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机加工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7685发布日期:2019-10-15 21:1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风机加工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风机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风机加工的设备。



背景技术:

叶轮是风机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件,风机的平衡情况极大程度的影响着风机的使用寿命。进而叶轮在装配至风机上之前,需要对叶轮的平衡性进行检测,通过打磨等一系列加工将叶轮的平衡度调整正常。为了保证叶轮平衡检测的精准度,叶轮在套设至工位杆上时,叶轮与工位杆之间不能产生缝隙。传统的方式通常为将工位杆的外径设置为略大于叶轮的内径,使得工位杆与叶轮之间为过盈配合。但该种结构下,叶轮在安装至工位杆上或由工位杆上拆卸下来时,通常需要借助工具对叶轮进行击打,才能够实现,不仅操作复杂,且容易对叶轮造成损伤,又重新对叶轮的平衡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保证叶轮与工位杆安装后无缝隙前提下实现叶轮拆装简便的用于风机加工的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风机加工的设备,包括检测机体、设于检测机体内的电机、与该电机相连的驱动轴及叶轮放置装置,该叶轮放置装置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可转动的架设于第一、第二立板上的工位杆、用于对工位杆的位置进行定位处理的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

所述工位杆包括与驱动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杆体和与该第一杆体相配合的第二杆体,该第一杆体上设有用于供叶轮装配的安装位,所述第二杆体至少部分可穿入至第一杆体内,且第二杆体上设有用于对叶轮进行压紧限位的定位部件。

本发明中工位杆设置为可相互拆卸的第一、第二杆体,且第二杆体可部分穿入至第一杆体内,该种结构下,第二杆体可将第一杆体向外撑开一定程度,进而当对叶轮进行装配时,第一杆体的直径可设置为略小于或等于叶轮中心孔的直径,待叶轮安装完成后,再使得第二杆体穿入至第一杆体内,使得第一杆体上的安装位被向外撑开,保证第一杆体与叶轮中心孔完全贴紧,保证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保证叶轮在转动时的平衡度检测准确,提升最终成型后的风机质量;且该种结构下,叶轮的安装和拆卸均不用借助工具的帮助,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所述第二立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杆体相对第一杆体进行左右方向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用于在驱动部件驱动该第二杆体移动至最右侧位置后对第一杆体的转动进行限制的止转驱动部件;该种结构下,能够实现第一、第二杆体移动的自动化操作,使得叶轮的上下料更为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且由于第二杆体移动至最底部时,第一杆体能够被止转,从而在拆卸和安装叶轮时,第一杆体不会发生转动,使得拆装操作更为容易。

所述安装位包括固设于第一杆体上的固定座、与该固定座相连的安装筒体、设于安装筒体上的定位凸部及设于固定座侧壁上的两定位柱;该安装筒体上沿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开口槽以使安装筒体上形成多个弹性片,所述安装凸部设于其中一弹性片上;所述第二杆体的端部设有缩口段,该缩口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筒体的内径大小,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径大于安装筒体的内径大小;该种结构下,直接通过对金属安装筒体的加工使得安装位具有形变的能力,当第二杆体插入至安装筒体内之后,安装筒体将会被撑开,保证安装筒体的外壁与叶轮的中心孔内壁之间完全不存在间隙,保证叶轮平衡度检测的完全精准;再者,通过定位凸部、定位柱这两个不同位置和不同形状的结构对叶轮的位置进行定位处理,使得叶轮在工位杆上的位置定位更为牢固稳定,进一步提升其平衡度测试的精准程度。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杆体内的操作腔、设于操作腔内的电机和丝杆、可于丝杆转动时沿丝杆长度方向动作的移动件、设于移动件上的两定位臂及设于定位臂端部的柔性层;所述移动件包括套设于第二杆体外的套筒、设于套筒内的活动套及用于连接该活动套和套筒的连杆,所述丝杆穿设于该活动套内,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供连杆来回移动的滑槽;由于加工的限制,现有的叶轮即使是同等制造规格,其中心孔的孔径并无法到达完全相等,进而第二杆体插入至安装筒体内的距离无法保证每次均是一致的;上述结构下,第二杆体的移动和移动件的移动相互独立,进而移动件能够带动定位臂完全顶级在叶轮上,保证对叶轮的位置进行稳定定位;柔性层的设置,降低了定位臂对叶轮结构的影响,保证最终得到的风机质量良好。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固设于第二立板侧部的支撑架、可相对支撑架往复移动的气缸件、用于驱动该气缸件往复动作的液压杆、与该气缸件相连可于气缸件的驱动下上下动作的夹件;所述夹件为u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杆体端部上设有供该夹件穿入的两缺口;该种结构下,需要对第二杆体的位置进行移动时,夹件将插入至缺口内并带动第二杆体移动,而当第二杆体插回至第一杆体内的位置后,夹件将接触对第二杆体的限制,使得第二杆体能够与第一杆体一同发生转动,并不会对叶轮的检查造成影响;作为优选的,第二杆体和安装筒体之间为止转配合,具体可通过花键配合的方式实现。

所述止转驱动部件包括设于第一杆体上的一圈条形槽、可上下动作的止转件、设于该止转件上可插入至条形槽内的止转凸部、用于驱动该止转件上下动作的驱动件及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开关件,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用于固定驱动件的延伸板,该开关件与驱动件电连,当所述气缸件运动至抵触该开关件的位置上时,所述驱动件启动驱动止转件向上移动;当止转凸部插入至条形槽内之后,第一杆体将无法在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叶轮在拆装时第一杆体均不会发生转动,保证叶轮能够快速的对准定位凸部和定位柱的位置后安装至安装位上,降低安装难度,提升装配效率;且气缸仅在第二杆体移动至最外端位置之后才启动,避免误启动的情况,其次,该种方式下,实现对第一杆体止转的操作为自动化操作,无需再单独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与所述机架铰接的翻转把手、设于翻转把手上与工位杆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柱及设于翻转把手上与机架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通过转轴可翻转连接于机架上的定位把手、设于定位把手上与工位杆相配合的压杆及设于定位把手上与机架相配合的限位杆。

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与翻转把手相配合的第一锁定部件,所述第二立板上设有与定位把手相配合的第二锁定部件。

所述第一锁定部件包括设于第一立板上的缺口、设于缺口内的延伸筒、设于延伸筒内的弹簧、固连于弹簧上端的顶板、有延伸筒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的锁定板及设于该锁定板上的螺钉;该种结构下,第二定位柱在延伸筒内的位置可调,进而使得第一定位杆底部与第一立板上部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整,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工位杆的的牢固定位(不同规格的叶轮需要使用不同大小的工位杆)。

本发明可保证第一杆体与叶轮中心孔完全贴紧,保证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保证叶轮在转动时的平衡度检测准确,提升最终成型后的风机质量;且该种结构下,叶轮的安装和拆卸均不用借助工具的帮助,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7为图6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6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一种用于风机加工的设备,包括检测机体1、设于检测机体内的电机、与该电机相连的驱动轴11及叶轮放置装置,该驱动轴11连接有压电传感器,通过该压电传感器对驱动轴11转动时的参数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反映在检测机体1的显示屏上,使得操作人员直观的对叶轮平衡检测的情况进行观察;所述叶轮放置装置包括底座21、设于底座上的第一立板22和第二立板23、可转动的架设于第一、第二立板上的工位杆3、用于对工位杆的位置进行定位处理的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所述工位杆3包括与驱动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杆体31和与该第一杆体相配合的第二杆体32,该第一杆体上设有用于供叶轮装配的安装位4,所述第二杆体32至少部分可穿入至第一杆体31内,且第二杆体32上设有用于对叶轮进行压紧限位的定位部件;其中,该第一杆体与驱动轴之间通过法兰实现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安装位4包括固设于第一杆体上的固定座41、与该固定座相连的安装筒体42、设于安装筒体上的定位凸部43及设于固定座侧壁上的两定位柱44;该安装筒体上沿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开口槽45以使安装筒体上形成多个弹性片46,所述安装凸部43设于其中一弹性片46上;所述第二杆体32的端部设有缩口段321,该缩口段321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筒体42的内径大小,所述第二杆体32的外径大于安装筒体42的内径大小;其中,固定座优选与第一杆体为一体成型制成;两定位柱呈左右对称设于固定座上,且定位柱的外端直径设置为小于内端的直径,以方便定位柱插入至叶轮上的孔内。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杆体内的操作腔51、设于操作腔内的电机52和丝杆53、可于丝杆转动时沿丝杆长度方向动作的移动件54、设于移动件上的两定位臂55及设于定位臂端部的柔性层56;所述移动件54包括套设于第二杆体外的套筒541、设于套筒内的活动套542及用于连接该活动套和套筒的连杆543,所述丝杆53穿设于该活动套542内,所述第二杆体32上设有供连杆来回移动的滑槽231;所述电机嵌设于操作腔内,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移动件为金属制成,上述活动套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丝杆上的外螺纹相配适;所述滑槽设置为两个,呈上下对称分布在第二杆体上。

所述第二立板23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杆体32相对第一杆体31进行左右方向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立板22上设有用于在驱动部件驱动该第二杆体32移动至最右侧位置后对第一杆体31的转动进行限制的止转驱动部件;具体的,该驱动部件包括固设于第二立板侧部的支撑架61、可相对支撑架往复移动的气缸件62、用于驱动该气缸件往复动作的液压杆63、与该气缸件相连可于气缸件的驱动下上下动作的夹件64;所述夹件64为u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杆体32端部上设有供该夹件穿入的两缺口232;其中,气缸件为市面上采购得到的气缸,夹件为金属制成,液压杆也为市面上直接采购得到。

所述止转驱动部件包括设于第一杆体上的一圈条形槽71、可上下动作的止转件72、设于该止转件上可插入至条形槽内的止转凸部73、用于驱动该止转件上下动作的驱动件74及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开关件,所述第一立板22上设有用于固定驱动件的延伸板221,该开关件与驱动件74电连,当所述气缸件62运动至抵触该开关件的位置上时,所述驱动件74启动驱动止转件72向上移动;其中,该开关件为市面上采购得到的微动开关,驱动件为市面上直接采购得到的气缸,当微动开关被挤压时,气缸将通电启动,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立板22上设有与翻转把手81相配合的第一锁定部件,所述第二立板23上设有与定位把手84相配合的第二锁定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翻转把手81、第一定位柱82及第二定位柱83,该翻转把手81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立板铰接,所述第一定位柱82和第二定位柱83与翻转把手8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该第一定位柱52的下部也设有弧形的槽,当翻转把手扳动至压柱工位杆并锁定在第一立板上时,第一定位柱82的下部抵触在工位杆上,第二定位柱83的下部抵触至机架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通过转轴可翻转连接于第二立板上的定位把手84、设于定位把手上与工位杆相配合的压杆85及设于定位把手上与机架相配合的限位杆86;同样的,压杆85、限位杆86与定位把手84也为一体成型制成,且压杆85下部同样设有弧形的槽,当定位把手84扳动至压杆85工位杆并锁定在第二立板上时,压杆85的下部抵触在工位杆上,限位杆86的下部抵触至机架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锁定部件包括设于第一立板上端的缺口91、设于缺口内的延伸筒92、设于延伸筒内的弹簧93、固连于弹簧上端的顶板94、有延伸筒92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的锁定板921及设于该锁定板上的螺钉922,所述第二定位杆上设有供螺钉穿入的多个螺孔,多个螺孔沿第二定位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的设置;该延伸筒通过焊接固连在缺口内,该弹簧的下端与延伸筒固连,上端与顶板固连;所述第二锁定部件的结构与第一锁定部件的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