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8718发布日期:2019-05-28 17:54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通信是以以光电子学为基础,综合利用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各种工程应用课题的技术学科。信息载体正在由电磁波段扩展到光波段,从而使光电科学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集中在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感等的光电信息产业上。信息载体正在由电磁波段扩展到光波段,从而使光电科学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集中在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感等的光电信息产业上。

光电行业在近代发展的很快涉及面也逐渐扩散,在光通讯、激光、光电显示、光学、太阳能光伏、电子工程、物流网等领域发展的比较明显;逐渐融入更广的空间。对光通信来说,其技术基本成熟,而业务需求相对不足。以被誉为" 宽带接入最终目标"的FTTH为例,其实现技术EPON已经完全成熟,但由于普通用户上网需要的带宽不高,使FTTH的商用只限于一些试点地区。但是,在 2006年,随着IPTV等三重播放业务开展,运营商提供的带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高清晰电视的要求,随之FTTH的部署也提上了日程。无独有偶,ASON 对传输网络控制灵活,可为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光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增加光路带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光纤的单信道传输速率,二是增加单光纤中传输的波长数,即波分复用技术。

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通常光纤与光缆两个名词会被混淆。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外层的保护层和绝缘层可防止周围环境对光纤的伤害,如水、火、电击等。光缆分为:光纤,缓冲层及披覆。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50μm和62.5μm两种,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μm~10μ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线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

然而,要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并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信号传输过程的无差异、无损耗是技术突破的高难度技术难题,作为信号传输的通道,包括光纤之类的传输介质,在实现线路转接、输出端口、输入端口设定的时候都需要用到接线端子、尾纤等连接件来实现,在此一技术环节是最容易导致信号衰竭的,必须要求尾纤等结构件达到较高的高精度,尤其是尾纤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如果采用人工实现,不仅无法满足量化的需求,更加难以保障其产品本身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机柜,所述机柜上部设置有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送料器,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总成及与之驱动连接的翻转机构;所述工作台另一侧设置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侧设置有X 轴伺服电机,内侧与翻转机构水平分布,上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顶部设置Z轴伺服电机及主轴,底部一侧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另一侧延伸出固定架外,并依次排布设置四组加工工位,分别为第一主轴加工位、第二主轴加工位、第三主轴加工位、第四主轴加工位,所述第一主轴加工位、第二主轴加工位、第三主轴加工位、第四主轴加工位并列排布在所述翻转机构上方,实现加工运作。

特别的,所述驱动总成由定位气缸、移料气缸、压紧气缸及旋转气缸组成;所述定位气缸侧下方设置移料气缸,另一侧设置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侧部设置与之连接的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一侧连接所述翻转机构,并通过翻转轴实现翻转连接。

特别的,所述送料器由震动盘及送料驱动器组成。

特别的,所述加工机构的加工位上端面前置一无刷电机,所述第一主轴加工位为铣边工位、第二主轴加工位为铰刀工位、第三主轴加工位为钻孔工位,第四主轴加工位为中心钻工位。

特别的,所述机架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置多个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工作平台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相对于传统加工设备或加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自动化实现尾纤的一体式加工模式,通过多工位的组合加工结合自动化进料,高精度的定位结合自动翻转分步完成双头加工,其功能满足精度范围不大于2μm。

2、自动一体实现钻孔、铣扁位、钻斜孔、打通并倒角的工艺流程,使其产品一体化成型,并保障其精度范围,有效控制产品品质,从进料到成型自动化不间断加工实施,节约人力资源,提供产品加工功效,满足大批量高质量产品需求,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3、机械结构本身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各工艺环节限位、定位、卡位精准,主轴加工有效结合翻转机构的合理应用,在缜密的工位设计中通过翻转实现双头加工,在满足高精度的前提下,精简了机械结构,合理控制机械成本。

4、满足行业需求,无论是偏心孔和角度孔类产品,还是同心孔直孔类产品,该装置通过可随意切换的四轴电工加工步骤分别实现直通孔、偏心孔、角度孔、铣扁位并倒角的自动加工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的组成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加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整机结构设定:

本实施例公开的基于光通讯金属尾纤应用的全自动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下部设置有机柜2,所述机柜2上部设置有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送料器4,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上设置有定位气缸5,所述定位气缸5侧下方设置移料气缸6,另一侧设置压紧气缸7,所述压紧气缸7侧部设置与之连接的旋转气缸 8,所述旋转气缸8一侧设置翻转机构9,并通过翻转轴相互连接;所述工作台另一侧设置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外侧设置有X轴伺服电机10,内侧与翻转机构9并列连接,上部设置有加工机构,所述加工机构顶部设置Z轴伺服电机11 及主轴12,底部一侧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另一侧延伸出固定架外,并依次排布设置有第一主轴加工位13、第二主轴加工位14、第三主轴加工位15、第四主轴加工位16,所述第一主轴加工位13、第二主轴加工位14、第三主轴加工位 15、第四主轴加工位16位于翻转机构9上方,实现加工运作。

所述送料器由震动盘及送料驱动器组成。所述加工机构上设置的主轴12为无刷电机,所述第一主轴加工位13为铣边主轴、第二主轴加工位14为铰刀主轴、第三主轴加工位15为钻孔主轴,第四主轴加工位16为中心钻主轴。所述无刷电机悬挂于加工机构侧面。

所述机架还包括一控制器(图中未画出),所述控制器内置多个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工作平台控制连接。

本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路线为:

1、自动化实现尾纤的一体式加工模式,通过多工位的组合加工结合自动化进料,高精度的定位结合自动翻转分步完成双头加工,其功能满足精度范围不大于2μm。

2、自动一体实现钻孔、铣扁位、钻斜孔、打通并倒角的工艺流程,使其产品一体化成型,并保障其精度范围,有效控制产品品质,从进料到成型自动化不间断加工实施,节约人力资源,提供产品加工功效,满足大批量高质量产品需求,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3、机械结构本身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各工艺环节限位、定位、卡位精准,主轴加工有效结合翻转机构的合理应用,在缜密的工位设计中通过翻转实现双头加工,在满足高精度的前提下,精简了机械结构,合理控制机械成本。

4、满足行业需求,无论是偏心孔和角度孔类产品,还是同心孔直孔类产品,该装置通过可随意切换的四轴电工加工步骤分别实现直通孔、偏心孔、角度孔、铣扁位并倒角的自动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