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孔外翻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520发布日期:2019-07-06 12:37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孔外翻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状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孔外翻边装置。



背景技术:

翻制直边孔是一种传统的钣金成形工艺,但是以往的翻孔工艺存在模具结构复杂和尺寸较大,并且很难实现在具有复杂封闭曲面结构上向外翻孔,此外还存在预制孔和翻孔工序需要分开进行等诸多问题,开孔外翻边如图4所示。

中国实用新型CN201721888962.0公开了一种管件管壁外翻孔顶出装置,在管件外壁外翻孔中心线处设有上盖和底座,并通过紧固螺栓将管件外壁夹持固定,外翻孔中心线上管件内部设置圆柱体横截面垂直布置的缸体,缸体的上部设有环形压盖,缸体的内部装有活塞,活塞穿过压盖挤压管件,活塞的顶端设有定位杆穿透管件预开孔,活塞环周设有密封环,缸体的圆柱体横截面侧部设有液压机构的回程油路和顶出油路。本实用新型需要成形设备配备相应的周向和轴向立体协同运动才能实现,而且需要设备伸入管材内部进行顶外翻孔操作,无法应用于各种外部形状不规则的管材,适用性不强。现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外翻孔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外部形状不规则的管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开孔外翻边装置,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传统设备难以对各种外部形状不规则的管材进行开孔外翻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孔外翻边装置,包括:工作台、管件夹具、外翻边机构和推进机构,工作台上安装有管件夹具,所述管件夹具用于定位夹紧管件,工作台上背离管件夹具的一端安装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连接有外翻边机构,推进机构用于带动外翻边机构相对工作台在远离或靠近被夹具夹紧的管件方向上运动,所述外翻边机构用于使管件上的开孔形成外翻边;

所述外翻边机构包括:旋转驱动装置、纵向驱动装置、翻边部,旋转驱动装置安装在推进机构输出端,旋转驱动装置内部设置有纵向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上设置有翻边部,翻边部能相对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在管件径向上运动,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用于推动翻边部相对旋转驱动装置输出端挤压开孔内壁,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翻边部和纵向驱动装置旋转。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旋转套伸入管件上的开孔内,气缸推动顶轴使得旋转套上安装有的滚珠向旋转套套筒外壁凸起,旋转套旋转进给的同时启动推进机构向管件外抽出旋转套,此时滚珠挤压管件开孔的内壁向管件外翻,形成外翻边,本装置设置在管件外部对管件加工形成外翻边,能够适用于各种形状的管件,应用更加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件开孔翻边前后示意图,a为翻边前示意图,b为翻边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件夹具示意图;

图4为开孔外翻边效果示意图。

标号说明:工作台1、管件2、管件夹具3、外翻边机构4、推进机构5、旋转驱动装置41、纵向驱动装置42、翻边部43、液压缸51、液压杆52、滑轨53、安装座54、旋转套411、顶轴421、气缸422、滚珠431、珠槽432、龙门架31、升降液压缸32、升降液压杆33、上端夹具34、下端夹具35、支撑台36、开孔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孔外翻边装置,包括:工作台1、管件2夹具、外翻边机构4和推进机构5,工作台1上安装有管件2夹具,所述管件2夹具用于定位夹紧管件2,工作台1上背离管件2夹具的一端安装有推进机构5,所述推进机构5连接有外翻边机构4,推进机构5用于带动外翻边机构4相对工作台1在远离或靠近被夹具夹紧的管件2方向上运动,所述外翻边机构4用于使管件2上的开孔37形成外翻边;

所述外翻边机构4包括:旋转驱动装置41、纵向驱动装置42、翻边部43,旋转驱动装置41安装在推进机构5输出端,旋转驱动装置41内部设置有纵向驱动装置42,旋转驱动装置41输出端上设置有翻边部43,翻边部43能相对旋转驱动装置41输出端在管件2径向上运动,所述纵向驱动装置42用于推动翻边部43相对旋转驱动装置41输出端挤压开孔37内壁,旋转驱动装置41用于驱动翻边部43和纵向驱动装置42旋转。

为了更加精确控制外翻边机构4的运动轨迹,所述推进机构5包括液压缸51、液压杆52、滑轨53和安装座54,所述滑轨53安装在工作台1上,滑轨53上安装有安装座54,所述安装座54能够在滑轨53内水平滑动,所述安装座54背离夹具的面连接有液压杆52,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液压缸51控制液压杆52带动安装座54在滑轨53内前进或后退,所述安装座54上安装有外翻边机构4。利用安装座54在滑轨53内滑动使得外翻边机构4水平移动更加平滑,采用液压杆52推拉能够精确控制外翻边机构4移动的位置使得外翻边机构4不会碰到管件2其他位置从而损伤管件2。

为了更好的实现纵向驱动装置42在旋转驱动装置41内的安装,且纵向驱动装置42能够有足够的推力作用于翻边部43,使得翻边能够挤压管件2开孔37内壁外翻,所述纵向驱动装置42包括:顶轴421和气缸422,所述旋转驱动装置41输出端安装有旋转套411,翻边部43安装在所述旋转套411上,所述旋转套411内伸入有顶轴421,顶轴421与旋转驱动装置41内设置的气缸422连接,所述气缸422用于驱动顶轴421在与旋转套411中心线平行的方向上运动,顶轴421作用于所有翻边部43,以驱动翻边部43挤压管件2的开孔37内壁外翻。顶轴421在旋转套411内外伸出时,推动安装在旋转套411上的翻边在旋转套411径向上运动,旋转套411从管件2内抽出时,翻边部43挤压管件2开孔37内壁外翻形成外翻边。

为了实现翻边部43能够在顶轴421的推力作用下仅能在旋转套411径向上运动,每一翻边部43均包括:滚珠431,所述旋转套411上设置有容纳滚珠431的珠槽432,所述珠槽432内壁限制滚珠431与旋转套411脱离,滚珠431能在顶轴421推力作用下相对旋转套411在旋转套411径向上运动直至冒出一部分球面于旋转套411套管外壁。

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管件2的定位夹紧效果,所述管件2夹具包括:龙门架31、升降液压缸32、升降液压杆33、上端夹具34和下端夹具35,所述龙门架31安装在工作台1上,龙门架31下方安装有由支撑台36支撑的下端夹具35,所述龙门架31顶部安装有升降液压缸32,升降液压缸32的正下方通过升降液压杆33连接有上端夹具34,所述上端夹具34能在升降液压杆33的带动下升降,所述上端夹具34和下端夹具35与管件2的接触面均为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能与管件2外壁贴合紧密。

已经开好孔的管件夹紧在管件夹具内,推进机构推动外翻边机构向管件运动,直至旋转驱动机构输出端设置的旋转套伸入管件上的开孔内,启动气缸推动顶轴使得旋转套上安装有的滚珠向旋转套套筒外壁凸起,推进机构带动外翻边机构回退,此时滚珠挤压管件开孔的内壁向管件外翻,形成外翻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