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模具用的导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189发布日期:2018-09-25 21:07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密模具用的导柱。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上用于制作注塑、吹塑、挤压、冲压、锻造等产品的成型工具,由于模具主要用来塑造产品的外形,因此模具的精度决定了产品的精度。影响模具精度的因素很多,其中由于上下模合模时错位而导致的精度下降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为了保障上下模合模的准确,模具上就要设计用于定位的导柱,从而确定合模位置,但传统的导柱由于设计较为粗糙,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难以精确的确保定位精度,而且导柱自身也缺乏相应的润滑设计,导致在长期工作后,导柱本身由于长时间的摩擦等原因而降低了工作精度,如果设计一种定位精度高、能够自润滑的新型模具导柱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精密模具用的导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模具用的导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模具用的导柱,包括主杆,所述主杆内插接设置有插入筒,且插入筒的末端一体成型有前插入头,所述前插入头上设置有橡胶圈,且前插入头的末端设置有空气槽,所述主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圈,且主杆上设置有与膨胀圈错位布置且等距设置的至少两个环形油槽,所述主杆的后端一体成型有插入柄,且插入柄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带有螺孔的固定台,所述插入筒内设置有至少两组配合油孔,且每组配合油孔均包括环形等距设置的至少三个配合油孔,所述主杆在对应每组配合油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环形过渡室,且环形过渡室内在对应每个配合油孔处均设置有与之匹配的通孔,所述环形过渡室与环形油槽之间通过出油孔连接,且插入筒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外部的阀体,临近所述插入柄一侧的阀体的进液口通过软管连接至插入柄上的注液口,且插入筒与插入柄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插入头和橡胶圈上设置有匹配且环形等距布置的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插入筒的内部在对应每组配合油孔处设置有环形滞留腔。

优选的,所述插入柄上设置有定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采用了精巧的润滑设计,只有当导柱工作时才会进行润滑,从而方便导柱的插入并避免润滑油的浪费,而且能够有效的保障润滑的均匀性;

(2)该装置能够通过膨胀圈对工作状态的导柱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从而避免导柱的移动影响模具的加工精度,而且能够有效的通过空气槽和阀体处理滞留的空气,避免空气压力过大影响导柱的定位精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主杆、2橡胶圈、3空气槽、4前插入头、5导流槽、6膨胀圈、7环形油槽、8出油孔、9固定台、10螺孔、11插入柄、12定位槽、13软管、14复位弹簧、15环形滞留腔、16环形过渡室、17阀体、18配合油孔、19插入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密模具用的导柱,包括主杆1,主杆1内插接设置有插入筒19,且插入筒19的末端一体成型有前插入头4,前插入头4上设置有橡胶圈2,且前插入头4的末端设置有空气槽3,主杆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圈6,且主杆1上设置有与膨胀圈6错位布置且等距设置的至少两个环形油槽7,主杆1的后端一体成型有插入柄11,且插入柄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带有螺孔10的固定台9,插入筒19内设置有至少两组配合油孔18,且每组配合油孔18均包括环形等距设置的至少三个配合油孔18,主杆1在对应每组配合油孔18的位置处均设置有环形过渡室16,且环形过渡室16内在对应每个配合油孔18处均设置有与之匹配的通孔,环形过渡室16与环形油槽7之间通过出油孔8连接,且插入筒19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外部的阀体17,临近插入柄11一侧的阀体17的进液口通过软管13连接至插入柄11上的注液口,且插入筒19与插入柄11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4连接;

进一步的,前插入头4和橡胶圈3上设置有匹配且环形等距布置的导流槽5;

进一步的,插入筒19的内部在对应每组配合油孔18处设置有环形滞留腔15;

进一步的,插入柄11上设置有定位槽12。

工作原理:该装置工作时,首先通过螺钉将固定台9固定在模具的一侧模座上,随后通过软管13向插入筒19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会通过环形滞留腔15上的缝隙进入并滞留在弧形滞留腔15内,从而保障每组配合油孔18在工作时都能够分配到油液,此时复位弹簧14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插入筒19上的配合油孔18和环形过渡室16上的通孔之间处于错位状态,并且此时的膨胀圈6处于收缩状态,碰撞圈6的外径略小于主杆1的外径。开始工作时,前插入头4首先受力,从而推动复位弹簧14收缩使配合油孔18与环形过渡室16上的通孔之间处于对接状态,油液由弧形滞留腔15进入环形过渡室16,并最终通过出油孔8对主杆1和插入鱼头4的外侧进行润滑,导流槽5也能够方便油液进入前插入头4的前端,同时导流槽5也能够方便前插入头4前端的空气排出,为了保障精密模具的配合精度该导柱与模具上的导套之间的配合间隙可以设置的非常小,因此当主杆1开始插入导套时空气排出会比较困难,因此该装置在前插入头4的前端预留了空气槽3,空气不仅可以进入空气槽3内从而不必排出导套,而且当压力较大时也可以通过阀体17单向的进入插入筒19的内部,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滞留的空气在模具工作受热时因空气压力的徒增导致导柱移动而影响精度的问题。进一步的,橡胶圈2是为了保障前插入头4插入后具有足够的摩擦力推动复位弹簧,实际加工时前插入头4的外径会略小于主杆1的直径仅仅起到导向作用以及推动复位弹簧14的作用并不用于精确定位,而加工精度更高的主杆1和导套的配合才起到精确定位的作用,也进一步的方便了前插入头4引导主杆1快速进入导套内,而且当模具受热时,设置在主杆1外侧设置的受热会膨胀的膨胀圈6也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导柱与导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导柱偏移影响精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