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除尘装置的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1828发布日期:2018-12-21 20:1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除尘装置的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丝机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除尘装置的拉丝机。



背景技术:

拉丝机设备是制造粉尘的大户,长期的粉尘附着在设备的导轨、电机散热孔上,会导致电机散热不良,出现温度过高等现象,可能会导致电机功率下降、烧坏等风险,影响拉丝机稳定运行,而且粉尘对呼吸道有影响,容易导致咳嗽或者疾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拉丝产生的粉尘也不能直接排除,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拉丝原料在拉丝过程中与拉丝模发生剧烈摩擦,拉丝原料内部组织运动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尽可能快的降低温度,提高拉丝产品的质量。

现有的拉丝机除尘回收装置大多采用布袋除尘器,定期更换布袋来清理,这样就存在除尘回收装置内部不易清理,长期粉尘的堆积,会降低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除尘装置的拉丝机,其除尘装置和回收装置可拆卸,结构简单,方便清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除尘装置的拉丝机,所述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本体、除尘装置和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机本体包括拉丝模1;所述除尘装置包括,拉丝模1下方设置有除尘管道 10,除尘管道10呈V型,除尘管道10下方连接有竖型管道12,在除尘管道10两侧中上部设置有高速小风扇3,沿除尘管道10自高速小风扇3向下内槽遍布有吸尘器11,和除尘管道10相连通,除尘管道10顶部都设置有除尘罩2;所述回收装置包括,除尘装置下方连接有集灰管道8,集灰管道8与所有竖型管道12连通,集灰管道8底部连接有集灰容器 7,集灰容器7上方集灰管道8内壁处设置有将粉尘从集灰管道8吸引到集灰容器7方向的引风机5,引风机5遍布集灰管道8的一面内壁,引风机5上方集灰管道8顶部设置有I型除尘管道4,I型除尘管道4中下部设置有高速小风扇3,I型除尘管道4顶部设置有除尘罩2,集灰容器7顶部设置有空气流通管道6,在空气流通管道6顶部设置有除尘罩2;所述除尘装置和回收装置可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拉丝模1呈圆柱状均匀分布,上有流通的管道将所有的拉丝模连接,液体流动连通,给拉丝降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管道10的部分结构为可收缩结构:除尘罩2到高速小风扇3之间的部分为除尘管道的可收缩部分13;内槽安装有吸尘器11的除尘管道10的部分为除尘管道的不可收缩部分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管道10内部两个的高速小风扇3水平位置齐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灰管道8和集灰容器7可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灰容器7和空气流通管道6可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灰管道8的底部倾斜,引风机5侧略低,以便粉尘的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流通管道6呈向上不规则弯曲状,以阻止粉尘通过空气流通管道6外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拉丝机可以在拉丝机本体的拉丝模上进行冷却,提高了拉丝产品的质量;

可拆卸固定连接,可高效清洁拉丝机的除尘回收装置;

及时处理拉丝产生的粉尘,对仪器的稳定运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都有益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带除尘装置的的拉丝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带除尘装置的的拉丝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除尘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拉丝模、2-防尘罩、3-高速小风扇、4-I型除尘管道、5-引风机、6-空气流通管道、7-集灰容器、8-集灰管道、9-可拆固定连接、10-除尘管道、11-吸尘器、12-竖型管道、13-除尘管道的可收缩部分、14-除尘管道的不可收缩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在图1所示带除尘装置的拉丝机中,涉及拉丝机本体的拉丝模1,拉丝原料经过圆柱状均匀分布的拉丝模得到拉丝产品,圆柱状拉丝模的周围光滑、无菱角,所以不容易损伤拉丝产品,且围绕在拉丝模上的拉丝产品更不容易受下面除尘装置震动的影响,拉丝模上有流通的管道将所有的拉丝模连接,管道内有液体流动连通,使得拉丝时温度下降,提高拉丝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能使拉丝模上的粉尘较为快速的落下。

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管道10、吸尘器11、高速小风扇3、除尘罩2和竖型管道12,除尘装置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立体收缩形状,呈一个V字形,方便收纳更多的粉尘,下接一竖型管道12,竖型管道12可拆固定连接回收装置;除尘管道10两侧的中上部有两个水平位置齐平的高速小风扇3,自高速小风扇3向下,沿除尘管道10的内槽遍布有吸尘器11,和除尘管道10连通,拥有强大的吸附性,吸附拉丝模1产生的粉尘。

除尘管道10的结构由防尘罩2、除尘管道的可收缩部分13、除尘管道的不可收缩部分 14、高速小风扇3组成,是粉尘流通的管道,除尘管道10的最顶部是防尘罩2,防尘罩2 往下连接除尘管道的可收缩部分13,再往下连接高速小风扇3,最后连接除尘管道的不可收缩部分14。从防尘罩2到高速小风扇3之间的除尘管道的可收缩部分13是由小到大可收缩结构;除尘管道的不可收缩部分14位于吸尘器11后方并且两者相连通,收纳吸尘器11 吸收的粉尘;高速小风扇3将吸尘器11吸附的粉尘沿着除尘管道的不可收缩部分14往下吹;高速小风扇3的运转需要气体的流通,所以在顶部装除尘罩2,同时也是为了防止粉尘的外泄。

当两个拉丝模1距离较远时,我们可以拉长除尘管道的可收缩部分13,使两个除尘装置相连接,以防粉尘从除尘装置之间的间隙外泄;当两个拉丝模1距离较近时,我们可以收缩除尘管道的可收缩部分13,使两个除尘装置相连接,不存交互现象。

除尘装置和拉丝模1采用一对一的组合方式,更为高效。

回收装置包括集灰管道8、集灰容器7、引风机5、空气流通管道6,高速小风扇3、除尘罩2和I型除尘管道4,集灰管道8顶部有和除尘装置间隔一致均匀分布且大小一模一样的管道和除尘装置的竖型管道12一一对应,把每个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汇总,越到邻近集灰容器7的部位粉尘越多,所以采用上平下倾斜的方式形成前小后大的集灰管道8,有倾斜角度也更有利于粉尘的移动,倾斜的角度在30度以内;位于集灰容器7上方位置,集灰管道8最侧壁装有引风机5,将粉尘从集灰管道8吸引到集灰容器7方向;引风机5的正上方是I型除尘管道4,中下部设置有高速小风扇3,将引风机5吸引过来的粉尘吹向集灰容器,I型除尘管道4的顶部有一防止粉尘外泄的除尘罩2;集灰容器7和集灰管道8采用可拆固定连接方式,集灰容器7的上方还装有空气流通管道6,所述空气流通管道6呈向上不规则弯曲状,是用于除尘后空气的流通和防止粉尘外泄;空气流通管道6的顶部有一除尘罩 2,进一步防止粉尘通过空气流通管道6泄漏出去;空气流通管道6和集灰容器7采用可拆固定连接方式。

除尘装置和回收装置采用可拆固定连接方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回收装置的集灰管道8顶部有和竖型管道12间隔一致均匀分布但高度不同的管道,管道所有的可拆固定连接位置齐平,用于和除尘装置的竖型管道 12一一对应,把每个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汇总,采用管道整体倾斜的方式使粉尘从高往低方向移动到集灰管道8和集灰容器7的衔接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