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状钢筋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6505发布日期:2019-12-27 15:5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状钢筋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状钢筋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飞速发展,目前建筑行业对于建筑的外观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各地也纷纷追寻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对于一些大型建筑的建设,在各层之间需要通过环形支撑柱来架构,而构筑环形支撑柱必须先要捆扎环形钢筋笼,该环形钢筋笼需要多个环形钢筋。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018602u、公告日为2014.12.1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环形钢筋的成型装置。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7020338a、公布日为2017.04.20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可调节式圆环钢筋成型器。

上述的环形钢筋的成型装置和可调节式圆环钢筋成型器在对钢筋加工时,加工出环形钢筋的端部均为平直状,不能够形成完整的环形,需要后续进一步加工,不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另外上述环形钢筋的成型装置的模具只能将钢筋弯曲成同一半径的环形,局限性大,不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状钢筋成型设备,以解决传统环状钢筋成型设备在对钢筋加工时,钢筋不能够形成完整的环形,局限性大,不方便操作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状钢筋成型设备,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空心转动柱,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空心转动柱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空心转动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上以相同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至空心转动柱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环形模具,所述空心转动柱的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杆上下移动的第一长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连接杆的高度,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环形模具相配合的圆孔,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环形模具右侧的定位轮机构,所述定位轮机构与环形模具相配合,所述定位轮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箱体固连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定位轮机构的水平位置;所述定位轮机构包括与水平调节机构固定连接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环状钢筋成型设备,进一步,所述环形模具包括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空心圆台,所述空心圆台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部,多个所述竖直部从下至上在空心圆台的表面上呈梯次设置,所述竖直部的底端设有弧形支撑部,所述竖直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弧形支撑部的一侧且对应第一凸起的位置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弧形支撑部和第二凸起之间形成横截面为优弧弓形的第一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环状钢筋成型设备,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在空心转动柱表面的底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环状钢筋成型设备,进一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纹轴、第一螺纹轴套和第一旋钮,所述第一螺纹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空心转动柱的内腔,且第一螺纹轴的顶部延伸至空心转动柱的顶部并与第一旋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套套设在第一螺纹轴上并与第一螺纹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环形模具的一端与第一螺纹轴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环状钢筋成型设备,进一步,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底座、上滑板、第二螺纹轴、第二旋钮和第二螺纹轴套,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上滑板的底部与固定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的内腔,且所述第二螺纹轴的右端延伸至固定底座的外侧并与第二旋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轴位于固定底座内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轴套,所述第二螺纹轴套的顶部贯穿至固定底座的顶部并与上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供第二螺纹轴套左右移动的第二长孔。

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环形模具中设计多种与定位轮配合模具,同时利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对钢筋端部进行限位,能够将其弯曲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形,该环状钢筋成型设备能够将钢筋弯曲成不同半径的圆环形,成型效果高,方便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环状钢筋成型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轮机构和水平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轮机构和水平调节机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将最顶端的竖直部下调至与定位轮对齐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箱体,2、空心转动柱,3、驱动装置,4、传动机构,41、第一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5、高度调节机构,51、第一螺纹轴,52、第一螺纹轴套,53、第一旋钮,6、连接杆,7、环形模具,71、空心圆台,72、竖直部,721、第一凸起,73、弧形支撑部,731、第二凸起,8、定位轮机构,81、定位柱,82、定位轮,83、横板,84、限位柱,85、紧固螺栓,9、水平调节机构,91、固定底座,92、上滑板,93、第二螺纹轴,94、第二旋钮,95、第二螺纹轴套,10、定位机构,101、固定块,102、移动板,103、拉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环状钢筋成型设备的实施例。

图1-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环状钢筋成型设备,其包括箱体1,箱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空心转动柱2,箱体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具体的,驱动装置3为电机,驱动装置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空心转动柱2转动的传动机构4,具体的,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锥齿轮41和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2,第一锥齿轮41固定在空心转动柱2表面的底部,第二锥齿轮42与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进而达到开启驱动装置3驱动空心转动柱2转动的效果。空心转动柱2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5,高度调节机构5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的另一端贯穿至空心转动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环形模具7,空心转动柱2的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杆6上下移动的第一长孔,高度调节机构5用于调节连接杆6的高度,具体的,高度调节机构5包括第一螺纹轴51、第一螺纹轴套52和第一旋钮53,第一螺纹轴5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空心转动柱2的内腔,且第一螺纹轴51的顶部延伸至空心转动柱2的顶部并与第一旋钮53固定连接,第一螺纹轴套52套设在第一螺纹轴51上并与第一螺纹轴51螺纹连接,连接杆6远离环形模具7的一端与第一螺纹轴套52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第一旋钮53带动第一螺纹轴51转动,利用第一螺纹轴51和第一螺纹轴套52螺纹配合,连接杆6与第一长孔配合限制第一螺纹轴套52转动,进而使得第一螺纹轴套52能够带动连接杆6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调节环形模具7的高度,方便使用者操作。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环形模具7相配合的圆孔,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环形模具7右侧的定位轮机构8,定位轮机构8与环形模具7相配合,定位轮机构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箱体1固连水平调节机构9,水平调节机构9用于调节定位轮机构8的水平位置,具体的,水平调节机构9包括固定底座91、上滑板92、第二螺纹轴93、第二旋钮94和第二螺纹轴套95,固定底座91的底部与箱体1固定连接,上滑板92的底部与固定底座91滑动连接,第二螺纹轴9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91的内腔,且第二螺纹轴93的右端延伸至固定底座91的外侧并与第二旋钮94固定连接,第二螺纹轴93位于固定底座91内腔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轴套95,第二螺纹轴套95的顶部贯穿至固定底座91的顶部并与上滑板92固定连接,固定底座91的顶部开设有供第二螺纹轴套95左右移动的第二长孔,通过转动第二旋钮94带动第二螺纹轴93转动,利用第二螺纹轴93和第二螺纹轴套95螺纹配合,上滑板92、第二螺纹轴套95与第二长孔配合限制第二螺纹轴套95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螺纹轴套95能够带动上滑板92左右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定位轮机构8的水平位置,方便使用者操作。

环形模具7包括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的空心圆台71,空心圆台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竖直部72,三个竖直部72从下至上在空心圆台71的表面上呈梯次设置,竖直部72的底端设有弧形支撑部73,竖直部7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721,弧形支撑部73的一侧且对应第一凸起721的位置设有第二凸起731,第一凸起721、弧形支撑部73和第二凸起731之间形成横截面为优弧弓形的第一定位槽。

定位轮机构8包括与水平调节机构9固定连接的定位柱81,定位柱8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轮82,定位轮82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槽,另外,定位柱81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横板83,横板83另一端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柱84,限位柱84位于定位轮82的后侧,且限位柱84的底端位于第二定位槽的底部,横板83的顶部贯穿设置有紧固螺栓85,横板83通过紧固螺栓85与定位柱81固定连接,通过横板83、限位柱84和紧固螺栓85的配合使用,使用者旋松紧固螺栓85能够转动横板83带动限位柱84移动至与钢筋接触,然后旋紧紧固螺栓85固定限位柱84的位置,在钢筋在加工时对钢筋进一步限位,使得钢筋的成型效果更好。

为了能够准确将每个竖直部72与定位轮82调节对齐,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箱体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机构10,定位机构10包括固定块101、移动板102和拉块103,固定块101上开设有供移动板102左右滑动的贯穿孔,移动板102设置在贯穿孔内,移动板102的左端与拉块103固定连接,移动板102的右端为l形,通过定位机构10的设置,使用者在调节竖直部72的位置,通过推动拉块103,使得拉块103位于下一个竖直部72的底部,通过转动第一旋钮53使竖直部72向下移动,竖直部72向下移动与移动板102接触时,即可与定位轮82对齐,方便使用者调节。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的竖直部72,然后通过高度调节机构5将该竖直部72调节至定位轮机构8对齐,如图7所示,将最顶端的竖直部72调节至于定位轮机构8对齐,将钢筋的端部放置在第一定位槽内,然后通过水平调节机构9调节定位轮机构8的水平位置,使得定位轮82第二定位槽的内壁与钢筋紧密接触,然后旋松紧固螺栓85,调节限位柱84的位置,使得限位柱84与竖直部72之间的距离为一个钢筋的直径,接着开启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空心转动柱2转动,空心转动柱2通过第一长孔带动连接杆6转动,进而带动环形模具7逆时针转动,利用竖直部72、弧形支撑部73和定位轮82与钢筋之间的摩擦力,对钢筋进行传输,钢筋的端部由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限位作用,使得钢筋的端部位置也得以弯曲,当钢筋的长度与该竖直部72的周长一致,则可将弯曲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形,加工完毕后,利用钢筋的弹性,先将钢筋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钢筋的端面位于第一定位槽中,然后掰动钢筋的两端使钢筋的两个端部移出第一定位槽,即可将加工后的钢筋向上取出。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