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下料的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3481发布日期:2019-05-07 22:3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下料的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下料的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油管是各类型汽车上的常用配件,切料、倒角、成型等是油管加工的主要工序。现有的倒角工序一般是先加工一端,然后手动掉头再加工另一端,并且上料下料工序都需要手动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还有安全隐患;同时手工送料质量稳定性差,还会影响倒角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自动下料的倒角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下料的倒角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一侧安装有上料组件,机架的中部安装有夹持组件,上料组件与夹持组件相配合,夹持组件的两侧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两组倒角组件,夹持组件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相连接,夹持组件远离上料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接料缓冲组件,接料缓冲组件的下方设有接料斗,接料斗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

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斗,上料斗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呈角度设置,输送组件的低端设有一号输送轮,一号输送轮位于上料斗内,一号输送轮的一端设有输送齿轮,一号输送轮的下方设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与输送齿轮相配合,输送组件的高端设有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呈水平排布,一号输送轮、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绕装有输送带,输送带的外表面均布设有若干隔板,隔板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夹持组件位于输送组件的高端的一侧,并与输送组件相配合,二号输送轮与三号输送轮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板。

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台,夹持台安装在机架的上表面的中部,夹持台为上部敞口的腔体结构,夹持台靠近上料组件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板,夹持台远离上料组件的一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出料口,支撑板远离上料组件的一端延伸出出料口外,夹持台的底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朝向上料组件的方向回来滑动,直线电机的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联动杆,联动杆远离直线电机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支撑板的上部上有夹紧电缸,夹紧电缸的活动端朝向支撑板设置,并安装有夹紧板。

倒角组件包括安装盒,安装盒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安装盒内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延伸出安装盒外并安装有倒角刀,传动轴远离倒角刀的一侧安装有传动轮,安装盒的上部安装有倒角电机,倒角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盒内,并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与传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箱,驱动箱安装在机架的下方,驱动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箱内还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上齿条与下齿条,上齿条与下齿条相互镜像设置在驱动齿轮的上下两侧,并均与驱动齿轮相啮合,上齿条与下齿条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相连接。

接料缓冲组件包括弧形缓冲斗,弧形缓冲斗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夹持组件远离上料组件的一侧,弧形缓冲斗的底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缓冲缸,缓冲缸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倒角组件的设置能够同时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提高了作业效率,上料组件以及夹持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自动上下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接料缓冲组件的设置避免了下料过程中对钢管的损坏,提高了钢管的品质,限位板的设置保证了钢管输送至夹持组件时始终保持中间位置,进而保证了两个倒角组件对钢管两端的加工量一致。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自动下料的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2中A向的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倒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接料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一种自动下料的倒角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侧安装有上料组件2,机架1的中部安装有夹持组件3,上料组件2与夹持组件3相配合,夹持组件3的两侧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对称安装有两组倒角组件4,夹持组件3的下方安装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4相连接,夹持组件3远离上料组件2的一侧安装有接料缓冲组件6,接料缓冲组件6的下方设有接料斗7,接料斗7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1上。其中,操作人员将需要倒角的钢管通过上料组件2上料到夹持组件3上,驱动组件5带动两侧的倒角组件4同时向钢管靠近,分别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倒角完成后的钢管经过接料缓冲组件6的缓冲落入接料斗7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倒角组件4的设置能够同时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提高了作业效率,上料组件2以及夹持组件3的设置实现了自动上下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接料缓冲组件6的设置避免了下料过程中对钢管的损坏,提高了钢管的品质。

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斗21,上料斗21的一侧设有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呈角度设置,输送组件的低端设有一号输送轮22,一号输送轮22位于上料斗21内,一号输送轮22的一端设有输送齿轮23,一号输送轮22的下方设有输送电机24,输送电机24的输出端安装有不完全齿轮25,不完全齿轮25与输送齿轮23相配合,输送组件的高端设有二号输送轮26与三号输送轮27,二号输送轮26与三号输送轮27呈水平排布,一号输送轮22、二号输送轮26与三号输送轮27绕装有输送带28,输送带28的外表面均布设有若干隔板29,隔板29沿输送带28的宽度方向设置,夹持组件3位于输送组件的高端的一侧,并与输送组件相配合,二号输送轮26与三号输送轮27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板210。其中,两个限位板210之间的间距等于钢管的长度,且两个限位板210的中心线与输送带28的中心线共线,员工将钢管放入上料斗21内,输送电机24工作,输送电机24带动不完全齿轮25转动,不完全齿轮25通过与输送齿轮23啮合带动输送齿轮23间歇转动,输送齿轮23带动一号输送轮22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28间歇移动,钢管排布在隔板29分隔成的空间内,并在输送带28的带动下向上输送,钢管在经过限位板210时,偏离的钢管处于输送带28的中间位置,此设置保证了钢管输送至夹持组件3时始终保持中间位置,进而保证了两个倒角组件4对钢管两端的加工量一致,输送带28的间歇运动能够实现上料组件的持续供料,稳定生产节奏。

夹持组件3包括夹持台31,夹持台31安装在机架1的上表面的中部,夹持台31为上部敞口的腔体结构,夹持台31靠近上料组件2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板32,夹持台31远离上料组件2的一侧设有连接板33,连接板33上设有出料口34,支撑板32远离上料组件2的一端延伸出出料口34外,夹持台31的底部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直线电机35,直线电机35朝向上料组件2的方向来回滑动,直线电机35的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联动杆36,联动杆36远离直线电机35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板32的下表面,支撑板32的上部上有夹紧电缸37,夹紧电缸37的活动端朝向支撑板32设置,并安装有夹紧板38。其中,支撑板32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直线电机35远离上料组件2移动,直线电机35带动联动杆36移动,联动杆36带动支撑板32逆时针转动,支撑板32的上表面抵达出料口34的上端,钢管经输送带28输送至支撑板32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连接板33的一侧,夹紧电缸37工作,夹紧电缸37带动夹紧板38对钢管进行夹紧,当倒角作业完成后,直线电机35反向移动,直线电机35通过联动杆36带动支撑板32顺时针转动,钢管由出料口34排出。

倒角组件4包括安装盒41,安装盒41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1上,安装盒41内通过轴承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传动轴42,传动轴42的一端延伸出安装盒41外并安装有倒角刀43,传动轴42远离倒角刀43的一侧安装有传动轮44,安装盒41的上部安装有倒角电机45,倒角电机45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盒41内,并安装有驱动轮46,驱动轮46与传动轮44通过皮带47传动连接。其中,安装盒41为L型结构,传动轴42安装在安装盒41的下方,此设置减小了设备在长度方向的占地面积,便于设备的摆放,工作时,倒角电机45工作,倒角电机45带动驱动轮46转动,驱动轮46通过皮带47带动传动轮44转动,传动轮44带动传动轴42转动,传动轴42上的倒角刀43对钢管进行倒角作业,对称设置的倒角组件4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箱51,驱动箱51安装在机架1的下方,驱动箱51内安装有驱动电机52,驱动电机52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齿轮53,驱动箱51内还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相互镜像设置在驱动齿轮53的上下两侧,并均与驱动齿轮53相啮合,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分别与两侧的倒角组件4相连接。其中,驱动齿轮53安装在机架1的中间位置,驱动电机52工作,驱动电机52带动驱动齿轮53转动,驱动齿轮53通过与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啮合带动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同时反向移动,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带动两侧的倒角组件4同步靠近钢管或同步远离钢管移动,此设置保证了两侧倒角组件4动作的同步性,使两侧的倒角组件4对两端的钢管加工同样的尺寸,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接料缓冲组件6包括弧形缓冲斗61,弧形缓冲斗61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夹持组件3远离上料组件2的一侧,弧形缓冲斗61的底部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有缓冲缸62,缓冲缸6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机架1上。其中,加工好的钢管由支撑板32输送到弧形缓冲斗61内,当弧形缓冲斗61内的钢管逐渐增多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压缩缓冲缸62,并最终由弧形缓冲斗61的一端输送至接料斗7内。

工作原理是:

员工将钢管放入上料斗21内,输送电机24工作,输送电机24带动不完全齿轮25转动,不完全齿轮25通过与输送齿轮23啮合带动输送齿轮23间歇转动,输送齿轮23带动一号输送轮22转动,进而带动输送带28间歇移动,钢管排布在隔板29分隔成的空间内,并在输送带28的带动下向上输送,并在输送带28的带动下向上输送,钢管在经过限位板210时,偏离的钢管处于输送带28的中间位置;

直线电机35远离上料组件2移动,直线电机35带动联动杆36移动,联动杆36带动支撑板32逆时针转动,支撑板32的上表面抵达出料口34的上端,钢管经输送带28输送至支撑板32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连接板33的一侧,夹紧电缸37工作,夹紧电缸37带动夹紧板38对钢管进行夹紧;

驱动电机52工作,驱动电机52带动驱动齿轮53转动,驱动齿轮53通过与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啮合带动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同时反向移动,上齿条54与下齿条55带动两侧的倒角组件4同步靠近钢管;

倒角电机45工作,倒角电机45带动驱动轮46转动,驱动轮46通过皮带47带动传动轮44转动,传动轮44带动传动轴42转动,传动轴42上的倒角刀43对钢管进行倒角作业;当倒角作业完成后,直线电机35反向移动,直线电机35通过联动杆36带动支撑板32顺时针转动,钢管由出料口34排出,并落入弧形缓冲斗61内,当弧形缓冲斗61内的钢管逐渐增多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压缩缓冲缸62,并最终由弧形缓冲斗61的一端输送至接料斗7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倒角组件的设置能够同时对钢管的两端进行倒角,提高了作业效率,上料组件以及夹持组件的设置实现了自动上下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接料缓冲组件的设置避免了下料过程中对钢管的损坏,提高了钢管的品质,限位板的设置保证了钢管输送至夹持组件时始终保持中间位置,进而保证了两个倒角组件对钢管两端的加工量一致。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