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铜线拉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1376发布日期:2019-05-11 01:5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铜线拉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铜线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线径较细的丝线时往往要先将金属丝进行初步加工,处理成统一线径的丝线后再根据不同规格进行拉拔。铜线拉丝的原理利用铜丝具备的可延展性,用动力卷绕牵拉铜线,铜线通过拉拔模向前产生拉挤塑性变形而均匀缩径展伸,从而达到需要的线径大小。现有的铜线拉丝装置,结构复杂,拉丝塔轮布局不合理,拉丝过程容易造成铜丝拉伤,同时拉丝过程中,由于铜线的变形与摩擦产生热量容易造成表面氧化,影响成品质量。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868829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铜线拉丝装置,包括支架、水箱、主动轮、第一塔轮、第二塔轮、第三塔轮、第四塔轮、第一V带、第二V带、拉模支架、驱动电机;所述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的水箱下端,支架外围设有壳体;所述的水箱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端,水箱呈长方形,水箱内部设有所述的第一塔轮、第二塔轮、第三塔轮、第四塔轮;所述的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的拉模支架内部,主动轮与所述的第二塔轮通过齿轮连接,主动轮与所述的第三塔轮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一塔轮设置在所述的水箱一侧,第一塔轮与所述的第二塔轮末端经所述的第一V带连接;所述的第二塔轮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塔轮与所述的主动轮之间,第二塔轮与所述的第一塔轮通过所述的第一V带连接,第二塔轮与所述的主动轮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三塔轮设置在所述的主动轮与所述的第四塔轮之间,第三塔轮与所述的主动轮通过齿轮连接,第三塔轮与所述的第四塔轮末端通过所述的第二V带连接;所述的第一V带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塔轮与第二塔轮末端,第一V带位于所述的拉模支架外侧;所述的第二V带设连接在所述的第三塔轮与第四塔轮末端,第二V带位于所述的拉模支架外侧;所述的拉模支架位于所述的支架上端一侧,拉模支架位于所述的水箱一侧;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端,驱动电机与所述的主动轮连接。但是现有的铜线拉丝装置还存在着拉拔后不具备铜丝表面抗氧化刷漆功能,无法及时收纳拉拔后的铜丝和拉拔时容易产生热量不具备散热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铜线拉丝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铜线拉丝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铜线拉丝装置存在着拉拔后不具备铜丝表面抗氧化刷漆功能,无法及时收纳拉拔后的铜丝和拉拔时容易产生热量不具备散热功能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铜线拉丝装置,包括防滑橡胶垫,支撑腿,机座,可滑动调节散热降温机,主支撑柱,辅支撑柱,选择开关,横梁,拉拔电机,拉拔辊,拉丝环,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连接螺栓螺母,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和铜丝体,所述的防滑橡胶垫分别胶接在支撑腿的底部;所述的支撑腿分别螺栓安装在机座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可滑动调节散热降温机横向安装在机座的左上侧;所述的主支撑柱纵向下端螺栓安装在机座的左上侧;所述的辅支撑柱纵向下端螺栓安装在机座的右上侧;所述的选择开关纵向螺钉连接在主支撑柱的左下侧;所述的横梁横向一端螺栓安装在主支撑柱的右上侧,另一端螺栓通过连接螺栓螺母连接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的左端;所述的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安装在辅支撑柱的左上侧;所述的拉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横梁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拉拔电机纵向螺栓安装在横梁的左上侧;所述的拉拔辊键连接在拉拔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的拉丝环从上到下依次螺纹连接在拉拔辊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横向安装在横梁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铜丝体横向穿过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所述的铜丝体一端连接拉丝环,另一端连接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所述的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包括固定座,不锈钢U型滑块,不锈钢直线滑轨,中心柱,防锈漆吸附绵块和移动把手,所述的固定座螺钉连接在不锈钢U型滑块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不锈钢U型滑块滑动卡接在不锈钢直线滑轨的右上侧;所述的中心柱纵向贯穿防锈漆吸附绵块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中心柱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固定座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把手纵向螺纹连接在中心柱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包括套筒联轴器,机架,收线电机,连接轴,收线释放轮,挡环和锁紧螺栓,所述的套筒联轴器纵向活动设置在机架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收线电机纵向螺栓安装在机架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机架纵向上端通过套筒联轴器连接收线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的收线释放轮纵向套接在连接轴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挡环卡接在连接轴的外壁下端;所述的锁紧螺栓贯穿机架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并与套筒联轴器的正表面紧密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滑动调节散热降温机包括散热风叶,散热电机,支撑架,倒U型滑块,直线不锈钢滑轨和镂空风罩,所述的散热风叶键连接在散热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散热电机纵向螺栓安装在支撑架之间的上部;所述的支撑架分别螺栓安装在倒U型滑块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倒U型滑块滑动卡接在直线不锈钢滑轨的外壁左上侧;所述的镂空风罩螺栓安装在散热电机的外壁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中心柱和防锈漆吸附绵块之间胶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不锈钢直线滑轨横向螺栓安装在横梁的下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锈漆吸附绵块具体采用长方体海绵块。

优选的,所述的铜丝体穿过防锈漆吸附绵块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收线释放轮具体采用工字型工程塑料轮。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横向左端通过连接螺栓螺母连接横梁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横向右端螺栓连接辅支撑柱的左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铜丝体一端系接拉丝环的内部中间位置,另一端缠绕在收线释放轮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镂空风罩罩接在散热风叶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的直线不锈钢滑轨横向螺栓安装在机座的左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镂空风罩具体采用镂空PVC塑料罩。

优选的,所述的拉拔电机,收线电机和散热电机分别导线连接选择开关。

优选的,所述的拉拔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775的直流电动机,所述的收线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775的直流电动机,所述的散热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775的直流电动机,所述的选择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1.A310Q1的三联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座,不锈钢U型滑块,不锈钢直线滑轨,中心柱,防锈漆吸附绵块和移动把手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拉丝情况进行实时滑动对铜丝体表面进行刷漆,以避免出现拉丝后被氧化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筒联轴器,机架,收线电机,连接轴,收线释放轮和挡环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拉丝情况进行释放或者收纳铜丝体,以保证使用率。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散热风叶,散热电机,支撑架,倒U型滑块,直线不锈钢滑轨和镂空风罩的设置,有利于对拉拔铜丝体时产生的热量及时降温散热,以保证拉拔铜丝体的质量,避免拉断影响使用。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橡胶垫,支撑腿和机座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防滑支撑作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支撑柱和辅支撑柱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支撑稳固作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选择开关的设置,有利于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启动各级电机,以保证使用利用率,节约电力。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拉拔电机,拉拔辊和拉丝环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拉丝效果,提高拉丝效率。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螺栓螺母的设置,有利于根据维修情况进行及时拆线更换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滑动调节散热降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防滑橡胶垫;2、支撑腿;3、机座;4、可滑动调节散热降温机;41、散热风叶;42、散热电机;43、支撑架;44、倒U型滑块;45、直线不锈钢滑轨;46、镂空风罩;5、主支撑柱;6、辅支撑柱;7、选择开关;8、横梁;9、拉拔电机;10、拉拔辊;11、拉丝环;12、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121、固定座;122、不锈钢U型滑块;123、不锈钢直线滑轨;124、中心柱;125、防锈漆吸附绵块;126、移动把手;13、连接螺栓螺母;14、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141、套筒联轴器;142、机架;143、收线电机;144、连接轴;145、收线释放轮;146、挡环;147、锁紧螺栓;15、铜丝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的多功能铜线拉丝装置,包括防滑橡胶垫1,支撑腿2,机座3,可滑动调节散热降温机4,主支撑柱5,辅支撑柱6,选择开关7,横梁8,拉拔电机9,拉拔辊10,拉丝环11,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12,连接螺栓螺母13,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14和铜丝体15,所述的防滑橡胶垫1分别胶接在支撑腿2的底部;所述的支撑腿2分别螺栓安装在机座3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可滑动调节散热降温机4横向安装在机座3的左上侧;所述的主支撑柱5纵向下端螺栓安装在机座3的左上侧;所述的辅支撑柱6纵向下端螺栓安装在机座3的右上侧;所述的选择开关7纵向螺钉连接在主支撑柱5的左下侧;所述的横梁8横向一端螺栓安装在主支撑柱5的右上侧,另一端螺栓通过连接螺栓螺母13连接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14的左端;所述的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14安装在辅支撑柱6的左上侧;所述的拉拔电机9的输出轴贯穿横梁8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拉拔电机9纵向螺栓安装在横梁8的左上侧;所述的拉拔辊10键连接在拉拔电机9的输出轴;所述的拉丝环11从上到下依次螺纹连接在拉拔辊10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12横向安装在横梁8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铜丝体15横向穿过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12,所述的铜丝体15一端连接拉丝环11,另一端连接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14;所述的抗氧化防锈滑动块结构12包括固定座121,不锈钢U型滑块122,不锈钢直线滑轨123,中心柱124,防锈漆吸附绵块125和移动把手126,所述的固定座121螺钉连接在不锈钢U型滑块122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不锈钢U型滑块122滑动卡接在不锈钢直线滑轨123的右上侧;所述的中心柱124纵向贯穿防锈漆吸附绵块12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中心柱124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固定座121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把手126纵向螺纹连接在中心柱124的下端,当铜丝体15被拉拔后,由于表面会出现抗氧化层开裂的情况,此时可以将预先沾有防锈漆层的防锈漆吸附绵块125通过手持移动把手126进行左右移动,以使得防锈漆吸附绵块125不断在铜丝体15表面刷漆工作,以避免出现氧化问题。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拉丝铜线收集释放轮结构14包括套筒联轴器141,机架142,收线电机143,连接轴144,收线释放轮145,挡环146和锁紧螺栓147,所述的套筒联轴器141纵向活动设置在机架14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收线电机143纵向螺栓安装在机架142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机架142纵向上端通过套筒联轴器141连接收线电机143的输出轴;所述的收线释放轮145纵向套接在连接轴144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挡环146卡接在连接轴144的外壁下端;所述的锁紧螺栓147贯穿机架142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并与套筒联轴器141的正表面紧密接触设置,通过选择开启选择开关7,可使得收线电机143实时带动套筒联轴器141经由连接轴144带动收线释放轮145选择进行收线放线工作,放线拉丝工作后,即可通过锁紧螺栓147将套筒联轴器141锁紧,以保证拉丝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滑动调节散热降温机4包括散热风叶41,散热电机42,支撑架43,倒U型滑块44,直线不锈钢滑轨45和镂空风罩46,所述的散热风叶41键连接在散热电机42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散热电机42纵向螺栓安装在支撑架43之间的上部;所述的支撑架43分别螺栓安装在倒U型滑块44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倒U型滑块44滑动卡接在直线不锈钢滑轨45的外壁左上侧;所述的镂空风罩46螺栓安装在散热电机42的外壁上侧,由于铜丝体15拉丝后会产生热量,此时可以实时启动选择开关7,以使得散热电机42带动散热风叶41旋转,还可推动倒U型滑块44在直线不锈钢滑轨45上滑动,即可保证对铜丝体15的每个部位进行吹风散热工作,以保证铜丝体15拉拔时的热量及时散出。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中心柱124和防锈漆吸附绵块125之间胶接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不锈钢直线滑轨123横向螺栓安装在横梁8的下表面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锈漆吸附绵块125具体采用长方体海绵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铜丝体15穿过防锈漆吸附绵块125内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收线释放轮145具体采用工字型工程塑料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机架142横向左端通过连接螺栓螺母13连接横梁8的右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机架142横向右端螺栓连接辅支撑柱6的左上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铜丝体15一端系接拉丝环11的内部中间位置,另一端缠绕在收线释放轮145的外壁。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镂空风罩46罩接在散热风叶41的外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直线不锈钢滑轨45横向螺栓安装在机座3的左上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镂空风罩46具体采用镂空PVC塑料罩。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拉拔电机9,收线电机143和散热电机42分别导线连接选择开关7。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当铜丝体15被拉拔后,由于表面会出现抗氧化层开裂的情况,此时可以将预先沾有防锈漆层的防锈漆吸附绵块125通过手持移动把手126进行左右移动,以使得防锈漆吸附绵块125不断在铜丝体15表面刷漆工作,以避免出现氧化问题,通过选择开启选择开关7,可使得收线电机143实时带动套筒联轴器141经由连接轴144带动收线释放轮145选择进行收线放线工作,放线拉丝工作后,即可通过锁紧螺栓147将套筒联轴器141锁紧,以保证拉丝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铜丝体15拉丝后会产生热量,此时可以实时启动选择开关7,以使得散热电机42带动散热风叶41旋转,还可推动倒U型滑块44在直线不锈钢滑轨45上滑动,即可保证对铜丝体15的每个部位进行吹风散热工作,以保证铜丝体15拉拔时的热量及时散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