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薄材料毛刺高度的加工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1416发布日期:2018-10-02 18:5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型用模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控制薄材料毛刺高度的加工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用冲压成型加工方式加工薄材料(如,厚度T≤0.05mm的材料)时,通常会在工件的边缘形成毛刺。现有加工技术通常是在冲压成型后再进行精加工,以消除毛刺,造成加工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控制薄材料毛刺高度的加工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控制薄材料毛刺高度的加工模具结构,包括沿从上到下方向依次设置的凸模固定板、导向板和凹模固定板,安装于凸模固定板上的凸模本体,安装于凹模固定板上的凹模本体,所述的凸模本体包括沿从上到下方向一体成型的安装部、连接部和成型部,凸模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模本体的安装部的凸模安装孔,导向板上设置有供凸模本体的成型部穿过的导向孔,所述的凹模本体上设置有供凸模本体的成型部穿过的成型孔,所述的凸模安装孔与凸模安装部间的安装间隙为0mm,所述的导向孔与凸模本体的成型部间的间隙为0.003mm,所述的凹模本体的成型孔与凸模本体的成型部间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凹模本体的成型孔与凸模本体的成型部间为过盈量为0.015mm。

优选的,所述的薄材料的厚度T≤0.0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精确安装凸模本体、极小间隙的凸模本体导向和过盈配合的冲压成型,保证了模具零件的加工质量,使得薄材料的毛刺高度≤10%T(T为材料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模固定板,2-导向板,3-凹模固定板,4-凸模本体,5-凹模本体,6-安装部, 7-连接部,8-成型部,9-凸模安装孔,10-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控制薄材料毛刺高度的加工模具结构,包括沿从上到下方向依次设置的凸模固定板1、导向板2和凹模固定板3,安装于凸模固定板1上的凸模本体4,安装于凹模固定板3上的凹模本体5,所述的凸模本体4包括沿从上到下方向一体成型的安装部6、连接部7和成型部8,凸模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凸模本体4的安装部6的凸模安装孔9,导向板2上设置有供凸模本体4的成型部8穿过的导向孔10,所述的凹模本体5上设置有供凸模本体4的成型部8穿过的成型孔,所述的凸模安装孔9与凸模安装部6间的安装间隙为 0mm,所述的导向孔10与凸模本体4的成型部8间的间隙为0.003mm,所述的凹模本体5 的成型孔与凸模本体4的成型部8间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凹模本体5的成型孔与凸模本体4的成型部8间为过盈量为0.01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精确安装凸模本体4、极小间隙的凸模本体4导向和过盈配合的冲压成型,保证了模具零件的加工质量,使得薄材料的毛刺高度≤10%T(T为材料厚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