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拔钢眼模前预矫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8979发布日期:2019-01-22 21:1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拔钢眼模前预矫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器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汽车减震器用冷拔钢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采用冷拔钢制备,冷拔钢先经过喷丸后再进入拉拔装置,目前生产过程中喷丸后、拉拔前无预矫直机构,存在如下弊端:第一、抛丸机与拉拔模具(即眼模)距离较大时,中间无任何机构,棒料在进入模具前摆动幅度较大,导致拉拔产品尺寸不稳定、外圆跳动超差;抛丸机与拉拔模具距离较距离较小时,如过拉拔过程出现卡料现象、钢料发生弯曲时,直接会导致抛丸机及模具损坏;第二、由于棒料通过模具时摆动较大,增加了模具的磨损,降低了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拔钢眼模前预矫直机构,能够在喷丸后、拉拔前对冷拔钢进行校直,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抛丸机和模具的维修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拔钢眼模前预矫直机构,包括卧式矫直机和立式矫直机,所述立式矫直机包括立式支架,立式支架与立式支撑板相连,立式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立式矫直辊轮、第二立式矫直辊轮和第三立式矫直辊轮,第一立式矫直辊轮的主轴设置在滑动座上,滑动座通过立式丝杠与调节手轮相连,立式丝杠穿过立式侧板,立式侧板与立式支架通过螺栓螺母相连。

立式侧板供螺栓通过的孔为条形孔。

所述卧式矫直机包括卧式支架和活动架,活动架顶部固定有卧式支撑板,卧式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卧式矫直辊轮、第二卧式矫直辊轮和第三卧式矫直辊轮,第一卧式矫直辊轮的转轴端部设置在第一卧式滑动座内,第一卧式滑动座两侧部与支撑板内的滑轨配合,第一卧式滑动座通过卧式丝杠连接手轮,卧式丝杠穿过第一侧板的螺纹孔,第一侧板与卧式支撑板相连。

第二卧式矫直辊轮的转轴端部设置在第二卧式滑动座内,第三卧式矫直辊轮设置在第三卧式滑动座内,第二卧式滑动座和第三卧式滑动座可沿着卧式支撑板内的滑轨滑动。

所述活动架通过螺栓、螺母与卧式支架相连,螺栓设置在卧式支架侧壁的条形孔内,活动架底部连接调节杆,调节杆底部穿过卧式支架中部的横杆后连接限位杆。

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后,产品进入模具前直线度得到控制,在拉拔后几何尺寸及形位公差波动大的情况得到控制;通过本装置的棒料在通过模具时模具受力均匀,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拉拔后产品各技术要求均达标,减少了后续精矫直轮磨损以及两辊的磨损,降低了生产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卧式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立式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立式矫直机的左视图(不含立式支架)。

其中:1.卧式矫直机,1-1.卧式支架,1-2.卧式支撑板,1-3.第一卧式矫直辊轮,1-4.第二卧式矫直辊轮,1-5.第三卧式矫直辊轮,1-6.第一卧式滑动座,1-7.卧式丝杠,1-8.第一侧板,1-9.活动架,1-10.调节杆,2.立式矫直机,2-1.立式支架,2-2.立式支撑板,2-3.第一立式矫直辊轮,2-4.第二立式矫直辊轮,2-5.第三立式矫直辊轮,2-6.滑动座,2-7.立式丝杠,2-8.立式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冷拔钢眼模前预矫直机构,包括卧式矫直机1和立式矫直机2,所述立式矫直机2包括立式支架2-1,立式支架2-1与立式支撑板2-2相连,立式支撑板2-2上设有第一立式矫直辊轮2-3、第二立式矫直辊轮2-4和第三立式矫直辊轮2-5,第一立式矫直辊轮2-3的主轴设置在滑动座2-6上,滑动座2-6通过立式丝杠与调节手轮相连,立式丝杠2-7穿过立式侧板2-8,立式侧板2-8与立式支架2-1通过螺栓螺母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测量出抛丸机出口与模具进口之间水平高度,制作合适高度的立、卧式支架,根据产品规格制作不同规格的矫直辊轮,将制作好的矫直辊轮装入支架,调节立卧辊轮间隙,保证棒材通过各辊轮后目测呈直线。校直的时候棒料先进入卧式矫直机再进入立式矫直机,对棒料的四个方向进行了校直。解决了棒料拉拔后几何尺寸和形位公差超差的情况;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

立式矫直机2工作过程如下:棒料进入的时候,上、下面被第一立式矫直辊轮2-3、第二立式矫直辊轮2-4和第三立式矫直辊轮2-5压住进行了调整。通过转动调节手轮,可以调节第一立式矫直辊轮2-3的高低位置,更好的适应棒料。优选的,立式侧板2-8供螺栓通过的孔为条形孔2-9。通过条形孔,可以调整立式侧板相对立式支架的高低位置,进而整体上调整第一立式矫直辊轮2-3、第二立式矫直辊轮2-4和第三立式矫直辊轮2-5的高低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棒料。

优选的,所述卧式矫直机1包括卧式支架1-1和活动架1-9,活动架1-9顶部固定有卧式支撑板1-2,卧式支撑板1-2上设有第一卧式矫直辊轮1-3、第二卧式矫直辊轮1-4和第三卧式矫直辊轮1-5,第一卧式矫直辊轮1-3的转轴端部设置在第一卧式滑动座1-6内,第一卧式滑动座1-6两侧部与支撑板1-2内的滑轨配合,第一卧式滑动座1-6通过卧式丝杠1-7连接手轮,卧式丝杠1-7穿过第一侧板1-8的螺纹孔,第一侧板1-8与卧式支撑板1-2相连。

卧式校直机1使用的时候,通过手轮、卧式丝杠1-7的转动带动第一卧式滑动座在水平方向移动,进而更好的与棒料匹配。当棒料经过第一卧式矫直辊轮1-3、第二卧式矫直辊轮1-4和第三卧式矫直辊轮1-5的时候,对棒料左右两个面进行了校直。

进一步的,第二卧式矫直辊轮1-4的转轴端部设置在第二卧式滑动座内,第三卧式矫直辊轮1-5设置在第三卧式滑动座内,第二卧式滑动座和第三卧式滑动座可沿着卧式支撑板1-2内的滑轨滑动。这样第二卧式矫直辊轮1-4和第三卧式矫直辊轮1-5的水平位置也可以调节,以便于更好的匹配不同的棒料。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架1-9通过螺栓、螺母与卧式支架1-1相连,螺栓设置在卧式支架1-1侧壁的条形孔内,活动架1-9底部连接调节杆1-10,调节杆1-10底部穿过卧式支架1中部的横杆后连接限位杆。设置条形孔,可以适当调整活动架1-9的高低位置,以适应棒料的高度,匹配立式矫直机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