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生产用线束穿管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9026发布日期:2020-04-21 22:3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生产用线束穿管装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生产用线束穿管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汽车生产时,需要使用到大量的配件进行组装,线束则是汽车生产中必须使用到的东西,但线束一般都是需要穿过管套进行使用。

目前,汽车线束穿管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需要人手拿着线束穿过管套,由于穿过的线束量较多,导致人们不方便将线束一起穿过管套,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并且时间一长,人还易疲惫,导致管套的位置不一致,影响线束的使用。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线束穿管,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管套位置一致的汽车生产用线束穿管装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需要人手拿着线束穿过管套,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并且管套在线束上的位置不一致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线束穿管,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管套位置一致的汽车生产用线束穿管装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汽车生产用线束穿管装配装置,包括有安装架和固定套,安装架内端固接有固定套,还包括有固定弧形板、活动弧形板、压缩弹簧、驱动机构、横杆、接触轮、安装杆和卡紧机构,所述固定套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使线束穿过管套,驱动机构上连接有固定弧形板,固定弧形板前部滑动式的设有活动弧形板,活动弧形板与固定弧形板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固定弧形板靠近活动弧形板的两端都设有卡紧机构,卡紧机构用于将活动弧形板卡紧固定,所述固定套靠近固定杆的一侧固接有两个横杆,横杆外侧面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尾端转动式的连接有与卡紧机构配合的接触轮。

更为优选的是,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齿轮、齿条和固定杆,所述固定套内顶部靠近固定杆的一部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滑动式的设在固定套内,齿条右端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右端与固定弧形板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卡紧机构包括有摆动卡杆和扭力弹簧,所述固定弧形板靠近活动弧形板的两部都铰接有摆动卡杆,摆动卡杆外侧面与固定弧形板内壁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活动弧形板外侧面靠近固定弧形板的两部都均匀间隔的开有卡槽,卡槽与摆动卡杆配合。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可对管套输送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有框体、安装框、转轴、输送轮、输送带、固定座、伺服电机和放置框,所述安装架内顶部安装有安装框,安装框内侧上部与下部都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输送轮,两个输送轮之间绕有输送带,输送带外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放置框,所述安装架内底部安装有可使管套放置的框体,安装框位于框体内,所述固定座安装于安装架内底部,且下方转轴穿过框体与固定座转动式连接,伺服电机安装于安装架内底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螺杆、活动板和轴承座,所述放置框底部中间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杆,且所述放置框内设有可使管套放置的活动板,活动板底部固接螺杆远离框体的一端转动式连接。

本发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反转,使得固定弧形板与活动弧形板向右移动穿过管套,再将线束放入固定弧形板与活动弧形板内,启动驱动电机正转,即可使得线束穿过管套,无需人手动将线束穿过管套,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并且通过输送机构的作用,能将管套移动至固定弧形板与活动弧形板正右侧,无需人手拿着管套,省时省力,且使得管套在线束上的位置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安装架,2.固定套,3.固定弧形板,4.活动弧形板,5.压缩弹簧,6.驱动机构,61.驱动电机,62.齿轮,63.齿条,64.固定杆,7.横杆,8.接触轮,9.安装杆,10.管套,11.卡紧机构,111.摆动卡杆,112.卡槽,113.扭力弹簧,12.输送机构,121.框体,122.安装框,123.转轴,124.输送轮,125.输送带,126.固定座,127.伺服电机,128.放置框,13.螺纹孔,14.螺杆,15.活动板,16.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一

如附图1-附图3所示,一种汽车生产用线束穿管装配装置,包括有安装架1、固定套2、固定弧形板3、活动弧形板4、压缩弹簧5、驱动机构6、横杆7、接触轮8、安装杆9和卡紧机构11,安装架1内部中间焊接有固定套2,固定套2内设有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上连接有固定弧形板3,固定弧形板3前部上下两端都连接有压缩弹簧5,固定弧形板3前部滑动式的设有活动弧形板4,活动弧形板4后端与压缩弹簧5尾端连接,固定弧形板3前部上下两端与活动弧形板4之间设有卡紧机构11,固定套2右侧面上下两侧都固接有横杆7,上下两侧横杆7外侧面左部都固接有安装杆9,安装杆9尾端转动式的连接有与卡紧机构11配合的接触轮8,接触轮8位于横杆7右侧。

驱动机构6包括有驱动电机61、齿轮62、齿条63和固定杆64,固定套2内顶部右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齿轮62,固定套2内滑动式的设有齿条63,齿条63与齿轮62啮合,齿条63右端连接有固定杆64,固定杆64右端与固定弧形板3连接。

卡紧机构11包括有摆动卡杆111和扭力弹簧113,活动弧形板4外侧面后部上下两侧都均匀间隔的开有卡槽112,固定弧形板3外侧面前部上下两侧都铰接有与接触轮8配合的摆动卡杆111,摆动卡杆111前端位于卡槽112内与其配合,摆动卡杆111外侧面与固定弧形板3内壁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113。

首先操作人员手拿着管套10移动至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正右侧,再启动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运作带动固定弧形板3向右移动,固定弧形板3向右移动带动活动弧形板4向右移动,固定弧形板3和活动弧形板4向右移动穿过管套10时,关闭驱动机构6,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停止移动,操作人员即可将适量的线束放入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之间,再推动活动弧形板4向后移动,压缩弹簧5压缩,当活动弧形板4与固定弧形板3配合将线束夹紧时,停止推动活动弧形板4,卡紧机构11也就将活动弧形板4固定,即可启动驱动机构6运作,进而带动活动弧形板4与固定弧形板3向左移动复位,线束也就被拉动穿过管套10,当固定弧形板3复位时,卡紧机构11与接触轮8接触,接触轮8使得卡紧机构11将活动弧形板4松开,因压缩弹簧5的作用,活动弧形板4向前移动复位,关闭驱动机构6,操作人员即可将套有管套10的线束取下,如此反复,即可不断的将线束套好管套10。

当操作人员将管套10移动至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正右侧时,即可启动驱动电机61反转,驱动电机61反转带动齿轮62反转,齿轮62反转带动齿条63向右移动,齿条63向右移动带动固定杆64向右移动,进而带动固定弧形板3和活动弧形板4向右移动穿过管套10,关闭驱动电机61,即可开始将线束放入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内,再启动驱动电机61正转带动齿轮62正转,也就使得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向左移动带动线束穿过管道,当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复位时,关闭驱动电机61即可。

当操作人员推动活动弧形板4向后移动时,活动弧形板4向后移动使得摆动卡杆111在卡槽112上滑动,进而活动弧形板4向后移动与固定弧形板3配合将线束固定时,停止推动活动弧形板4,因扭力弹簧113的作用,摆动卡杆111与卡槽112配合将活动弧形板4固定,即可启动驱动电机61正转使得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向左移动带动线束向左移动穿过管套10,当固定弧形板3向左移动复位时,摆动卡杆111与接触轮8接触,接触轮8使得摆动卡杆111后部向内摆动,摆动卡杆111后部向内摆动使得前部向外摆动,摆动卡杆111前部向外摆动与卡槽112脱离,因压缩弹簧5的作用,活动弧形板4向前移动将线束松开,操作人员即可将套有管套10的线束取下。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还包括有可对管套10输送的输送机构12,输送机构12包括有框体121、安装框122、转轴123、输送轮124、输送带125、固定座126、伺服电机127和放置框128,安装架1内顶部右侧安装有安装框122,安装框122内左侧面上部与右侧面上部之间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123,安装框122内左侧面下部也转动式的连接有转轴123,转轴123通过轴承座与安装框122连接,转轴123上都安装有输送轮124,上下两侧输送轮124之间绕有输送带125,输送带125外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放置框128,安装架1内底部右侧安装有可使管套10放置的框体121,安装框122下部位于框体121内,安装架1内底部右侧固接有固定座126,固定座126位于放置框128右侧,伺服电机127安装于安装架1内底部右侧,伺服电机127位于固定座126右侧,下方转轴123右端贯穿框体121右侧下部与固定座126转动式连接,转轴123右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127的输出轴连接。

首先操作人员将适量的管套10放入框体121内,再启动伺服电机127,伺服电机127转动带动下方转轴123转动,下方转轴123转动带动下方输送轮124转动,下方输送轮124转动通过上方输送轮124带动输送带125转动,输送带125转动带动放置框128转动,放置框128转动带动管套10向上移动,当管套10向上移动至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正右侧时,关闭伺服电机127,管套10也就停止移动,即可开始下一步的操作。当线束穿过管套10时,且线束被松开时,即可继续启动伺服电机127使得框体121带动管套10向上移动,如此反复,即可不断的将线束穿入管套10内。如此,无需操作人员手拿着管套10使线束穿过,省时省力。

如附图4所示,还包括有螺杆14、活动板15和轴承座16,放置框128底部中间开有螺纹孔13,螺纹孔13内设有螺杆14,放置框128内滑动式的设有活动板15,活动板15底部中间嵌入式的安装有轴承座16,螺杆14顶端与轴承座16连接。

首先操作人员根据管套10的大小扭动螺杆14正反交替转动,螺杆14正反交替转动通过螺纹孔13上下移动,螺杆14上下移动带动活动板15上下移动,活动板15上下移动至能使管套10精准放置的位置时,停止扭动螺杆14,进而框体121转动时,框体121通过活动板15带动管套10向上移动,如此,能使不同大小的管套10都能精准的移动至固定弧形板3与活动弧形板4正右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