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5093发布日期:2019-12-13 19:5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多功能锯作为常用的电动工具,因其结构小巧、操作方便,广泛应用于锯、铲、切割、打磨、抛光等,如切割瓷砖、打磨水泥、打磨金属锈斑、抛光金属面、锯切钢管、切割方槽、切割木材等。

传动的摆式多功能锯一般包括设于壳体前端的锯片装夹装置以及用于驱动锯片装夹装置往复摆动的电机驱动装置,其中,锯片装夹装置与电机驱动装置之间通常设置偏心轴传动组件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锯片装夹装置的往复摆动运动,进而实现多功能锯的切割、打磨等功能。但是,现有的多功能锯的偏心轴传动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的传动配合多为刚性的键槽配合,受加工精度的限制,这种配合方式经常会导致两者之间在装配时出现过大间隙或难以装配等问题,其中,如果两者之间存在过大的间隙,就会导致多功能锯的传动效果较差,其在使用时会出现强烈震动,操作人员长时间操作容易产生疲劳,反之,为了使两者更好地进行装配,这就对偏心轴组件的加工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相应地增加了加工成本。

故,现有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容易装配且传动效果好的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包括与电机的输出轴进行驱动连接的偏心轴传动组件以及由所述偏心轴传动组件驱动而往复摆动的锯片装夹装置,所述偏心轴传动组件包括其一端具有驱动套筒的偏心轴以及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并随该输出轴一起转动的过渡驱动块,所述过渡驱动块嵌设在所述驱动套筒内,所述过渡驱动块的外周壁与所述驱动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键槽配合以驱动所述偏心轴转动。

为了使过渡驱动块更好地装配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能够随该输出轴一起转动的刚性驱动件,所述过渡驱动块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并在一端形成供所述刚性驱动件嵌设的安装槽,所述刚性驱动件与所述过渡驱动块的安装槽之间形成键槽配合。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使过渡驱动块方便地装配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能够避免过渡驱动块在传动过程中出现打滑问题,有效提高了多功能锯的偏心轴传动组件的传动效果。

为了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锯片装夹装置的往复摆动运动,所述偏心轴传动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偏心轴与所述锯片装夹装置之间的拨叉件,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具有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上套设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驱动连接所述拨叉件。

为了使偏心轴的传动过程更加稳定,所述偏心轴外还罩设有固定罩,所述偏心轴与所述固定罩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为了简化锯片装配过程,提高锯片的更换效率,所述锯片装夹装置设于多功能锯的机壳的前端,包括转动轴套以及可上下活动地穿设在所述转动轴套中的压杆;所述压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以及具有配合在该复位弹簧的上端的挡肩部,所述转动轴套内具有用于容置复位弹簧及限定挡肩部移动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下端口连接有压板,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压板上,所述压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压板连接一压盘,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压盘上移与所述压板配合将锯片压紧;所述锯片装夹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压杆相对所述转动轴套进行上下移动的压杆驱动组件。

为了更好地驱动压杆上下移动,所述压杆驱动组件包括铰接在机壳上的偏心凸轮以及带动偏心凸轮转动的扳手件,所述偏心凸轮驱动连接所述压杆的上端部。其中,转动扳手件可带动偏心凸轮偏转一定的偏心距离,这样偏心凸轮便可驱动压杆相对转动轴套向下移动,压杆的下端的压盘也会一并下移,使设于压盘与压板之间的锯片处于松动状态,此时,锯片可方便地拆卸下来进行装配其他锯片;当其他锯片安装完成后,可反向转动扳手件,偏心凸轮同样会反向偏转一定的偏心距离,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压杆可自动上移与所述压板配合将锯片压紧,完成锯片的更换。

为了将锯片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压盘与压板之间,所述压板的下壁面上设有用于与锯片的定位孔相适配的若干定位凸部,所述压盘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定位凸部伸入的凹进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为螺纹连接在所述转动轴套上的圆盘件,若干所述定位凸部沿该圆盘件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压盘上的凹进部为与若干所述定位凸部相对应的环形凹槽。

为了使转动轴套与压杆可以一起往复摆动,进而使夹设在压盘与压板之间的锯片进行往复摆动,所述压板上设有呈非圆形的且供所述压杆穿过的驱动孔,所述压杆的周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孔相适配的驱动部。

为了使转动轴套的摆动更加平稳,所述转动轴套上连接有由所述偏心轴进行驱动的拨叉件,所述转动轴套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拨叉件的上方,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拨叉件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的偏心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是通过一过渡驱动块进行连接,该过渡驱动块可以有效弥补刚性传动结构受加工精度的限制而导致的装配间隙过大的不足,进而减少传动过程中的振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过渡驱动块可采用塑料进行一体注塑成型,因而相对现有技术中刚性传动结构的加工方式,其加工成本更低;再者,该过渡驱动块装配方便且传动效果好,其中,过渡驱动块可直接插接到电机的输出轴上并随该输出轴一起转动,并且能够嵌设在偏心轴的驱动套筒内并以键槽配合的方式驱动所述偏心轴转动,该过渡驱动块的设置无需对现有的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进行过多改动,而直接将过渡驱动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与偏心轴之间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偏心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渡驱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锯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锯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锯的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锯的压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1,一种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包括与电机1的输出轴2进行驱动连接的偏心轴传动组件以及由偏心轴传动组件驱动而往复摆动的锯片装夹装置,偏心轴传动组件包括过渡驱动块4、偏心轴3、第一轴承7、固定罩6以及拨叉件81,其中,偏心轴3的一端具有可与电机1的输出轴2进行驱动连接的驱动套筒301,偏心轴3的另一端具有偏心柱302,偏心柱302上套设有驱动环303,驱动环303驱动连接拨叉件81,拨叉件81驱动连接锯片装夹装置,进而将电机1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锯片装夹装置的往复摆动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过渡驱动块4插接在电机1的输出轴2上并可随该输出轴2一起转动,同时,过渡驱动块4又可嵌设在驱动套筒301内,具体地,过渡驱动块4的外周壁与驱动套筒301的内壁之间形成键槽配合以驱动偏心轴3转动。此外,偏心轴3外还罩设有固定罩6,偏心轴3与固定罩6之间还设有第一轴承7,以使偏心轴3的传动过程更加稳定。

参见图5-图7,为了使过渡驱动块4更好地装配在电机1的输出轴2上,电机1的输出轴2上连接有能够随该输出轴2一起转动的刚性驱动件5,过渡驱动块4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并在一端形成供刚性驱动件5嵌设的安装槽400,刚性驱动件5与过渡驱动块4的安装槽400之间形成键槽配合,其中,刚性驱动件5可以为紧配在电机1的输出轴2的金属件,本实施例中刚性驱动件5与过渡驱动块4的配合,能够使过渡驱动块4方便地装配在电机1的输出轴2上,并且可有效避免过渡驱动块4在传动过程中出现打滑问题,提高多功能锯的偏心轴传动组件的传动效果。

参见图1、图3及图9,本实施例中的锯片装夹装置设于机壳10的前部,其中,多功能锯的机壳10包括用于固定锯片装夹装置的头壳12及设于头壳12外的外壳11,本实施例中的电机1及偏心轴传动组件设于外壳11内,固定罩6与头壳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以提高多功能锯的整体强度,外壳11的底端还可拆卸连接有能够向电机1供电的电池包91。锯片装夹装置包括转动轴套20以及可上下活动地穿设在转动轴套20中的压杆30,驱动装置驱动连接转动轴套20;压杆30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0以及具有配合在该复位弹簧40的上端的挡肩部31,其中,挡肩部31与压杆30可以为一体设计,也可以为可拆卸的分体件,转动轴套20内具有用于容置复位弹簧40及限定挡肩部31移动的台阶孔200,具体地,台阶孔200包括位于上方的小孔部(未示出)及位于下方的大孔部(未示出),小孔部的内径与压杆30的直径相适配,以便能够对压杆30在上下方向上起到稳定的导向作用,大孔部的内径与挡肩部31的大小相适配,以便压杆30的挡肩部31能够在大孔部内上下移动对复位弹簧40进行压缩,台阶孔200的下端口可拆卸连接有压板50,复位弹簧40的下端抵接在压板50上,即,复位弹簧40设于压杆30的挡肩部31与压板50之间,其中,压杆30的下端穿过压板50连接一压盘32,在复位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压盘32上移与压板50配合将锯片压紧,锯片装夹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压杆30相对转动轴套20进行上下移动的压杆驱动组件70,详见图8-图11。

参见图10及图11,为了将锯片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压盘32与压板50之间,压板50的下壁面上设有用于与锯片60的定位孔(未示出)相适配的若干定位凸部51,压盘32上对应设置有供定位凸部51伸入的凹进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压板50为螺纹连接在转动轴套20上的圆盘件,若干定位凸部51沿该圆盘件的周向均匀布置,压盘32上的凹进部为与若干定位凸部51相对应的环形凹槽320。其中,现有技术中的锯片的安装口位置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本实施例中的压板50上的定位凸部51可穿过上述定位孔将锯片夹紧在压板50与压盘32之间,以进一步提高锯片固定的牢固性,避免锯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

为了更好驱动压杆30上下移动,压杆驱动组件70包括铰接在机壳10上的偏心凸轮71以及带动偏心凸轮71转动的扳手件72,偏心凸轮71驱动连接压杆30的上端部,具体地,偏心凸轮71通过销轴73铰接在头壳12的上端,其中,转动扳手件72可带动偏心凸轮71偏转一定的偏心距离,这样偏心凸轮71便可驱动压杆30相对转动轴套20向下移动,压杆30的下端的压盘32也会一并下移,使设于压盘32与压板50之间的锯片处于松动状态,此时,锯片可方便地拆卸下来进行装配其他锯片;当其他锯片安装完成后,可反向转动扳手件72,偏心凸轮71同样会反向偏转一定的偏心距离,在复位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压杆30可自动上移与压板50配合将锯片压紧,完成锯片的更换,详见图8及图9。

参见图8,为了使转动轴套20与压杆30可以一起往复摆动,进而使夹设在压盘32与压板50之间的锯片进行往复摆动,压板50上设有呈非圆形的且供压杆30穿过的驱动孔52,压杆30的周壁上对应设置有与驱动孔52相适配的驱动部33,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压杆30的驱动部33的横截面同样为非圆形,这样转动轴套20在摆动时可以通过压板50上的驱动孔52带动压杆30一起转动。参见图3及图4,为了使转动轴套20的摆动更加平稳,拨叉件81套设连接在转动轴套20上,转动轴套20与头壳12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第二轴承82及第三轴承83,第二轴承82位于拨叉件81的上方,第三轴承83位于拨叉件81的下方。此外,为了使该多功能锯能够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中使用,机壳10的前端还设有其出光部朝向锯片的切割位置的照明灯90,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灯90可以采用led灯,详见图1及图9。

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具有多个优点:首先,该传动结构的偏心轴3与电机1的输出轴2之间是通过一过渡驱动块4进行连接,该过渡驱动块4可以有效弥补刚性传动结构受加工精度的限制而导致的装配间隙过大的不足,进而减少传动过程中的振动问题;其次,由于过渡驱动块4可采用塑料进行一体注塑成型,因而相对现有技术中刚性传动结构的加工方式,其加工成本更低;其次,该过渡驱动块4装配方便且传动效果好,其中,过渡驱动块4可直接插接到电机1的输出轴2上并随该输出轴2一起转动,并且能够嵌设在偏心轴3的驱动套筒301内并以键槽配合的方式驱动偏心轴3转动,该过渡驱动块4的设置无需对现有的多功能锯的传动结构进行过多改动,而直接将过渡驱动块4设于电机1的输出轴2与偏心轴3之间即可;另一方面,传动结构的锯片装夹装置是通过设于压杆30的下端的压盘32与连接在转动轴套20的下端的压板50的相互配合将锯片压紧,其中,通过压杆驱动组件70可使得压杆30相对转动轴套20方便地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进而使设于压盘32与压板50之间的锯片处于夹紧状态或松动状态,这样该多功能锯的锯片可以快速、方便地拆卸下来并进行更换,简化了锯片的装配过程,有效提高了锯片的更换效率;再者,本实施例中锯片装夹装置的结构简单,装配时十分方便,其中,将复位弹簧40、压板50依次套设在压杆30上,然后再将压杆30从转动轴套20的下端口装入并将压板50紧配在转动轴套20上即可完成装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