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三轴移动的轧辊堆焊用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2807发布日期:2018-10-02 19:0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实现三轴运动的轧辊堆焊用的驱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堆焊不同直径、长度的大型轧辊时使用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堆焊轧辊时,多半将轧辊置于支撑架的托辊上,由电机联合减速机直接来驱动托辊,靠摩擦力由托辊带动大型轧辊旋转,其缺点是轧辊易在托辊上爬行、不同步,易丢转,不适合轧辊的精确调速堆焊,而且焊接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另外还要根据不同轧辊的直径和长度进行更换调节托辊夹角和轴向移动托辊和驱动系统,反复找正,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直径、长度的轧辊堆焊时使用,从而达到加快焊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轧辊堆焊质量的可三轴移动的轧辊堆焊用驱动系统。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床身,移动床头水平移动控制电机装在床身的一端,第一丝杠的一端与移动床头水平移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装在床身上,床身顶部设有滑动导轨,移动床头底部的滑块置于床身顶部的滑动导轨中,第一丝杠上的丝母固定在移动床头上,移动床头水平移动控制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丝杠转动,通过丝母带动移动床头在床身的滑动导轨上进行轴向水平移动;解决了不同长度辊身的大型轧辊堆焊的调节;

门式框架固定在移动床头上,门式框架内侧设有垂直轨道,可升降的卡盘框架上的滑块设在门式框架的垂直轨道上,门式框架的顶部固定有升降控制电机,升降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与左右双丝杠的上端连接,左右双丝杠的下端通过轴承装在门式框架上,左右双丝杠上的丝母固定在卡盘框架上,升降控制电机工作带动左右双丝杠转动,通过丝母带动卡盘框架进行升降运动;

卡盘旋转电机固定在卡盘框架上,卡盘装在回转轴承内圈上,回转轴承的外圈与卡盘框架连接,回转轴承的内齿圈与卡盘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卡盘旋转电机工作,通过输出齿轮带动齿圈转动,进而带动卡盘转动变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工作时,根据承接轧辊的直径和辊身长度的变化,只需通过调整卡盘框架和移动床头的位置,即通过移动床头水平移动控制电机和升降控制电机进行调整,调整后用卡盘卡住轧辊的一端,将轧辊的两个轴端置于可液压调节的轴向窜动的支撑架的托辊上,大型轧辊的重量全部靠两端的支撑架上的托辊来支撑。由可无极调速的交流伺服电机通过回转轴承的内齿圈变速,驱动卡盘旋转,带动轧辊转动,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轧辊的焊接工作,能加快焊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3是轧辊,14是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它包括床身1,移动床头水平移动控制电机2装在床身的一端,第一丝杠3的一端与移动床头水平移动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装在床身上,床身顶部设有滑动导轨4,移动床头5底部的滑块置于床身顶部的滑动导轨中,第一丝杠上的丝母6固定在移动床头上,移动床头水平移动控制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丝杠转动,通过丝母带动移动床头在床身的滑动导轨上进行轴向水平移动;解决了不同长度辊身的大型轧辊堆焊的调节;

门式框架7固定在移动床头上,门式框架内侧设有垂直轨道,可升降的卡盘框架8上的滑块设在门式框架的垂直轨道上,门式框架的顶部固定有升降控制电机9,升降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与左右双丝杠10的上端连接,左右双丝杠的下端通过轴承装在门式框架上,左右双丝杠上的丝母固定在卡盘框架上,升降控制电机工作带动左右双丝杠转动,通过丝母带动卡盘框架进行升降运动;

卡盘旋转电机11固定在卡盘框架上,卡盘12装在回转轴承内圈上,回转轴承的外圈与卡盘框架连接,回转轴承的内齿圈与卡盘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卡盘旋转电机工作,通过输出齿轮带动齿圈转动,进而带动卡盘转动变速。

所述的卡盘旋转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所述的卡盘和回转轴承从市场中购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