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2631发布日期:2019-01-15 23:5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剪切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



背景技术:

金属板材剪切生产线是将金属卷板经过开卷、整平、修边、剪板成所需宽度的板材,且金属板材飞剪生产线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冷轧钢卷板、热轧卷板、不锈钢卷板、镀锌钢卷板、硅钢及表面涂镀后的各类金属卷板,经开卷校平剪切成各种规格的定尺板材,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制品、电器、车辆和机械制造等行业。

对于金属板材剪切生产线而言,很多时候需要利用板头剪床来对板材进行剪切加工,且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板头剪床结构。

需指出的是,对于现有的板头剪床而言,在实际的板材裁剪成型的过程中,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稳定可靠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该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包括有剪床固定架,剪床固定架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固定架左侧支撑座、固定架右侧支撑座,固定架左侧支撑座位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的左端侧且固定架左侧支撑座、固定架右侧支撑座左右正对间隔布置,固定架左侧支撑座的上端部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的上端部之间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架横梁,固定架横梁的左端部螺装紧固于固定架左侧支撑座的上端部,固定架横梁的右端部螺装紧固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的上端部;

固定架左侧支撑座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之间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位于固定架横梁的下端侧且呈竖向布置的上刀座,固定架横梁的上表面螺装有分别上下动作的左端驱动油缸、右端驱动油缸,左端驱动油缸位于右端驱动油缸的左端侧且左端驱动油缸与右端驱动油缸间隔布置,左端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且下端部延伸至固定架横梁下端侧的左端驱动连杆,左端驱动连杆的下端部通过枢轴与上刀座的上端部铰接;右端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且下端部延伸至固定架横梁下端侧的右端驱动连杆,右端驱动连杆的下端部通过枢轴与上刀座的上端部铰接;

上刀座的下端边缘部螺装有呈长条形状且沿着左右方向倾斜延伸的上端剪刀,上端剪刀从左至右逐渐朝上倾斜延伸且上端剪刀的下端边缘延伸至上刀座的下端侧;固定架左侧支撑座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之间还装设有位于上刀座的下方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横向布置的下刀座,下刀座的上表面为呈水平面形状的支承面,下刀座的上端部螺装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且呈长条形状的下端剪刀,下端剪刀的上表面与下刀座的上表面平齐,下端剪刀位于上端剪刀的后端侧且上端剪刀的剪切刃与下端剪刀的剪切刃上下对齐;

上刀座的前表面螺装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前端滚筒安装座,各前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上刀座的下端侧,两个前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端导送滚筒,前端导送滚筒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前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前端导送滚筒位于上端剪刀的下端侧且前端导送滚筒位于下刀座的前端侧;上刀座的后表面螺装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后端滚筒安装座,各后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上刀座的下端侧,两个后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端导送滚筒,后端导送滚筒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后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后端导送滚筒位于上端剪刀的下端侧且后端导送滚筒位于下刀座的后端侧;

该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对应左端驱动油缸、右端驱动油缸装设有液压组件,液压组件包括有伺服泵站、二位四通电磁阀、电磁球阀,伺服泵站的出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二位四通电磁阀的进油口P连接,伺服泵站的回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二位四通电磁阀的回油口T连接,左端驱动油缸的上端油口、电磁球阀的进油口分别通过液压管路与二位四通电磁阀的出油口B连接,左端驱动油缸的下端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右端驱动油缸的上端油口连接,右端驱动油缸的下端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二位四通电磁阀的出油口A连接,连接左端驱动油缸下端油口与右端驱动油缸上端油口的液压管路与电磁球阀的出油口连通。

其中,所述下刀座的正上方装设有剪切压紧组件,剪切压紧组件包括有位于下刀座正上方且位于所述上刀座后端侧的升降压板,升降压板呈长条形状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升降压板的上表面螺装有至少两个沿着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上竖向延伸的升降导杆;

上刀座的后表面对应各升降导杆分别螺装有导杆座,各导杆座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导杆安装孔,各升降导杆的上端部从下往上穿过相应导杆座的导杆安装孔并延伸至相应导杆座的上端侧,各升降导杆的上端部于相应导杆座的上端侧分别螺装有限位螺母,各升降导杆的外围于相应导杆座的下端侧分别套装有弹簧,各弹簧的下端部分别与升降压板的上表面抵接,各弹簧的上端部分别与相应导杆座的下表面抵接。

其中,所述升降压板的下表面装设有沿着升降压板的下表面延伸的压紧软胶垫。

其中,所述固定架左侧支撑座、所述固定架右侧支撑座对应所述下刀座分别装设有调节组件,各调节组件分别包括有位于下刀座前端侧的前端丝杆座、位于下刀座后端侧的后端丝杆座、沿着前后反向水平延伸且前、后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前端丝杆座、后端丝杆座的调节丝杆,装设于固定架左侧支撑座的调节组件的前端丝杆座、后端丝杆座分别螺装于固定架左侧支撑座,装设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的调节组件的前端丝杆座、后端丝杆座分别螺装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

下刀座的左端部、右端部对应相应侧的调节丝杆分别螺装有丝杆螺杆,各丝杆螺母分别与相应侧的调节丝杆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其包括有剪床固定架,剪床固定架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固定架左侧支撑座、固定架右侧支撑座,固定架左侧支撑座位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的左端侧且固定架左侧支撑座、固定架右侧支撑座左右正对间隔布置,固定架左侧支撑座的上端部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的上端部之间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架横梁,固定架横梁的左端部螺装紧固于固定架左侧支撑座的上端部,固定架横梁的右端部螺装紧固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的上端部;固定架左侧支撑座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之间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位于固定架横梁的下端侧且呈竖向布置的上刀座,固定架横梁的上表面螺装有分别上下动作的左端驱动油缸、右端驱动油缸,左端驱动油缸位于右端驱动油缸的左端侧且左端驱动油缸与右端驱动油缸间隔布置,左端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且下端部延伸至固定架横梁下端侧的左端驱动连杆,左端驱动连杆的下端部通过枢轴与上刀座的上端部铰接;右端驱动油缸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且下端部延伸至固定架横梁下端侧的右端驱动连杆,右端驱动连杆的下端部通过枢轴与上刀座的上端部铰接;上刀座的下端边缘部螺装有呈长条形状且沿着左右方向倾斜延伸的上端剪刀,上端剪刀从左至右逐渐朝上倾斜延伸且上端剪刀的下端边缘延伸至上刀座的下端侧;固定架左侧支撑座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之间还装设有位于上刀座的下方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横向布置的下刀座,下刀座的上表面为呈水平面形状的支承面,下刀座的上端部螺装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且呈长条形状的下端剪刀,下端剪刀的上表面与下刀座的上表面平齐,下端剪刀位于上端剪刀的后端侧且上端剪刀的剪切刃与下端剪刀的剪切刃上下对齐;上刀座的前表面螺装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前端滚筒安装座,各前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上刀座的下端侧,两个前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端导送滚筒,前端导送滚筒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前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前端导送滚筒位于上端剪刀的下端侧且前端导送滚筒位于下刀座的前端侧;上刀座的后表面螺装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后端滚筒安装座,各后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上刀座的下端侧,两个后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端导送滚筒,后端导送滚筒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后端滚筒安装座的下端部,后端导送滚筒位于上端剪刀的下端侧且后端导送滚筒位于下刀座的后端侧;该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对应左端驱动油缸、右端驱动油缸装设有液压组件,液压组件包括有伺服泵站、二位四通电磁阀、电磁球阀,伺服泵站的出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二位四通电磁阀的进油口P连接,伺服泵站的回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二位四通电磁阀的回油口T连接,左端驱动油缸的上端油口、电磁球阀的进油口分别通过液压管路与二位四通电磁阀的出油口B连接,左端驱动油缸的下端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右端驱动油缸的上端油口连接,右端驱动油缸的下端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二位四通电磁阀的出油口A连接,连接左端驱动油缸下端油口与右端驱动油缸上端油口的液压管路与电磁球阀的出油口连通。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剪床固定架 11——固定架左侧支撑座

12——固定架右侧支撑座 13——固定架横梁

21——上刀座 22——上端剪刀

311——左端驱动油缸 312——左端驱动连杆

321——右端驱动油缸 322——右端驱动连杆

331——枢轴 41——下刀座

42——下端剪刀 511——前端滚筒安装座

512——前端导送滚筒 521——后端滚筒安装座

522——后端导送滚筒 6——液压组件

61——伺服泵站 62——二位四通电磁阀

63——电磁球阀 64——液压管路

7——剪切压紧组件 71——升降压板

72——升降导杆 73——导杆座

731——导杆安装孔 74——限位螺母

75——弹簧 76——压紧软胶垫

8——调节组件 81——前端丝杆座

82——后端丝杆座 83——调节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包括有剪床固定架1,剪床固定架1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的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位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的左端侧且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左右正对间隔布置,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的上端部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的上端部之间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架横梁13,固定架横梁13的左端部螺装紧固于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的上端部,固定架横梁13的右端部螺装紧固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的上端部。

其中,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之间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位于固定架横梁13的下端侧且呈竖向布置的上刀座21,固定架横梁13的上表面螺装有分别上下动作的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左端驱动油缸311位于右端驱动油缸321的左端侧且左端驱动油缸311与右端驱动油缸321间隔布置,左端驱动油缸311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且下端部延伸至固定架横梁13下端侧的左端驱动连杆312,左端驱动连杆312的下端部通过枢轴331与上刀座21的上端部铰接;右端驱动油缸321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螺装有呈竖向布置且下端部延伸至固定架横梁13下端侧的右端驱动连杆322,右端驱动连杆322的下端部通过枢轴331与上刀座21的上端部铰接。

进一步的,上刀座21的下端边缘部螺装有呈长条形状且沿着左右方向倾斜延伸的上端剪刀22,上端剪刀22从左至右逐渐朝上倾斜延伸且上端剪刀22的下端边缘延伸至上刀座21的下端侧;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之间还装设有位于上刀座21的下方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横向布置的下刀座41,下刀座41的上表面为呈水平面形状的支承面,下刀座41的上端部螺装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且呈长条形状的下端剪刀42,下端剪刀42的上表面与下刀座41的上表面平齐,下端剪刀42位于上端剪刀22的后端侧且上端剪刀22的剪切刃与下端剪刀42的剪切刃上下对齐。

更进一步的,上刀座21的前表面螺装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前端滚筒安装座511,各前端滚筒安装座511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上刀座21的下端侧,两个前端滚筒安装座511的下端部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端导送滚筒512,前端导送滚筒512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前端滚筒安装座511的下端部,前端导送滚筒512位于上端剪刀22的下端侧且前端导送滚筒512位于下刀座41的前端侧;上刀座21的后表面螺装有两个左右正对且间隔布置的后端滚筒安装座521,各后端滚筒安装座521的下端部分别延伸至上刀座21的下端侧,两个后端滚筒安装座521的下端部之间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端导送滚筒522,后端导送滚筒522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后端滚筒安装座521的下端部,后端导送滚筒522位于上端剪刀22的下端侧且后端导送滚筒522位于下刀座41的后端侧。需解释的是,前端导送滚筒512的芯轴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相应侧的前端滚筒安装轴的下端部,且前端导送滚筒512的芯轴与前端滚筒安装座511之间装设有轴承;同样的,后端导送滚筒522的芯轴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安装于相应侧的后端滚筒安装轴的下端部,且后端导送滚筒522的芯轴与后端滚筒安装座521之间装设有轴承。

另外,该结构改良的板头剪床对应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装设有液压组件6,液压组件6包括有伺服泵站61、二位四通电磁阀62、电磁球阀63,伺服泵站61的出油口通过液压管路64与二位四通电磁阀62的进油口P连接,伺服泵站61的回油口通过液压管路64与二位四通电磁阀62的回油口T连接,左端驱动油缸311的上端油口、电磁球阀63的进油口分别通过液压管路64与二位四通电磁阀62的出油口B连接,左端驱动油缸311的下端油口通过液压管路64与右端驱动油缸321的上端油口连接,右端驱动油缸321的下端油口通过液压管路64与二位四通电磁阀62的出油口A连接,连接左端驱动油缸311下端油口与右端驱动油缸321上端油口的液压管路64与电磁球阀63的出油口连通。

需进一步指出,下刀座41的正上方装设有剪切压紧组件7,剪切压紧组件7包括有位于下刀座41正上方且位于上刀座21后端侧的升降压板71,升降压板71呈长条形状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升降压板71的上表面螺装有至少两个沿着左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分别朝上竖向延伸的升降导杆72;上刀座21的后表面对应各升降导杆72分别螺装有导杆座73,各导杆座73分别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导杆安装孔731,各升降导杆72的上端部从下往上穿过相应导杆座73的导杆安装孔731并延伸至相应导杆座73的上端侧,各升降导杆72的上端部于相应导杆座73的上端侧分别螺装有限位螺母74,各升降导杆72的外围于相应导杆座73的下端侧分别套装有弹簧75,各弹簧75的下端部分别与升降压板71的上表面抵接,各弹簧75的上端部分别与相应导杆座73的下表面抵接。限位螺母74用于起到限位作用,以避免弹簧75的弹力使得升降导杆72从相应导杆座73的导杆安装孔731内推出。

优选的,为避免升降压板71在压紧板材时造成板材表面被划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升降压板71的下表面装设有沿着升降压板71的下表面延伸的压紧软胶垫76。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金属板材剪切生产线时,连续的板材在定尺送料机的输送作用下而送入至上端剪刀22与下端剪刀42之间,且板材通过前后布置的前端导送滚筒512、后端导送滚筒522进行支承;待板材送料到位后,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动作,左端驱动油缸311通过左端驱动连杆312朝下顶推上刀座21,右端驱动油缸321通过右端驱动连杆322朝下顶推上刀座21,上刀座21在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的驱动下而朝下移动,且朝下移动的上刀座21带动上端剪刀22、前端滚筒安装座511、前端导送滚筒512、后端滚筒安装座521、后端导送滚筒522、剪切压紧组件7同步朝下移动,在此过程中,前端导送滚筒512、后端导送滚筒522先下移至下刀座41的支承面下方并使得板材搭放于下刀座41的上表面,而后压紧软胶垫76接触板材且随着上刀座21的继续下移动作而压紧板材,此时各弹簧75被压缩且板材被压紧固定于压紧软胶垫76与下刀座41之间,另外随着上刀座21的继续下移,上端剪刀22与下端剪刀42相配合并将板材切断;待板材被前端后,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反向动作并驱动上刀座21、上端剪刀22、前端导送滚筒512、后端导送滚筒522以及剪切压紧组件7上移复位,在此过程中,弹簧75的复位弹力作用也驱动升降导杆72复位。

需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端剪刀22呈切斜布置,在上端剪刀22接触板材并与下端剪刀42配合以将板材切断的过程中,上端剪刀22的左端部先接触板材并先将板材的左端切断,且随着上刀座21的继续下移,上端剪刀22从左至右将板材切断。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通过液压组件6进行驱动,具体过程如下:在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驱动上刀座21下移的过程中,伺服泵站61所泵送的液压油经由二位四通电磁阀62进油口P、二位四通电磁阀62出油口B、左端驱动油缸311的上端油口而往左端驱动油缸311的上腔室供给液压油,此时左端驱动油缸311的活塞下移并使得左端驱动油缸311的活塞杆朝下顶推上刀座21,在此过程中,左端驱动油缸311下腔室内的液压油经由下端油口以及液压管路64而压入至右端驱动油缸321的上端油口,以使得左端驱动油缸311下腔室内的液压油进入至右端驱动油缸321的上腔室内,此时右端驱动油缸321的活塞下移并使得右端驱动油缸321的活塞杆朝下顶推上刀座21,且右端驱动油缸321下腔室的液压油经由下端油口、二位四通电磁阀62出油口A、二位四通电磁阀62回油口T而回流至伺服泵站61内;在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驱动上刀座21上移复位时,二位四通电磁阀62动作,此时伺服泵站61所泵送的液压油经由二位四通电磁阀62进油口P、二位四通电磁阀62出油口A、右端驱动油缸321的下端油口而往右端驱动油缸321的下腔室供给液压油,此时右端驱动油缸321的活塞上移并使得右端驱动油缸321的活塞杆朝上拉动上刀座21,在此过程中,右端驱动油缸321上腔室内的液压油经由上端油口以及液压管路64而压入至左端驱动油缸311的下端油口,以使得右端驱动油缸321上腔室内的液压油进入至左端驱动油缸311的下腔室内,此时左端驱动油缸311的活塞上移并使得左端驱动油缸311的活塞杆朝上拉动上刀座21,且左端驱动油缸311上腔室的液压油经由上端油口、二位四通电磁阀62出油口B、二位四通电磁阀62回油口T而回流至伺服泵站61内。

需指出的是,在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驱动上刀座2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联动且通过液压组件6的作用实现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同步动作;其中,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内部腔室的横街面积是一样的。还有就是,当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驱动上刀座21下移到下限位置时,二位四通电磁阀62保持上刀座21下移时的状态,此时电磁球阀63开启,液压油进入至左端驱动油缸311下端油口与右端驱动油缸321上端油口之间的液压管路64,以保证此时的左端驱动油缸311下腔室、右端驱动油缸321上腔室充满液压油,以保证后续左端驱动油缸311、右端驱动油缸321同步动作的可靠性。

需解释的,对于金属板材剪切生产线而言,其配置有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伺服泵站61、二位四通电磁阀62、电磁球阀63电性连接;工作时,PLC控制器按照内部程序控制伺服泵站61、二位四通电磁阀62、电磁球阀63动作。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对应下刀座41分别装设有调节组件8,各调节组件8分别包括有位于下刀座41前端侧的前端丝杆座81、位于下刀座41后端侧的后端丝杆座82、沿着前后反向水平延伸且前、后端部分别安装于相应侧的前端丝杆座81、后端丝杆座82的调节丝杆83,装设于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的调节组件8的前端丝杆座81、后端丝杆座82分别螺装于固定架左侧支撑座11,装设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的调节组件8的前端丝杆座81、后端丝杆座82分别螺装于固定架右侧支撑座12;下刀座41的左端部、右端部对应相应侧的调节丝杆83分别螺装有丝杆螺杆,各丝杆螺母分别与相应侧的调节丝杆83相配合。

其中,对于各调节丝杆83而言,其前端部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前端丝杆座81且调节丝杆83的前端部与前端丝杆座81之间安装有轴承;同样的,调节丝杆83的后端部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后端丝杆座82且调节丝杆83的后端部与后端丝杆座82之间安装有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上端剪刀22的位置而调节下端剪刀42的位置,以保证上端剪刀22的剪切刃与下端剪刀42的剪切刃上下对齐。在前后调节下端剪刀42前后位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转动各调节丝杆83,各调节丝杆83驱动相应的丝杆螺母前后移动,丝杆螺母带动下刀座41前后移动,进而实现下端剪刀42前后移动调节。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