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作业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9269发布日期:2019-06-14 23:5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热轧作业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作业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铁路钢轨用铁件卡子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圆钢加热并轧制成型,热轧过程需要通过多个压机及模具进行轧制,而在不同的模具之间需要人工完成半成品的传递,传递工具为平板结构的料台,料台、压机与作业人员之间无防护结构,容易出现半成品滑落导致烫伤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障热轧作业安全性的热轧作业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轧作业防护结构,包括上料台、下料台、作业台和压机,上料台和下料台分别位于作业台两侧,压机位于作业台前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了一防护网,防护网两侧分别与上料台、下料台边缘对应设置,防护网后侧设有一位于作业台外侧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外侧为敞口,防护网前侧设有一与压机的模压台边缘对应设置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高于所述防护网两侧及前侧边缘设置。

所述防护网边缘上部还设有纵向分布的围板,围板分别与所述下料台、作业台和压机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人员在所述作业台上完成热轧的各项操作,操作人员的肢体与高热半成品之间通过防护网阻隔,避免了因半成品滑落导致烫伤的现象,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护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护网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作业台、2防护网、3上料台、4下料台、5压机、6模压台、7第一开口、8围板、9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轧作业防护结构,包括上料台3、下料台4、作业台1和压机5,上料台3位于作业台1右侧,下料台4位于作业台1左侧,压机5位于作业台1前侧,其中:

所述作业台1与上料台3、下料台4、压机5之间还设有防护网2,防护网2两侧分别与上料台3、下料台4边缘对应设置,防护网2后侧设有一位于作业台1外侧的第一开口7,作业台1低于第一开口设置,第一开口7外侧为敞口,防护网2前侧设有一与压机5的模压台6边缘对应设置的第二开口9,所述第一开口7高于所述防护网2两侧及前侧边缘设置,防护网2整体自第一开口7至边缘之间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2边缘上部还设有纵向分布的围板8,围板8分别与所述下料台4、作业台1和压机5连接固定,使得防护网2三个侧面得到固定,防护网2设有第一开口7的一侧设悬空设置。

该热轧作业防护结构装配完成后,操作人员坐在所述作业台1上,通过钳具将高热半成品在上料台3拾取到模压台6上,由模压台6上的下模具与压机5的压头上的上模具配合热轧成型,然后加工高热半成品在模压台6拾取到下料台4上,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肢体在第一开口7内侧及防护网2下部,而操作人员的作业区域位于防护网2上部,当高热半成品滑落后会落在防护网2上,并顺势滑至防护网2边缘,避免了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