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式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372发布日期:2019-03-14 00:3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动式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动式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生产需要,会将两工件进行对焊,例如,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需要将两圆筒工件的开口处进行对焊。

目前,将两圆筒的开口端进行对焊时,工人先通过工装夹具将两圆筒工件分别固定使其开口端对接,然后操作工人通过焊枪进行焊接,为实现两工件接口的无缝焊接工人需要围绕两圆筒的对接口进行转动焊接,导致工人的焊接操作及不便捷,同时采用人工手动控制焊枪进行焊接时存在焊接质量不统一的问题,不能保证两圆筒对接端焊接质量一致,会影响圆筒的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动式焊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转动对焊两工件造成的焊接口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转动式焊接装置,包括机架与机架上设置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撑架及与支撑架固定的焊接装置;

所述焊接装置包括通过固定件与支撑架连接的焊枪、用于推动一工件的挤压头及用于卡接另一工件的夹具座,所述夹具座外套设有转动连接的支撑壳,支撑壳呈一端开口结构,支撑壳另一端与支撑架固定,支撑壳侧壁上开有焊接通槽,焊枪焊接端穿过在焊接通槽位于支撑壳内;

焊接时挤压头通过推动组件移动将工件移动至与夹具座内卡接的工件对接,两工件对接处正对焊枪焊接端,焊接时夹具座通过驱动组件转动,夹具座转动带动卡接的工件转动,工件转动通过摩擦带动接口的另一工件转动通过焊枪焊接。

进一步,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筒及两端均伸出第一缸筒的第一活塞杆,第一缸筒与支撑架固定,第一活塞杆靠近夹具座的一端与挤压头固定,挤压头远离第一缸筒的端面设置向内凹陷用于放置工件的安装槽。安装槽方便挤压头推动工件是的定位,气缸是为了方便挤压头的往复推动工件。

进一步,所述夹具座呈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用于卡接工件,夹具座另一端开有脱模通孔,夹具座另一端通过平面轴承与支撑壳另一端内壁连接,所述支撑壳另一端开有安装通孔;所述夹具座还设有配合使用的脱模组件,脱模组件包括与第一气缸相对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筒与一端伸出第二缸筒往复运动的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一端贯穿安装通孔与脱模通孔设置。主要是方便将焊接完成的工件从夹具座内移出进行脱模。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套设在夹具座上的驱动齿圈,驱动齿圈啮合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电机驱动。驱动组件的设置解决了人工转动对工件进行焊接的问题,降低了工作难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调节横杆,调节横杆上套接有调节套,调节套连接有可上下升降调节竖杆,调节竖杆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焊枪的调节夹具。通过固定件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从多个方向对焊枪的位置进行调节,保证焊枪的焊接端能正对两工件对接口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焊枪固定,通过转动两工件的焊接接口进行两工件的接口对焊,避免人工焊接工件接口导致的焊接质量不统一的问题,减轻了工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人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件上模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件脱模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件焊接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焊枪与支撑架的安装简图。

附图中:上梁1、第一竖梁2、第一缸筒3、第一活塞杆4、挤压头5、工件6、支撑壳7、夹具座8、驱动齿圈9、平轴承10、第二活塞杆11、第二缸筒12、电机13、主动齿轮14、焊枪15、调节夹具16、调节竖杆17、调节套18、固定板19、调节横杆20、工作台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转动式焊接装置,主要用于将两个一端开口一端封闭设置的圆筒状工件6两开口处的对焊,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与其他结构的两个工件 6开口对焊的情况,只需将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与圆筒状工件6配合使用的夹角座、挤压头 5结构设置成与其他结构的工件6相匹配的结构即可,如:加工工件是一端开口的矩形筒状,则将挤压头的安装槽设计成矩形空腔结构的凹槽用于将矩形工件进行定位,将夹具座同样设计成能固定矩形工件的结构,对应工件结构的不同设计的挤压头结构与夹具座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部件结构进行等同替换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一种转动式焊接装置包括机架与机架上设置的工作台21,所述工作台21上设有支撑架及与支撑架固定安装的焊接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两竖梁及两竖梁之间架设的上梁1,为方便描述将两竖梁分为第一竖梁2与第二竖梁。第一竖梁2 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二竖梁远离第一竖梁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气缸相对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上设置的第一活塞杆4一端贯穿第一竖梁2设置,第二气缸的第二活塞杆11一端贯穿第二竖梁设置;第一气缸设置的第一活塞杆4两端是贯穿了第一缸筒3设置的,是为增大第一活塞杆4的水平活动距离,在进行操作时有就够的操作空间;在第一活塞杆4穿过第一竖梁2的一端固定有挤压头5,挤压头5上设有方便对工件6进行定位的安装槽,方便在推动工件6时工件6与挤压头5不会打滑。在第二竖梁上还设有支撑壳7、夹具座 8,如图1、2、3所示,为方便描述将部件设置为左右端,支撑壳7呈左端开口,夹具座8 设有左端开口的卡接腔;夹具座8右端外壁通过平面轴承与支撑壳7右端内壁转动连接,在支撑壳7右端面上还设有安装通孔,在夹具座8上的右端面上设有脱模通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焊枪15是固定在上梁1上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19,固定板19上设有调节横杆20,调节横杆20上套接有调节套18,调节套18连接有可上下升降调节竖杆17,调节竖杆17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焊枪15的调节夹具16,通过固定件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从多个方向对焊枪15的位置进行调节,保证焊枪15的焊接端能正对两工件6对接口处。焊枪15的焊接端是通过支撑壳7侧壁上设置的焊接通槽位于支撑壳7内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夹具座8是需要进行转动以方便两工件6的对口焊接的,所以为方便夹具的转动,夹具座8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驱动组件包括与夹具座8固定安装的驱动齿圈9,驱动齿圈9啮合有主动齿轮14,主动齿轮14通过电机13驱动,通过图1、2 所示,将驱动齿圈9套设固定在夹具座8外,在支撑壳7上开有驱动通孔,主动齿轮14 部分穿过驱动通孔与驱动齿圈9啮合,主动齿轮14通过电机13输出轴连接,电机13与第二竖梁固定安装,电机13输出轴贯穿第二竖梁通过轴承等转动连接。

其中,在进行焊接工作时,工人存在对焊枪15进行微调的工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焊枪15通过固定件与位于上方位置的上梁1连接。固定件包括与上梁1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板19,固定板19通过螺栓等与横梁可拆卸连接,固定板19上设有调节横杆20,调节横杆20上套接有调节套18,调节横杆20设置成光滑的圆柱杆,调节套18包括连接杆及连接杆一端设置的两活动设置的半圆状固定环,两固定环一端铰接,两固定环另一端通过螺钉与螺帽固定的方法进行连接,可以通过松紧螺钉将调节套18在调节横杆20上进行水平滑动;调节套18连接有可上下升降调节竖杆17,同样的在调节套18连接杆上开有固定通孔,调节竖杆17穿过固定通孔与连接杆滑动设置,在连接杆上还设有与固定通孔相同的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在调节竖杆17上设有与调节螺钉配合使用的多个调节凹槽,旋合调节螺钉与调节凹槽锁紧将能将调节竖杆17与连接杆固定,调节螺钉与不同高度的调节凹槽锁紧就能升降调节竖杆17的目的,在调节竖杆17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焊枪15的调节夹具16,调节夹具16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可以固定焊枪 15的夹具;同时调节横杆20与调节套18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可以水平调节的连接结构,调节竖杆17与调节套18的连接关系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任意一种可上下调节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气缸、焊枪15均为现有技术的常用机械,同时气缸的安装使用方式以及焊枪15的使用工作原理均是现有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常识,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对气缸、焊接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安装方式、连接结构进行过多解释。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焊接工人先将一个工件6的一部分卡接在夹具座8的卡接腔内,再将另一工件6放置在挤压头5的安装槽内,启动挤压头5所连接的气缸,将两工件6的对接口移动至焊枪15作用端,此时如图3所示,气缸的给进距离是设计了的,给进距离是一定的,焊接工人观察两工件6的对接口是否正对焊枪15作用端,可以对焊枪15进行微调保证焊枪15作用端正对两工件6开口对接处,然后启动电机13,电机13 转动带动主动齿轮14转动,主动齿轮14转动带动啮合的驱动齿圈9转动,驱动齿圈9转动带动夹具座8转动,夹具座8转动带动夹具座8内的工件6转动,由于在两工件6的接口处存在摩擦,另一工件6也会在转动工件6的作用下转动,然后启动焊枪15对转动的两工件6进行焊接,(当两工件6对接口摩擦不够导致挤压头5内的工价不转动时,启动焊枪15,当两工件6接口处有地方焊接固定之后,挤压头5内的工件6也会随夹具座8内的工件6转动),将焊接完成后,关闭焊枪15,如图2所示,将挤压头5连接的气缸进行复位,然后控制夹具座8连接的气缸,使其活塞杆运动将夹具座8内的工件6进行脱模完成两工件6的对口焊接工作。

本实用新型将焊枪15固定,通过转动两工件的焊接接口进行两工件的接口对焊,避免人工焊接工件接口导致的焊接质量不统一的问题,减轻了工人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人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