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型攻丝机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0336发布日期:2019-10-13 02:5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型攻丝机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型攻丝机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攻丝机就是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机床。按国家机械行业标准,攻丝机系列构成分为:台式攻丝机--半自动台式攻丝机、立式攻丝机、卧式攻丝机。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523450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攻丝机,包括机体,该机体包括机头及机座;所述机头内竖直设有主轴,该主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机头的侧部设有操作盘,该操作盘与主轴连接,通过该操作盘能够使主轴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机头的顶部,驱动装置包括相连的电机及减速机,机头的底部设有刀夹;所述机座上设有夹装台,该夹装台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壁,两个立壁上均设有一组夹装机构,两组夹装机构相对设置,每一组夹装机构包括沿立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夹装组件,每一个夹装组件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块、螺杆及顶块,所述螺杆与立壁螺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现有的攻丝机对工件进行攻丝之后,工作人员将攻丝结束的工件从夹装台上取下,然后将其放置到地面上或者放置到距离攻丝机距离较远的其他的位置,这样就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下料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型攻丝机下料装置,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下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捷型攻丝机下料装置,包括驱动机,在驱动机下方设置有竖直的丝锥,在丝锥的正下方设置有夹紧装置,在夹紧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板,下料板设置在夹紧装置的一侧,下料板向远离夹紧装置的方向延伸并且下料板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夹紧装置的方向向上倾斜,在下料板上表面靠近端面的位置设置有阻挡板,在两个阻挡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靠近阻挡板端面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使用攻丝机对圆形工件进行攻丝时,工作人员先将工件放置到夹紧装置内部进行固定,然后开启驱动机带动丝锥转动,并且驱动机会带动丝锥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在丝锥移动的过程中会完成对工件的攻丝;当工件攻丝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将工件从夹紧装置内部取出,然后将工件竖直的摆放到下料板的上表面,因为下料板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夹紧装置的方向向上倾斜,所以工作人员可以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夹紧装置的方向对工件进行摆放,这样不但可以使工件摆放的更加整齐,因为在两个阻挡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靠近阻挡板端面的位置,所以限位板可以使下料装置内部可以容纳更多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板以及限位板所在平面均与下料板所在平面垂直,在下料板的下方设置有存储箱,在存储箱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上料板上方工件进行下料的下料杆,在限位板以及阻挡板的侧面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下料槽,并且下料槽贯穿限位板或者阻挡板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将工件竖直摆放到下料板的上表面时,如果工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与限位板垂直,那么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下料杆穿过限位板上的下料槽以及工件的中心孔之后,再将工件从下料板上提起,同理,当工件的中心轴线与阻挡板垂直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下料杆穿过阻挡板上的下料槽以及工件的中心孔之后将工件提起;这样就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将工件转动到仓库等位置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存储箱的一侧设置有箱门,在存储箱内部远离箱门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支撑架,支撑架的弯曲方向为向下弯曲,并且支撑架沿着从远离到靠近箱门的方向向上倾斜,下料杆水平放置在支撑架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下料杆时,工作人员可以将下料杆放置到存储箱内部的支撑架上,因为支撑架的弯曲方向为向下弯曲,并且支撑架沿着从远离到靠近箱门的方向向上倾斜,这样可以防止下料杆从支撑架上掉落,影响工作人员取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存储箱的下方设置有带脚刹的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在存储箱的下方设置有带脚刹的万向轮,所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下料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并且当下料装置到达合适的位置之后,工作人员可以踩下脚刹使下料装置的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卡盘,卡盘与丝锥同轴设置,在卡盘靠近下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夹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工件进行攻丝时,工作人员将工件水平的放置到卡盘的上方,然后使用夹紧组件带动卡盘上的卡爪对工件进行夹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杆,夹紧杆水平设置并且夹紧杆的轴线方向沿卡盘的径向方向,在卡盘的周面上开设有调节孔,夹紧杆靠近卡盘的端头与调节孔相适配并且插入到调节孔内,在夹紧杆上设置有带动夹紧杆转动的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将工件放置到卡盘上方之后,工作人员开启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带动夹紧杆进行转动,因为夹紧杆靠近卡盘的端头与调节孔相适配并且插入到调节孔内,所以在转动组件带动夹紧杆转动时,卡盘上方的卡爪便会对工件进行夹紧;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卡盘上的工件放松时,工作人员使用转动组件带动夹紧杆反向旋转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动组件包括齿轮,齿轮设置在夹紧杆的周面上,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在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带动齿条沿齿条的延伸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卡盘上的工件进行夹紧或者放松时,工作人员开启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带动齿条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驱动件的方向移动,同时工作人员用手对齿轮进行扶持,因为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以齿条会带动齿轮转动,在齿轮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夹紧杆转动,这样便完成了对工件的夹紧或者放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夹紧杆远离卡盘的周面上设置有竖直的辅助板,夹紧杆与辅助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工作人员使用人力去扶持齿轮,这样就达到了节省人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下料装置,使工作人员可以将攻丝结束的放置到下料装置内部,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下料的效果;

2.通过设置了下料杆以及下料槽,使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下料杆将工件从下料板上提起,达到了方便工作人员对工件进行转移的效果;

3.通过设置了转动组件,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组件来带动夹紧杆旋转,进而完成对工件的夹紧,达到了节省时间与人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攻丝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攻丝机夹紧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截图构图;

图3是下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转动组件的结构图;

图6是过滤网的结构图。

图中,1、驱动机;2、丝锥;3、支撑柱;4、夹紧装置;41、卡盘;411、斜板;412、连接板;42、夹紧组件;421、夹紧杆;422、转动组件;4221、齿轮;4222、齿条;4223、驱动气缸;423、辅助板;5、支撑块;51、导槽;52、套环;53、固定块;54、驱动组件;541、转动丝杠;542、转动电机;55、辅助块;56、引导杆;58、过滤网;59、把手;6、冷却装置;61、冷却管;62、水泵;63、容纳箱;64、引流通道;641、引流槽;642、辅助槽;643、引流道;7、下料装置;71、下料板;72、阻挡板;73、限位板;74、存储箱;742、万向轮;75、下料杆;76、下料槽;77、箱门;7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型攻丝机下料装置,包括驱动机1、丝锥2、支撑柱3、夹紧装置4、支撑块5、冷却装置6以及下料装置7,驱动机1设置在地面上方,丝锥2竖直设置在驱动机1的下表面,支撑柱3竖直设置在驱动机1的一侧,夹紧装置4设置在丝锥2的正下方,支撑块5设置在夹紧装置4的下方,冷却装置6设置在支撑块5的下方,下料装置7设置在夹紧装置4的一侧。在工作人员使用攻丝机时,工作人员先将工件水平放置到夹紧装置4内部,夹紧装置4可以对内部的工件进行固定;在工作人员开启攻丝机时,驱动机1带动丝锥2转动的同时会带动丝锥2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当丝锥2穿过工件时便完成了对工件的攻丝;因为在丝锥2对工件公司的过程中,丝锥2与工件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装置6会对工件进行冷却,这样可以防止工件因为国发发生形变,影响攻丝机的精度;在攻丝机对工件攻丝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将工件从夹紧装置4内部取出并放置到下料装置7内部。这样就完成了对工件攻丝的整个过程。

参照图2,夹紧装置4包括卡盘41以及夹紧组件42,卡盘41同轴设置在丝锥2(见图1)的正下方,支撑块5的上表面与卡盘41的下表面相抵接,夹紧组件42设置在卡盘41靠近下料装置7的一侧。在工作人员对工件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将工件水平的放置在卡盘41上方,并且保持工件与卡盘41同轴,然后通过夹紧组件42带动卡盘41上的卡爪将工件夹紧。

参照图2,夹紧组件42包括夹紧杆421以及转动组件422,在卡盘41的周面上开设有调节孔,夹紧杆421水平设置,并且夹紧杆421的轴线方向与卡盘41的径向方向相同,夹紧杆421靠近卡盘41的端头与调节孔相适配并且插入到调节孔内,转动组件422设置在夹紧杆421上并且可以带动夹紧杆421转动。这样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工件进行夹紧时,通过转动组件422带动夹紧杆421转动便可以对卡盘41上的卡爪位置进行调节。

参照图2和图5,转动组件422包括齿轮4221、齿条4222以及第一驱动件,齿轮4221设置在夹紧杆421的周面上并且与夹紧杆421固定连接,齿条4222设置在齿轮4221的下方并且与齿轮4221相互啮合,第一驱动件设置在齿条4222靠近支撑柱3的一端并且可以带动齿条4222沿着齿条4222的延伸方向移动。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卡盘41上的工件进行夹紧或者放松时,工作人员开启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带动齿条4222向靠近或者远离第一驱动件的方向移动,同时工作人员用手对齿轮4221进行扶持,因为齿轮4221与齿条4222相互啮合,所以齿条4222会带动齿轮4221转动,在齿轮4221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夹紧杆421转动,这样便完成了对工件的夹紧或者放松。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件优选为驱动气缸4223,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齿条4222带动齿轮4221转动时齿轮4221转动更加稳定,在夹紧杆421远离卡盘41的周面上设置有竖直的辅助板423,夹紧杆421与辅助板423转动连接。

参照图2,为了使驱动气缸4223带动齿条4222移动时齿条4222移动更加稳定,防止齿条4222发生位置偏移,在支撑块5上表面开设有导槽51,导槽51的延伸方向与齿条4222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导槽51与齿条4222相适配。

参照图2,为了使工作人员在使用夹紧装置4对工件夹紧时更加方便,在支撑块5靠近支撑柱3的一侧设置有套环52,套环52设置在支撑柱3的周面上并且与支撑柱3滑动连接,在套环52靠近下料装置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53,在支撑柱3靠近固定块53的一侧设置有带动固定块53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54。

参照图2,驱动组件54包括转动丝杠541以及转动电机542,转动丝杠541竖直设置在固定块53的上方,转动丝杠541向下延伸贯穿固定块53之后与固定块53螺纹连接,转动丝杠541与支撑柱3转动连接,转动电机542设置在转动丝杠541的上端头。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夹紧装置4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开启转动电机542,转动电机542带动转动丝杠541转动,因为转动丝杠541位置相对固定,并且转动丝杠541与固定块53螺纹连接,所以在转动丝杠541转动时,转动丝杠541会带动固定块53在转动丝杠541的周面上上下移动,因为固定块53与支撑块5固定连接,所以固定块53便会带动支撑块5以及夹紧装置4上下移动。这样就完成了对夹紧装置4高度的调节。

参照图2,为了使夹紧装置4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在套环52远离固定块53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块55,在辅助块55的上方设置有竖直的引导杆56,引导杆56向下延伸并且贯穿辅助块55,引导杆56与支撑柱3固定连接,并且引导杆56与辅助块55滑动连接。

参照图3,下料装置7包括下料板71、阻挡板72和限位板73,下料板71在夹紧装置4的一侧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夹紧装置4的方向向上倾斜,阻挡板72和限位板73设置在下料班的上表面,并且阻挡板72设置在靠近下料板71两个端面的位置,限位板73设置在两个阻挡板72之间,并且限位板73设置在靠近阻挡板72两端面的位置。这样在工作人员对工件攻丝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件从卡盘41上取下,并将工件放置到下料板71上;为了在下料板71上放置更多的工件,工作人员在放置工件时,可以将工件竖直放置在下料板71的上表面,并且使工件的中心轴线与限位板73所在平面垂直;因为下料板71在夹紧装置4的一侧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夹紧装置4的方向向上倾斜,所以当工作人员将工件摆放到下料板71的上表面时,工件不会再下料板71上滚动。

参照图3,为了使工件在下料板71的上表面摆放的更加稳定,阻挡板72以及限位板73所在平面均与下料板71所在平面垂直。

参照图3,在下料板71的下方设置有存储箱74,在存储箱74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上料板上方工件进行下料的下料杆75,在限位板73以及阻挡板72的侧面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下料槽76,并且下料槽76贯穿限位板73或者阻挡板72的上表面。在工作人员将工件摆放到下料板71的上表面之后,工作人员可以使用下料杆75穿过限位板73或者阻挡板72上的限位槽之后,再穿过工件,然后向上托动下料杆75的两端,这样便可以将下料板71上摆放整齐的工件托起,然后再将工件放置到仓库等位置。这样就达到了方便对工件进行转运的效果。

参照图3,在存储箱74的一侧设置有箱门77,在存储箱74内部远离箱门77的侧壁上设置有弧形支撑架78,支撑架78的弯曲方向为向下弯曲,并且支撑架78沿着从远离到靠近箱门77的方向向上倾斜,下料杆75水平放置在支撑架78上方。在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下料杆75时,工作人员可以将下料杆75放置到支撑架78上方,这样可以防止下料杆75丢失;因为支撑架78沿着从远离到靠近箱门77的方向向上倾斜,这样可以防止下料杆75在支撑架78上掉落,影响工作人员对下料杆75的取用。

参照图3,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下料装置7的位置进行改变,在存储箱74的下方设置有带脚刹的万向轮742,而且这样可以使工作人员可以在任意位置对下料装置7的位置进行固定。

参照图2,冷却装置6包括冷却管61、水泵62以及容纳箱63,容纳箱63水平设置,冷却管61的下端头延伸到容纳箱63内部的冷却液内,冷却管61的上端头延伸卡盘41的上方,水泵62设置在冷却管61上并且可以将容纳箱63内部的冷却液泵送到卡盘41上。这样便可以防止工件因为国发发生形变,影响攻丝机的精度。

参照图2,为了使对工件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液可以重复使用,在支撑台上开设有引流通道64。

参照图1和图2,引流通道64包括引流槽641、辅助槽642以及引流道643(见图4),引流槽641为弧形的引流槽641,引流槽641开设在支撑块5的上表面沿支撑块5的周向开设,辅助槽642开设在支撑块5的上表面,并且辅助槽642开设在引流槽641与卡盘41的中心点之间,引流道643的上端头与引流槽641的槽底连通,引流道643的下端头延伸到容纳箱63的正上方。在工作人员使用冷却装置6对工件进行冷却时,冷却水与工件接触之后会在卡盘41的中心孔位置向下流动,这样冷却液便会流入辅助槽642内部,因为辅助槽642与引流槽641连通,所以辅助槽642内部的冷却液会流入引流槽641内部,因为引流槽641与容纳箱63之间通过引流道643连通,所以引流槽641内部的冷却液会经过引流道643流入容纳箱63内部,这样就达到了对工件进行冷却后的冷却液可以重复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参照图2,为了提高冷却液在引流槽641内部经过引流道643流向容纳箱63内部的流动速度,引流槽641深度最小的位置位于卡盘41与支撑柱3之间,引流槽641的深度沿着引流槽641的延伸方向逐渐变大,引流槽641深度最大的位置位于支撑块5远离支撑柱3的一侧,引流槽641开设在支撑块5远离夹紧组件42的位置,引流道643的上端口在引流槽641深度最大的位置与引流槽641连通。

参照图2,为了进一步加快对工件冷却之后的冷却液回流到容纳箱63内部的回流速度,辅助槽642沿着从靠近卡盘41轴线到远离的方向深度逐渐变大,并且在辅助槽642与引流槽641连通的位置辅助槽642的底面高度引流槽641的底面高度相平齐。

参照图2和图6,在引流道643远离支撑柱3的一侧开设有水平的过滤孔,在过滤孔内部插接有过滤网58。在丝锥2对工件进行攻丝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碎屑,在过滤孔中设置过滤网58,可以防止冷却液中的碎屑随冷却液流入容纳箱63内部,这样就可能会导致水泵62阻塞。

参照图2和图6,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孔内部的过滤网58进行更换,在过滤网58远离卡盘41的一侧设置有把手59。

参照图1和图2,在卡盘41上方设置有斜板411,斜板411设置在卡盘41靠近夹紧组件42的一侧,并且斜板411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夹紧组件42的方向向上倾斜,在斜板411与卡盘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12。在工作人员对工件攻丝结束之后,部分冷却液会残留在工件上方,这样在工作人员对工件取下时,工作人员可以使工件倾斜,将工件上的冷却液流到斜板411的上表面,因为斜板411沿着从靠近到远离夹紧组件42的方向向上倾斜,所以斜板411上放的冷却液会沿着斜板411的倾斜方向流到卡盘41的中心位置。

参照图2,为了防止斜板411上方的冷却液从斜板411的两侧滑落到斜板411下方,将斜板41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并且斜板411的弯曲方向为向下弯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在工作人员使用攻丝机之前,工作人员开启转动电机542,转动电机542带动转动丝杠541转动,因为转动丝杠541位置相对固定,并且转动丝杠541与固定块53螺纹连接,所以在转动丝杠541转动时,转动丝杠541会带动固定块53在转动丝杠541的周面上上下移动,因为固定块53与支撑块5固定连接,所以固定块53便会带动支撑块5以及夹紧装置4上下移动,这样便完成了对夹紧组件42高度的调节。

在工作人员对工件进行攻丝时,先将工件放置在在卡盘41上,然后驱动气缸4223带动齿条4222向靠近或者远离驱动气缸4223的方向移动,因为齿轮4221与齿条4222相互啮合,所以齿条4222会带动齿轮4221转动,在齿轮4221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夹紧杆421转动,这样便完成了对工件的夹紧;然后开启驱动机1,驱动机1带动丝锥2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丝锥2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然后丝锥2会对工件进行攻丝;同时水泵62会将容纳箱63中的冷却液泵送到工件上,这样便可以对工件进行冷却;对工件冷却之后的冷却液大多会落在卡盘41的中心孔的位置,然后冷却液会依次经过辅助槽642、引流槽641以及引流道643回流到容纳箱63内部;在工作人员对工件加工结束之后,工作人员将工件上残留的冷却液倒在斜板411上表面,然后冷却液回流到容纳箱63内部。

在工作人员需要对工件进行下料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件摆放到下料板71的上表面,并且摆放时,工件竖直放置并且工件的中心轴线方向与限位板73所在平面垂直。当工件摆满下料板71时,工作人员可以推动下料装置7到需要的位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