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合加工的刀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8058发布日期:2019-07-13 08:1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可复合加工的刀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可复合加工的刀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且需求频繁改型,特别是在宇航、造船、军事等领域所需的机械零件,精度要求高,形状复杂,批量小。加工这类产品需要经常改装或调整设备,普通机床或专用化程度高的自动化机床已不能适应这些要求。数控机床具有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它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测量和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是今后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数控机床加工是把刀具与工件的运动坐标分割成最小的单位量,即最小位移量。由数控系统根据工件程序的要求,使各坐标移动若干个最小位移量,从而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以完成零件的加工。在机械的生产中,目前还没有一种可复合加工的刀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复合加工的刀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可复合加工的刀杆,包括刀杆、第一锯片铣刀、第二锯片铣刀、衬套、帽盖、固定装置、刀具、紧固垫圈、固定螺栓、限位块,其特征在于刀具置于整个结构的最右端,刀具左端设置一个刀杆,刀杆贯穿整个结构,刀杆与刀具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固定装置,刀杆的右部外围设置一个帽盖,帽盖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限位块,帽盖左侧有一个第二锯片铣刀,第二锯片铣刀的左侧设置一个第一锯片铣刀,第一锯片铣刀与第二锯片铣刀之间的刀杆外围设置一个衬套,第一锯片铣刀和第二锯片铣刀中间均设置一个固定螺栓,第一锯片铣刀的左端中间设置一个紧固垫圈。第一锯片铣刀与第二锯片铣刀尺寸相同,紧固垫圈通过填充空隙来加固结构的连接紧密性,固定螺栓的个数为两个,帽盖与刀杆采用固定连接,刀具与刀杆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刀杆来贯穿整个结构,起到稳固支撑作用,紧固垫圈用于填充空隙,提高刀杆与第一锯片铣刀的连接紧密性,使得结构更牢固,利用固定螺栓来连接固定第一锯片铣刀与第二锯片铣刀,进而保障其与刀杆连接牢固,且能选择性加装衬套,利用帽盖来固定第二锯片铣刀,固定装置用于连接贯穿出的刀杆与刀具,限位块辅以固定卡紧刀杆,避免刀杆位移,且刀杆前端能安装固定钻头或丝攻等刀具,进而实现了钻孔、攻牙、镗孔等功能,同时还能实现锯片侧铣平面、剖沟槽、端面凹凸圆弧等功能,适应范围广,解决了刀位不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牢固耐用,且各构件连接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刀杆,2—第一锯片铣刀,3—第二锯片铣刀,4—衬套,5—帽盖,6—固定装置,7—刀具,8—紧固垫圈,9—固定螺栓,1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可复合加工的刀杆,包括刀杆1、第一锯片铣刀2、第二锯片铣刀3、衬套4、帽盖5、固定装置6、刀具7、紧固垫圈8、固定螺栓9、限位块10,其特征在于刀具7置于整个结构的最右端,刀具7左端设置一个刀杆1,刀杆1贯穿整个结构,刀杆1与刀具7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固定装置6,刀杆1的右部外围设置一个帽盖5,帽盖5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限位块10,帽盖5左侧有一个第二锯片铣刀3,第二锯片铣刀3的左侧设置一个第一锯片铣刀2,第一锯片铣刀2与第二锯片铣刀3之间的刀杆1外围设置一个衬套4,第一锯片铣刀2和第二锯片铣刀3中间均设置一个固定螺栓9,第一锯片铣刀2的左端中间设置一个紧固垫圈8。第一锯片铣刀2与第二锯片铣刀3尺寸相同,紧固垫圈8通过填充空隙来加固结构的连接紧密性,固定螺栓9的个数为两个,帽盖5与刀杆1采用固定连接,刀具7与刀杆1通过固定装置6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刀杆1来贯穿整个结构,起到稳固支撑作用,紧固垫圈8用于填充空隙,提高刀杆1与第一锯片铣刀2的连接紧密性,使得结构更牢固,利用固定螺栓9来连接固定第一锯片铣刀2与第二锯片铣刀3,进而保障其与刀杆1连接牢固,且能选择性加装衬套4,利用帽盖5来固定第二锯片铣刀3,固定装置6用于连接贯穿出的刀杆1与刀具7,限位块10辅以固定卡紧刀杆1,避免刀杆1位移,且刀杆1前端能安装固定钻头或丝攻等刀具7,进而实现了钻孔、攻牙、镗孔等功能,同时还能实现锯片侧铣平面、剖沟槽、端面凹凸圆弧等功能,适应范围广,解决了刀位不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牢固耐用,且各构件连接灵活的特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