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2752发布日期:2018-10-02 19:08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行业日益成熟,光伏技术逐步提高,全球光伏终端需求“高效化”的趋势已十分明确,主要因为主要终端市场的需求重心逐步从大型地面电站向中小型屋顶及分布式项目转移,分布式系统因成本和结构的原因更倾向于选择高效组件产品,因此对高效组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当下的光伏大环境下,如何使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在当前环境下,多主栅组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相对于常规组件矩形焊带,多主栅组件为了在栅线数量及遮光面积中间取得平衡,采用圆形焊带进行电池片的焊接。现有技术中采用平板底板传送带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片焊接示意图,电池片101的背面电极102为凹槽状结构,互联条103为圆柱状结构,在焊接时,由于互联条103本身焊接时存在的高低差使得互联条103与背电极102实际接触为点线接触,接触面积小,使得互联条103难以与电池片101之间实现有效焊接,焊接效果不佳,极易造成电池片的背面虚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能够避免光伏多主栅组件背面虚焊,提升焊接效果,实现互联条与背电极之间的有效焊接,降低组件串返率,提高组件成品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组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包括背电极底板,所述背电极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阵列,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间距与待焊接光伏多主栅组件中的背电极间距相匹配,且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高度大于所述背电极和背场高度差与互联条直径的差值。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中,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高度比所述背电极和所述背场高度差与所述互联条直径的差值大0.2mm至0.5mm。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中,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形状为长方体。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中,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每个角的位置为圆弧状。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中,每个所述背电极底板上的所述凸起阵列具有10列至15列。

优选的,在上述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中,每个所述背电极底板上的所述凸起阵列具有2行至3行。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由于包括背电极底板,所述背电极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阵列,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间距与待焊接光伏多主栅组件中的背电极间距相匹配,每个凸起阵列的单元的尺寸小于所述背电极的尺寸,且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高度大于所述背电极和背场高度差与互联条直径的差值,因此能够避免光伏多主栅组件背面虚焊,提升焊接效果,实现互联条与背电极之间的有效焊接,降低组件串返率,提高组件成品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组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片焊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凸起阵列单元的截面图;

图4为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进行焊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能够避免光伏多主栅组件背面虚焊,提升焊接效果,实现互联条与背电极之间的有效焊接,降低组件串返率,提高组件成品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组件使用寿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凸起阵列单元的截面图,该装置包括背电极底板1,所述背电极底板1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阵列,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2的间距与待焊接光伏多主栅组件中的背电极间距相匹配,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个凸起阵列的单元2同时进入待焊接光伏多主栅组件中的背电极中,实现对互联条的同时按压,而且凸起阵列的单元不能大于待焊接光伏多主栅组件中的背电极的大小,不然就无法进入,且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高度大于所述背电极和背场高度差与互联条直径的差值,这样就能够保证凸起阵列的单元对互联条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从而使互联条产生较大程度的变形,与背电极产生更大面积的接触,粘接效果更好。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由于包括背电极底板,所述背电极底板的表面设置有凸起阵列,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间距与待焊接光伏多主栅组件中的背电极间距相匹配,每个凸起阵列的单元的尺寸小于所述背电极的尺寸,且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高度大于所述背电极和背场高度差与互联条直径的差值,因此能够避免光伏多主栅组件背面虚焊,提升焊接效果,实现互联条与背电极之间的有效焊接,降低组件串返率,提高组件成品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组件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是在上述第一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参考图4,图4为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进行焊接的示意图,在焊接时,放好互联条,然后将这种辅助装置倒扣在光伏多主栅组件上,保证每个凸起阵列的单元都将互联条按压到对应的背电极上,其中,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2的高度比所述背电极402和所述背场高度差401与所述互联条403直径的差值大0.2mm至0.5mm。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凸起阵列的单元能够更有利于增加互联条与背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增强焊接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是在上述第二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形状为长方体。

当这种凸起阵列的单元为长方体时,能够保证互联条受力更均匀,从而保证焊接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仅仅是其中一个优选方案,实际上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形状的凸起阵列的单元,例如梯形等等,此处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是在上述第三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凸起阵列的单元的每个角的位置为圆弧状。

在这种情况下,圆弧状的角保证不会对互联条造成划伤,从而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是在上述第一种至第四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中任一种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每个所述背电极底板上的所述凸起阵列具有10列至15列。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根据一种常见的光伏多主栅组件的规格来设置的凸起阵列的排布方式,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优选方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的列数,此处并不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是在上述第五种光伏多主栅组件焊接辅助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每个所述背电极底板上的所述凸起阵列具有2行至3行。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根据一种常见的光伏多主栅组件的规格来设置的凸起阵列的排布方式,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优选方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的行,此处并不限制。另外,图2只是示意性的画出了三块背电极底板,这三块底板之间可以自由移动,匹配不同片间距焊接参数及背电极间距尺寸要求,实际上并不仅限于这一种情况,还可以选用其他的背电极底板的数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