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贯通地线表面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182发布日期:2019-08-07 02:3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贯通地线表面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贯通地线维修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贯通地线断线表面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贯通地线生产过程中圆形绞线采用了拉拔式减径,既保证了绞线的外径尺寸公差,又提高了表面质量,节约了换规格的时间,提高了生产力;若贯通地线绞线断线后,需要在断线处用相同尺寸的单线接续,然后按照绞线节距缠绕至另一端接续,此时由于单线未经过拉拔模,在绞线表面凸出且弯曲,无法保证电力电缆生产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贯通地线表面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贯通地线表面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框体、设置于支撑框体内的上压轮和下压轮,所述下压轮通过第一转轴固定于支撑框体下部,上压轮通过升降调节装置设置于下压轮上方,所述上压轮可在支撑框体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压杆、连接于调节压杆下端的第二转轴、设置于第二转轴两端的滑块、设置于支撑框体两侧的导向槽,所述调节压杆穿过支撑框体顶部,并且调节压杆可相对支撑框体顶部上下移动,所述上压轮安装于第二转轴上,所述滑块位于导向槽内并且可沿导向槽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的轮面上设置有压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两端穿过支撑框体两侧,第一转轴可在支撑框体上沿第一转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用于上压轮和下压轮的轮面对准;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体侧部为可开合结构,方便上压轮的拆卸维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压轮和下压轮的滚压作用,对的贯通地线断线续接部的凸出、弯曲进行压平,修复过程快捷方便,修复后绞线稳定性好,使得修复后的贯通地线断线续接处表面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贯通地线表面修复装置,包括支撑框体1、设置于支撑框体1内的上压轮2和下压轮3,所述下压轮3通过第一转轴4固定于支撑框体1下部,上压轮2通过升降调节装置设置于下压轮3上方,所述上压轮2可在支撑框体1内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压杆5、连接于调节压杆5下端的第二转轴6、设置于第二转轴6两端的滑块7、设置于支撑框体1两侧的导向槽8,所述调节压杆5穿过支撑框体1顶部,并且调节压杆5可相对支撑框体1顶部上下移动,所述上压轮2安装于第二转轴6上,所述滑块7位于导向槽8内并且可沿导向槽8移动;所述上压轮2和下压轮3的轮面上设置有压槽9;所述第一转轴4两端穿过支撑框体1两侧,第一转轴4可在支撑框体1上沿第一转轴4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框体1侧部为可开合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贯通地线断线表面修复时,对贯通地线断线的端头与单线续接,将贯通地线断线放置于下压轮3的压槽9上,调节压杆5带动上压轮2朝向下压轮3上下压,使力缆断线位于上压轮2和下压轮3的压槽9之间,拉动贯通地线断线,使上压轮2和下压轮3在贯通地线断线的续接处往复压滚,将贯通地线断线的续接点的凸出部挤入断股绞线中并将弯曲部进行压平,完成贯通地线断线续接表面修复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