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筒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1672发布日期:2019-05-17 21:0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筒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涉及校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缸筒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精度要求较高的长重油缸筒管件加工过程中,为了得到质量符合要求的成品,需要经过压力校直这一道工艺,通常在校直时,由于缸筒为一个圆柱体,许多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凹陷,因此需要人工将缸筒进行翻转和挪动来将其校直,缸筒体积大又沉重,该方法费时费力,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此提出一种缸筒校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缸筒校直装置,可以自动翻转缸筒来进行校直。

第一方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缸筒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两边各固定有一个顶块,所述顶块的下部中心安装有顶杆,所述导轨相对的一侧各通过螺丝安装有三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固定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包括底座、主动滚轮、从动滚轮、支架、传动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底座左、右两边各安装有一个支架,所述左支架安装有所述主动滚轮,所述右支架安装有所述从动滚轮,所述支架外侧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所述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上连接有所述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主动滚轮和所述从动滚轮相连,所述机架的外侧中部安装有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压头和压力杆,所述压力杆与所述压头相互垂直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块通过两侧的滑块固定在所述导轨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块与所述顶杆通过螺纹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动装置为机械式传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装置下部安装有电源。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滚轮架来对缸筒进行翻转,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更快速方便的对缸筒进行校直,省时省力,安全便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滚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机架-1;导轨-2;顶块-3;顶杆-4;限位块-5;滚轮架-6;底座-6.1;主动滚轮-6.2;从动滚轮-6.3;支架-6.4;传动装置-6.5;动力装置-6.6;壳体-6.7;压力装置-7;包括压头-7.1;和压力杆-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缸筒校直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导轨2,所述导轨2的两边各固定有一个顶块3,所述顶块3的下部中心安装有顶杆4,所述导轨2相对的一侧各通过螺丝安装有三个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中固定有滚轮架6,所述滚轮架6包括底座6.1、主动滚轮6.2、从动滚轮6.3、支架6.4、传动装置6.5和动力装置6.6,所述底座6.1左、右两边各安装有一个支架6.4,所述左支架6.4安装有所述主动滚轮6.2,所述右支架6.4安装有所述从动滚轮6.3,所述支架6.4外侧安装有壳体6.7,所述壳体6.7内部安装有所述动力装置6.6,所述动力装置6.6上连接有所述传动装置6.5,所述传动装置6.5与所述主动滚轮6.2和所述从动滚轮6.3相连,所述机架1的外侧中部安装有压力装置7,所述压力装置7包括压头7.1和压力杆7.2,所述压力杆7.2与所述压头7.1相互垂直安装。所述顶块3通过两侧的滑块固定在所述导轨2上。所述顶块3与所述顶杆4通过螺纹相互连接。所述动力装置6.6为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装置6.5为机械式传动。所述压力装置7下部安装有电源。

使用时,将缸筒放到顶块3上,顶块3对缸筒起支撑作用,然后打开压力装置7的电源,压力杆7.2带动压头7.1对缸筒进行校直,一面校直完毕后,需要将缸筒进行翻转,打开动力装置6.6,主动滚轮6.2开始作用,然后传动装置6.5带动从动滚轮6.3转动,上面的缸筒也随之开始转动,转到合适的位置后关闭动力装置6.6即可。压力装置7采用液压的方式进行驱动工作。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