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芯铝绞线的矫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088发布日期:2018-10-19 22:3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矫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芯铝绞线的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钢芯铝绞线是指单层或多层铝股线绞合在镀锌钢芯线外的加强型导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主要应用于电力和输电线路行业,钢芯铝绞线具有结构简单、架设与维护方便、线路造价低、传输容量大、又利于跨越江河和山谷等特殊地理条件的敷设、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抗拉强度大、塔杆距离可放大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架空输配电线路中。

在钢芯铝绞线应用于电力铺设时,普遍是卷成一大盘进行运输,矫直之后再铺设的,而矫直过程就要应用到矫直装置,目前市场上的钢芯铝绞线矫直装置普遍采用双电机逆向转动,通过挤压力去除钢芯铝绞线内部的应力,从而进行矫直作业,这种装置消耗较大、浪费较高,同时需要同时运输多台电机,对运输的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钢芯铝绞线的矫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钢芯铝绞线的矫直装置,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矫直电机相连接,所述矫直电机底部设置有减震底座,所述矫直电机通过逆向传动箱分别与一号传动轴和二号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一号传动轴与上层矫直挤压转筒相连接,所述二号传动轴与下层矫直挤压转筒相连接,所述上层矫直挤压转筒和所述下层矫直挤压转筒的后面设置有线缆整理装置,所述线缆整理装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逆向传动箱由中间齿轮、一号传动齿轮和二号传动齿轮组成,所述中间齿轮设置在所述一号传动齿轮和所述二号传动齿轮之间,所述线缆整理装置由线缆输入装置和长筒管组成。

上述结构中,将待矫直的多股钢芯铝绞线分别由所述线缆输入装置接入,穿过所述长筒管后夹在所述上层矫直挤压转筒和所述下层矫直挤压转筒之间,工作人员通过所述电控箱输入工作指令,由所述电控箱控制所述矫直电机转动,输出动力,所述矫直电机通过所述逆向传动箱分别带动所述一号传动轴和所述二号传动轴逆向转动,由所述一号传动轴带动所述上层矫直挤压转筒转动,由所述二号传动轴带动所述下层矫直挤压转筒转动,所述上层矫直挤压转筒与所述下层矫直挤压转筒逆向转动时对钢芯铝绞线挤压,消除内部应力,进行矫直作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电控箱与所述矫直电机电连接,所述矫直电机与所述减震底座通过螺栓拧接,所述减震底座为梯形结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矫直电机与所述逆向传动箱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逆向传动箱与所述一号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逆向传动箱与所述二号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一号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二号传动齿轮啮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线缆输入装置与所述长筒管通过管箍拧接,所述长筒管的数量分别与所述上层矫直挤压转筒和所述下层矫直挤压转筒上转筒的数量相对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所述机架与所述线缆整理装置通过螺栓拧接,所述机架与所述一号传动轴通过轴承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单台动力设备带动双轴逆向转动,使用更加灵活、方便、结构小巧,节能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芯铝绞线的矫直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芯铝绞线的矫直装置的所述逆向传动箱的放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钢芯铝绞线的矫直装置的所述线缆整理装置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减震底座;2、电控箱;3、矫直电机;4、逆向传动箱;5、一号传动轴;6、上层矫直挤压转筒;7、二号传动轴;8、下层矫直挤压转筒;9、线缆整理装置;10、机架;401、中间齿轮;402、一号传动齿轮;403、二号传动齿轮;901、线缆输入装置;902、长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钢芯铝绞线的矫直装置,包括电控箱2,电控箱2与矫直电机3相连接,矫直电机3底部设置有减震底座1,矫直电机3通过逆向传动箱4分别与一号传动轴5和二号传动轴7相连接,一号传动轴5与上层矫直挤压转筒6相连接,二号传动轴7与下层矫直挤压转筒8相连接,上层矫直挤压转筒6和下层矫直挤压转筒8的后面设置有线缆整理装置9,线缆整理装置9设置在机架10上,逆向传动箱4由中间齿轮401、一号传动齿轮402和二号传动齿轮403组成,中间齿轮401设置在一号传动齿轮402和二号传动齿轮403之间,线缆整理装置9由线缆输入装置901和长筒管902组成。

上述结构中,将待矫直的多股钢芯铝绞线分别由线缆输入装置901接入,穿过长筒管902后夹在上层矫直挤压转筒6和下层矫直挤压转筒8之间,工作人员通过电控箱2输入工作指令,由电控箱2控制矫直电机3转动,输出动力,矫直电机3通过逆向传动箱4分别带动一号传动轴5和二号传动轴7逆向转动,由一号传动轴5带动上层矫直挤压转筒6转动,由二号传动轴7带动下层矫直挤压转筒8转动,上层矫直挤压转筒6与下层矫直挤压转筒8逆向转动时对钢芯铝绞线挤压,消除内部应力,进行矫直作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电控箱2与矫直电机3电连接,电控箱2可以用于输入工作指令,矫直电机3与减震底座1通过螺栓拧接,减震底座1为梯形结构,矫直电机3与逆向传动箱4通过齿轮传动连接,逆向传动箱4与一号传动轴5通过齿轮传动连接,逆向传动箱4与二号传动轴7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矫直电机3可以输出动力,通过逆向传动箱4分别带动一号传动轴5和二号传动轴7逆向转动,中间齿轮401与一号传动齿轮402啮合,中间齿轮401与二号传动齿轮403啮合,中间齿轮401可以带动一号传动齿轮402和二号传动齿轮403逆向转动,线缆输入装置901与长筒管902通过管箍拧接,长筒管902的数量分别与上层矫直挤压转筒6和下层矫直挤压转筒8上转筒的数量相对应,可以同时矫直多股钢芯铝绞线,机架10与线缆整理装置9通过螺栓拧接,机架10与一号传动轴5通过轴承连接,机架10可以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