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轧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8835发布日期:2019-04-09 20:5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卸轧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卸轧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取卸轧辊时,采取的往往都是人工方法,就是将设备就位后,通过员工使用蛮力将轧辊卸下来,此方法由于条件限制,在取卸轧辊时员工距离轧辊落下来的位置比较近,且轧辊是圆的,容易滚动,员工比较危险,有时配合不好还很麻烦,比较费时,经常1天以上才能将轧辊取卸下来,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出了一种卸轧辊装置,其通过机械装置可自动将轧辊轴卸下,这样可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628915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Y型轧机轧辊取卸装置,包括可移动车体、连接轴、隔离板、液压油缸和控制液压油缸的控制系统,连接轴突出可移动车体的一端设置有与Y型轧机轧辊轴一端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另一端上设置有带动其转动的挡板,液压油缸设置在隔离板与挡板之间,且其活塞杆伸出后顶紧挡板,以使连接轴带动轧辊轴移动从而卸下轧辊轴。

但是,上述设备在卸下轧辊轴时,因有些轧辊离地面比较远而又未被有效固定,所以这些轧辊可能会脱落,这样可能会造成轧辊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轧辊装置,其通过将轧辊固定,这样可以降低轧辊脱落而造成轧辊损坏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卸轧辊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液压缸、固定板以及活动板;所述液压缸安装于底板的顶部,且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可与轧辊轴的一端端面抵接;所述固定板垂直固接于底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动板可沿底板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底板,且所述活动板与固定板平行,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在活动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与其垂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高度高于活动板顶部的高度,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将轧辊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活动板调整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使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与轧辊的厚度相同,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轧辊放入到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并且使压辊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这样便可对轧辊进行定位,这样轧辊便不能做轴向运动;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将轧辊的顶部固定,这样轧辊便不能做径向运动;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将轧辊轴顶出使轧辊轴与轧辊分离,当轧辊轴与轧辊分离时,轧辊处于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此时将轧辊取出即可,这样在取出轧辊轴时,轧辊便不会脱落,这样可以降低轧辊脱落而造成轧辊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气缸以及抵接块;所述气缸竖直安装于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贯穿支撑板且向下延伸与抵接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抵接块向下移动,抵接块向下移动可将轧辊压紧,这样固定组件并将轧辊固定,轧辊被固定后,可减少轧辊与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碰撞,这样可以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块为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下端端面能与轧辊的外周面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块的下端端面能与轧辊的外周面紧密贴合,可以增加抵接块与轧辊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使轧辊被固定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底板上设有供所述滑块沿底板长度方向滑移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对滑块具有限位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活动板滑行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板移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组驱动组件驱动活动板移动,这样可以增加活动板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再者这样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块以及丝杠;所述固定块垂直固接于底板,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于固定块;所述丝杠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活动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固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轮转动丝杠,丝杠转动可带动活动板相对固定板远离或者靠近滑动,这样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驱动组件之间在活动板上设有方板,所述方板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设有缓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是用于接收被顶出的轧辊轴,这样轧辊轴并不会脱落,从而这样可以降低轧辊轴因脱落而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块以及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沿容纳槽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于容纳槽的底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于容纳槽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缓冲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容纳槽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轧辊轴落到缓冲块上时,轧辊轴对缓冲块施压,缓冲块对弹簧施压,因为弹簧具有弹性,所以弹簧可通过缓冲块对轧辊轴施加缓冲力,这样可以对轧辊轴的表面起到一定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轧辊在与轧辊轴发生分离后依然处在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这样可以降低轧辊因脱落而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2.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抵接块向下移动,抵接块向下移动可将轧辊压紧,这样固定组件并将轧辊固定,轧辊被固定后,可减少轧辊与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碰撞,这样可以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

3.容纳槽是用于接收被顶出的轧辊轴,这样轧辊轴并不会脱落,从而这样可以降低轧辊轴因脱落而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突显滑槽和滑块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突显方板内部结构的整体剖视图。

图中:1、底板;11、滑槽;2、液压缸;3、固定板;31、第一通孔;4、活动板;41、第二通孔;42、滑块;5、支撑板;6、固定组件;61、气缸;62、抵接块;7、驱动组件;71、固定块;72、丝杠;73、手轮;8、方板;81、容纳槽;9、缓冲组件;91、缓冲块;9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卸轧辊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液压缸2、固定板3以及活动板4;液压缸2安装于底板1的顶部,且液压缸2的活塞杆可与轧辊轴的一端端面抵接;固定板3垂直固接于底板1,固定板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的一端竖直向上贯穿固定板3的顶部;活动板4可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底板1,且活动板4与固定板3平行,对应第一通孔31在活动板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的一端竖直向上贯穿活动板4的顶部;固定板3的顶部固接有与其垂直的支撑板5,支撑板5底部的高度高于活动板4顶部的高度,这样活动板4可在支撑板5下方滑移,支撑板5上安装有用于将轧辊固定的固定组件6。移动活动板4,调整活动板4与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使活动板4与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与轧辊的厚度相同,通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将轧辊放入到固定板3和活动板4之间,并且使压辊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这样便可对轧辊进行定位,然后通过固定组件6将轧辊的顶部固定,启动液压缸2,液压缸2的活塞杆将轧辊轴顶出使轧辊轴与轧辊分离。

如图1所示,固定组件6包括气缸61以及抵接块62;气缸61竖直安装于支撑板5的顶部,气缸61的活塞杆的一端竖直向下贯穿支撑板5且向下延伸与抵接块62固定连接,启动气缸61,气缸61的活塞杆带动抵接块62向下移动,抵接块62向下移动可将轧辊压紧,这样固定组件6并将轧辊固定,轧辊被固定后,可减少轧辊与活动板4和固定板3之间的碰撞,这样可以延长轧辊的使用寿命。抵接块62为弧形块,弧形块的下端能与轧辊的外周面紧密贴合,可以增加抵接块62与轧辊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使轧辊被固定的更加牢固。

如图2所示,活动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42,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供滑块42沿底板1长度方向滑移的滑槽11,滑槽11对滑块42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活动板4在滑行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活动板4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动板4移动的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块71以及丝杠72;固定块71垂直固接于底板1的顶部,丝杠72螺纹连接于固定块71;丝杠7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活动板4远离固定板3的一侧,丝杠72的另一端固接有手轮73。通过转动手轮73转动丝杠72,丝杠72转动可带动活动板4相对固定板3远离或者靠近滑动,这样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两组驱动组件7之间在活动板4上固定连接有方板8,方板8与活动板4垂直,方板8上开设有容纳槽81,设置容纳槽81是用于接收被顶出的轧辊轴,这样轧辊轴并不会脱落,从而这样可以降低轧辊轴因脱落而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容纳槽81中安装有缓冲组件9,缓冲组件9包括缓冲块91以及多个弹簧92;多个弹簧92沿容纳槽81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于容纳槽81的底部,弹簧92的一端固接于容纳槽81的底部,弹簧92的另一端与缓冲块91的底部固定连接,缓冲块91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容纳槽81的侧壁,这样缓冲块91在向下运动过程中便不会发生翻转。当轧辊轴落到缓冲块91上时,轧辊轴对缓冲块91施压,缓冲块91对弹簧92施压,因为弹簧92具有弹性,所以弹簧92可通过缓冲块91对轧辊轴施加缓冲力。

该种卸轧辊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移动活动板4,调整活动板4与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使活动板4与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与轧辊的厚度相同,通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将轧辊放入到固定板3和活动板4之间,并且使压辊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41,这样便可对轧辊进行定位;启动气缸61,气缸61的活塞杆带动抵接块62向下移动,抵接块62向下移动可将轧辊压紧;启动液压缸2,液压缸2的活塞杆将轧辊轴顶出使轧辊轴与轧辊分离;当轧辊轴落到缓冲块91上时,轧辊轴对缓冲块91施压,缓冲块91对弹簧92施压,因为弹簧92具有弹性,所以弹簧92可通过缓冲块91对轧辊轴施加缓冲力。

当需要调整活动板4与固定板3之间距离时,通过转动手轮73转动丝杠72,丝杠72转动可带动活动板4相对固定板3远离或者靠近滑动,这样便可调整活动板4与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