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套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002发布日期:2018-10-12 23:1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倒立车床加工刀具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带有快换刀座的车床当中,特别适用于在径向范围内需同时加工内孔、外圆、倒角等内容的粗车加工的复合套刀。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粗车加工,每个刀片需配备一个刀杆,每把刀具分别粗车外径、端面和粗镗内孔,对每个加工轮廓均需进行走刀,切换刀具时刀塔必须转动、主轴避让才能进行换刀。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复合套刀,可同时对差速器壳体的外径、内孔、倒角和端面进行粗车加工,在无需换刀的情况下一刀加工完成所需工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山字形刀排、设置于山字形刀排顶部及侧面的用于加工外圆的外圆刀片、设置于山字形刀排的内圆刀排上的用于加工内孔的内孔刀片和端面倒角刀片。

所述的内孔刀片为两片且分别设置于内圆刀排的顶端。

所述的外圆刀片为三片,其中:两片为相同的一对并设置于山字形刀排顶部,具体设置于山字形的U型结构两端内侧;另一片设置于山字形刀排的侧面作为端面倒角刀片,具体设置于U型结构一端的延伸部分的顶角。

所述的内孔刀片为两片且分别对称设于内圆刀排的中央凸起的顶部两侧。

所述的端面倒角刀片为两片且分别对称设于中央凸起的下部两侧。

所述的端面倒角刀片的刀刃包括用于加工过端面的水平部分和用于加工倒角的斜边部分,其中:水平部分与斜边部分通过圆弧连接。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对差速器壳体的外径、内孔、倒角和端面进行粗车加工,并无需换刀粗车其他各挡外径端面,有效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粗车加工示意图;

图中:1为内圆刀排、2为山字形刀排、3为外圆刀片、4为内孔刀片、5为倒角刀刃、6为端面刀刃、7为差速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山字形刀排2、设置于山字形刀排2顶部及侧面的用于加工外圆的外圆刀片3、设置于山字形刀排2的内圆刀排1上的用于加工内孔的内孔刀片4和端面倒角刀片。

所述的内孔刀片4为两片且分别设置于内圆刀排1的顶端。

所述的外圆刀片3为三片,其中:两片为相同的一对并设置于山字形刀排2顶部,具体设置于山字形的U型结构两端内侧;另一片设置于山字形刀排2的侧面作为端面倒角刀片,具体设置于U型结构一端的延伸部分的顶角。

所述的内孔刀片4为两片且分别对称设于内圆刀排1的中央凸起的顶部两侧。

所述的端面倒角刀片为两片且分别对称设于中央凸起的下部两侧。

所述的内孔刀片4采用但不限于SOMT09T306-DT IC908标准刀片,与刀排使用螺钉连接。

所述的外圆刀片3采用但不限于LNAT150632PN-N MM标准刀片,与刀排使用螺钉连接。

所述的端面倒角刀片的刀刃包括用于加工过端面的水平部分,即端面刀刃6和用于加工倒角的斜边部分,即倒角刀刃5,其中:水平部分与斜边部分通过圆弧连接。

所述的山字形刀排2与机床使用VDI标准齿状结构连接。

如图2所示,本装置在走刀时可以同时对差速器壳体7的内孔、倒角、端面和外圆进行粗车加工,倒角刀片的刀刃的水平部分粗车端面,斜边部分粗车倒角,U型结构延伸部分上的外圆刀片3。

粗车加工过程中,山字形刀排固定于刀塔不动,机床主轴抓取零件置于山字形刀排上方,主轴高速自转后向山字形刀排进给,首先一对内孔刀片4切削内孔,进给到一定位置后一对外圆刀片3切削外径,当外径切削完成后倒角刀片刀刃5进行加工内孔倒角,倒角完成后端面刀刃6进行加工端面。完成上述加工后,主轴向上退出,并将零件抓取至单片外圆刀片3处,主轴高速旋转后向单片外圆刀片3进给,完成图中其余外圆及端面加工。

本实施例可同时加工内孔、外径、端面和倒角,无需换刀即可加工其余外圆及端面,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有效降低加工节拍。

上述具体实施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宗旨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局部调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且不由上述具体实施所限,在其范围内的各个实现方案均受本发明之约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