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747发布日期:2019-05-07 22:23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板材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现有的冲压模具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安全快速脱模的冲压模具【申请号:201620135022.3;授权公告号:CN 205341714 U】,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两个支撑杆,所述底座的上端还设有模具加工槽,所述模具加工槽的底座设有回弹装置,且回弹装置嵌接在底座内,所述回弹装置的上端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位于模具加工槽的内部,所述支撑板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模具加工槽内,所述底座的一侧插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进模具加工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远离模具加工槽的一端设有第一推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推板,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靠近底座的一端设有凸模块,且凸模块的位置和支撑板的位置对应。

上述的模具的使用过程如下:将需要加工的零部件放置在位于模具放置槽内的支撑板上,然后启动位于抵压块内的推杆电机,推杆电机带动凸模块进行上下移动,自上而下对模具进行加工,然后加工完成后,打开锁紧装置,通过回弹装置将模具弹起,然后通过第一推板带动连接杆和第二推板向槽内进行挤压,将模具取出。

通过上面的使用过程,可以看出上述的模具在卸下冲压好后的产品时操作步骤较多,导致整个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操作方便的板材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板材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上固定有凸模,下模座上固定有凹模,凹模内具有与凸模正对的成型腔,成型腔内设有顶针板,所述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竖直设有导杆和导管,导杆和导管均有两根且均沿凹模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的导杆的上端与上模座固连,导管的下端与下模座固连,两导杆的下端分别插在两导管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的导杆的上端外均套设并固定有支撑环,两导管的上端外均套有夹紧环,两导杆外均套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紧环和支撑环固连,所述的夹紧环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呈长块状的夹持部,两夹持部均位于两夹紧环之间,夹持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夹紧环的轴向相垂直,且夹持部沿夹紧环的中心对称设置,两夹持部均处于凹模的正上方,且两夹持部和凹模的顶壁之间均形成用于夹紧板材的夹持口。

使用过程如下:板材放置在凹模顶壁上,且板材的两侧分别与两夹持部正对;上模座带动凸模和导杆下移,其中,导杆通过弹簧推动夹紧环下移以夹紧板材,凸模将板材挤入成型腔内成型;成型完毕后,上模座上移带动凸模和夹紧环复位,顶针板顶出成型后的板材。

夹持部跟随上模座一起运动来自动实现板材的夹紧或松开,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只需将被顶针板顶出的成品取下这一个步骤便可完全将成品卸下,以有效缩短了人工操作的步骤,从而有效提高操作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板材冲压模具中,所述的夹持部的横截面呈L形,夹持部由竖直设置的夹持部一和水平设置的夹持部二组成,且夹持部一和夹持部二均呈长块状,夹持部一位于夹持部二和夹紧环之间,且夹持部一位于夹持部二和凹模之间,所述的夹持部的内壁和凹模的顶壁之间形成上述的夹持口。使用时,夹持部扣在板材一侧,且板材的顶壁和侧壁分别与夹持部二和夹持部一相抵,以有效增加板材和夹持部的接触面积,来加强板体定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冲压精度。

在上述的板材冲压模具中,所述的夹持部一的下端内壁上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在导向面作用下,可使夹持部更顺畅地扣在板材上。

在上述的板材冲压模具中,所述的导管呈圆管状,所述的夹紧环的内侧壁为与导管外侧壁相匹配的圆柱面,且夹紧环的内侧壁和导管的外侧壁相抵靠。

在上述的板材冲压模具中,两所述的弹簧外均套有锥簧,锥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环和夹紧环固连,且锥簧的直径向下逐渐变大。在弹簧和锥簧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加强夹持部夹紧板材的强度,来进一步提高板材被定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冲压精度。

在上述的板材冲压模具中,所述的弹簧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支撑环和夹紧环固连。

在上述的板材冲压模具中,所述的锥簧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支撑环和夹紧环固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板材冲压模具具有以下优点:

1、夹持部跟随上模座一起运动来自动实现板材的夹紧或松开,这样在实际操作中,只需将被顶针板顶出的成品取下这一个步骤便可完全将成品卸下,以有效缩短了人工操作的步骤,从而有效提高操作的方便性。

2、在弹簧和锥簧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加强夹持部夹紧板材的强度,来进一步提高板材被定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冲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板材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紧环的下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2、下模座;3、凸模;4、凹模;5、顶针板;6、导管;7、导杆;8、支撑环;9、夹紧环;9a、夹持部;9a1、夹持部一;9a2、夹持部二;9a3、导向面;10、弹簧;11、锥簧;12、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板材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中,上模座1上固定有凸模3,下模座2上固定有凹模4,凹模4内具有与凸模3正对的成型腔,且成型腔内水平设有顶针板5。

具体来说,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竖直设有导杆7和导管6,其中,导杆7和导管6均有两根且均沿凹模4的中心对称设置。导杆7的上端与上模座1固连,导管6的下端与下模座2固连,且两导杆7的下端分别插在两导管6内。两导杆7的上端外均套设并固定有支撑环8,优选支撑环8和导杆7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连。

两导管6的上端外均套有夹紧环9,且夹紧环9能沿导管6的轴向滑动。优选导管6呈圆管状,夹紧环9的内侧壁为与导管6外侧壁相匹配的圆柱面,且夹紧环9的内侧壁和导管6的外侧壁相抵靠。两导杆7外均套有弹簧10,且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夹紧环9和支撑环8固连。进一步说明,两弹簧10外均套有锥簧11,锥簧1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环8和夹紧环9固连,且锥簧11的直径向下逐渐变大。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0的两端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支撑环8和夹紧环9固连;锥簧11的两端也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支撑环8和夹紧环9固连。

如图1至图3所示,夹紧环9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呈长块状的夹持部9a,两夹持部9a均位于两夹紧环9之间,夹持部9a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夹紧环9的轴向相垂直,且夹持部9a沿夹紧环9的中心对称设置。两夹持部9a均处于凹模4的正上方,且两夹持部9a和凹模4的顶壁之间均形成用于夹紧板材12的夹持口。

进一步说明,夹持部9a的横截面呈L形,夹持部9a由竖直设置的夹持部一9a1和水平设置的夹持部二9a2组成,且夹持部一9a1和夹持部二9a2均呈长块状,夹持部一9a1位于夹持部二9a2和夹紧环9之间,且夹持部一9a1位于夹持部二9a2和凹模4之间,夹持部9a的内壁和凹模4的顶壁之间形成上述的夹持口。夹持部一9a1的下端内壁上具有倾斜设置的导向面9a3。

使用过程如下:板材12放置在凹模4顶壁上,且板材12的两侧分别与两夹持部9a正对;上模座1带动凸模3和导杆7下移,其中,导杆7通过弹簧10和锥簧11推动夹紧环9下移以夹紧板材12,凸模3将板材12挤入成型腔内成型;成型完毕后,上模座1上移带动凸模3和夹紧环9复位,顶针板5顶出成型后的板材1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