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丸压片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4440发布日期:2019-04-05 20:5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丸压片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片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丸压片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压片下料的加料方式为:缓释微丸与粉剂混合后直接通过料斗加料到压片机内,因微丸和粉剂形状、密度、流动性等差别容易造成微丸与粉剂分层,最终影响片剂含量均匀度等质量问题,特别是压片开始10min和压片超过1.5h分层更为严重。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现需要一种微丸压片下料装置,解决微丸与粉剂分层问题,进而解决压片质量问题,同时减少了中间控制质量风险和提高了压片收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丸压片下料装置,解决微丸与粉剂分层问题,进而解决压片质量问题,同时减少了中间控制质量风险和提高了压片收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丸压片下料装置,包括料斗和压片机,所述料斗的下端设有呈倒锥形的PE袋,所述PE袋的上端与所述料斗的下端相接,所述料斗的下端位于所述压片机的入料口上方。

优选的,所述PE袋上端外围设有金属圈和螺栓,所述金属圈设在所述料斗的下端外围,所述金属圈与所述料斗之间通过螺栓相接。

优选的,还包括防尘套,所述防尘套设于所述金属圈的外围,且所述防尘套的上端边缘向内侧延伸;所述金属圈、所述料斗和所述防尘套之间通过螺栓相接。

优选的,所述螺栓均匀的环列于所述防尘套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PE袋的下端外围也设有金属圈。

优选的,所述防尘套采用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锥形PE袋坡度较陡,可减小微丸下降阻力,进而减少微丸和粉剂下料时分层,且PE袋伸缩性好,可进一步避免减少微丸和粉剂下料时分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中标记为:1、料斗;2、PE袋;3、金属圈;4、防尘套;5、螺栓;6、压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微丸压片下料装置,包括料斗1和压片机6,料斗1的下端设有呈倒锥形的PE袋2,PE袋2的上端与料斗1的下端相接,料斗1的下端位于压片机6的入料口上方;由于锥形PE袋2坡度较陡,可减小微丸下降阻力,进而减少微丸和粉剂下料时分层,且PE袋2伸缩性好,可进一步避免减少微丸和粉剂下料时分层,进而提高压片质量问题,同时减少了中间控制质量风险和提高了压片收率;

其中,PE袋1上端外围设有金属圈3和螺栓5,且金属圈3设在料斗1的下端外围,金属圈3与料斗1之间通过螺栓5相接。通过金属圈3可将PE袋1上端固定,不仅便于下料,且可提高牢靠度;通过螺栓5便于拆卸;还包括防尘套4,防尘套4设于金属圈3的外围,且防尘套4的上端边缘向内侧延伸;金属圈3、料斗1和防尘套4之间通过螺栓5相接;通过防尘套4可避免灰尘落入和物料的溢出,且可提高PE袋1的稳固性。螺栓5均匀的环列于防尘套4的外围,该固定方式牢靠;PE袋2的下端外围也设有金属圈3,通过金属圈3可将PE袋1的出口撑开,便于下料,其可提高PE袋1寿命;防尘套4采用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弹性佳,贴合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物料从料斗送入,经PE袋送入压片机6内,由于锥形PE袋2坡度较陡,可减小微丸下降阻力,进而减少微丸和粉剂下料时分层,且PE袋2伸缩性好,可进一步避免减少微丸和粉剂下料时分层,进而提高压片质量问题,同时减少了中间控制质量风险和提高了压片收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