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筒车削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7652发布日期:2019-08-20 23:2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缸筒车削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缸筒车削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缸筒的加工都是先将缸筒内孔珩磨好,再进行缸筒的长短,倒角,螺纹等车削加工。如图1所示,现有缸筒6筒壁的厚度较薄,在车床上装夹时容易使缸筒6筒壁变形,使缸筒6在端部加工内阶孔时容易产生喇叭口等变形问题,难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筒车削加工工装,它能够对缸筒进行稳定的装夹,减小缸筒筒壁的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缸筒车削加工工装,包括依次同轴固接的插杆、连接杆以及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内活动连接有圆台状的调节块,所述限位管的内部形状与调节块相适配,所述限位管的管壁上沿其轴线开设有多个调节槽;所述调节块上穿设有顶紧件,所述顶紧件通过与连接杆螺纹配合驱使调节块朝向限位管内部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槽使限位管的管壁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弹片。缸筒加工时,先将插杆装夹在机床上,然后将缸筒套设在连接杆上,然后旋转顶紧件,顶紧件朝向限位管的内部移动,使调节块同步朝向限位管的内部移动,调节块的锥面对限位管的内壁施加压力,使限位管的弹片逐渐向外挤压,弹片的压力作用在缸筒内壁上,从而将缸筒夹紧固定在连接杆上,实现缸筒的固定,然后对缸筒的端部进行车削处理。整个过程方便快捷,且不会对缸筒的筒壁施加夹持力,避免了缸筒筒壁发生变形,保证了缸筒的生产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紧件包括顶杆和端帽,所述顶杆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为光杆,所述端帽固定在顶杆光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与限位管连通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杆的螺纹端与螺纹孔螺纹配合,使顶杆沿连接杆的轴线进行移动,端帽同步运动对调节块施加压力,从而驱使调节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沉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头孔能够将端帽隐藏,避免造成位置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块远离限位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径小于限位管的内径;所述连接环的外周面上布置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时,通过连接环手动将调节块从限位管中拔出即可,更加快捷方便;连接环的外径小于限位管的内径,避免连接环对调节块的位移造成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管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插杆的直径大于限位管的直径,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限位管同直径的支撑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与连接杆之间形成台阶,台阶对缸筒进行支撑,防止其轴向上发生位移,保证缸筒加工时的稳定性。支撑台与限位管配合能够在径向上对缸筒进行限位,从而使缸筒能稳定的支撑在连接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的端部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使支撑台与连接杆平滑过渡,使缸筒套设在连接杆上的过程更方便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增大了支撑台与缸筒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缸筒不容易发生转动,从而提高缸筒加工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层使弹片挤压缸筒内壁时对缸筒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发生磨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加工工装能够将缸筒快速安装定位,且不会造成筒壁变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精度;

2、通过在调节块上设置连接环,拆卸缸筒时,手动将调节块从限位管中拔出即可,过程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缸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杆;2、连接杆;21、支撑台;3、限位管;31、调节槽;32、弹片;4、调节块;41、通孔;42、沉头孔;43、连接环;44、凸起;5、顶紧件;51、顶杆;52、端帽;6、缸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缸筒车削加工工装,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同轴固接的插杆1、连接杆2以及限位管3,插杆1、连接杆2和限位管3一体成型,其中限位管3的直径大于连接杆2的直径、插杆1的直径大于限位管3的直径,插杆1与连接杆2之间形成台阶;限位管3的外径与缸筒6的内径相适配,连接杆2靠近插杆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台21,支撑台21与限位管3同直径,支撑台21面向限位管3的一端倒角设置,使支撑台21与连接杆2平滑过渡。

如图2所示,限位管3的管壁上沿其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调节槽31,调节槽31将限位管3背离连接杆2的一端贯穿,从而使限位管3的管壁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弹片32,限位管3内滑移连接有外形呈圆台状的调节块4,调节块4的小端朝向限位管3的内部;相应的,限位管3内部的形状与调节块4相适配,使调节块4与限位管3的内壁相贴合。

如图2所示,调节块4的中部沿轴线贯穿开设有通孔41,调节块4大端的端面上还设置有沉头孔42,调节块4上通过通孔41穿设有顶紧件5,顶紧件5包括顶杆51和端帽52,顶杆51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为光杆,端帽52固接在顶杆51光杆的一端,端帽52背离顶杆51的一侧设有内六角沉孔。连接杆2与限位管3连接的一端,其端面上开设有与限位管3内部连通的螺纹孔。顶紧件5的顶杆51穿过调节块4的通孔41,端帽52位于其沉头孔42中,顶杆51设有外螺纹的端部与连接杆2的螺纹孔螺纹配合。

缸筒6加工时,先将插杆1装夹在机床上,然后将缸筒6套设在连接杆2上,缸筒6一端抵靠在插杆1与连接杆2之间的台阶上,另一端超过连接杆2,将支撑台21和限位管3包覆在其内部,台阶在轴向上对缸筒6进行稳定的支撑,而支撑台21与限位管3配合能够在径向上对缸筒6进行限位,从而使缸筒6能稳定的支撑在连接杆2上;然后旋转顶紧件5,顶紧件5朝向限位管3的内部移动,通过端帽52与沉头孔42的抵压配合,使调节块4同步朝向限位管3的内部移动,调节块4的锥面对限位管3的内壁施加压力,使限位管3上的弹片32逐渐向外挤压,弹片32的压力作用在缸筒6内壁上,从而将缸筒6夹紧固定在连接杆2上,实现缸筒6的固定,然后对缸筒6的端部进行车削处理。整个过程方便快捷,且不会对缸筒6的筒壁施加夹持力,避免了缸筒6筒壁发生变形,保证了缸筒6的生产精度。

缸筒6加工完进行拆卸时,需要使限位管3的弹片32复位,减小其对缸筒6的挤压力,使缸筒6能够流畅取下。但在实际操作中,反向转动顶紧件5,顶紧件5与调节块4分离,弹片32对通过自身的弹力挤压调节块4朝向远离限位管3的方向移动,而弹片32驱使调节块4移动的位移量有限,使弹片32对缸筒6仍存在一定的作用力,使得缸筒6拆卸时较为费力;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调节块4大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环43,连接环43的外周面上均匀布置有凸起44,拆卸时,通过连接环43手动将调节块4从限位管3中拔出即可,更加快捷方便。连接环43的外径小于限位管3的内径,避免连接环43对调节块4的位移造成干涉。

在支撑台21的外周面上布置有防滑纹(图中未显示),增大了支撑台21与缸筒6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缸筒6不容易发生转动,从而提高缸筒6加工时的稳定性。限位杆的外周面上布置有一层由聚氨酯制成的防护层,使弹片32挤压缸筒6内壁时对缸筒6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发生磨损。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