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8046发布日期:2019-03-27 09:4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油气等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管道建设中的长输管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长输管道均是由多段管段焊接构成,如果单靠传统人工焊接,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焊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生产效率低、施工进程非常缓慢,而且我国的专业焊接技术工人缺乏,人力资源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管道建设的发展。因而全位置自动焊接技术以其高效率、高质量的优点成为现代焊接技术发展的方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的驱动结构驱动不稳定,无法保证开口齿轮连续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驱动开口齿轮连续稳定运行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包括:壳体和带缺口的开口齿轮,焊接钨极镶嵌于开口齿轮上,壳体底部两侧向下伸展形成二个伸展臂,二个伸展臂的内侧面均为弧形面,二个弧形面构成底部带缺口的圆孔面;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能通过带缺口的圆孔面套设于待焊接管道上。在二个伸展臂前面上开设有向内凹进的圆环状容纳槽,圆环状容纳槽的中心线与圆孔面的中心线重合,且圆环状容纳槽两端贯穿圆孔面底部的两侧缺口面,开口齿轮活动设置于圆环状容纳槽中且开口齿轮能在圆环状容纳槽中转动;在壳体前面上开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凹槽位于圆环状容纳槽顶部且凹槽底部与圆环状容纳槽顶部贯通,在凹槽中活动设置有主动轴,主动轴由驱动电机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主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在主动轴左侧设置有第一齿轮组,第一主动齿轮、第一齿轮组构成驱动开口齿轮转动的第一齿轮传动;在主动轴右侧设置有第二齿轮组,第二主动齿轮、第二齿轮组构成驱动开口齿轮转动的第二齿轮传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和第二齿轮传动驱动开口齿轮沿同一个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左侧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从动轴,每根第一从动轴均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在每根第一从动轴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各第一从动齿轮依次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右侧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从动轴,每根第二从动轴均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在每根第二从动轴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各第二从动齿轮依次啮合。

各第一从动轴、各第二从动轴可以是如上所述活动设置于凹槽中的,也可以是固定设置于凹槽中的,具体如下:所述的第一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左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从动轴,在每根第一从动轴上均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各第一从动齿轮能在对应第一从动轴上转动,各第一从动齿轮依次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右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从动轴,在每根第二从动轴上均套设有第二从动齿轮,各第二从动齿轮能在对应第二从动轴上转动,各第二从动齿轮依次啮合。

进一步地,前述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左侧间隔设置有二根第一从动轴;所述的第二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右侧间隔设置有二根第二从动轴。

进一步地,前述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其中,主动轴轴线位于圆孔面中心线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前述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其中,在凹槽中设置有挡块,挡块位于第一主动齿轮、第一齿轮传动、第二主动齿轮、第二齿轮传动与开口齿轮合围形成的包围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驱动开口齿轮连续稳定运行,且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开口齿轮的配合安装方便,无需精确计算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的准确位置即能实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齿轮传动、第二主动齿轮与第二齿轮传动、开口齿轮的快速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双驱动结构,包括:壳体1和带缺口的开口齿轮2,焊接钨极镶嵌于开口齿轮2上,壳体1底部两侧向下伸展形成二个伸展臂11,二个伸展臂11的内侧面均为弧形面,二个弧形面构成底部带缺口的圆孔面12,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能通过带缺口的圆孔面12套设于待焊接管道上。

在二个伸展臂11前面上开设有向内凹进的圆环状容纳槽3,圆环状容纳槽3的中心线与圆孔面12的中心线重合,且圆环状容纳槽3两端贯穿圆孔面12底部的两侧缺口面13,开口齿轮2活动设置于圆环状容纳槽3中且开口齿轮2能在圆环状容纳槽3中转动。在壳体1前面上开设有向内凹进的凹槽4,凹槽4位于圆环状容纳槽3顶部且凹槽4底部与圆环状容纳槽3顶部贯通,在凹槽4中活动设置有主动轴5,主动轴5由驱动电机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主动轴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51和第二主动齿轮52,在主动轴5左侧设置有第一齿轮组,第一主动齿轮51、第一齿轮组构成驱动开口齿轮2转动的第一齿轮传动。在主动轴5右侧设置有第二齿轮组,第二主动齿轮52、第二齿轮组构成驱动开口齿轮转动的第二齿轮传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第一齿轮传动和第二齿轮传动驱动开口齿轮2沿同一个方向转动,从而使镶嵌于开口齿轮2上的焊接钨极沿管道表面运动、与全位置自动焊接装置中的焊丝配合完全焊接任务。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5左侧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从动轴6,每根第一从动轴6均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在每根第一从动轴6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61,各第一从动齿轮61依次啮合。在实际制造中,通常在主动轴5左侧间隔设置有二根第一从动轴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5右侧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从动轴7,每根第二从动轴7均能绕自身轴线转动,在每根第二从动轴7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71,各第二从动齿轮71依次啮合。在实际制造中,通常在主动轴5右侧间隔设置有二根第二从动轴7。

各第一从动轴6、各第二从动轴7可以是如上所述活动设置于凹槽4中,也可以固定设置有凹槽4中,具体如下:

所述的第一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5左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一从动轴6,在每根第一从动轴6上均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61,各第一从动齿轮61能在对应第一从动轴6上转动,各第一从动齿轮61依次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组的结构为:在主动轴5右侧固定设置有至少一根第二从动轴7,在每根第二从动轴7上均套设有第二从动齿轮71,各第二从动齿轮71能在对应第二从动轴7上转动,各第二从动齿轮71依次啮合。

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可使主动轴5轴线位于圆孔面12中心线的正上方。在凹槽4中设置有挡块8,挡块8位于第一主动齿轮51、第一齿轮传动、第二主动齿轮52、第二齿轮传动与开口齿轮2合围形成的包围腔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驱动开口齿轮2连续稳定运行,且第一主动齿轮51与第一齿轮传动、第二主动齿轮52与第二齿轮传动、开口齿轮2的配合安装方便,无需精确计算第一主动齿轮51和第二主动齿轮52的准确位置即能实现第一主动齿轮51与第一齿轮传动、第二主动齿轮52与第二齿轮传动、开口齿轮2的快速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