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体深槽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6510发布日期:2019-04-17 04:11阅读:9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体深槽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深槽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导叶持环深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回转体内的深槽一般用来进行装配其他关键部件的,这些关键部件通常为导向叶片、气封齿等,对深槽的质量和尺寸要求较高。通常这些深槽在铸造中不直接将形状铸出,而是后续将深槽的形状加工到位。传统加工深槽的方法是选用槽刀将深槽车出,这种加工方法效率低,无法满足市场周期及质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将深槽按不同刀具、角度进行特定区域划分,根据不同刀具将划分的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实现导叶持环深槽的高效数控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满足尺寸要求,为导叶持环内腔深槽的高效机械加工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一种回转体深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粗精加区划分:将所述深槽划分为精加区和粗加区;

浅槽区设置:过所述深槽开口边的中点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所述深槽的中分线;根据车刀的宽度,在中分线竖直方向两侧分别设置两条偏置线,所述偏置线的偏置距离为车刀宽度的一半,所述两条偏置线与所述深槽开口边的对边形成了两个交点,将每个交点分别与同侧所述粗加区深槽开口边的端点连接,围成的四边形区域为浅槽区;

开槽区域设置:在所述浅槽区内划分出开槽区;

区域细分设置:根据分界点与粗加区边界在所述粗加区划分第一清根区、第一深加区、第二清根区和第二深加区;

按区域编程加工:对开槽区、第一清根区、第一深加区、第二清根区和第二深加区分别编程进行粗加,粗加完成后对精加区进行精加。

进一步的,所述精加区为深槽图纸轮廓在深槽非开口边的其他三边整体向深槽内偏置后形成的轮廓与深槽图纸轮廓围成的区域,所偏置的距离为精加留量。

进一步的,所述开槽区域设置的步骤包括:在所述中分线上选择一个分界点,使得所述粗加区深槽开口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所述分界点连接形成的角度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小于45°,两条角度线与所述深槽开口边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即为开槽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区域细分设置的步骤包括:过所述分界点设置与所述深槽口开口边对边平行的平行线,所述平行线与处于所述中分线同侧的所述角度线和所述浅槽区边界线围成的两个独立三角形区域即为第一清根区。分别过所述粗加区非开口边外的三边形成的两个交点在水平方向设置水平线,所述粗加区的侧边、所述水平线和所述平行线围成的两个独立三角区域即为第二清根区。

进一步的,所述平行线与所述粗加区非开口边的三边围成的区域除去所述第二清根区的区域为所述第二深加区。

进一步的,所述粗加区除去所述开槽区、所述第一清根区、所述第二清根区、所述第二深加区之外的区域为所述第一深加区。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所述开槽区使用45°车刀加工。

为了平衡加工精度和效率,所述第一清根区、所述第二清根区、所述第一深加区均采用93°车刀加工。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深加区采用槽刀加工。

使用该方法加工回转体深槽,只需一次工件装卡,对粗加区进行区域划分,对非边界区采取大进给量的加工方法,确保加工精度的同时,加工效率可提升20%。

附图说明

图1深槽示意图;

图2精加和粗加区示意图;

图3粗加区的各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注意,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如图1所示的回转体100上加工深槽200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粗精加区划分:如图2所示,将所述深槽划分为精加区300和粗加区400;其中所述精加区300为深槽图纸轮廓在深槽非开口边的其他三边整体向深槽内偏置后形成的轮廓与深槽图纸轮廓围成的区域,本实施例的精加留量为5mm,;

浅槽区设置:如图2和图2所示,过所述深槽开口边210的中点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所述深槽的中分线;根据车刀的宽度,在中分线竖直方向两侧分别设置两条偏置线,所述偏置线的偏置距离为车刀宽度的一半,所述两条偏置线与所述深槽开口边210的对边220形成了两个交点,将每个交点分别与同侧所述粗加区深槽开口边230、240的端点连接,围成的四边形区域为浅槽区;

开槽区域设置:在所述中分线上选择一个分界点,使得所述粗加区深槽开口边210的两个端点分别与所述分界点连接形成的角度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小于45°,两条角度线与所述深槽开口边210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即为开槽区410;

区域细分:

第一清根区设置:过所述分界点设置与所述深槽口开口边对边220平行的平行线,所述平行线与处于所述中分线同侧的所述角度线和所述浅槽区边界线围成的两个独立三角形区域即为第一清根区420;

第二清根区设置:分别过所述粗加区非开口边外210的三边220、230、240形成的两个交点在水平方向设置水平线,所述粗加区的侧边230、240,所述水平线和所述平行线围成的两个独立三角区域即为第二清根区430。

第二深加区设置:所述平行线与所述粗加区非开口边的三边220、230、240围成的区域除去所述第二清根区430的区域为所述第二深加区440。

第一深加区设置:所述粗加区400除去所述开槽区410、所述第一清根区420、所述第二清根区430、所述第二深加区440之外的区域为所述第一深加区450。

按区域编程加工:对开槽区、第一清根区、第一深加区、第二清根区和第二深加区分别编程。

将回转体100装卡至加工数控车床工作台,找正后,用45°车刀加工开槽区410,使用循环程序,每刀切深3~5mm,机床转速8~10r/min;然后换93°车刀,使用循环程序,每刀切深2~3mm,机床转速6~8r/min,依次加工第一清根区420和加工第一深加区450;换宽度为8mm的机夹槽刀加工第二深加区440,使用循环程序,每刀切深3~5mm,转速7~8r/min,;再换93°车刀加工第二清根区430,每刀切深2~3mm,转速6~8r/min。

最后用8mm机夹槽刀,将对刀点转换成下刀尖,使用一刀清根数控程序,完成精加区300的加工即可。

使用该方法加工回转体100较现有技术的加工方法每套可节省12小时,加工效率提升20%。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体深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粗精加区划分:将所述深槽划分为精加区和粗加区;浅槽区设置;开槽区域设置:在所述浅槽区内划分出开槽区;区域细分:根据分界点与粗加区边界在所述粗加区划分第一清根区、第一深加区、第二清根区和第二深加区;按区域编程加工:对开槽区、第一清根区、第一深加区、第二清根区和第二深加区分别编程进行粗加,粗加完成后对精加区进行精加。利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同时加工效率较现有技术提升20%。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荣;苏建民;杨保;柏长友;杨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共享精密加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7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