穿套顶撑装置,15-挖斗承托架,16-限位挡板,17-辅助板,18-滑轨d;

41-垫板,42-垫块体,43-滑轨a,44-定位座,45-定位销,421-主垫块,422-辅垫块一,423-辅垫块二,424-销孔,425-槽口,426-顶起块,427-调节螺栓;

51-侧边定位座,52-滑轨b,53-翻转定位块;

61-安装底座,62-顶紧油缸;

71-底座,72-防转压板,73-导向杆,74-压紧油缸,75-油缸座,76-导向座,77-定位块,78-固定压紧座,79-移动压紧座;791-可调压紧螺栓,792-滑槽;

91-前后调节座,92-上下调节座,93-滑轨c,94-前后拉伸油缸,95-纵向拉伸油缸,96-穿轴,97-大锁母,98-压紧块,99-压紧螺栓;

101-主体框架,102-l型缺口,103-行走装置,104-跟随装置,105-压紧油缸组;1031-减速电机,1032-传动滚轮,1033-从动滚轮;1051-油缸,1052-v型压爪,1053-护罩。

131-顶撑油缸,132-活动柱,133-夹爪,134-夹紧螺栓;

141-套环,142-连接轴,143-锁定螺母;

151-网格支撑杆架;

161-卡口,162-限位螺栓,163-辅助限位螺栓,164-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17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进行有效的说明,所述的左侧、右侧、上端、下端等定位词仅是为了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好的描述,不能看作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11,本发明公开一种挖斗总成拼点工装,包括平台1、设在平台1中部的型芯2及型芯2底部的型芯底座3;所述型芯2两侧为纵向主板,中部设有辅助支撑板,主板与辅助支撑板通过定位杆与螺栓固定拼装形成型芯2;在型芯底座3的前侧设有刃板定位装置,所述刃板定位装置包括与型芯底座3固定连接的刃板主定位装置4、刃板侧边定位装置5以及刃板压紧装置6,刃板放在刃板主定位装置4上,通过刃板侧边定位装置5和刃板压紧装置6实现刃板的对中压紧,此种定位方式可适用多种挖斗刃板定位;在型芯2的右侧设有侧板定位装置7,在型芯2的左侧设有侧板压紧装置8,所述侧板定位装置7与侧板压紧装置8的结构相同,在型芯2后方设有支耳调节装置9,在平台1两侧设有龙门架压紧装置10。

所述刃板主定位装置4包括垫板41和设在垫板41两侧的垫块体42,在垫板41的上下端均设有滑轨a43,所述垫块体42可沿滑轨a43左右移动,由于不同规格的刃板的斗齿位置不一定,可移动的垫块体42可避免刃板斗齿干涉,使垫块体42准确卡在两个斗齿之间,有助于更好的卡紧定位;在垫板41上方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横向的定位座44,在定位座44的外侧端设有销孔,当所述垫块体42左右移动至所述定位座44位置时将定位销插入销孔使定位座44与垫块体42紧固连接。

所述垫块体42包括主垫块421以及辅垫块一422和辅垫块二423,所述主垫块42由一块水平板和一块l型板拼装而成,在l型板的底部横板位置设有两个销孔424,在辅垫块一422与辅垫块二423的底部与销孔424对应的位置均设有槽口425,所述槽口425与销孔424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在主垫块421的底部设有顶起块426,所述顶起块426与主垫块421间通过调节螺栓427相接;通过调节螺栓427的调节作用可使辅垫块一422和辅垫块二423沿槽口425运动,槽口425起到导向的作用,实现刃板高度的微调。辅垫块一422的前侧面为定位面,辅垫块二423的上表面为定位面,在本实施例中辅垫块一422和辅垫块二423的定位面相贴合,可在其上放置一种型号的刃板,而为了使刃板主定位装置4能够适用于更多型号刃板的定位,辅垫块二423可换成其他高度;有需要时可将辅垫块一422去除,将辅垫块二423移至内侧销孔的位置利用l型板的前侧面与辅垫块二423的定位面完成刃板的定位;操作方式多样,可更好的适用于不同挖斗的刃板的定位。

所述刃板侧边定位装置5包括侧边定位座51和设在侧边定位座51底部的横向的滑轨b52,所述侧边定位座51可沿滑轨b52水平移动,在侧边定位座51的前侧底部设有翻转定位块53,侧板定位座51的左侧面为定位面,当利用刃板主定位装置4确定好刃板的主体位置后,使侧板定位座51沿滑轨b52向刃板方向移动,直至定位面与刃板侧边紧贴后转动翻转定位块53固定侧边定位座51即完成了对刃板侧边的定位有助于刃板压紧装置6的更好实施。

所述刃板压紧装置6包括安装底座61和顶部的顶紧油缸62,所述顶紧油缸62与安装底座61间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侧板定位装置7包括底座71和防转压板72,在防转压板72外侧通过导向杆73与压紧油缸74相连,压紧油缸74通过油缸座75稳固设置在底座71上方,在导向杆73与防转压板72间设有导向座76,在导向座76的外侧设有定位块77,在防转压板72上环形排布三个固定压紧座78和两个移动压紧座79,所述固定压紧座78与移动压紧座79交错设置;所述移动压紧座79包括滑槽792和设在滑槽792内的带插销的移动压紧块,所述移动压紧块与可调压紧螺栓791相接,所述可调压紧螺栓791可在滑槽792内滑动,所述固定压紧座78上设有固定的压紧块对挖斗上的三个固定的压紧点进行压紧,在固定压紧块的内侧设有垫块,垫块厚度根据挖斗侧板的高度落差决定。带插销的移动压紧块可更为便捷的寻找到闪缝位置进行压紧,可调压紧螺栓791在滑槽792内滑动便于调整压紧点以实现对不同挖斗的压紧。

所述支耳调节装置9包括前后调节座91和上下调节座92,上下调节座92滑动连接在前后调节座91上,在前后调节座91的底部两端设有纵向延伸的滑轨c93,所述前后调节座91可在滑轨c93上前后滑动,在前后调节座91底部与平台1间设有前后拉伸油缸94,在前后调节座91前侧板与上下调节座92间设有纵向拉伸油缸95,在上下调节座92顶部设有穿轴96,在穿轴96两端用大锁母97锁紧,在穿轴96上方设有数个压紧块98,所述压紧块98通过压紧螺栓99压紧。前后调节座91和上下调节座92可实现支耳调节装置9前后、上下运动,位置调节更加的简单,支耳在穿轴后吊至工装上,用压块和压紧螺栓压紧,压块采用插入式,此时只需使用一个压紧螺栓就能压紧一个压紧块,方便拆卸。

所述龙门架压紧装置10的主体框架101由两个分框架焊接而成,主体框架101的具体形状是根据产品的外轮廓仿型得到的,为防止框架受力变形较大,在主体框架101端底部各设一个l型缺口102,在主体框架101前侧的l型缺口102处设有行走装置103,在主体框架101后侧的l型缺口102处设有跟随装置104,在平台1的前后两侧与l型缺口102对应的位置各设有一条轨道,所述轨道沿平台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行走装置103带动龙门架沿轨道在平台1上平移运动,在主体框架101上设有六个压紧油缸组105,在主体框架101底端设计l型缺口102可防止框架受力产生较大的变形,轨道的受力图如图11所示,当框架不受力时与轨道之间会留有间隙,便于行走,当受力时,框架与轨道产生部分接触,轨道此时会承受部分力。

所述行走装置103包括减速电机1031、与减速电机1031输出轴相连接的传动滚轮1032以及与传动滚轮1032传动连接的三个从动滚轮1033,所述传动滚轮1032设在l型缺口102的竖槽位置,所述从动滚轮1033设在l型缺口102的横槽位置;所述跟随装置104包括与主体框架101后侧的l型缺口102的竖槽位置对应的一个从动轮1033以及与其横槽位置对应的三个从动轮1033。之所以只在行走装置103一侧安装减速电机1031是考虑到如果在龙门架的两端均设减速电机1031带动可能会发生行走不同步的现象,只由行走装置103一侧的减速电机1031提供动力,跟随装置104一侧的滚轮配合运动,即可保证龙门架运动时两侧的同步性。

每个所述压紧油缸组105包括两个油缸1051,油缸1051的位置分别与工件上的待压紧部位垂直,垂直受力可防止油缸损坏,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在油缸1051上连接v型压爪1052;v型压爪1052的压点是两条直线,既保证了压点的稳定性,又能使工件与工装更加的贴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油缸与工件间的垂直度要求;在主体框架101外侧与压紧油缸组105对应的位置设有护罩1053。

当挖斗各组件全部安装到工装上之后,龙门架在行走装置103上一个传动滚轮1032和同侧三个从动滚轮1033的带动下发生运动,配合跟随装置104上四个从动滚轮1033的作用可保证龙门架在平台轨道上能平稳运行到相应的位置,接着根据工作情况顺次启动压紧油缸组105对挖斗的不同组件进行压紧定位,可控制闪缝尺寸,保证工件尺寸的一致性。

利用本发明公开的挖斗总成拼点工装进行挖斗总成的拼点工作可显著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无需频繁使用多种定位工具,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低,且能加快拼点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该工装进行拼点工作时拼点位置精确,可保证产品尺寸的均一性,利于后期机械手的焊接;在拼点过程中无需行车长时间起吊,可降低行车的使用率,不影响其他工位的使用;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12-17,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与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拼点装置相适配的下料装置,具体方案是:在平台1的右侧还设有一段延伸平台11以便叉车12在平台1上下,滑轨c93一端延伸至型芯底座3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平台1边缘,在型芯底座3后方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底座拉伸油缸,型芯底座3可沿滑轨c93运动至平台1边缘,支耳调节装置9也可沿滑轨c93运动至平台1后侧边缘,在侧板定位装置7的底部设有滑轨d18,所述滑轨d18沿平台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侧板定位装置7可沿滑轨d18运动至平台后侧边缘,在型芯底座3的前侧、左侧和右侧位置设有数个夹紧顶撑装置13,所述夹紧顶撑装置13内嵌于平台1内部,在夹紧顶撑装置13顶部设有拉伸盖板,在支耳调节装置9的左右两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穿套顶撑装置14,在叉车的叉铲上设有挖斗承托架15,在叉铲左侧设有限位挡板16,在叉铲右侧设有辅助板17,所述辅助板17与叉铲固定焊接在一起。

所述夹紧顶撑装置13包括底部的顶撑油缸131、与顶撑油缸131输出端相连的活动柱132以及设在活动柱132顶部的弧形夹爪133,在夹爪133的两端臂上各设有一个夹紧螺栓134。

所述穿套顶撑装置14包括底部的顶撑油缸131、与顶撑油缸131输出端相连的活动柱132以及设在活动柱132顶部的套环141,在两个套环141内设有连接轴142,在连接轴142的两端以锁定螺母143固定。

在挖斗承托架15内设有网格支撑杆架151以增强承托架的承托力。

在限位挡板16底部与叉铲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卡口161,在卡口161内连接限位螺栓162,在限位挡板16顶部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个辅助限位螺栓163,在辅助板17上与辅助限位螺栓163对应的位置设有辅限位孔,所述辅助限位螺栓163穿过辅限位孔后以限位螺母164限位固定。

挖斗总成在利用实施例一公开的拼点工装完成拼点操作之后,将侧板定位装置7沿滑轨d18运动质平台边缘,打开所有夹紧顶撑装置13顶部的拉伸盖板,使夹紧顶撑装置13上升承托在相应部位的板材两侧,接着用夹紧螺栓134夹住板材边缘保证稳定性,将穿套顶撑装置14上升至支耳上的穿孔位置,利用连接轴142依次穿过套环141和支耳上的穿孔后两端用锁定螺母143固定,当夹紧顶撑装置13和穿套顶撑装置14均完成夹紧固定工作后控制所有顶撑油缸131再次工作使挖斗上升,当挖斗支耳上升至底端高于型芯时使支耳调节装置9和型芯底座3先后沿滑轨c93运动至平台1边缘,之后工作人员驾驶叉车2从延伸平台11行驶到平台1上,使挖斗承托架15正对在挖斗下方,控制所有顶撑油缸131下降使挖斗置于挖斗承托架15上后去除顶撑装置上的紧固部件、将限位挡板6固定在叉铲上且紧贴挖斗边缘,利用辅助限位螺栓163和限位螺母164的配合连接保证挖斗运送过程中不会从叉车上掉落,之后将叉车2倒行驶离平台,将挖斗运动至下一工位进行机械手的焊接工作。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加设了一套挖斗总成下料装置,挖斗总成完成拼点后不必使用行车将挖斗吊出,较少了行车的使用,不会对其他工位的使用造成影响,由于挖斗的整体重量较大,利用行车吊出时存在掉落的风险,对场地设备和员工安全均存在一定的威胁,利用叉车运输则不存在该类问题,加强了施工时的安全系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但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