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仪表外圈绝缘子导线的固定工装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44449发布日期:2020-01-21 18:0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惯性仪表外圈绝缘子导线的固定工装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仪器仪表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惯性仪表外圈绝缘子导线的固定工装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因输电及信号传输等功能需要,同时又要满足绝缘和密封等要求,惯性仪表(如液浮陀螺仪等)的圆柱状外壳上分布有很多绝缘端子。目前,这些绝缘端子与导线的连接均采用人工电烙铁焊接的方式。随着产量及生产效率提升的要求,这种人工焊接的弊端越来越凸显出来,例如,因绝缘子由导线端子、玻璃绝缘体及壳体基体组成,焊接操作不当(如手法不对或时间过长)将影响绝缘子的绝缘性和密封性,因此,对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要求很高;此外,人工焊接时由于锡量和焊点形状均由手工操作控制,焊点质量一致性差,且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采用激光自动化焊接不仅能够摆脱对操作者技能的依赖,把操作者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而且焊点质量一致性和效率都可实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实现激光自动化焊接前,待焊接的导线必须预先稳固地固定在绝缘子之上,为后续的上锡和焊接提供保障。

绝缘端子为铜质圆柱体,导线与其焊接前,导线的前端预先制成圈状,将其套在绝缘子上,然后实施焊接。人工焊接时,圈状导线端在绝缘端子上的固定是由操作者的手指压住实现的。激光自动焊接过程中,该导线端子必须使用专用工装将其固定。因结构空间所限,仪表上可用于导线固定工装的空间非常小,其功能上除要满足固定导线外,还需满足在焊接完成后,可以从仪表上表面拆下来。然而,此时焊接后的导线已全部附在仪表的表面,将工装“包围”于其中,导致工装无法拆下来。

如何使该工装既满足其固定导线的功能,又能在完成焊接后将其从仪表上拆除,是该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惯性仪表外圈绝缘子导线的固定工装及方法,使仪表的全部导线的圈状前端均能在绝缘子上稳定地固定,为后续实施自动焊接提供保障。焊接完成后,又能将该工装在被导线包围的状态下将其从仪表上拆除。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惯性仪表外圈绝缘子导线的固定工装,包括若干个弧状导线压块相接而成的链式结构导线固定工装;导线固定工装首尾连接成封闭状时,用于圆柱形表面绝缘子导线的固定;首尾断开成单链状时,从仪表上拆除。

每个弧状导线压块上安装有多个导线固定钩,待固定导线是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固定在这些固定钩上。

所述导线固定工装的首尾相接和断开是利用挂钩的形式实现的。

所述导线固定工装由a型弧状导线压块、b型弧状导线压块、c型弧状导线压块三种共六个弧状导线压块组成;六个弧状压线块通过五个销钉连接构成链状的导线固定工装,其中四个a型弧状压块相互连接成为一体,b和c型分别连接到该链状体的两端。

所述a型弧状导线压块为具有几个压爪的弧状压线板,在a型弧状导线压块上的中心位置安装一个中心钩和两个沿中心钩对称分布的侧钩,a型弧状导线压块数量四个。

所述b型弧状导线压块为具有几个压爪的弧状压线板,b型弧状导线压块一端带有固定用横杆,b型弧状导线压块数量为一个。

所述c型弧状导线压块为具有几个压爪的弧状压线板,c型弧状导线压块一端带有固定目的用的挂钩,c型弧状导线压块数量一个。

所述侧钩为固定导线用的压钩,挂钩的钩面上有用于自锁目的倾角,用于和横杆挂接之用。

所述c型弧状导线压块的挂钩钩可在b型弧状导线压块的横杆上自由钩接和松脱,钩接时导线固定工装成封闭状,松脱时便变为开放状。

一种惯性仪表外圈绝缘子导线的固定方法,仪表的圆柱形外表面有多个绝缘子,导线与各绝缘子一一相连,步骤如下:

1)激光焊接前,将预先已制成圆环状的导线前端稳定固定在绝缘子的顶端;

2)将导线固定工装环绕在仪表圆柱表面上,并通过导线固定工装上的挂钩和侧钩钩接固定在仪表的表面;

3)各导线前端的圆环套在绝缘子上后,一一沿途绕接在中心钩和两个侧钩上,利用导线自身的弹性使导线前端,即其套接在绝缘子上的部分固定;导线另一端穿过仪表上的法兰盘穿线孔后引出;

4)导线激光焊接完毕后,通过松解导线固定工装上的挂钩和侧钩使该导线固定工装由封闭状变成了一个断开的、可从仪表上拆除的单链结构,并将其拆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是一个由传统人工焊接方式升级到激光自动化焊接过程中的一个必须解决的导线固定问题。长期以来,惯性仪表都是人工在显微镜下焊接,焊接时,是操作者用手指将导线压住的方式将导线固定的,而激光自动焊接时,不允许使用手固定,必须设计特定的专用工装将导线固定。而惯性仪表用导线的固定在此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空间极其有限,工装高度必须限定在很小的高度内,否则无法将仪表装入仪表工装孔内,因此就限定了工装整体的构造形状;2,焊接后固定工装处于“被焊好的导线包围”的状态,传统压线工装是取不下来的,必须“断开”成单链的形式方能取出。本发明采用“表链式”概念实现了解决了曾经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只能采用“皮筋”固定的不良效果。

现有技术为人工指压固定导线圈状端子,即用手指压住一个导线端子的同时实施焊接,完成焊接后再如此操作进行下一个绝缘子的固定和焊接,因是逐一进行,手指压固定不存在焊后是否可拆的问题。此发明所涉及的装置是一种即可封闭又可断开的环状工装,用于激光自动焊接前全部绝缘子导线的预先在位固定,焊接后利用其可断开的特点,实现了可将其在被导线包围的状态下从仪表上拆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时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导线固定工装示意图;

图3a所示为a型弧状压块示意图,图3b所示为b型弧状压块示意图,图3c所示为c型弧状压块示意图;

图4中a和b所示分别为该链状工装首(b型)和尾(c型)断开和连接时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时的整体示意图。仪表1的圆柱形外表面有多个绝缘子5,导线4需与各绝缘子5一一相连,该连接是由激光自动化焊接完成。激光焊接前,导线4的前端(预先已制成圆环状)应先稳定地固定在绝缘子5的顶端。为此现特别设计了一个导线固定工装3,该导线固定工装3环绕在仪表圆柱表面上并通过自身挂钩钩接固定在仪表的表面。各导线4前端的圆环套在绝缘子上后,如图1所示,一一沿途绕接在三个钩(中心钩7和两个侧钩8)上,利用导线自身的弹性使其前端(即其套接在绝缘子上的部分)固定,另一端则穿过仪表上的法兰盘穿线孔2引至另外一端。从结构上可以看出,导线焊接完毕后,导线已将固定工装3围住。此时通过松解固定工装3的挂钩(10和12),使该圆环状固定工装由封闭状变成了一个断开的、可从仪表上拆除的单链结构,实现了固定工装3从仪表上拆除的目的。

导线固定装置3由三种共六个弧状压块组成,图2中6、9和11分别代表其a、b和c三种类型:

图3a所示为a型弧状压块,其上有一个中心钩7和两个对称分布的侧钩8,a型弧状压块数量四个;

图3b所示为b型弧状压块,与a型不同之处是一端带有固定用横杆10,b型弧状压块数量为一个。

图3c所示为c型弧状压块,与a型不同之处是一端带有挂钩12,c型弧状压块数量一个。

如图2所示,六个弧状压线块通过五个销钉13连接构成一个链状压线工装3,其中四个a型弧状压块相互连接成为一体,b和c型分别连接到该链状体的两端。

图4中a和b所示分别为该链状工装首(b型)和尾(c型)断开和连接时的情形。c型弧状压块的挂钩12钩可以在b型弧状压块的横杆10上自由钩接和松脱,钩接时工装成封闭状,松脱时便变为开放状。

本说明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