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类冲压弯管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5255发布日期:2019-06-22 01:0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类冲压弯管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管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类冲压弯管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管类的生产加工中,墩头加工、箍节加工和弯管加工是目前市面上极为常用的加工方法。目前市场上的墩头加工、箍节加工和弯管加工设备主要为单级设备,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人工完成,每完成一道工序需要对物料进行拾取、存储和运输,这样的生产方式生产成本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生产,生产成本高,设备和人员所占用的场地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类冲压弯管生产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管类冲压弯管生产线,其包括一管类上料机、设置在管类上料机之后的第一工作台、设置在第一工作台之后的弯管机以及设置在弯管机之后的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平台顶部设有冲压组件,所述第二工作台顶部设有并列布置的旋切组件、整形组件和倒角组件,以及设置在旋切组件、整形组件和倒角组件一侧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弯管机上方设置有龙门机械手。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组件包括冲压座和第一导柱,其中冲压座的一端活动设有第一夹紧模具,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冲压油缸,且活塞杆朝向第一夹紧模具;所述第一冲压油缸与第一夹紧模具的间隔处设置有第一导向座;所述第一导柱活动嵌入于第一导向座,且第一导柱长度方向与第一冲压油缸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导柱朝向第一夹紧模具一端固定设有冲压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座至少内嵌有两根相平行的第一导柱;所述冲压座固定设有与第一导柱相垂直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向座活动安装在第一导轨上,且第一导轨内侧设有相平行的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设有伺服电机,且与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向座底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冲压座上;所述第一夹紧模具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紧油缸和第二夹紧油缸,且第一夹紧油缸和第二夹紧油缸分别与第一夹紧模具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夹紧模具和第二导轨,其中第二导轨固定设置在第二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夹紧模具活动安装在第二导轨上,且所述第二夹紧模具侧边设有第三夹紧油缸,由第三夹紧油缸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切组件包括旋切座、电机和卡盘,其中旋切座前侧面朝向固定组件,卡盘活动安装于旋切座的前侧面,电机安装于旋切座的顶部;所述旋切座固定设置在底板上,且旋切座后方设有回转油缸,该回转油缸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卡盘前侧面设有切刀,且卡盘通过贯通旋切座的空心传动轴与回转油缸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空心传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油缸后方设有推料油缸,且所述推料油缸前方设有推料杆;所述推料杆活动内嵌于回转油缸和空心传动轴,一端与推料油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卡盘;所述空心转动轴、推料杆、回转油缸与卡盘为同轴关系;所述底板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平台上的第三导轨,且所述第三导轨与传动轴相平行,与第二导轨相垂直;所述底板与第三导轨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三导轨下方设有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整形组件要由第二冲压油缸、第二导向座和第二导柱构成,其中第二导向座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上,第二导柱与空心传动轴相平行;所述第二导柱活动嵌入于第二导向座的一端,第二冲压油缸固定安装在第二导向座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冲压油缸活塞杆与第二导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组件包括倒角传动轴和倒角座,其中倒角座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上,倒角传动轴与空心传动轴相平行;所述倒角传动轴活动嵌入于倒角座,朝向固定组件的一端固定设有倒角刀,另一端通过同步带与电机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管类上料机包括机架和可调式料仓;所述可调式料仓设置在机架顶部,可调式料仓前方设有升降上料机构和焊缝检测机构,其中焊缝检测机构设于升降上料机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作台的一侧设有料框,且所述料框处于弯管机的相对侧,龙门机械手的下方;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外侧均设有液压站,所述第一工作台外侧还设有电气柜;所述龙门机械手、第一导向座上方、第二夹紧模具上方以及底板侧方均设有若干光电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管类冲压弯管生产线,将管类上料机、弯管机、冲压组件、旋切组件和倒角组件等设备组合成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通过龙门机械手实现各设备之间的管料输送,提高管料输送的速度和精准度;管类上料机实现快速精准地上料,冲压组件通过多个第一导柱对管料进行多次冲压,节省设备占用空间;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类加工生产的效率,节省人工成本和场地成本,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控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管类上料机的立体结构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冲压组件的立体结构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图3中的o处放大视图;

附图5为本发明图1中p处放大视图;

附图6为本发明旋切组件的立体结构视图;

附图7为本发明整形组件的立体结构视图;

附图8为本发明倒角组件的立体结构视图。

图中:

1、管类上料机601、冲压座801、旋切座

2、第一工作台602、第一冲压油缸802、卡盘

3、弯管机603、第一夹紧模具803、电机

4、第二工作台604、第一导向座804、底板

5、龙门机械手605、第一导柱805、回转油缸

6、冲压组件606、第一夹紧油缸806、空心传动轴

7、固定组件607、第二夹紧油缸807、切刀

8、旋切组件608、第一导轨808、推料油缸

9、整形组件609、丝杆809、气缸

10、倒角组件610、伺服电机810、第三导轨

11、料框811、推料杆

12、液压站701、第二夹紧模具

13、电气柜702、第三夹紧油缸1001、倒角座

703、第二导轨1002、倒角传动轴

101、机架1003、倒角刀

102、可调式料仓901、第二导向座1004、电机

103、升降上料机构902、第二导柱

104、焊缝检测机构903、第二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本发明一种管类冲压弯管生产线,参考附图1,主要由管类上料机1、第一工作台2、弯管机3、第二工作台4、龙门机械手5、冲压组件6、固定组件7、旋切组件8、整形组件9、倒角组件10和料框11构成,并且上述设备由液压站12和电气柜13进行驱动和控制。

参考附图2,管料存放在管类上料机1的可调式料仓102中,可调式料仓102能够根据管料的长度尺寸进行调节,以存放不同长度的管料;管料由升降上料机构103推送至焊缝检测机构104进行检测,保证进入后续加工的管料的焊缝满足质量要求;由焊缝检测机构104检测后,满足质量要求的管料由龙门机械手5进行夹取并输送至第一工作台2的冲压组件6进行箍节加工和墩头加工。

参看附图1和附图3,龙门机械手5将管料输送至第一工作台2的冲压组件6,第一夹紧油缸606和第二夹紧油缸607控制第一夹紧磨具603,对管料进行夹紧,使用龙门机械手5输送管料有助于提高放置管料的位置精准度,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夹紧管料之后,此时第一导向座604的其中一根处于最外侧的第一导柱605处于与第一冲压油缸602同轴的位置,由第一冲压油缸602驱动第一导柱605对管料进行冲压。第一导向座604上活动嵌入有至少两根第一导柱605,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座604上设置有三根第一导柱605,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实际产品所需的加工工艺对第一导柱605的数量进行调整。

参考附图4,在第一冲压油缸602驱动一根第一导柱605进行冲压后,伺服电机610驱动丝杆609,进而驱动第一导向座604沿第一导轨608进行移动,将下一根第一导柱605移动至与与第一冲压油缸602同轴的位置;第一导向座604移动到位后,第一冲压油缸602再进行驱动冲压。实际使用中根据加工需求,设置多根第一导柱605,设置不同的冲压模具,这样能够在满足加工需要的前提下达到节省设备占用空间的目的。

完成第一次箍节加工和墩头加工后,第一夹紧油缸606和第二夹紧油缸607控制第一夹紧磨具603放开管料,有龙门机械手5夹取管料,输送至弯管机3处进行弯管加工。

完成弯管加工后,参考附图5,龙门机械手5夹取管料,输送至固定组件7,此时第三夹紧油缸702控制第二夹紧模具701对管料进行夹紧。第二夹紧模具701活动安装在第二导轨703上,控制第二夹紧模具701沿第二导轨703移动,移动至旋切组件8、整形组件9以及倒角组件10前进行加工。

参考附图1和附图6,,旋切组件8中,安装切刀807的卡盘802连接空心传动轴806,空心传动轴806由电机803和回转油缸805分别进行驱动;其中电机803主要用于在切割前驱动切刀807对管料的切割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通过能提供大回转力矩的回转油缸805驱动空心传动轴806,进而驱动切刀807对管料进行切割。卡盘802活动安装在旋切座801上,旋切座801通过底板804活动安装在第三导轨810上;通过控制气缸809驱动底板804沿第三导轨810进行移动,进而调整切刀807在管料上的切割位置。

固定组件7夹紧管料并调整好位置后,控制气缸809调整切刀807位置,管料的一端会伸进卡盘802内;在切割完成后,被切除的废料会残留在卡盘802内,此时驱动推料油缸808;推料油缸808活塞杆连接推料杆811,驱动推料杆811向前推动,将废料推出卡盘802。

参考附图7,完成管料的旋切后,驱动第二夹紧模具701移动至整形组件9处。整形组件9中,第二导柱902由第二冲压油缸903进行驱动,进而对管料进行冲压。第二导向座901固定安装在第二工作台4上,对第二导柱902起导向作用。整形组件9对管料进行墩头整形,其目的是为了修正管料在进行其他形变量较大的加工时对墩头处造成的形变。

参考附图8,在完成墩头整形加工后,驱动第二夹紧模具701移动至倒角组件10处,对管料墩头处进行倒角。倒角刀1003安装在倒角传动轴1002一端,倒角传动轴1002另一端通过同步带与电机1004连接,由电机1004进行驱动。倒角座1001则固定设置在第二工作台4上,用于安装倒角传动轴1002和电机1004。

参考附图1和附图3,在完成旋切加工、墩头整形加工和倒角加工后,固定组件7的第三夹紧油缸702驱动第二夹紧模具701松开管料,再由龙门机械手5夹取管料,输送至第二工作台4上的冲压组件6进行最后的箍节整形加工,其目的是为了修正管料在进行其他形变量较大的加工时对箍节处造成的形变,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最后的箍节整形加工完成后,由龙门机械手5夹取管料,并将管料同一放置到料框11处。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产品的工艺需求,在冲压组件6和整形组件9可设置多种模具进行加工,并不限制于箍节加工和墩头加工,本发明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设备使用中更大的灵活性,减低使用者的设备成本,便于使用者做工艺调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