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一键启动按钮组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7016发布日期:2019-07-10 09:13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一键启动按钮组装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一键启动按钮组装工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所以汽车科技也是不断的发展,传统的汽车打火主要靠钥匙为主,但是现如今一键启动按钮的运用为汽车打火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打火方式,但是企业对于一键启动按钮的生产组装却较为麻烦,现如今一键启动按钮的组装环节还是停留在人工组装环节,这样的组装方式经常会导致一键启动按钮生产后出现不良产品,所以组装技术较为低下,所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组装设备来对汽车一键启动按钮的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所以提供一种汽车一键启动按钮组装工装。

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一键启动按钮组装工装,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三滑轨、第四滑轨、立体臂、上位机构、液压机构,所述第一模座包括弹簧板、放置板、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设于所述第一模座左侧位置并且通过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模座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设于第一模座内部位置,所述弹簧板设于所述第一模座底部位置,所述液压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模座右侧位置,所述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杆、液压缸、第一立体板块,所述液压杆与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一侧位置与所述第一模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设于所述第一立体板块内部位置,所述上位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立体板块一侧位置,所述上位机构包括推杆、第二立体板块、第一组装模块,所述第二立体板块设于所述第一立体板块一侧位置,所述第二滑轨设于所述第二立体板块底部位置,所述推杆一侧与所述第二立体板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外部表面铺设有电磁铁块,所述第三滑轨设于所述第一组装模块底部位置,并且所述第三滑轨一侧与所述弹簧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组装模块保持平行,所述立体臂设于所述第二模座一侧位置,所述立体臂一侧包括第二组装模块、第三组装模块、第一运输管道、第二运输管道、工作台,所述立体臂一侧位置设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四滑轨设于工作台背部位置,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四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组装模块、第三组装模块分别设于工作台底部位置,所述第一运输管道与所述第二组装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运输管道与所述第三组装模块连接,所述工作台与所述第二模座保持水平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装模块采用铁质材料,所述第一组装模块包括上料机、存储仓,所述上料机与所述存储仓通过第三运输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组装模块包括第一下料机,所述第三组装模块包括第二下料机。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液压杆采用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组装模块、第二组装模块、第三组装模块能够实现对汽车一键启动按钮内部的零件进行自动化组装。

2.通过将第一模座与第二模座通过第一滑轨连接,能够有效的实现汽车一键启动按钮零件之间的融合组装。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一种为一种一键启动按钮组装工装的俯视图。

图2为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簧板与第一组装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模座、2.第二模座、3.第一滑轨、4.放置板、5.液压杆、6.第一立体板块、7.第二立体板块、8.推杆、9.工作台、10.第一运输管道、11.第二运输管道、12.第二组装模块、13.第三组装模块、14.弹簧板、15.第一组装模块、16.第三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3,一种汽车一键启动按钮组装工装,包括第一模座1、第二模座2、第一滑轨3、第二滑轨、第三滑轨16、第四滑轨、立体臂、上位机构、液压机构,第一模座1包括弹簧板14、放置板4、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设于第一模座1左侧位置并且通过第一滑轨3与第二模座2滑动连接,放置板4设于第一模座1内部位置,弹簧板14设于第一模座1底部位置,液压机构设于第一模座1右侧位置,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杆5、液压缸、第一立体板块6,液压杆5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液压杆5一侧位置与第一模座1固定连接,液压缸设于第一立体板块6内部位置,上位机构设于第一立体板块6一侧位置,上位机构包括推杆8、第二立体板块7、第一组装模块15,第二立体板块7设于第一立体板块6一侧位置,第二滑轨设于第二立体板块7底部位置,推杆8一侧与第二立体板块7固定连接,推杆8外部表面铺设有电磁铁块,第三滑轨16设于第一组装模块15底部位置,并且第三滑轨16一侧与弹簧板14一侧固定连接,推杆8与第一组装模块15保持平行,立体臂设于第二模座2一侧位置,立体臂一侧包括第二组装模块12、第三组装模块13、第一运输管道10、第二运输管道11、工作台9,立体臂一侧位置设有第二滑动块,第四滑轨设于工作台9背部位置,第二滑动块与第四滑轨滑动连接,第二组装模块12、第三组装模块13分别设于工作台9底部位置,第一运输管道10与第二组装模块12连接,第二运输管道11与第三组装模块13连接,工作台9与第二模座2保持水平垂直。

第一组装模块15采用铁质材料,第一组装模块15包括上料机、存储仓,上料机与存储仓通过第三运输管道连接。

第二组装模块12包括第一下料机,第三组装模块13包括第二下料机。

工作台9为“L”型结构。

液压杆5采用铝合金材质。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第一模座1、第二模座2用来固定一键启动按钮的外部框架零件,第一模座1、第二模座2之间通过第一滑轨3连接,用于将第一模座1、第二模座2放置的一键启动按钮的外部框架零件进行融合组装,第一模座1内部设置有放置板4主要用于放置一键启动按钮中需要组装的一部分框架零件,为了能够驱动第一模座1、第二模座2的组装动作,在第一模座1一侧设置液压机构,液压机构的液压杆5与第一模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能够驱动第一模座1在第一滑轨3中稳定的滑动,液压杆5的另一侧则与液压缸连接,液压缸为液压杆5驱动提供液压动力,为了稳定液压机构的稳定动作,所以将液压缸设置于第一立体板块6内部位置,上位机构主要为了在第一模座1内部放置的一键启动框架内部添加零件,比如增加弹簧等,上位机构设置的推杆8主要用于对第一组装模块15进行推送至第一模座1底部设置的弹簧板14下方位置,方便第一组装模块15内部设置的上料机将第一模座1内部放置板4上放置的一键启动按钮的框架零件内部所需零件进行组装,并且第二立体板块7底部位置设置第二滑轨,第一组装模块15底部设置第三滑轨16,在第二模座2一侧位置设置的立体臂一侧位置设置有工作台9,用于对第二模座2所放置的一键启动框架零件放置其他零件,比如钢珠、弹簧等,所以在工作台9底部位置设置第二组装模块12、第三组装模块13,实施方式可以为第二组装模块12通过第一下料机对钢珠的组装,第三组装模块13通过第二下料机对弹簧的组装,并且在立体臂的一侧位置设置第二滑块,工作台9的背部设置第四滑轨,这样方便工作台9的灵活升降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顺序为:第一组装模块15动作,第二组装模块12动作,第三组装模块13动作,第一模座1、第二模座2滑动组装动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