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9672发布日期:2019-08-31 02:2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零部件的形状越来越复杂,加工难度也逐渐增大,尤其焊接工艺,影响因素很多容易受工人的熟练程度影响,并且对于复杂零件的加工制造需要增加后期检测过程,用来保证加工零件的质量,通常工厂中采用昂贵的检测设备对复杂工件进行尺寸检测,例如三维坐标检测仪以及激光传感器等,机床接油槽形状复杂,并且对形状尺寸要求较高,但是在对机床接油槽进行焊接生产和尺寸角度检查时,由于部件形状复杂,焊接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基准面不易定位,只能使用三维坐标检测仪进行逐个尺寸排查,检查工序繁琐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以解决机床接油槽焊接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检查工序繁琐耗时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平面、纵向定位板、底部限位支撑、前侧定位板、左侧仿形限位板、第一固定加强筋、背部定位板、第二固定加强筋、圆弧仿形限位板、第一定位加强板、第三固定加强筋、第二定位加强板、右侧定位板、右侧仿形限位板和肋板,所述基准平面表面通过卡槽定位焊接有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和所述前侧定位板,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和所述前侧定位板首尾相接并且呈°角布置,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顶部为折线形有高度变化,左侧仿形限位板顶部高度较高的一侧定位焊接有所述背部定位板,所述背部定位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背部定位板相互平行安装,所述纵向定位板定位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上表面,所述纵向定位板与所述前侧定位板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二固定加强筋和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均定位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相互平行布置,所述第二固定加强筋夹在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中间,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顶部焊接有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数量为八个两个一组共分为四组,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两两平行布置,每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中间焊接有所述第三固定加强筋,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顶部焊接有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上表面,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与所述前侧定位板平行布置,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顶部为折线形,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顶部较高的一侧垂直焊接有两个所述右侧定位板,两个所述右侧定位板相互平行布置。

可选的,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外侧焊接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加强筋,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加强筋相互平行排布,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外侧焊接有四个所述肋板,四个所述肋板相互平行布置。

可选的,所述基准平面形状为方形,上表面加工有条形孔槽。

可选的,所述前侧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和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表面加工有条形通孔和圆形通孔。

可选的,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呈圆弧形排布,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中间加工有条形通孔。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包括基准平面、纵向定位板、底部限位支撑、前侧定位板、左侧仿形限位板、第一固定加强筋、背部定位板、第二固定加强筋、圆弧仿形限位板、第一定位加强板、第三固定加强筋、第二定位加强板、右侧定位板、右侧仿形限位板和肋板,所述第二固定加强筋对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起到加固的作用,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和所述纵向定位板采用仿形工艺加工,可以固定焊接单件的纵向角度位置,所述底部限位支撑可以定位部件的垂直焊接位置,焊接时使用螺栓将焊接零件固定于工装之上,定位完成后对部件进行焊接,当对工件进行焊接时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和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不易晃动,针对机床接油槽使用仿形工艺,模拟设计出焊接工装,并根据部件公差标准在工装上留出检测公差余量,方便检察院判定部件是否合格,使用时将焊接工装移至焊接工位,将焊接部件放置于焊接工装之上,依靠圆弧仿形限位板的元弧度对工件进行定位,依靠左侧仿形限位板、右侧仿形限位板上的孔通过螺栓定位圆弧部件的焊接位置,并且可以检测圆弧部件弧度尺寸是否合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的主视图。

图示说明:1-基准平面;2-纵向定位板;3-底部限位支撑;4-前侧定位板;5-左侧仿形限位板;6-第一固定加强筋;7-背部定位板;8-第二固定加强筋;9-圆弧仿形限位板;10-第一定位加强板;11-第三固定加强筋;12-第二定位加强板;13-右侧定位板;14-右侧仿形限位板;15-肋板。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包括基准平面1、纵向定位板2、底部限位支撑3、前侧定位板4、左侧仿形限位板5、第一固定加强筋6、背部定位板7、第二固定加强筋8、圆弧仿形限位板9、第一定位加强板10、第三固定加强筋11、第二定位加强板12、右侧定位板13、右侧仿形限位板14和肋板15,所述基准平面1表面通过卡槽定位焊接有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和所述前侧定位板4,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14和所述纵向定位板2采用仿形工艺加工,可以固定焊接单件的纵向角度位置,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和所述前侧定位板4首尾相接并且呈90°角布置,所述底部限位支撑3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1的中心,所述底部限位支撑3可以定位部件的垂直焊接位置,焊接时使用螺栓将焊接零件固定于工装之上,定位完成后对部件进行焊接,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顶部为折线形有高度变化,左侧仿形限位板5顶部高度较高的一侧定位焊接有所述背部定位板7,所述背部定位板7数量为两个,所述背部定位板7用来对工件进行定位装夹,两个所述背部定位板7相互平行安装,所述纵向定位板2定位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1上表面,所述纵向定位板2与所述前侧定位板4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二固定加强筋8和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均定位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相互平行布置,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对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9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固定加强筋8夹在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中间,所述第二固定加强筋8对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起到加固的作用,当对工件进行焊接时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和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9不易晃动,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顶部焊接有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9,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12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12数量为八个两个一组共分为四组,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12两两平行布置,每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12中间焊接有所述第三固定加强筋11,所述第二定位加强板12顶部焊接有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9,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14焊接于所述基准平面1上表面,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14与所述前侧定位板4平行布置,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14顶部为折线形,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14顶部较高的一侧垂直焊接有两个所述右侧定位板13,两个所述右侧定位板13相互平行布置,使用时将焊接工装移至焊接工位,将焊接部件放置于焊接工装之上,依靠圆弧仿形限位板9的元弧度对工件进行定位,依靠左侧仿形限位板5、右侧仿形限位板14上的孔通过螺栓定位圆弧部件的焊接位置,并且可以检测圆弧部件弧度尺寸是否合格。

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外侧焊接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加强筋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加强筋6相互平行排布,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外侧焊接有四个所述肋板15,四个所述肋板15相互平行布置,所述肋板15对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起到加固作用,当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受力时不易变形,使得焊接工装更加可靠。

所述基准平面1形状为方形,上表面加工有条形孔槽,条形槽用来对所述基准平面1上边的零件进行定位焊接。

所述前侧定位板4、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14和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表面加工有条形通孔和圆形通孔,条形通孔和圆形通孔用来对焊接工件进行定位。

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9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9呈圆弧形排布,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9中间加工有条形通孔,通过仿形工艺制作,使用激光切割机切割单件,单件间通过卡槽进行拼装焊接制作,完成后进行涂装防锈处理。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一种机床接油槽焊接工装,包括基准平面1、纵向定位板2、底部限位支撑3、前侧定位板4、左侧仿形限位板5、第一固定加强筋6、背部定位板7、第二固定加强筋8、圆弧仿形限位板9、第一定位加强板10、第三固定加强筋11、第二定位加强板12、右侧定位板13、右侧仿形限位板14和肋板15,所述第二固定加强筋8对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起到加固的作用,所述左侧仿形限位板5、所述右侧仿形限位板14和所述纵向定位板2采用仿形工艺加工,可以固定焊接单件的纵向角度位置,所述底部限位支撑3可以定位部件的垂直焊接位置,焊接时使用螺栓将焊接零件固定于工装之上,定位完成后对部件进行焊接,当对工件进行焊接时所述第一定位加强板10和所述圆弧仿形限位板9不易晃动,针对机床接油槽使用仿形工艺,模拟设计出焊接工装,并根据部件公差标准在工装上留出检测公差余量,方便检察院判定部件是否合格,使用时将焊接工装移至焊接工位,将焊接部件放置于焊接工装之上,依靠圆弧仿形限位板9的元弧度对工件进行定位,依靠左侧仿形限位板5、右侧仿形限位板14上的孔通过螺栓定位圆弧部件的焊接位置,并且可以检测圆弧部件弧度尺寸是否合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