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ED模组压合的自动化压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3631发布日期:2020-10-30 22:0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LED模组压合的自动化压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或led模组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led模组压合的自动化压合设备。



背景技术:

pcb板或led模组上往往需要用到铜螺柱或定位柱,尤其是近年来led显示及照明技术发展较快,led模组的pcb板上往往需要用到数个甚至数十个铜螺柱或定位柱。现有技术中铜螺柱或定位柱一般采用焊接方式,通过焊盘固定在pcb板上的安装孔处。为了焊接方便,铜螺柱或定位柱的安装部与安装孔采用间隙配合,这样,铜螺柱或定位柱与pcb板之间仅通过焊锡固定连接,当铜螺柱或定位柱受到拉力时,pcb板的焊盘容易跟pcb板分离,造成连接失效,甚至导致pcb板损坏,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led模组压合的自动化压合设备,该压结治具能够将pcb板上的铜螺柱或定位柱压入pcb板的安装孔内,解决现有技术中铜螺柱或定位柱与pcb板结合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led模组压合的自动化压合设备,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顶板、下压气缸、气缸固定板、压板、竖向导轴以及底板;

所述的竖向导轴固定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的压板滑动安装在竖向导轴上并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的气缸固定板设置于压板上方,所述的下压气缸固定在顶板上,且下压气缸的气缸杆穿过于顶板,与所述的气缸固定板相连接;

所述气缸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辅助气缸,且辅助气缸的气缸杆连接在所述的压板上,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板,且上模板和下模板内部均设置有真空吸孔,上模板与下模板进行合模后,实现铜螺柱或定位柱与pcb板的压紧。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气缸固定板上还固定安装有多个导套,气缸固定板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在压板的上表面,支撑柱的顶端从导套的中心孔穿过。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顶板和底板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两侧板的前方固定设置有前面板,两侧板的后方固定设置有后板。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两侧板的前端设置有相对的光幕传感器。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底板的底面均匀分布有螺丝孔,且螺丝孔内安装有螺丝垫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铜螺柱或定位柱放置在托盘上,托盘至于上模板底部后,开启上模板真空吸附,上模板将铜螺柱或定位柱吸附住,此后将pcb板放置在下模板上,开启下模板真空吸附,下压气缸动作,将铜螺柱或定位柱压入pcb板的安装孔内,解决现有技术中铜螺柱或定位柱与pcb板结合不牢固的问题;同时,在压紧过程中,辅助气缸的气缸杆伸出,使压板产生向下的推力,由于气缸固定板与压板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辅助气缸,从而使得压板的受力非常的均匀,pcb板上每一处的铜螺柱或定位柱均能够以相同的力度压入pcb板的安装孔内,从而避免出现局部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led模组压合的自动化压合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led模组压合的自动化压合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led模组压合的自动化压合设备,具体的,该压结治具包括顶板10、下压气缸101、气缸固定板20、压板30、竖向导轴40以及底板50;所述的竖向导轴40固定设置在顶板10与底板50之间,并且竖向导轴40位于顶板10和底板50的四个顶角处,所述的压板30滑动安装在竖向导轴40上并位于顶板10和底板50之间,本实施例中,压板30上固定有滑套301,竖向导轴40从滑套301中穿过,使压板30可以在顶板10与底板50之间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气缸固定板20设置于压板30上方,所述的下压气缸101固定在顶板10上,且下压气缸101的气缸杆穿过于顶板10,与所述的气缸固定板20相连接;所述气缸固定板20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辅助气缸60,且辅助气缸60的气缸杆连接在所述的压板30上,所述压板30的下表面设置有上模板70,所述底板50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板80,且上模板70和下模板80内部均设置有真空吸孔;上模板70与下模板80进行合模后,实现铜螺柱或定位柱与pcb板的压紧;由于通过真空吸孔对产品进行吸附的方式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因此上模板70和下模板80的真空吸附部分结构本实施例中将不会详细的说明。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下压气缸101的驱动下,可以带动气缸固定板20上下运动,由于气缸固定板20与压板30之间设置有辅助气缸60,因此可以带动压板30以及压板30下方的上模板70一起实现上下运动;其工作流程如下:首先将铜螺柱或定位柱放置在托盘90上,托盘90至于上模板70底部后,开启上模板70真空吸附,上模板70将铜螺柱或定位柱吸附住,此后将pcb板放置在下模板80上,开启下模板80真空吸附,下压气缸101动作,将铜螺柱或定位柱压入pcb板的安装孔内,解决现有技术中铜螺柱或定位柱与pcb板结合不牢固的问题;同时,在压紧过程中,辅助气缸60的气缸杆伸出,使压板30产生向下的推力,由于气缸固定板20与压板30之间均匀分布有多个辅助气缸60,从而使得压板30的受力非常的均匀,pcb板上每一处的铜螺柱或定位柱均能够以相同的力度压入pcb板的安装孔内,从而避免出现局部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另外,为了避免气缸固定板20的位置发生偏移,所述的气缸固定板20上还固定安装有多个导套201,气缸固定板20与压板30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02,且支撑柱202的底端固定在压板30的上表面,支撑柱202的顶端从导套201的中心孔穿过,通过这种结构,当气缸固定板20与压板30发生相对上下相对运动时,通过支撑柱202实现限位,避免气缸固定板20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移,提高运动的精度。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和底板50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102,两侧板102的前方固定设置有前面板103,两侧板102的后方固定设置有后板,所述的两侧板102的前端设置有相对的光幕传感器104,当治具工作过程中,若有物品从两个光幕传感器104中伸入治具内,治具则会自动停机,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另外,所述底板的底面50均匀分布有螺丝孔,且螺丝孔内安装有螺丝垫脚501,通过调节螺丝垫脚501,可以对治具整体的水平度进行调整。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