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加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1839发布日期:2020-06-09 20:1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多点加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辊加压治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点加压治具。



背景技术:

机床上的刀辊对工件进行切割时,机床本身给予刀辊靠近工件的压力较小,对于一些工件的切割深度较深,或需要进行切割的长度较长时,需要对刀辊进行额外加压,保证刀辊对工件的切割深度或长度达标。

现有的加压治具包括加压杆,加压杆上固定连接有加压组件,加压组件包括加压座和连接在加压座中的抵压辊,加压杆的两端连接驱动器。驱动器拉动加压杆,使加压杆上的加压组件对刀辊进行加压。

现有的加压治具对刀辊进行加压时,刀辊受力点位于刀辊两侧,刀辊受力较大或刀辊长度较长时,刀辊的中间部分由于受力不均匀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刀辊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点加压治具,其优点是加压点增多,刀辊受力均匀,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点加压治具,包括加压杆,加压杆两侧连接有驱动器,所述加压杆上设有位于加压杆两端和靠近其中间位置的多个加压组件,所述加压组件包括连接在加压杆下表面的加压座,加压座下端设有抵压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压杆位于刀辊上方,加压杆的两侧连接驱动器,驱动器可带动加压杆沿竖直方向运动。加压杆的两端设有加压组件,加压杆的中间两侧也设有加压组件,加压组件包括加压座和连接在加压座下端的抵压辊,当加压杆跟随驱动器向下移动时,抵压辊与刀辊抵接,刀辊受到来自抵压辊给予的向下的压力。除了加压杆两端的加压组件,加压杆中间两侧也设有加压组件,增加刀辊上的受力点,使刀辊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另外,当刀辊较长时,中间加压保证刀辊对加工工件的刻痕加工深度达标,避免工件上的刻痕加工深度不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杆上设有两条贯穿加压杆上下面的通槽,所述加压座上表面设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中连接有穿过通槽的螺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压杆中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通槽,通槽位于加压杆的上表面。通槽中穿插有若干螺钉,螺钉上端卡在加压杆上表面,螺钉下端连接在加压座的螺纹孔中,推动加压座,加压座可沿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根据刀辊规格的不同,加压组件对刀辊不同位置进行抵压,增加加压组件的灵活性。螺钉可拆卸,进而使加压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在加压杆上,根据刀辊的规格,视情况增加加压组件的数量,保证刀辊受力均匀,不产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杆上表面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若干限位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钉穿过限位孔、通槽,之后连接在加压座中,连接板对螺钉起到限位作用和收纳作用,使螺钉不易产生歪斜,拆卸加压座后,螺钉可连接在连接板中,使螺钉不易丢失。多个螺钉连接在加压座中,移动加压座时,螺钉容易卡涩,导致加压座移动不方便,连接板下表面更平整、光滑,调整加压组件位置更方便、快捷、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表面设有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槽与连接板和加压座非紧密连接,在操作人员移动加压组件时,容易夹手。凸起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操作人员通过夹持凸起移动加压组件,更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杆两侧设有连接驱动器的驱动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块增加加压杆的受力面积,防止加压杆因受力过大而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块中设有多个贯穿驱动块上下表面的螺纹孔,螺纹孔中连接有穿过通槽的螺栓,螺栓上端卡在加压杆上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使驱动块可拆卸的连接在加压杆上,且驱动块的位置可调节,与驱动器连接时,更方便,灵活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器中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端头处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驱动块侧面设有插接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器设为气缸或油缸,驱动器中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一推板,推板和活塞杆可插接在插接槽中,插接槽的开口位于驱动块的侧面。驱动块连接驱动器时快捷、方便,驱动器拉动驱动块稳定,不易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压杆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防止连接板滑动速度过快,增加加压杆与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操作人员搬运、移动多点加压治具时,加压座带动连接板滑动,造成操作人员夹手或者加压组件滑动速度太大,与加压杆产生撞击,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被加压的刀辊受力均匀,不易变形或损坏;

2.刀辊受力均匀,对加工工件的刻痕深度一致且符合标准;

3.加压组件的位置可调节,数量可增加或减少,能够对不同规格的刀辊进行加压,灵活性好;

4.多点加压治具组装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加压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加压组件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驱动器和驱动块爆炸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驱动块放大视图。

附图说明,1、加压杆;110、通槽;120、凹槽;2、驱动器;210、活塞杆;220、推板;3、加压组件;310、加压座;320、抵压辊;330、螺纹孔;340、螺钉;4、连接板;410、限位孔;420、凸起;5、驱动块;510、螺栓;520、插接槽;6、支架;7、刀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点加压治具,包括支架6,支架6底面上方安置有刀辊7,刀辊7与支架6底面之间的空隙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刀辊7转动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刀辊7上方设有加压杆1,加压杆1上设有四个加压组件3,各个加压组件3分别与刀辊7两端和中间两侧抵接。

参照图2,加压杆1上表面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通槽110。

参照图3,加压杆1上表面设有可移动的连接板4,连接板4上设有两排四个限位孔410;加压杆1下表面设有加压座310,加压座310上设有两排四个螺纹孔330,螺纹孔330与限位孔410通过螺钉340连接,螺钉340上端位于限位孔410中,下端穿过通槽110连接在螺纹孔330中。连接板4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凸起420,通过拉动或者推动凸起420,连接板4带动加压座310沿通槽110长度方向移动。连接板4、加压座310、抵压辊320和螺钉340共同构成加压组件3。

参照图4,加压杆1两侧设有驱动块5,驱动块5上设有贯穿驱动块5上下表面的螺纹孔330,螺纹孔330中插接有螺栓510,螺栓510上端卡在加压杆1上表面,下端穿过通槽110位于驱动块5的螺纹孔330中,将驱动块5限位在加压杆1下方。推动驱动块5,驱动块5沿通槽110长度方向移动。

参照图4,驱动块5侧面设有插接槽520。加压杆1两侧设有驱动器2,驱动器2设为气缸或油缸,驱动器2中设有双活塞杆210,活塞杆210端头固定连接一推板220。推板220与插接槽520插接配合,当活塞杆210向下运动时,推板220与插接槽520下壁抵接,使驱动块5带动加压杆1向下运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根据刀辊7所需加压组件3的数量将加压杆1上的加压组件3增加或减少。推动连接板4上的凸起420,调整加压组件3的位置,使抵压辊320与刀辊7相应位置抵接,进而保证刀辊7受力均匀。推动加压杆1两侧的螺栓510,调整驱动块5的位置,使驱动器2的推板220插接在插接槽520中。启动驱动器2,驱动器2中的活塞杆210向下运动,驱动块5受到向下的拉力,进而传送给加压杆1,加压杆1向下移动,加压杆1下表面与加压座310上表面抵接,并挤压加压座310,使加压座310向下移动,进而通过抵压辊320给刀辊7加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