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正反拉伸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13448发布日期:2020-05-12 17:28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正反拉伸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正反拉伸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品中存在多段需要拉伸冲压的结构,传统的冲压模具在冲压的时候,一般只是单个上凸模和下凹模的配合,一次性同时将多段拉伸位置冲压成型。或者将多段拉伸位置分开不同的模具冲压成型。由于一次对不同拉伸位置进行冲压,会使得料板受到的压力不均匀,可能会在产品拉伸区域出现不可修复的开裂、起皱、刮伤等不良现象,不能满足产品外观无缺陷功能。如果分开用不同的模具冲压成型,还会增加模具的成本,并且由于产品需要在模具之间转送,降低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一次合模的过程中,将产品多段拉伸分先后次序成型,提高产品材料的流动性,避免出现开裂、起皱、刮伤等不良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正反拉伸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设置有上压料板、上凸模、上凹模以及分别驱动所述上压料板、所述上凸模和所述上凹模的驱动装置;所述下模具还包括与所述上凸模配合的下凹模,与所述上凹模配合的下压边圈、驱动所述下压边圈运动的升降机构。

模具合模,上模具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上压料板和下凹模凸出的部分将料板夹紧,上凹模也和下压边圈将料板夹紧。上模具继续下降,上压料板的驱动装置和上凹模的驱动装置分别带动上压料板和上凹模相对于上模具向上运动,实则继续压紧料板,保持不动。此时上凸模和下凹模进行合模,对产品进行第一段拉伸位置进行冲压。上模具继续下降,上凸模的驱动装置和上压料板的驱动装置分别带动上凸模和上压料板相对于上模具向上运动,使其与下模具保持静止,此时上凹模在上模具的带动下,推动升降机构下降,与下压边圈一起向下移动,对产品的第二段拉伸位置进行冲压。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弹性件,分别为上压料板弹性件、上凸模弹性件和上凹模弹性件,均安装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驱动装置;所述上凸模弹性件的弹力大于产品成形力,所述上凹模弹性件的弹力小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液压力,所述模具合模的压力均大于所述上凸模弹性件的弹力、所述上压料板弹性件的弹力和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液压力。

弹性件输出一个弹力,液压驱动装置输出一个液压力,在上压料板和上凹模压紧料板后,模具继续下移,由于上压料板弹性件的弹力小于合模的压力,上凹模弹性件的弹力小于液压力,所以上压料板和上凹模会压缩弹性件,保持在原位,且处于继续压紧的状态。而上凸模弹性件的弹力大于产品的成形力,所以上凸模继续向下移动。当上凸模和下凹模合模后,上凸模弹性件受到合模压力的作用,上凸模向上压缩,相对于下模具保持静止,上压料板继续压缩上压料板弹性件,而上凹模弹性件到达弹性件的压缩极限,同时合模的压力大于液压力,所以上凹模随着上模具向下运动,实现拉伸位置的冲压。使用弹性件,只需要通过设定弹性件的弹力和液压驱动装置的液压力,即可实现上凸模和上凹模不同的先后运动动作,实现先后次序的拉伸冲压,减少外部驱动的设置,使得模具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

优选的,所述下压边圈通过下压边圈固定板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连接。下压边圈在完全合模之后,会向下模具靠拢,由于下模具和下压边圈的硬度较高,直接接触容易造成磕伤,所以在两者之间设置质地较软的下压边圈固定板,起到缓冲碰撞,保护两者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下压边圈固定板依次通过过渡杆和过渡板连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一般的液压驱动装置都有标准的配合规格,当下压边圈与液压驱动装置规格不匹配的时候,通过过渡杆连接下压边圈固定板,通过过渡板连接液压驱动装置,再连接过渡杆和过渡板,无需对下压边圈或液压驱动装置做适应性的改动。

优选的,所述上凸模通过上凸模固定板与所述上凸模弹性件连接,所述上凹模通过上凹模固定板与所述上凹模弹性件连接。上凸模和上凹模在完全合模之后,会向上模具靠拢,由于上模具、上凸模和上凹模的硬度较高,直接接触容易造成磕伤,所以在两者之间设置质地较软的固定板,起到缓冲碰撞,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氮气弹簧。氮气弹簧的弹力和行程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且弹力和行程都处于一个平稳值,可以使得模具各部件的运动更加准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将冲压模具的上下模芯根据拉伸的位置分为几段合模部件,并控制合模部件在一次合模中的先后冲压次序,实现在一段拉伸位置上保持稳定压力进行冲压后,再进行另一位置的冲压,使得料板受力更加均匀,拉伸成型过程中材料流动稳定性大大提高,不会出现开裂、起皱、刮伤等不良现象。无需将不同的拉伸位置分开不同的模具进行冲压,节省模具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合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具;2、下模具;3、上压料板;4、上凸模;5、上凹模;6、下凹模;7、下压边圈;8、上凸模弹性件;9、上压料板弹性件;10、上凹模弹性件;11、下压边圈固定板;12、过渡杆;13、过渡板;14、上凸模固定板;15、上凹模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正反拉伸结构的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具包括下模板2。上模具1还包括上压料板3、上凸模4、上凹模5,上模板1上安装有连接上凸模4的上凸模弹性件9,连接上压料板3的上压料板弹性件8,连接上凹模5的上凹模弹性件10。下模具还包括与上凸模4配合的下凹模6,与上凹模5配合的下压边圈7,下压边圈连接液压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上凹模弹性件10的弹力小于液压驱动装置的液压力,上凸模弹性件9的弹力大于产品成形力,产品成形力是料板向下拉伸为产品所需要的最少压力,该压力值的获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手段,此处不作描述。模具合模的压力大于上凸模弹性件9的弹力、上压料板弹性件8的弹力和液压驱动装置的液压力。

另外,下压边圈7通过下压边圈固定板11与液压驱动装置连接。下压边圈在完全合模之后,会向下模具靠拢,由于下模具和下压边圈的硬度较高,直接接触容易造成磕伤,所以在两者之间设置质地较软的下压边圈固定板,起到缓冲碰撞,保护两者的作用。

其中,下压边圈固定板11依次通过过渡杆12和过渡板13连接液压驱动装置。一般的液压驱动装置都有标准的配合规格,当下压边圈与液压驱动装置规格不匹配的时候,通过过渡杆连接下压边圈固定板,通过过渡板连接液压驱动装置,再连接过渡杆和过渡板,无需对下压边圈或液压驱动装置做适应性的改动。

另外的,上凸模4通过上凸模固定板14与上凸模弹性件9连接,上凹模5通过上凹模固定板15与上凹模弹性件10连接。上凸模和上凹模在完全合模之后,会向上模具靠拢,由于上模具、上凸模和上凹模的硬度较高,直接接触容易造成磕伤,所以在两者之间设置质地较软的固定板,起到缓冲碰撞,保护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凸模弹性件9、上压料板弹性件8和上凹模弹性件10均选用氮气弹簧。氮气弹簧的弹力和行程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且弹力和行程都处于一个平稳值。可以使得模具各部件的运动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或工作流程:上模具向下移动,在上压料板3和上凹模5分别与下凹模6的凸起、下压边圈7压紧料板。上模具继续下移,由于上压料板弹性件8的弹力小于合模的压力,上凹模弹性件10的弹力小于液压力,所以上压料板3和上凹模5会压缩上压料板弹性件8和上凹模弹性件10,从而保持在原位,且处于继续压紧料板的状态。而上凸模弹性件9的弹力大于产品的成形力,所以上凸模4随着上模具向下移动。当上凸模4和下凹模6合模后,实现第一拉伸位置的冲压。

上模具继续向下运动,上凸模弹性件9受到合模压力的作用,上凸模4向上压缩上凸模弹性件9,使得上凸模4相对于下模具保持静止,上压料板3继续压缩上压料板弹性件8,而上凹模弹性件10到达弹性件的压缩极限,同时合模的压力大于液压力,上凹模5随着上模具向下运动,实现第二个拉伸位置的冲压。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将冲压模具的上下模芯根据拉伸的位置分为几段合模部件,并控制合模部件在一次合模中的先后冲压次序,实现在一段拉伸位置上保持稳定压力进行冲压后,再进行另一位置的冲压,使得料板受力更加均匀,拉伸成型过程中材料流动稳定性大大提高,不会出现开裂、起皱、刮伤等不良现象。无需将不同的拉伸位置分开不同的模具进行冲压,节省模具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生成效率。通过使用弹性件,只需要通过设定弹性件的弹力和液压驱动装置的液压力,即可实现上凸模和上凹模不同的先后运动动作,实现先后次序的拉伸冲压,减少外部驱动的设置,使得模具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