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分段式丝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4337发布日期:2018-12-25 21:1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分段式丝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孔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分段式丝锥。



背景技术:

在传统机械加工中,加工螺纹通孔的一般丝锥分为刀头与刀柄部,刀头部又分为切削部与校正部。切削部长度一般为螺距P的16倍,且后一齿牙比前一齿牙高,切削部每一齿牙均能起到切削成型螺纹的作用,切削部最后一齿切削成型完整螺纹;校正部每一齿牙均为完整螺纹,主要起修整、校准螺纹的作用。普通丝锥的不足之处在于:采用普通丝锥对某些难加工材料(如:Ni基高温合金、高强度钢等)进行一次攻丝成型螺纹通孔时,丝锥切削部一次所受丝锥扭矩较大,磨损严重,易崩齿,尤其在切削成型螺纹大径到螺纹直径为完整螺纹的1/2处,即丝锥切削部的第一齿牙到齿牙高度约为1/2完整螺纹位置处,因其切削范围大,切削力大,此位置丝锥极易崩齿,丝锥寿命极低(一般寿命不超过20次)。

现有技术中对难加工材料攻螺纹通孔时主要采用头锥与二锥组合使用两次攻丝成型与加长切削部丝锥一次攻丝成型难加工材料螺纹通孔。两次攻丝成型时的头攻丝锥用于对加工完螺纹底孔的半成品螺母进行初攻丝,其结构与普通丝锥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切削部最后一齿仅负责切削完整螺纹齿牙高度的1/2,校正部齿牙高度也为完整螺纹的1/2;二锥结构与普通丝锥结构一致。采用两次攻丝成型有效的减少了丝锥切削部每一齿牙的切削深度,降低了丝锥扭矩,减少了丝锥磨损,极大地提高了丝锥使用寿命。其不足之处在于,二锥攻丝前需对已初攻丝的螺纹进行重牙,此步骤对操作者经验、技术要求较高,且螺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不稳定;同时,此种工艺需对螺母进行多次攻丝,加工效率大大降低。一次攻丝成型时的加长切削部丝锥结构与普通丝锥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加长切削部丝锥切削部长度一般为螺距P的35-38倍。加长切削部丝锥有效的减少了丝锥扭矩,减少了丝锥磨损,但加长引导切削部丝锥长度过长,导致刀柄位置处所受弯矩过大,极易使丝锥攻丝时在刀柄位置处断裂,限制了丝锥使用寿命,同时切削部加长,降低了加工效率。在这里提供一个由申请人检索的现有技术作为参考:

现有技术: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公告)号为CN201483102U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难加工材料上加工贯通螺纹孔的丝锥,其结构主要由刀头和刀柄两部构成,其中刀头部又主要由后一齿牙比前一齿牙高且齿牙齿形不完整的锥形体切削部和齿牙直径相等且齿牙齿形完整的直体校准部构成,所述锥形体切削部的长度L2不小于丝锥螺纹距P的30倍。本实用新型是对传统丝锥的改进,通过加长切削锥形部的长度使丝锥切削性能得到改善,切削过程稳定,切削轻快,提高了螺纹加工质量,降低了齿牙切削力,大大减少了丝锥崩齿和断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丝锥使用寿命。但是该丝锥切削部丝锥长度过长,导致刀柄位置处所受弯矩过大,极易使丝锥攻丝时在刀柄位置处断裂,限制了丝锥使用寿命,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分段式丝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一次成型、使用寿命短、易崩齿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分段式丝锥,包括为一体结构的刀部和柄部,所述刀部包括切削引导部、二次切削部和校正部,所述切削引导部的相邻两齿牙中后一齿牙比前一齿牙高,切削引导部最后一个齿牙的高度为完整螺纹齿牙高度的1/2;所述二次切削部的相邻两齿牙中后一齿牙比前一齿牙高,所述二次切削部的第一个齿牙为切削引导部的最后一个齿牙,所述二次切削部的最后一个齿牙为完整螺纹;所述校正部每一齿牙均为完整螺纹。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引导部长度L1为螺距P的10~15倍,所述二次切削部长度L2为螺距P的5~8倍,所述校正部长度L3为螺距P的5~8倍。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引导部和二次切削部均为直线段,所述切削引导部的直线段与丝锥轴向之间的夹角小于二次切削部的直线段与丝锥轴向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削导向部、二次切削部的齿牙直径均呈渐进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三段平滑过渡的切削引导部、二次切削部和校正部,能够对难加工材料进行一次攻丝成型,避免二次攻丝造成的重牙、切削面不光洁的问题;通过相邻切削部之间齿牙的相互承接以时加工能够平滑过渡,使得材料的切削面更加光洁;切削引导部最后一个齿牙为完整螺纹齿牙高度的1/2,以及二次切削部的最后一个齿牙为完整螺纹,通过缩短齿牙高度,减少了每一齿牙的切削深度,能够有效避免这两部分扭矩过大导致的磨损严重、易崩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2)通过将切削引导部长度设为螺距P的10~15倍,二次切削部长度为螺距P的5~8倍,所述校正部长度L3为螺距P的5~8倍,以缩短长度从而减少丝锥所受弯矩,保证了丝锥长度不会因过长而导致丝锥柄部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切削引导部;2-二次切削部;3-校正部;4-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结合附图1-2所示,一种用于难加工材料的分段式丝锥,包括为一体结构的刀部和柄部4,所述刀部包括切削引导部1、二次切削部2和校正部3,所述切削引导部1的相邻两齿牙中后一齿牙比前一齿牙高,切削引导部1最后一个齿牙的高度为完整螺纹齿牙高度的1/2;所述二次切削部2的相邻两齿牙中后一齿牙比前一齿牙高,所述二次切削部2的第一个齿牙为切削引导部1的最后一个齿牙,所述二次切削部2的最后一个齿牙为完整螺纹;所述校正部3每一齿牙均为完整螺纹。

切削引导部1,主要起导向、切削螺纹的作用,二次切削部2主要用于切削成型螺纹,校正部3主要用于修整、校准螺纹;通过设置三段平滑过渡的切削引导部1、二次切削部2和校正部3,能够对难加工材料进行一次攻丝成型,避免二次攻丝造成的重牙、切削面不光洁的问题;切削引导部1最后一个齿牙为完整螺纹齿牙高度的1/2,以及二次切削部2的最后一个齿牙为完整螺纹,相邻切削部之间齿牙的相互承接以时加工能够平滑过渡,使得材料的切削面更加光洁;通过缩短齿牙高度,减少了每一齿牙的切削深度,能够有效避免这两部分扭矩过大导致的磨损严重、易崩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的优选,所述切削引导部1长度L1为螺距P的10~15倍,所述二次切削部2长度L2为螺距P的5~8倍,所述校正部3长度L3为螺距P的5~8倍。

通过将切削引导部1长度L1设为螺距P的10~15倍,二次切削部2长度L2设为螺距P的5~8倍,所述校正部3长度L3设为螺距P的5~8倍,以缩短每部分长度从而减少丝锥所受弯矩,保证了丝锥长度不会因过长而导致丝锥柄部4断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的优选,所述切削引导部1和二次切削部2均为直线段,所述切削引导部1的直线段与丝锥轴向之间的夹角小于二次切削部2的直线段与丝锥轴向之间的夹角。

在进行切削时从切削引导部1到二次切削部2能够进行有效的过度,使得过度面更加光洁,提高了加工质量;两者的角度差为±5°~±20°,可根据具体实际确定具体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的优选,所述切削导向部1、二次切削部2的齿牙直径均呈渐进式设置。

齿牙直径呈渐进时设置的切削引导部1和二次切削部2,能够减小切削力,使切削平稳、轻快,改善了螺纹孔螺纹表面的光洁度,提高了零件的加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