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末端大齿轮两侧倒角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8873发布日期:2019-05-17 22:0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末端大齿轮两侧倒角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末端大齿轮两侧倒角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参见图1-2,现有一种末端大齿轮(n),该末端大齿轮(n)轴心设有一圈内齿(n-1),该末端大齿轮(n)外壁轴向一端设有一圈外锥齿(n-2)。而该末端大齿轮(n)用于装配在汽车或拖拉机的前后驱动桥上,也可分别叫前末端大齿轮和后末端大齿轮。

而目前在对末端大齿轮(n)加工时,该末端大齿轮(n)的所述内齿(n-1)轴向两侧需要倒角加工以获得两个第一倒角(n-11,n-12),同时该外锥齿(n-2)径向内端需要倒角加工以获得第二倒角(n-21)。

而现有倒角机在倒角加工时,一次装夹加工一个倒角,同时在对另一侧倒角时,需要人工辅助翻面操作,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不能连续作业,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末端大齿轮两侧倒角加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末端大齿轮两侧倒角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料槽(1)、翻面弧形通道(2)、第二导料槽(3)、第一夹紧机构(4)、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第一倒角机(6)、第二夹紧机构(7)、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及第二倒角机(9);所述第一导料槽(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料槽(1)用于其内的末端大齿轮(n)向下导向送料;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料槽(1)中部,该第一夹紧机构(4)用于对所述第一导料槽(1)内的末端大齿轮(n)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一倒角机(6)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位置对应,该第一倒角机(6)用于对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所夹紧的所述末端大齿轮(n)第一侧倒角加工;所述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料槽(1)下部,所述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用于对所述第一导料槽(1)内的末端大齿轮(n)进行阻挡或放行;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上端与所述第一导料槽(1)下端连接,该第二导料槽(3)倾斜设置且该第二导料槽(3)上端与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下端连接,该第一导料槽(1)下端内的末端大齿轮(n)可经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翻面后再运动到所述第二导料槽(3)上端内,所述第二导料槽(3)用于其内的末端大齿轮(n)向下导向送料;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料槽(3)中部,该第二夹紧机构(7)用于对所述第二导料槽(3)内的末端大齿轮(n)夹紧或松开;所述第二倒角机(9)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位置对应,该第二倒角机(9)用于对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所夹紧的所述末端大齿轮(n)第二侧倒角加工;所述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料槽(3)下部,所述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用于对所述第二导料槽(3)内的末端大齿轮(n)进行阻挡或放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料槽(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料槽口段(1-1)、第一中间槽口段(1-2)及第一出料槽口段(1-3);该第一进料槽口段(1-1)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外挡板(1-4),该第一外挡板(1-4)用于使所述第一进料槽口段(1-1)内的末端大齿轮(n)保持向下导向送料;该第一中间槽口段(1-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夹紧机构避位缺口(1-21)和第一阻挡放行机构避位缺口(1-22);该第一中间槽口段(1-2)的槽底面设有第一排屑通孔(1-23)。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包括两个第一气缸(4-1)和两个第一夹块(4-2),该两个第一夹块(4-2)相对设置且对称位于所述第一导料槽(1)两侧,该两个第一气缸(4-1)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4-2)连接,该两个第一夹块(4-2)内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夹槽(4-21)。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包括第一支座(5-1)、第一摆动臂(5-2)及第二气缸(5-3);该第一支座(5-1)与第一导料槽(1)相对固定,该第一摆动臂(5-2)中部与第一支座(5-1)铰接,该第二气缸(5-3)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摆动臂(5-2)一端连接,该第一摆动臂(5-2)另一端上设有第一阻挡部(5-21),该第二气缸(5-3)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摆动臂(5-2)上第一阻挡部(5-21)进入或离开所述第一导料槽(1)。

优选地,所述第一倒角机(6)包括第一倒角机主体(6-1),该第一倒角机主体(6-1)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倒角刀具(6-2)。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料槽(3)上依次具有第二进料槽口段(3-1)、第二中间槽口段(3-2)及第二出料槽口段(3-3);该第二进料槽口段(3-1)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外挡板(3-4),该第二外挡板(3-4)用于使所述第二进料槽口段(3-1)内的末端大齿轮(n)保持向下导向送料;该第二中间槽口段(3-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夹紧机构避位缺口(3-21)和第二阻挡放行机构避位缺口(3-22);该第二中间槽口段(3-2)的槽底面设有第二排屑通孔(3-23)。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包括两个第三气缸(7-1)和两个第二夹块(7-2);该两个第二夹块(7-2)相对设置且对称位于所述第二导料槽(3)两侧,该两个第三气缸(7-1)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夹块(7-2)连接,该两个第二夹块(7-2)内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夹槽(7-21)。

优选地,所述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包括第二支座(8-1)、第二摆动臂(8-2)及第四气缸(8-3);该第二支座(8-1)与第二导料槽(3)相对固定,该第二摆动臂(8-2)中部与第二支座(8-1)铰接,该第四气缸(8-3)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摆动臂(8-2)一端连接,该第二摆动臂(8-2)另一端上设有第二阻挡部(8-21),该第四气缸(8-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摆动臂(8-2)上第二阻挡部(8-21)进入或离开所述第二导料槽(3)。

优选地,所述第二倒角机(9)包括第二倒角机主体(9-1),该第二倒角机主体(9-1)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二倒角刀具(9-2)。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料槽(1)倾斜角度为30-60°;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弧度为120~150°;所述第二导料槽(3)与所述第一导料槽(1)倾斜角度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实现连续自动生产,不需要人工装夹、翻面等操作;同时可实现对末端大齿轮两侧分别倒角加工,可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末端大齿轮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一种末端大齿轮的立体图(翻面看时)。

图3是本发明在工作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在工作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在工作状态时的立体图(朝另外方向看时)。

图7是图6中b处放大图。

图8是第一导料槽、第一夹紧机构、第一阻挡放行机构及第一倒角机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c处放大图。

图10是第一导料槽、第一夹紧机构及第一阻挡放行机构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一导料槽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一倒角刀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12,一种末端大齿轮两侧倒角加工设备,其包括第一导料槽1、翻面弧形通道2、第二导料槽3、第一夹紧机构4、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第一倒角机6、第二夹紧机构7、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及第二倒角机9。

参见图4-5,所述第一导料槽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料槽1用于其内的末端大齿轮n向下导向送料。

参见图4-5,具体地,该第一导料槽1的槽口宽度与末端大齿轮n外形直径相匹配。由于第一导料槽1倾斜设置,当该末端大齿轮n在所述第一导料槽1内不受阻挡时,可受到重量作用而自由地有序并向下导向送料。

参见图4、5和11,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料槽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料槽口段1-1、第一中间槽口段1-2及第一出料槽口段1-3;该第一进料槽口段1-1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外挡板1-4。由于该第一外挡板1-4对第一导料槽1内末端大齿轮n外挡限位,因此该第一外挡板1-4可使所述第一进料槽口段1-1内的末端大齿轮n保持向下导向送料,同时可保证末端大齿轮n在被第一夹紧机构4夹紧后的位置精度,利于该第一倒角机6第一侧倒角深度控制,且也保证了各末端大齿轮n第一侧倒角后加工深度(或大小)的一致性。

其中,该第一中间槽口段1-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夹紧机构避位缺口1-21。

其中,该两个第一夹紧机构避位缺口1-21分别用于供两个第一夹块4-2夹紧或松开运动时正常通过并避位。

其中,该第一中间槽口段1-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阻挡放行机构避位缺口1-22。该第一阻挡放行机构避位缺口1-22用于所述第一摆动臂5-2在阻挡或者放行时转动避位。

该第一中间槽口段1-2的槽底面设有第一排屑通孔1-23。该第一排屑通孔1-23用于将该末端大齿轮n在第一侧倒角加工时掉落的切屑自动排出,可避免切屑在所述第一导料槽1的第一中间槽口段1-2内堆积而影响正常其内的末端大齿轮n夹紧、倒角加工及导向送料,可利于连续生产。

参见图4-5和8-10,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料槽1中部,该第一夹紧机构4用于对所述第一导料槽1内的末端大齿轮n夹紧或松开。该第一夹紧机构4将所述第一导料槽1内的末端大齿轮n夹紧后再通过启动第一倒角机6对末端大齿轮n第一侧倒角(倒角n-11或/和n-21))加工,加工完成后,可再松开第一导料槽1内的所述末端大齿轮n,放行后会沿倾斜第一导料槽1的第一出料槽口段1-3继续向下送料运动,而所述第一进料槽口段1-1内未加工的末端大齿轮n向下自动补位到所述第一中间槽口段1-2内。

参见图4-5和8-10,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包括两个第一气缸4-1和两个第一夹块4-2,该两个第一夹块4-2相对设置且对称位于所述第一导料槽1两侧,该两个第一气缸4-1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夹块4-2连接,该两个第一夹块4-2内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夹槽4-21。在夹紧时,该两个第一气缸4-1同时带动所述两个第一夹块4-2靠近运动,该两个第一夹槽4-21不断靠近而将位于第一导料槽1中部第一中间槽口段1-2内的末端大齿轮n对称夹紧,同时该末端大齿轮n夹紧位置被精确定位,然后可启动第一倒角机6并实现对末端大齿轮n第一侧倒角加工。

参见图4-5和8-10,所述第一倒角机6与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位置对应,该第一倒角机6用于对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所夹紧的所述末端大齿轮n第一侧倒角加工。

参见图4-5和8-12,优选地,所述第一倒角机6包括第一倒角机主体6-1,该第一倒角机主体6-1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倒角刀具6-2。当所述第一导料槽1上第一中间槽口段1-2内的一个末端大齿轮n被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夹紧时,该第一倒角刀具6-2正好位于该末端大齿轮n的上方,所述该第一倒角机主体6-1带动所述第一倒角刀具6-2旋转并向下进给运动,以实现对第一导料槽1内的末端大齿轮n第一侧倒角加工。

具体地,所述第一倒角机主体6-1和第一倒角刀具6-2可采用现有结构或直接市场购买,由于属于现有技术,故而不赘述。

所述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料槽1下部,所述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用于对所述第一导料槽1内的末端大齿轮n进行阻挡或放行。

参见图4-5和8-10,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包括第一支座5-1、第一摆动臂5-2及第二气缸5-3;该第一支座5-1与第一导料槽1相对固定,该第一摆动臂5-2中部与第一支座5-1铰接,该第二气缸5-3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摆动臂5-2一端铰接,该第一摆动臂5-2另一端上设有第一阻挡部5-21,该第二气缸5-3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摆动臂5-2上第一阻挡部5-21进入或离开所述第一导料槽1内。在第一夹紧机构4夹紧工作前,该第二气缸5-3带动所述第一摆动臂5-2在第一支座5-1上转动,该第一摆动臂5-2上第一阻挡部5-21进入所述第一导料槽1内,进而阻挡所述第一导料槽1上第一中间槽口段1-2内的末端大齿轮n,并对第一夹紧机构4所夹紧位置的一个末端大齿轮n定位,然后可启动第一夹紧机构4工作而将一个末端大齿轮n夹紧。而当该第一夹紧机构4夹紧的末端大齿轮n第一侧经第一倒角机6加工完成后,该第一夹紧机构4松开末端大齿轮n,同时该第二气缸5-3带动所述第一摆动臂5-2在第一支座5-1上反向转动,该第一摆动臂5-2上第一阻挡部5-21离开所述第一导料槽1而对第一中间槽口段1-2内的末端大齿轮n放行,使已加工后的末端大齿轮n向下离开第一夹紧机构4夹紧位置处,同时未加工的末端大齿轮n下行补位到所述第一夹紧机构4夹紧位置处,以实现精确控制一个个地连续依次有序加工。

参见图3-5,其中,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上端与所述第一导料槽1下端连接,该第二导料槽3倾斜设置且该第二导料槽3上端与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下端连接,该第一导料槽1下端内的末端大齿轮n可经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翻面后再运动到所述第二导料槽3上端内,所述第二导料槽3用于其内的末端大齿轮n向下导向送料。参见图3,当该末端大齿轮n从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内通过后,该末端大齿轮n已倒角加工的第一侧会翻面为朝下,同时而该末端大齿轮n未加工的第二侧会翻面为朝上。该翻面弧形通道2可实现该末端大齿轮n的自动翻面,不需要人工操作。

具体地,该第二导料槽3的槽口宽度与末端大齿轮n外形直径相匹配。由于第二导料槽3倾斜设置,当该末端大齿轮n在所述第二导料槽3内不受阻挡时,可受到重量作用而自由地有序并向下导向送料。

参见图3和6-7,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料槽3上依次具有第二进料槽口段3-1、第二中间槽口段3-2及第二出料槽口段3-3;该第二进料槽口段3-1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外挡板3-4。

该第二外挡板3-4用于使所述第二进料槽口段3-1内的末端大齿轮n保持向下导向送料;该第二中间槽口段3-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夹紧机构避位缺口3-21和第二阻挡放行机构避位缺口3-22;该第二中间槽口段3-2的槽底面设有第二排屑通孔3-23。由于该第二外挡板3-4对第二导料槽3内末端大齿轮n外挡限位,因此该第二外挡板3-4可使所述第二导料槽3上第二进料槽口段3-1内的末端大齿轮n保持向下导向送料,同时可保证末端大齿轮n在被第二夹紧机构7夹紧后的位置精度,利于该第二倒角机9第二侧倒角深度控制,且也保证了各末端大齿轮n第二侧倒角后加工深度(或大小)的一致性。

其中,该第二中间槽口段3-2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夹紧机构避位缺口3-21。

其中,该两个第二夹紧机构避位缺口3-21分别用于供两个第二夹块7-2夹紧或松开运动时正常通过并避位。

其中,该第二中间槽口段3-2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阻挡放行机构避位缺口3-22。该第二阻挡放行机构避位缺口3-22用于所述第二摆动臂8-2在阻挡或者放行时转动避位。

该第二中间槽口段3-2的槽底面设有第二排屑通孔3-23。该第二排屑通孔3-23用于将该末端大齿轮n在第二侧倒角加工时掉落的切屑自动排出,可避免切屑在所述第二导料槽3的第二中间槽口段3-2内堆积而影响正常其内的末端大齿轮n夹紧、倒角加工及导向送料,可利于连续生产。

参见图3和6-7,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料槽3中部,该第二夹紧机构7用于对所述第二导料槽3内的末端大齿轮n夹紧或松开。

其中,该第二夹紧机构7将所述第二导料槽3内的末端大齿轮n夹紧后再通过启动第二倒角机9对末端大齿轮n第二侧倒角(即倒角n-12)加工;而加工完成后,可再松开第二导料槽3内的所述末端大齿轮n,放行后会沿倾斜第二导料槽3的第二出料槽口段3-3继续向下送料运动,而所述第二进料槽口段3-1内未加工的末端大齿轮n向下自动补位到所述第二中间槽口段3-2内。

参见图3和6-7,优选地,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包括两个第三气缸7-1和两个第二夹块7-2;该两个第二夹块7-2相对设置且对称位于所述第二导料槽3两侧,该两个第三气缸7-1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夹块7-2连接,该两个第二夹块7-2内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夹槽7-21。在夹紧时,该两个第三气缸7-1同时带动所述两个第二夹块7-2靠近运动,该两个第二夹槽7-21不断靠近而将位于第二导料槽3中部第二中间槽口段3-2内的末端大齿轮n对称夹紧,同时该末端大齿轮n夹紧位置被精确定位,然后可启动第二倒角机9并实现对末端大齿轮n第二侧倒角加工。

其中,所述第二倒角机9与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位置对应,该第二倒角机9用于对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所夹紧的所述末端大齿轮n第二侧倒角加工。

优选地,所述第二倒角机9包括第二倒角机主体9-1,该第二倒角机主体9-1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二倒角刀具9-2。具体地,所述第二倒角机主体9-1和第二倒角刀具9-2可采用现有结构或直接市场购买,由于属于现有技术,故而不赘述。

当所述第二导料槽3上第二中间槽口段3-2内的一个末端大齿轮n被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夹紧时,该第二倒角刀具9-2正好位于该末端大齿轮n的上方,所述该第二倒角机主体9-1带动所述第二倒角刀具9-2旋转并向下进给运动,以实现对第二导料槽3内的末端大齿轮n第二侧倒角加工。

所述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料槽3下部,所述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用于对所述第二导料槽3内的末端大齿轮n进行阻挡或放行。

参见图3和6-7,优选地,所述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包括第二支座8-1、第二摆动臂8-2及第四气缸8-3;该第二支座8-1与第二导料槽3相对固定,该第二摆动臂8-2中部与第二支座8-1铰接,该第四气缸8-3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摆动臂8-2一端连接,该第二摆动臂8-2另一端上设有第二阻挡部8-21,该第四气缸8-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摆动臂8-2上第二阻挡部8-21进入或离开所述第二导料槽3。

参见图3和6-7,在第二夹紧机构7夹紧工作前,该四气缸8-3带动所述第二摆动臂8-2在第二支座8-1上转动,该第二摆动臂8-2上第二阻挡部8-21进入所述第二导料槽3内,进而阻挡所述第二导料槽3上第二中间槽口段3-2内的末端大齿轮n,并对第二夹紧机构7所夹紧位置的二个末端大齿轮n定位,然后可启动第二夹紧机构4工作而将一个末端大齿轮n夹紧。而当该第二夹紧机构7夹紧的末端大齿轮n第二侧经第二倒角机9加工后,该第二夹紧机构7再松开末端大齿轮n,同时该第二气缸8-3带动所述第二摆动臂8-2在第二支座8-1上反向转动,该第二摆动臂8-2上第二阻挡部8-21离开所述第二导料槽3而对第二中间槽口段3-2内的末端大齿轮n放行,使已加工后的末端大齿轮n向下离开第二夹紧机构7夹紧位置处,同时未加工的末端大齿轮n下行补位到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夹紧位置处,以实现精确控制一个个地连续依次有序加工。

参见图3,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料槽1倾斜角度为30-60°;所述翻面弧形通道2弧度为120~150°;所述第二导料槽3与所述第一导料槽1倾斜角度相同。当该第一导料槽1和第二导料槽3内的末端大齿轮n在不受阻挡时,该末端大齿轮n可依次经第一导料槽1、翻面弧形通道2及第二导料槽3并自动向下导向送料运动,同时不需要人工送料、装夹及翻面操作,同时保证了生产时的有序、稳定及连续性。

优选地,该第一导料槽1、第一夹紧机构4、第一阻挡放行机构5及第一倒角机6组成第一加工单元;而该第二导料槽3、第二夹紧机构7、第二阻挡放行机构8及第二倒角机9组成第二加工单元;该第一加工单元和第二加工单元结构完全相同,工作原理一样。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