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3630发布日期:2019-03-14 00:3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的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加工工序包括穿孔、冷拔(精轧)、矫直、切割、检验等工序。切割是无缝钢管生产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工序。冷拔(或精轧)后的钢管两端要么是冷拔用的头子(精轧后的头部不规则部位)和尾部均需要去除,才能满足客户整支钢管合格的要求。传统切割工序是通过行车吊运到料架上,通过人工翻料,人工夹持进行操作,单头切割结束后。然后再用行车吊起,转180°后放到料架上,进行另一头切割。存在1、效率低、一头切割完毕后,需吊起行车转180°;2、成材率低,人工切割,需要观察切割多少,有多切浪费和少切不合格的现象;3、合格率不高,人工定位有偏差,容易形成切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切割速度快、提高生产效率的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承托钢管的从动托辊,所述从动托辊与机架转动连接,且从动托辊设置有一个以上并在机架上呈水平间隔排列,所述机架的中部还设置有与从动托辊相互配合的并带动放置于从动托辊上的钢管进行左右移动的主动托辊,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用带动主动托辊进行正转或反转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为减速驱动电机,所述机架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切割无缝钢管的管头和管尾的切割机,所述机架上的两侧并位于从动托辊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待切割钢管的定位夹持装置,由于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了切割机,同时在机架的中部设置了可进行双向旋转的主动托辊,切割装置使用时在从动托辊和主动托辊的相互配合下使放置于托辊上的无缝钢管移动到机架的一端,然后通过定位夹持装置装无缝钢管固定后即可完成无缝钢管一端的切割,当一端切割完成后松开定位夹持装置,通过动托辊和主动托辊的相互配合使无缝钢管传送到机架另一端的切割机处,然后通过定位夹持装置装钢管夹紧,接下来即可完成无缝钢管另一端的切割,即完成管头和管尾的切割,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单头切割装置,由于避免了无缝钢管的吊转180度的加工步骤,因此大大提高了无缝钢管的生产加工速度和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切割机包括切割电机、切割片、滑柱、滑座、丝杆和步进电机,所述滑柱设置有两根,且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的两侧,所述滑座套设在滑柱上并与滑柱滑动连接,所述丝杆贯穿滑座并与滑座相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所述丝杆的端部贯穿机架并与步进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所述切割片固定在切割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切割电机固定在滑座上,所述切割片与机架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切割机可分别对无缝钢管的两端进行切割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夹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机架内两侧的夹板,所述夹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贯穿机架并与夹板固定连接,有助于对待切割无缝钢管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定用于对齐待切钢管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机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顶板与机架固定连接,有助于待切割钢管的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两端切割只需吊运一次,提高生产效率;

2、切割机有定位夹持装置,不会出现多切割浪费,或少切割不合格的现象,提高成材率和合格率;

3、切割机内调协有上下、左右定位夹持装置,切割后的平面不会产生倾斜,提高产品合格;

4、通过集料架、输送托架的设置,提高自动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的切割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的上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和上料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生产的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用于承托钢管的从动托辊2,所述从动托辊2与机架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从动托辊2设置有一个以上并在机架1上呈水平等距间隔排列,所述机架1的中部还设置有与从动托辊2相互配合的并带动放置于从动托辊2上的无缝钢管进行左右移动的主动托辊3,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用带动主动托辊3进行正转或反转的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驱动轴和主动托辊3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1为减速驱动电机31,且驱动电机31的型号为5IK60GU-CF,所述驱动电机31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主动托辊3与从动托辊2相互配合用于承载放置于机架1上的待切割的无缝钢管,同时主动托辊3可以驱动电机31的带动下带动无缝钢管在机架1上水平左右移动,所述机架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切割无缝钢管的管头和管尾的切割机4,所述切割机4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上的两侧并位于从动托辊2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待切割钢管的定位夹持装置5,由于在机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了切割机4,同时在机架1的中部设置了可进行双向旋转的主动托辊3,切割装置在使用时在从动托辊2和主动托辊3的相互配合下使放置于托辊上的无缝钢管移动到机架1的一端,然后通过定位夹持装置5装无缝钢管固定后即可完成无缝钢管一端的切割,当一端切割完成后松开定位夹持装置5,通过动托辊和主动托辊3的相互配合使无缝钢管传送到机架1另一端的切割机4处,然后通过定位夹持装置5装钢管夹紧,接下来即可完成无缝钢管另一端的切割,即完成无缝钢管的管头和管尾的切割,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单头切割装置,由于避免了无缝钢管的吊转180度的加工步骤,因此大大提高了无缝钢管的生产加工速度和效率。所述切割机4包括切割电机41、切割片42、滑柱43、滑座44、丝杆45和步进电机46,所述滑柱43设置有两根,且滑柱4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内的两侧,所述滑座44套设在滑柱43上并与滑柱43滑动连接,所述丝杆45贯穿滑座44并与滑座44通过螺纹螺合,所述步进电机46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所述丝杆45的端部贯穿机架1并与步进电机46的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切割片42固定在切割电机41的驱动轴上,所述切割电机41的型号为YJB90,所述切割电机41固定在滑座44上,所述切割片42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步进电机46带动丝杆45进行旋转,所述步进电机46的型号为LC110-150,使得与其通过螺纹螺合的滑座转换成直线运动,即使得滑座44在滑柱43上进行左右移动,即带动位于滑座44上与切割电机41相连接的切割片42对无缝钢管进行切割作业。所述定位夹持装置5包括分别设置在机架1内两侧的夹板51,所述夹板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压杆52,所述液压杆52的型号为HOB80,所述液压杆52的活塞杆的端部贯穿机架1并与夹板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52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有助于对待切割无缝钢管的固定,防止无缝钢管切割过程中钢管的移位。所述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定用于对齐待切钢管的顶板6,所述顶板6与机架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顶板6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有助于待切割钢管的对齐,使用时如托辊上放置有两根或以上的没有对齐的无缝钢管,刚可以转动主动托辊3使钢管水平移动并且直到钢管的端部都抵到顶板6,上,即可完成钢管的对齐,从而避免了钢管因没有对齐就进行切割时而造成的切割误差;同时由于无缝钢管一端已进行过对齐处理了,因此另一端不再需要再次对齐而直接进行切割处理即可。

工作说明:

首先将待处理的若干根无缝钢管6集中放置到位于切割装置一侧的钢管上料架7一侧的集料架71上,集料架71上设置有兜住钢管6的布带72,以及与布带72相互配合的卷扬装置73,卷扬装置73将布带72进行卷扬收缩即可将凹陷于集料架71内的钢管6抬升起来,抬升起来的钢管6便会滚落到并平铺到位于集料架71一侧的托料架74上,托料架74的下方设置有可以升降的传送链75,传送链75在传送链驱动电机76驱动下进行旋转,达到合适数量后,传送链驱动电机76停止工作。当需要将钢管6送入到切割装置上时,通过升起传送链75下方的液压油缸77,升起托料架。当上升的传送链75高于平铺在托料架74上的钢管6时便会将钢管托起,并送入到切割装置的托辊上,然后转动主动托辊3进行钢管的对齐处理,钢管对齐后启动定位夹持装置5将待切割的无缝钢管进行固定,接下来启动靠近顶板6这一边的切割机4,切割机4通过步进电机16与丝杆45的相互配合并在滑柱43上进行直线运动以完成对钢管一端的切割作业,当钢管的一端切割完成后,切割机4关机,同时定位夹持装置5松开钢管,接下来驱动电机31反向旋转并驱动主动托辊3将钢管平移到机架1上另一端的切割机4处,接下来定位夹持装置5再次将钢管夹紧,并启动切割机4以完成钢管另一端的切割,周而复始的工作。即完成无缝钢管的断头去尾的加工处理,以使无缝钢管进入下一个工艺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