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93700发布日期:2021-03-30 21:2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铜母线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铜母线又称铜排或铜汇流排,截面为矩形或倒角(圆角)矩形的长导体,在电路中起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基础产业和自主创新的投资发展力度,大型水电站、核电站、地铁、机场、高速列车、高新技术产品等大型项目的建设,对项目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种电气装备导电元件的铜母线技术性能如:导电率、硬度、韧性、弯曲,导电元件的安全性能如:重量、温升、电流载荷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母线的安全性能好坏又取决于铜母线的技术性能。

现有的方案,采用熔炼后浇铸的方式,再通过连续挤压最终成型。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浇铸使得,成品内部组织不均匀,导致成品硬度较差;(2)采用连续挤压成型导致成品表面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浇铸使得成品内部组织不均匀导致成品硬度较差和采用连续挤压成型导致成品表面质量较差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熔炼处理;步骤1具体包括:

(1)熔炼预热;将熔炉加热到500~520℃,加热速度150℃/h,保温2h;将所述熔炉加热到700~720℃,加热速度100℃/h,保温1~1.5h;

(2)熔炼准备;将原料置于所述熔炉内,所述熔炉内抽真空;所述熔炉保温2~2.5h;

(3)第一次升温;将所述熔炉加热到850~870℃;加入磷铜料和锶料;在所述熔炉内充入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0~45min;

(4)第二次升温;将所述熔炉加热到1250~1270℃;加入硼料、锡料、钛料和钒料;在熔炉内补充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1.5h;

(5)第三次升温;将所述熔炉加热到1450~1470℃;所述熔炉保温4~5h形成铜液;

步骤2、拔铸处理;将所述铜液通过连铸机结晶成铜坯;经过连铸机牵引进入收线架;

步骤3、修整处理;步骤3具体包括:

(1)第一次去皮;将所述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50~670℃;保温1~1.5h;通过刮刀模具将所述铜坯进行去皮整形;铜坯去皮完温度≥500℃;

(2)拉伸;将所述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30~650℃;保温30~40min;通过拉伸机将所述铜坯进行拉伸;铜坯拉伸完温度≥500℃;

(3)第二次去皮;将所述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00~620℃;保温1~1.5h;通过刮刀模具将所述铜坯进行去皮整形;将所述铜坯冷却后得到修整件;

步骤4、连续挤压处理;步骤4具体包括:

(1)挤压预热;将第一模具置于第二加热炉中加热至520~530℃;保温1~2h;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安装在挤压机上;

(2)第一次挤压;将所述修整件牵引穿过第三加热炉;修整件表面温度350~360℃;所述修整件经过第一模具进行挤压;

(3)第二次挤压;所述修整件上涂抹润滑油;所述修整件经过第二模具进行挤压;气刷去除所述修整件上所述润滑油,得到挤压件;

步骤5、拉伸切割处理;步骤5具体包括:

(1)连续拉伸;将所述挤压件牵引穿过第四加热炉;挤压件表面温度380~390℃;所述挤压件经过若干第三模具进行拉伸,得到拉伸件;

(2)切断加工;将所述拉伸件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切割,冷却后得到切割件;

步骤6、表面处理;步骤6具体包括:

(1)酸洗处理;将所述切割件置于酸洗液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10~15min;

(2)钝化处理;采用钝化溶液对所述切割件进行表面钝化;钝化时间:

15~20min;

(3)风干处理;采用气刷清扫所述切割件表面;

(4)烘干处理;将所述切割件引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95~105℃;得到成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铜坯中各化学元素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铜:99.5~99.7%,锡:0.04~0.07%,硼:0.05~0.09%,钛:≤0.1%,锆:0.01~0.02%,钒:0.01~0.03%,锶:0.01~0.03%,其他为杂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连铸机设置有结晶器,结晶器的冷却液温度≤30℃;结晶器的冷却液为:antifrogenn冷却液。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3中去除所述刮刀模具上的铜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4中所述润滑油为:jrx-iso-vg110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6中所述酸洗液为:浓度为75~80%的硫酸;所述钝化溶液为无机酸铜材钝化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6中对成品进行检验;成品硬度≥65hb;成品导电率≥56m/ω·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依次采用熔炼处理、拔铸处理、修整处理、连续挤压处理、拉伸切割处理和表面处理。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带来了如下效果:(1)通过第一次升温过程和第二次升温过程,在不同的升温过程中加入不同的配料,熔炼过程中需要加入不同的配料,根据不同配料之间熔点的不同,将配料分开放入使得熔炼更加完全;(2)通过充入氮气充当保护气体,防止在熔炼的过程和残留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同时防止熔炉内铜液挥发凝结;(3)由于铜母线需要有较强的导电能力,由于铜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通过对铜坯中各化学元素的成分重量百分比的严格控制,从而保证铜母线的导电能力;(4)通过拔铸处理,使得铜坯内组织均匀,提高了铜坯的硬度;(5)通过将铜坯加热后再进行去皮和拉伸,可以提高修整件的表面质量;(6)通过对铜坯去皮完温度和铜坯拉伸完温度的控制,使得铜坯在修整处理过程中始终处于高温状态,缩短了铜坯的加热时间提高了修整处理的工作效率;(7)修整件穿过第一模具之前,先将修整件表面加热至一定温度,方便第一模具对修整件进行挤压:(8)修整件穿过第一模具之后,在修整件表面涂抹有润滑油。润滑油起到降温和润滑的作用,通过润滑油可以将修整件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修整件穿过第二模具时,通过润滑油使得修整件可以顺利穿过第二模具,减少了第二模具与修整件的摩擦提高了修整件的表面质量;(9)通过将挤压件加热至一定温度,方便对挤压件进行拉伸,挤压件经过若干第三模具进行拉伸后得到最终尺寸;(10)通过酸洗处理可以将切割件表面的沉积物和油份去除,通过钝化处理在切割件表面形成钝化膜,使得成品不易受到腐蚀;(11)通过在切割件两侧设置喷头,喷头喷射气流形成气刷将切割件表面的酸洗液和钝化溶液去除,通过烘干处理避免了酸洗液和钝化溶液的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流程图。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铜母线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熔炼处理。步骤1具体包括:

(1)熔炼预热。将熔炉加热到500~520℃,加热速度150℃/h,保温2h。将熔炉加热到700~720℃,加热速度100℃/h,保温1~1.5h。

(2)熔炼准备。将原料置于熔炉内,熔炉内抽真空。熔炉保温2~2.5h。

(3)第一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850~870℃。加入磷铜料和锶料。在熔炉内充入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0~45min。

(4)第二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1250~1270℃。加入硼料、锡料、钛料和钒料。在熔炉内补充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1.5h。

(5)第三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1450~1470℃。熔炉保温4~5h形成铜液。

通过先将熔炉加热,避免熔炉的快速加热。通过恒定的加热速度,使得温度可以稳定的上升。使得熔炉内温度可以均匀分布。

将原料并列置于熔炉内,并将熔炉内抽真空。通过一定的保温时间,使得原料可以均匀受热。

通过第一次升温过程和第二次升温过程,在不同的升温过程中加入不同的配料。熔炼过程中需要加入不同的配料,由于入不同配料之间的熔点不相同,若是将全部配料一次放入熔炉内,会造成配料的过熔和熔炼不完全。根据不同配料之间熔点的不同,将配料分开放入,使得熔炼更加完全。

氮气为惰性气体。通过充入氮气充当保护气体,防止在熔炼的过程和残留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同时防止熔炉内铜液挥发凝结。

通过搅拌过程使得铜液内各原料分布均匀。

步骤2、拔铸处理。将铜液通过连铸机结晶成铜坯。经过连铸机牵引进入收线架。

步骤2中铜坯中各化学元素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铜:99.5~99.7%,锡:0.04~0.07%,硼:0.05~0.09%,钛:≤0.1%,锆:0.01~0.02%,钒:0.01~0.03%,锶:0.01~0.03%,其他为杂质。

步骤2中连铸机设置有结晶器,结晶器的冷却液温度≤30℃。结晶器的冷却液为:antifrogenn冷却液。

由于铜母线需要有较强的导电能力,由于铜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通过对铜坯中各化学元素的成分重量百分比的严格控制,从而保证铜母线的导电能力。

铜液通过连铸机结晶成铜坯时,需要对铜坯进行快速降温,通过采用antifrogenn冷却液,可以实现铜坯的快速降温。通过对冷却液温度的控制,保证了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通过拔铸处理,使得铜坯内组织均匀,提高了铜坯的硬度。

步骤3、修整处理。步骤3具体包括:

(1)第一次去皮。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50~670℃。保温1~1.5h。通过刮刀模具将铜坯进行去皮整形。铜坯去皮完温度≥500℃。

(2)拉伸。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30~650℃。保温30~40min。通过拉伸机将铜坯进行拉伸。铜坯拉伸完温度≥500℃。

(3)第二次去皮。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00~620℃。保温1~1.5h。通过刮刀模具将铜坯进行去皮整形。将铜坯冷却后得到修整件。

步骤3中去除刮刀模具上的铜渣。

第一次去皮过程中,通过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进行加热,使得铜坯受热。通过将铜坯加热到一定温度,方便对铜坯进行去皮整形。

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进行加热,使得铜坯受热。通过将铜坯加热到一定温度,方便对铜坯进行拉伸。

第二次去皮过程中,通过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进行加热,使得铜坯受热。通过将铜坯加热到一定温度,方便对铜坯进行去皮整形。

去皮过程之前需要先将刮刀模具上的铜渣,避免铜渣影响修整处理的质量。

通过将铜坯加热后再进行去皮和拉伸,可以提高修整件的表面质量。

通过对铜坯去皮完温度和铜坯拉伸完温度的控制,使得铜坯在修整处理过程中始终处于高温状态,缩短了铜坯的加热时间,提高了修整处理的工作效率。

步骤4、连续挤压处理。步骤4具体包括:

(1)挤压预热。将第一模具置于第二加热炉中加热至520~530℃。保温1~2h。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安装在挤压机上。

(2)第一次挤压。将修整件牵引穿过第三加热炉。修整件表面温度350~360℃。修整件经过第一模具进行挤压。

(3)第二次挤压。修整件上涂抹润滑油。修整件经过第二模具进行挤压。气刷去除修整件上润滑油,得到挤压件。

步骤4中润滑油为:jrx-iso-vg1105。

在连续挤压处理过程中对修整件先进行热挤压再进行冷挤压。第一次挤压之前先将第一模具加热,并保温一段时间,使得第一模具受热均匀。再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安装在挤压机上。

修整件穿过第一模具之前,先将修整件表面加热至一定温度。方便第一模具对修整件进行挤压。

修整件穿过第一模具之后,在修整件表面涂抹有润滑油。润滑油起到降温和润滑的作用。通过润滑油可以将修整件表面的温度迅速下降。修整件穿过第二模具时,通过润滑油使得修整件可以顺利穿过第二模具,减少了第二模具与修整件的摩擦,提高了修整件的表面质量。第二模具没有进行加热,第二次挤压采用冷挤压。修整件穿过第二模具之后,采用气刷去除修整件上润滑油。在修整件两侧设置喷枪,喷枪喷射气体形成气刷。

步骤5、拉伸切割处理。步骤5具体包括:

(1)连续拉伸。将挤压件牵引穿过第四加热炉。挤压件表面温度380~390℃。挤压件经过若干第三模具进行拉伸,得到拉伸件。

(2)切断加工。将拉伸件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切割,冷却后得到切割件。

通过将挤压件加热至一定温度,方便对挤压件进行拉伸。若干个第三模具尺寸不同,若干第三模具的尺寸逐渐靠近成品尺寸。挤压件经过若干第三模具进行拉伸后得到最终尺寸。

挤压件经过拉伸后,通过切割后得到切割件。切割长度为最终成品的长度。

步骤6、表面处理。步骤6具体包括:

(1)酸洗处理。将切割件置于酸洗液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10~15min。

(2)钝化处理。采用钝化溶液对切割件进行表面钝化。钝化时间:15~20min。

(3)风干处理。采用气刷清扫切割件表面。

(4)烘干处理。将切割件引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95~105℃。得到成品。

步骤6中酸洗液为:浓度为75~80%的硫酸。钝化溶液为无机酸铜材钝化剂。

步骤6中对成品进行检验。成品硬度≥65hb。成品导电率≥56m/ω·m。

通过酸洗处理可以将切割件表面的沉积物和油份去除。通过钝化处理在切割件表面形成钝化膜,使得成品不易受到腐蚀。

通过在切割件两侧设置喷头,喷头喷射气流形成气刷将切割件表面的酸洗液和钝化溶液去除。通过烘干处理避免了酸洗液和钝化溶液的残留。

以下用三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加工过程: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加工过程包括:

步骤1、熔炼处理。步骤1具体包括:

(1)熔炼预热。将熔炉加热到500℃,加热速度150℃/h,保温2h。将熔炉加热到700℃,加热速度100℃/h,保温1.3h。

(2)熔炼准备。将原料置于熔炉内,熔炉内抽真空。熔炉保温2.5h。

(3)第一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850℃。加入磷铜料和锶料。在熔炉内充入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40min。

(4)第二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1265℃。加入硼料、锡料、钛料和钒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5h。

(5)第三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1450℃。熔炉保温5h形成铜液。

步骤2、拔铸处理。将铜液通过连铸机结晶成铜坯。经过连铸机牵引进入收线架。

步骤2中铜坯中各化学元素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铜:99.5%,锡:0.04%,硼:0.09%,钛:0.05%,锆:0.01%,钒:0.01%,锶:0.02%,其他为杂质。

步骤2中连铸机设置有结晶器,结晶器的冷却液温度20℃。结晶器的冷却液为:antifrogenn冷却液。

步骤3、修整处理。步骤3具体包括:

(1)第一次去皮。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70℃。保温1.5h。通过刮刀模具将铜坯进行去皮整形。铜坯去皮完温度525℃。

(2)拉伸。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50℃。保温40min。通过拉伸机将铜坯进行拉伸。铜坯拉伸完温度505℃。

(3)第二次去皮。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20℃。保温1.5h。通过刮刀模具将铜坯进行去皮整形。将铜坯冷却后得到修整件。

步骤3中去除刮刀模具上的铜渣。

步骤4、连续挤压处理。步骤4具体包括:

(1)挤压预热。将第一模具置于第二加热炉中加热至520℃。保温1h。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安装在挤压机上。

(2)第一次挤压。将修整件牵引穿过第三加热炉。修整件表面温度360℃。修整件经过第一模具进行挤压。

(3)第二次挤压。修整件上涂抹润滑油。修整件经过第二模具进行挤压。气刷去除修整件上润滑油,得到挤压件。

步骤4中润滑油为:jrx-iso-vg1105。

步骤5、拉伸切割处理。步骤5具体包括:

(1)连续拉伸。将挤压件牵引穿过第四加热炉。挤压件表面温度390℃。挤压件经过若干第三模具进行拉伸,得到拉伸件。

(2)切断加工。将拉伸件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切割,冷却后得到切割件。

步骤6、表面处理。步骤6具体包括:

(1)酸洗处理。将切割件置于酸洗液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10min。

(2)钝化处理。采用钝化溶液对切割件进行表面钝化。钝化时间:15min。

(3)风干处理。采用气刷清扫切割件表面。

(4)烘干处理。将切割件引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95℃。得到成品。

步骤6中酸洗液为:浓度为75%的硫酸。钝化溶液为无机酸铜材钝化剂。

步骤6中对成品进行检验。成品硬度68hb。成品导电率61m/ω·m。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加工过程包括:

步骤1、熔炼处理。步骤1具体包括:

(1)熔炼预热。将熔炉加热到520℃,加热速度150℃/h,保温2h。将熔炉加热到720℃,加热速度100℃/h,保温1.5h。

(2)熔炼准备。将原料置于熔炉内,熔炉内抽真空。熔炉保温2.3h。

(3)第一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860℃。加入磷铜料和锶料。在熔炉内充入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30min。

(4)第二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1270℃。加入硼料、锡料、钛料和钒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1h。

(5)第三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1465℃。熔炉保温4h形成铜液。

步骤2、拔铸处理。将铜液通过连铸机结晶成铜坯。经过连铸机牵引进入收线架。

步骤2中铜坯中各化学元素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铜:99.67%,锡:0.05%,硼:0.05%,钛:0.02%,锆:0.02%,钒:0.03%,锶:0.03%,其他为杂质。

步骤2中连铸机设置有结晶器,结晶器的冷却液温度26℃。结晶器的冷却液为:antifrogenn冷却液。

步骤3、修整处理。步骤3具体包括:

(1)第一次去皮。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50℃。保温1h。通过刮刀模具将铜坯进行去皮整形。铜坯去皮完温度510℃。

(2)拉伸。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30℃。保温30min。通过拉伸机将铜坯进行拉伸。铜坯拉伸完温度505℃。

(3)第二次去皮。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00℃。保温1h。通过刮刀模具将铜坯进行去皮整形。将铜坯冷却后得到修整件。

步骤3中去除刮刀模具上的铜渣。

步骤4、连续挤压处理。步骤4具体包括:

(1)挤压预热。将第一模具置于第二加热炉中加热至530℃。保温2h。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安装在挤压机上。

(2)第一次挤压。将修整件牵引穿过第三加热炉。修整件表面温度350℃。修整件经过第一模具进行挤压。

(3)第二次挤压。修整件上涂抹润滑油。修整件经过第二模具进行挤压。气刷去除修整件上润滑油,得到挤压件。

步骤4中润滑油为:jrx-iso-vg1105。

步骤5、拉伸切割处理。步骤5具体包括:

(1)连续拉伸。将挤压件牵引穿过第四加热炉。挤压件表面温度387℃。挤压件经过若干第三模具进行拉伸,得到拉伸件。

(2)切断加工。将拉伸件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切割,冷却后得到切割件。

步骤6、表面处理。步骤6具体包括:

(1)酸洗处理。将切割件置于酸洗液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15min。

(2)钝化处理。采用钝化溶液对切割件进行表面钝化。钝化时间:20min。

(3)风干处理。采用气刷清扫切割件表面。

(4)烘干处理。将切割件引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95℃。得到成品。

步骤6中酸洗液为:浓度为80%的硫酸。钝化溶液为无机酸铜材钝化剂。

步骤6中对成品进行检验。成品硬度66hb。成品导电率59m/ω·m。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加工过程包括:

步骤1、熔炼处理。步骤1具体包括:

(1)熔炼预热。将熔炉加热到515℃,加热速度150℃/h,保温2h。将熔炉加热到720℃,加热速度100℃/h,保温1h。

(2)熔炼准备。将原料置于熔炉内,熔炉内抽真空。熔炉保温2h。

(3)第一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870℃。加入磷铜料和锶料。在熔炉内充入氮气,进行搅拌,搅拌时间:45min。

(4)第二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1250℃。加入硼料、锡料、钛料和钒料。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h。

(5)第三次升温。将熔炉加热到1470℃。熔炉保温4.5h形成铜液。

步骤2、拔铸处理。将铜液通过连铸机结晶成铜坯。经过连铸机牵引进入收线架。

步骤2中铜坯中各化学元素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铜:99.68%,锡:0.06%,硼:0.08%,钛:0.01%,锆:0.01%,钒:0.02%,锶:0.03%,其他为杂质。

步骤2中连铸机设置有结晶器,结晶器的冷却液温度30℃。结晶器的冷却液为:antifrogenn冷却液。

步骤3、修整处理。步骤3具体包括:

(1)第一次去皮。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70℃。保温1.5h。通过刮刀模具将铜坯进行去皮整形。铜坯去皮完温度530℃。

(2)拉伸。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40℃。保温35min。通过拉伸机将铜坯进行拉伸。铜坯拉伸完温度510℃。

(3)第二次去皮。将铜坯置于第一加热炉中。加热到610℃。保温1.2h。通过刮刀模具将铜坯进行去皮整形。将铜坯冷却后得到修整件。

步骤3中去除刮刀模具上的铜渣。

步骤4、连续挤压处理。步骤4具体包括:

(1)挤压预热。将第一模具置于第二加热炉中加热至525℃。保温1h。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安装在挤压机上。

(2)第一次挤压。将修整件牵引穿过第三加热炉。修整件表面温度354℃。修整件经过第一模具进行挤压。

(3)第二次挤压。修整件上涂抹润滑油。修整件经过第二模具进行挤压。气刷去除修整件上润滑油,得到挤压件。

步骤4中润滑油为:jrx-iso-vg1105。

步骤5、拉伸切割处理。步骤5具体包括:

(1)连续拉伸。将挤压件牵引穿过第四加热炉。挤压件表面温度386℃。挤压件经过若干第三模具进行拉伸,得到拉伸件。

(2)切断加工。将拉伸件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切割,冷却后得到切割件。

步骤6、表面处理。步骤6具体包括:

(1)酸洗处理。将切割件置于酸洗液中进行清洗。清洗时间:10min。

(2)钝化处理。采用钝化溶液对切割件进行表面钝化。钝化时间:15min。

(3)风干处理。采用气刷清扫切割件表面。

(4)烘干处理。将切割件引入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100℃。得到成品。

步骤6中酸洗液为:浓度为78%的硫酸。钝化溶液为无机酸铜材钝化剂。

步骤6中对成品进行检验。成品硬度72hb。成品导电率57m/ω·m。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